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故宫》片段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二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殿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飞翔,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1.请概括文段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多处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如“二十八米”“ 二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等,目的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一句中“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哪些地方是对“彩画绚丽”的具体说明?请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宫的感情基调是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法)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A.大加赞赏 B.愤怒斥责  C.有时赞赏有时批评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________
2020-10-10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五)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1.短文选自文章《______》,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            )
2.“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俗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默读这句话,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1)“恐怕”在这里是恐惧、害怕的意思。(        
(2)句中的破折号是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        
4.读了短文,你从短文中知道北京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言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说你的家乡过春节有哪些习俗,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6-2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大桥小学小升初模拟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课内阅读。

解放以后,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1.石碑是( )刻的。
A.毛主席B.乡亲们C.战士们
2.井是(  )挖的。
A.毛主席B.乡亲们
C.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
3.对“吃水不忘挖井人”理解正确的是(  )
A.吃水不能忘记挖井的人
B.人不能忘记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西游记》中的文段,回答问题。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A(填时间)       日,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 跳出丹炉,刺啦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B (填人物名) 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1.文段横线上依次填写的内容为:A   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大圣在此段情节中练就的本领是: ________________
3.请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再任选一位人物并联系相关情节,完成下面的对联。
上联:孙悟空八卦炉中显神威,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系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试卷(三)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牵牛花(片段)

叶圣陶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种在十来个瓦盆里,无从取得新的泥来加入,便从城隍庙的花店里买了一包过磷酸骨粉,搀和在每一盆泥里,这算代替了新泥。

瓦盆排列在墙脚,从墙头垂下十条麻线,每两条距离七八寸,让牵牛的藤蔓缠绕上去。这是今年的新计划,往年是把瓦盆摆在三尺光景高的木架子上的。这样,藤蔓很容易爬到了墙头;随后长出来的互相纠缠着,因自身的重量倒垂下来,但末梢的嫩条便又蛇头一般仰起,向上伸,与别组的嫩条纠缠,待不胜重量时重演那老把戏;因此墙头往往堆积着繁密的叶和花,与墙腰的部分不相称。今年从墙脚爬起,沿墙多了三尺光景的路程,或者会好一点儿。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有时认着墙上斑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
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把戏”指的是什么?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你从(       )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牵牛花非常爱惜。
A.生长迅速,内心惊喜B.寻找新泥,悉心照料;制作架子,期待开花
C.每日观赏,寄托心情
4.为什么作者说“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作者从哪里得到了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卢沟桥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北京附近,修建于公元1189~1192年间。桥长265米,整座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只有16米,长的有21.6米。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拱连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卢沟桥又叫做连拱石桥,永定河发大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自从建成卢沟桥后,再没有出过事。从这里可以看出它的设计很科学。
1.卢沟桥在________附近的________修建于________________年间。因为________,所以卢沟桥也叫做________
2.理解短文内容,按叙述顺序,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序号。
________桥的石拱。
________桥的长,桥由石拱组成。
________建桥的时间和地点。
________石桥墩连接桥拱。
3.从哪儿可以看出卢沟桥的设计很科学?请用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2019-07-2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十二)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读课文片断,完成作业。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________过来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住哭声________“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这段文字主要双腿瘫痪后,我________,母亲________
2.这段文字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描写我的暴怒无常。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①脾气非常恶劣,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________
②十分安静,没有动静。________
③摆弄。这里是养、管理(花草)的意思。________
4.“悄悄地”“偷偷地”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将“忍、扑、说、抓”四个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用波浪线画出母亲所说的话。   
母亲________过来________住我的手,________住哭声________“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5.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写的《秋天的怀念》,读了课文,我认为母爱是________!母爱是________
2019-07-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19年人教版小升初冲刺测试语文试卷(三)1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借芭蕉扇(节选)

悟空知道上了当,借来的是一把假芭蕉扇。他眨眨眼,又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摇身一变,变做①________,来到了翠云山。铁扇公主辨不出真假,打开洞门,拉着他进了洞。

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一遍。假牛魔王故意怒气冲冲地说:可惜!可惜!夫人,你怎么把宝贝借给那猴子?真气死我了!

铁扇公主笑着说:大王不必生气,他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说: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那猴子偷走。,铁扇公主笑嘻嘻地说:我藏在嘴里,谁能偷得走?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晃了晃,变成了一丈二尺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边走边说: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喊着: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孙悟空刚走,牛魔王就回到了芭蕉洞。铁扇公主哭哭啼啼    把孙悟空借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牛魔王气得双脚直跺,转身去追赶孙悟空。他远远看见孙悟空扛着芭蕉扇往前走。他想了想,摇身一变,变做②________,叫道:大师兄,快把扇子让俺老猪来扛吧!

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大扇子变成了小扇子。他把小扇子放到嘴里,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孙悟空抢起金箍棒应战。他们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牛魔王打不过孙悟空,连忙叫起来:别打啦,别打啦,我把扇子借给你!说着,从嘴里吐出芭蕉扇,乖乖地交给了孙悟空。

孙悟空一个跟头回到火焰山。他举起芭蕉扇,使劲儿一扇,火焰变小了;又一扇,凉风(    )(        火全灭了;再一扇,乌云(    )(        下起雨来。

第二天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越过火焰山,继续向西天走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乖乖:________
哭哭啼啼:________
2.短文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哪个人物?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孙悟空    B.猪八戒    C.牛魔王
________;②________
3.给第⑦自然段中两处括号各填一个合适的叠词。   
①凉风(       )(       )
②乌云(       )(       )
4.短文第④、⑤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
2019-07-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冲刺测试语文试卷(十五)1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另一种东西”的含义: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在文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3.下列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青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着生机,这样青山就焕发青春,永远不老
B.老人不仅留下了青山,还留下他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以及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老人的精神不老,青山也必将长青点亮智慧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