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 . 课外阅读。

汤姆每次认真查看新洞口,贝琪就望着他的脸看是否有希望的表情,汤姆则愉快地说:“噢,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是的,不过我们会找到出口。”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使汤姆感到希望越来越渺茫,随后他干脆见到出口就钻,拼命希望能找到来时的那个出口,嘴上仍说着“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情却十分沉重,连说出来的话都失去了响声,听上去好像是“没救了!”。贝琪极度痛苦地紧跟在汤姆身后,竭力想止住眼泪,可是眼泪还是流了出来。她终于说:“对了,汤姆,别管那些蝙蝠了,还是回到那条路上去!看样子,我们越走越不对劲。”

汤姆停住脚步。“听!”他说。周围万籁俱寂,静得连他们的喘息声都能听见,汤姆放开喉咙大叫。叫声回荡在通道里,渐渐远去,直至最后隐约听上去像是阵阵笑声一样消失在通道深处。“喂,汤姆,别喊了,听起来怪吓人的。”贝琪说。“是吓人,但我最好还是喊,贝琪,说不准他们能听见我们。”说完他又大喊起来。“说不准”三个字比那阵阵笑声更可怕,它表明希望正在消失,两个孩子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可什么也没听见。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要素)从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对汤姆的语言描写,可以感受到汤姆是一个____的孩子。
3.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描写,它在这里所起作用是_________
2023-04-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2 . 课外阅读。

到星期四晚上,天气有起色。①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②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③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④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万籁俱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诚惶诚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蹑手蹑脚(AB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籁俱寂(表示安静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中,“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属于_______________描写,联系这几个自然段来看,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的句子,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A.句①是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细心和聪明机灵。(         )
B.句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哈克的紧张不安。(        )
C.句③是心理描写,既表现了哈克的惊慌,也表现出他对汤姆的关心。(        )
D.句④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汤姆和哈克的胆小和懦弱。(       )
2023-04-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练习卷
22-23六年级下·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3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学校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②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③带着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④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表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⑤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⑥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画线句子表明了“我”当时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段中的“折腾”一词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运用了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_
2023-03-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层训练(B卷·能力篇)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4 . 课外阅读。

帕瓦娜的守候(节选)

在距离他们出发前往马扎里的前几天,帕瓦娜正在集市工作,她坐在坛子上,突然有个东西落到她的头上。那是一个用珠子串成的小骆驼。窗后的女人还活着!她现在安然无恙,帕瓦娜知道她很好,至少她还有力气给她发个信号。帕瓦娜想上蹿下跳、翩翩起舞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她想大喊大叫,欢声雀跃,对着那扇黑窗使劲挥手。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反而安静地坐着,想着用何种方式向那个女人道别。

当帕瓦娜终于想到一个方法的时候,她也快到家了。

吃完午饭后,帕瓦娜又回到了集市里,她很小心地将几株银莲花从被炸得一团糟的废墟上挖出来。她曾见识过这些花的生长力,能长上好几年,她也希望这些花能在这里一年接一年地生长下去。她要把这些花种在平时铺毯子的地方,那个窗后的女人就会知道她不会再回来了。这些花也会成为一道不错的风景,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

在帕瓦娜的地盘上,她用脚用力敲着地面,把坚硬的泥土弄松,她还用手敲,用附近找到的石块来砸。

附近的男人和男孩们都聚了过来看帕瓦娜,在集市上,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都是好的娱乐方式。

“这种土里可长不了花,”有人说道,“土里没营养。”

“就算花长出来了,也会被人踩掉的。”

“集市这种场所可不是种花的好地方,你为什么要在这种花啊?”

这些不赞同的声音中,又传来了另一个声音:“难道你们就没人能欣赏一下自然之美吗?这个小女孩尽她所能,想给我们这个灰暗的集市带来一点美丽。你们为什么不感谢她,不帮帮她?”一个老人撑开人群,走到了最前面。他艰难地蹲下来,帮帕瓦娜种花。“阿富汗人热爱美丽的事物。”他这样说道,“但是我们见过了太多的丑恶,自己甚至都忘记了花朵这样的东西本身是多么美丽!”

他还让一个在附近跑来跑去的茶童去茶铺取来一点水,水拿来之后,老人把它浇在花朵旁,滋润着周围的泥土。

但那些植物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并没有立即就站直。

“它们死了吗?”帕瓦娜问道。

“没有,并没死。它们只是现在看起来有点没精神,好像活不了一样。”老人答道,“但它们的根部情况很好,等时间到了,这些根就会支撑着植物,让它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老人最后在泥土上拍了一下,帕瓦娜和另外一个人搀扶着他,让他站了起来。他一直都向着帕瓦娜和善地笑着,接着就离开了这里。

直到人群散去,帕瓦娜还在花的旁边。当她确定周围没人在围观后,赶忙抬头看了看窗户,迅速地挥了挥手,向窗户后的人作别。她好像看见那里有人朝她挥了挥手,但她也不十分确定。

1.下面词语最适合作为文章题目的一项是(   )
A.绝处逢生B.蜕变
C.希望之花D.生命的罅隙
2.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说“她希望这些花能成为一件不错的礼物”,帕瓦娜想把这件礼物送给谁(   )
A.一个陌生的女人B.一个想象中的女人
C.那个窗后的女人和所有的人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富汗常年战乱,街道处处是残垣断壁,种点花美化一下,是一件好事。
B.只要心中希望不灭,怀抱勇气,耐心守候,隐忍勃发,无论如何摧残,阿富汗人民都一定会坚韧地为自己创造曙光。
C.阿富汗人民在战争的阴影下,在恐怖组织的统治下,流离失所,生离死别,但人民仍有坚定的信念。
D.阿富汗是个美丽的国度,虽然遭受了战争的摧毁,已经面目全非,但战争总会过去,美丽定会重来。
4.文中几次提到“窗后的女人”,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经常提及这样一个从未露面、从未说过话的隐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帕瓦娜,在伊朗古语中是“蝴蝶”的意思。文中的小主人公帕瓦娜——这只美丽的“小蝴蝶”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写出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关键词,并从文中找出相关事例来支撑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12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真题
5 . 阅读。

匆匆(节选)

——朱自清

①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倒地从我身上        ,从我脚边        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         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        了。

②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        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光阴(节选)

——赵丽宏

①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②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③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④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    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⑤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⑥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1.理解词语。
腰缠万贯:_____________
一视同仁: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选文《匆匆》中的横线上按原文内容填空。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选文《光阴》中的横线上。
不管……还是……都;即使……还是……都;即使……还是……也
4.选文《匆匆》第1自然段中,通过对 _______时、_______时、睡觉时等生活中平平常常的情节的描写,把 _________写得具体可感;选文《光阴》中,“他”指的是 _______,写出了“他”_________的特点。
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_________,辞以情发”,这句话告诉我们写文章就像说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选文《匆匆》第2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 _______,把自己的心里话直接写了出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 __________;选文《光阴》中,作者将“珍重他”和“________”两种情形进行对比,把自己的心里话直接写了出来,告诉读者要 _________。由此可见,写作时,我们可以直接写出 _________,抒发真情实感。
6.选文《匆匆》和选文《光阴》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者把时间比作了 ______________,后者把 _______比作了 ________。在你的眼中,时间像什么?请你也来写一写。同时,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或诗句,作为座右铭送给即将毕业的自己。
过去的日子如 _______,被 _________了;过去的日子如 _______,被 _________了。
座右铭: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真题
6 . 对比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VS革命先驱陈赞贤(节选)

选文一: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⑤“这是我的妻子。”他指着母亲说。接着他又指了一下我和妹妹,“这是我的两个女孩子。”

⑥“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我问父亲。

⑦“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亲说出哥哥来,就这样抢着说了,我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

⑧“不要多嘴!”法官怒气冲冲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

⑨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

⑩法官命令把我们押下去。我们就这样跟父亲见了一面,匆匆分别了。想不到这竟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选文二:革命先驱陈赞贤(节选)

①陈赞贤的归来,更加激发了赣州民众和反动派决战到底的钢铁意志。1927年3月1日,工农群众和学生共三万余人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3月6日晚,正在总工会开会筹备孙中山逝世两周年纪念活动的陈赞贤,被新编第一师的反动军官和几名便衣诱捕,带到了赣县县政府西花厅内。倪弼、郭巩等人和反动资本家刘甲弟见到陈赞贤,像一群疯狗似的鼓嗓齐上,质问陈赞贤:“你是奉谁的命令来办工会的?”

②陈赞贤巍然屹立,据理回答:“我奉省总工会命令并得到国民政府、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同意来的。”

③“你扰乱治安,破坏社会秩序,知罪不知罪?”倪弼叫嚷着。“我从事工农运动何罪之有?你们镇压民众,破坏革命,才是大罪弥天!”陈赞贤厉声斥责。

④“我命令你在三分钟之内签字解散总工会。”倪弼气得暴跳如雷地说。陈赞贤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血可流,解散工会的字我决不签!”

⑤这时,倪弼拿出蒋介石的密令,恶狠狠地:“蒋总司令有令在此,今晚要枪毙你!”

⑥倪弼的话音未落,反动军官便开枪射击。陈赞贤中弹不倒,向倪弼扑了过去。这气吞山河的壮举吓得敌人手忙脚乱,十来个刽子手同时举枪射击。身中18弹的陈赞贤高呼:“打倒新军阀!”“工会万岁!”“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斩钉截铁:____________________
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选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并完成下面表格。
选文一选文二
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
刻画人物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一的主要内容:_________
4.选文一中,为什么“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联系上下文说说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画出选文二中描写倪弼的句子,通过这些描写,你感受到他是个          的人。
6.关于选文一中的李大钊和选文二中陈赞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敌人,李大钊和陈赞贤同样沉着冷静。
B.陈赞贤能够据理力争,面对死亡也要和敌人抗争到底。
C.李大钊既有对敌人的恨,也有对亲人的爱。
D.陈赞贤“气吞山河的壮举”指的是他中弹未倒。
2023-04-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7 . 阅读理解。

端午日

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    )、手脚(    )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的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的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500响鞭炮。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兵士把30只绿头长颈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自由下水追赶鸭子。不拘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鸭子的主人。于是长潭换了新的花样,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

船和船的竞赛,人和鸭子的竞赛,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结实             健康             伶俐             灵敏
2.文中加点的三个“莫不”的作用:从程度上渲染观看龙舟竞赛的人之______,涉及面之______,具体写出了“全茶峒人”度端午节的______
3.短文写了端午日的穿新衣、用雄黄酒写王字、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民俗,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写龙舟竞赛时插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一句,有何作用?在正确说法后面打“√”,错误的打“×”。
(1)侧面烘托龙舟竞赛的盛况。(         )
(2)正面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         )
(3)留有“空白”,把那“种种情形”留给读者去想象。(         )
(4)留有“空白”,看读者是否知晓梁红玉水战擂鼓的故事。(         )
5.短文通过描写龙舟竞赛的盛况,展示了当地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        
A.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民族精神。
B.奋发向上、合作争先的民族精神。
C.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D.辛勤劳动、崇尚科学的民族精神。
6.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请结合你对端午节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
(1)请你说说“端午节”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你认为这样做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3-0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离群的大雁

一群大雁要飞到暖和的地方过冬。它们整齐的队形像是写在天上的“人”字。有一天,一只年轻的大雁突然离开队伍,自己飞走了。它一边飞一边想:”我为什么一定要排着队呢?多不自由呀!”它飞呀,飞呀。渐渐地,它发现自己越来越吃力了,身体也越来越重了。这时,它才后悔不该离开集体。

正在这时,一只年长的大雁飞来接它,它奇怪地问:“为什么离开队伍,就飞不动了呢?”

年长的大雁和蔼地告诉它:“大家排队飞行,把周围的空气扇动起一股向上和向前的气流,借着这股气流,每只大雁飞起来就省一点儿力。你离开队伍,没法利用气流帮忙,所以很快就累了。”

年轻的大雁明白了,它跟在年长的大雁后面,去追赶队伍。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          轻松——(        )          杂乱——(        )
2.年轻的大雁为什么离开队伍就飞不动了?用“——”画出相关句子。
3.年轻的大雁明白了什么?选一选。(          
A.跟着集体飞行很不自由。
B.团结起来力量大。
C.单飞才能显出自己的本领高。
4.读完故事,你想对年轻的大雁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3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9 . 课外阅读。

①记忆中,父亲的一双手老是在我的面前挥动。人生路上的三次远足,都是父亲去送我的。他站在路上,远远地向我挥动着手,伫立在路边的人影由大而小,一直到我看不见……

②第一次送别是我小学毕业,我考上了一所郊区的住宿中学。那天去学校报到时,送我去的是父亲。

③一路上,父亲很少说话,只是面带微笑默默地看着我。当公共汽车在郊区的公路上疾驰时,父亲望着窗外绿色的田野,表情变得很开朗。我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远,不禁有些害怕,有些紧张,便忐忑不安地问:“我们是不是快要到了?”父亲没有直接回答我,指着窗外翠绿的稻田和在风中飘动的林荫,答非所问地说:“你看,这里的绿颜色多好。”他看了我一眼,大概发现了我的惶惑和不安,便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肩胛:“你闻闻这风中的味道,有草和树叶的气味。这味道会使人健康的。我离开父母去学生意的时候,只有十二岁,比你还小两岁。”

④父亲说话时,抚摸着我的肩胛的手始终没有移开,他用很轻松的语气,谈着他少年时代的往事,所有的艰辛和严峻,都融化在他温和的微笑中。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并不是一个深沉的人,但谈起遥远往事的时候,尽管他微笑着,我却感到了他的深沉。

⑤那天到学校后,父亲陪我报到,又陪我找到自己的寝室,帮我铺好了床铺。接下来,就是我送父亲了,我要把他送到校门口。在校门口,父亲拍拍我肩膀,又摸摸我头,然后笑着说:“以后,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开始不习惯,不要紧,慢慢就会习惯的。”说完,他就大步走出了校门。我站在校门里,目送着父亲的背影。校门外是一条大路,父亲慢慢地向前走着,并不回头。我想,父亲一定会回过头来看看我的。果然,走出十几米远时,父亲回过头来,见我还站着不动,父亲就转过身,使劲向我挥手,叫我回去。我只觉得自己的视线模糊起来……在我少年的心中,我还是第一次感到自己对父亲是如此依恋。

⑥父亲第二次送我,是我要出远门,去农村“插队落户”。当时,父亲不能随便走动,只能送我到离家不远的车站。那天,我提着行李,父亲默默地走在我身边。快分手时,他才呐呐地说:“你自己当心了。有空常写信回家。”我上了车,父亲站在车站上看着我。他的脸上没有露出别离的伤感,而是带着他常有的那种温和的微笑,只是有一点勉强。我知道,父亲心里并不好受,他是怕我难过,所以尽量不流露出伤感的情绪。车开动了,父亲一边随着车的方向往前走,一边向我挥着手。这时我看见,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⑦父亲第三次送我,是我考上大学去报到那一天。父亲快七十岁了。那天,父亲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坚决不要他送。父亲拗不过我,便让步说:“那好,我送你到弄堂口。”这次父亲送我的路程比前两次短得多,但还没有走出弄堂,我发现他的脚步慢下来。回头一看,我有些吃惊,帮我提着一个小包的父亲竟已是泪流满面。以前送我,他都没有这样动感情,和前几次相比,这次离家我的前景应该是最光明的一次,父亲为什么这样伤感?我有些奇怪,便连忙问:“我是去上大学,是好事情啊,你干吗这样难过呢?”父亲一边擦眼泪,一边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想为什么总是我送你离开家呢?我想我还能送你几次呢?”说着,泪水又从他的眼眶里涌了出来。

⑧这时,我突然发现,父亲花白的头发比前几年稀疏得多,他的额头也有了我先前未留意过的皱纹。父亲是有点老了。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儿女的长大,总是以父母青春的流逝乃至衰老为代价的,这过程,总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地进行,没有人能够阻挡这样的过程。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远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非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三次送我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勾画出三次远足经历中离别时父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5.想一想,三次离别时父亲的表现有何区别?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2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练习卷
现代文阅读 | 困难(0.15) |
10 . 课外阅读。

老猫虎子(节选)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掉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想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有想到,我们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

1.形成解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1)推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色俱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耸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
作者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老猫虎子。
3.获取信息。
用“        ”画出老猫虎子的外形。用一个词来概括它的外形特点:           
4.获取信息。
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这一中心?打“√”。
(1)谁想打虎子,虎子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2)“我”的外孙打过虎子,自此,虎子见到他就一直想要攻击他。(     
(3)有吃抢吃,有喝抢喝。(     
(4)爱猫的老同志伸手想抚摸虎子,虎子张口咬他。(     
5.形成解释。
下面对于本文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先写“我”喜爱小动物,是为了引出下文,具体介绍“我”养的小动物——老猫虎子
B.“我”给老猫起名叫“虎子",主要是因为老猫睁眼睛时有虎气
C.文中对老猫虎子脾气暴烈的描写,说明了“我”并不喜欢老猫虎子
D.“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了。”句中“咬声”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指“咬人的名声"
6.评价鉴赏。
下面两个句子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①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准备去攻击他。
②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声震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创意运用。
学习作者观察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小金鱼,再用生动时语句描写它的外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1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5 搭船的鸟练习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