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

有一天,酒馆女主人和外祖父吵架,她捎带着把没有参加吵架的外祖母也骂上了,骂得很凶,甚至向她扔胡萝卜。

“你真糊涂,我的好太太。”外祖母安详地对她说,然而可把我气坏了,我决定对这个恶婆报复一次。

我想到一个法子:我瞅酒馆女主人下地窖的时候,合上地窖的顶盖,锁上,我在上面跳了一通复仇者之舞;把钥匙扔到屋顶上,就一溜烟地跑到厨房里,外祖母正在那里做饭。她没有马上明白我为什么高兴,但当她弄明白后,狠狠地朝我的屁股拍了几巴掌,把我拖到院里,叫我到房顶上去找钥匙。我对她的态度觉得很奇怪,我默默地把钥匙拿下来,躲到院子角落里看她释放被俘获的酒馆女主人,她们俩友善的一面走过院子,一面大笑。

外祖母揪住我的领子,把我拉到厨房里,问道:“你干吗要这样做?”“她拿胡萝卜打你嘛……”

“你是为了我吗?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瞧我把你这块废料塞到炉底下喂老鼠,你就知道了!你算什么保护者啊,一个小泡泡儿,一戳就破!你看我告诉外祖父——他不打掉你一层皮才怪呢!到顶楼念书去吧……”

她整天不理我,到晚上,她在床沿上坐下,教训了我几句永志不忘的话:“阿廖沙,亲爱的孩子,你要记住:不要管大人的事! 大人都学坏了,上苍正考验他们呢。你还没有受到考验,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等上苍来开你的心窍,指示你应当做什么,领你走那应走的道路。懂不懂? 至于什么人犯了什么过失——这不是你的事。这让上苍来判断,惩罚。这要他来管,不是我们!”

沉默了一会儿,嗅了嗅鼻烟,眯缝起右眼,补充说:“是啊,谁犯了过错,大约连上苍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弄得清楚的。”

“上苍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我吃惊地问道。

她轻轻地,悲哀地回答道:“他要是什么都能知道,大约有很多事情人们就不会做了。他老人家从天上向人间、向我们大家看了又看,有时会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我的人们啊,我的人们啊!嗅啊,我是怎样可怜你们啊!”

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1.以上文段是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的第一部《_________》。其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乐观纯朴的________,正直的老工人________,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____,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通过阅读第(     )自然段,知道了“我”想到的报复酒馆女主人的办法是:________
4.如何理解“从那时起,她的上苍对于我更亲近更可理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阅读理解。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圆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他还讲了自己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然后他们就将他俩扶上船,划到一户人家,给他俩吃了晚饭,让他们歇息了两三个小时,随后便把他们送回了家。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
2.同样表示“说”的意思,选文中出现了多种表达。请至少再找出4种写在横线上。
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汤姆的历险过程。
冒险探路,找到出口→(      )(      )
4.你觉得选文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至少写两点)
5.读完整本书,我们知道汤姆还是个热爱自由、有正义感的孩子,请分别结合事例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对比阅读。

片段一:(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片段二: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在片段一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片段一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这两种描写相结合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3.阅读片段一和片段二,说说从这两段描写中,你分别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
少年闰土:______________
中年闰土: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个片段选自我国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的小说______,他曾在《自嘲》一诗中写道:“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甘愿服务的革命志向。
4 . 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稻草人(节选) 

一个满天星斗的夜里,他看守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星光射在上面,有些发亮,像顶着一层水珠;有一点儿风,就沙拉沙拉地响。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他想,今年的收成一定可以使他的主人——一位可怜的老太太——笑一笑了。她以前哪里笑过呢?八九年前,她的丈夫死了。她想起来就哭,眼睛到现在还红着;而且成了毛病,动不动就流泪。她只有一个儿子,娘儿两个费苦力种这块田,足足有三年,才勉强把她丈夫的丧葬费还清。没想到儿子紧接着得了白喉,也死了。她当时昏过去了,后来就落了个心痛的毛病,常常犯。这回只剩她一个人了,老了,没有气力,还得用力耕种,又挨了三年,总算把儿子的丧葬费也还清了。可是,接着两年闹水,稻子都淹了,不是烂了就是发了芽。她的眼泪流得更多了,眼睛受了伤,看东西模糊,稍微远一点儿就看不见。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哪里会露出笑容来呢!可是今年的稻子长得好,很壮实,雨水又不多,像是能丰收似的。所以稻草人替她高兴:想到收割的那一天,她看见收下的稻穗又大又饱满,这都是她自己的,总算没有白受累,脸上的皱纹一定会散开,露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吧。如果真有这一笑,在稻草人看来,那就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珍贵,因为他爱他的主人。

1.《稻草人》这个故事的作者是 (       
A.陶行知B.杨红樱C.叶圣陶
2.《稻草人》中的稻草人是(       )生命的。
A.有B.没有C.不知道
3.短文的开头,稻草人心里很高兴,是因为(       
A.他看到了满天星斗。
B.他看到了新出的稻穗一个挨一个。
C.他看到了他的主人来了。
4.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闹水”的“闹”的意思是(       
A.喧哗;不安静B.吵;扰乱C.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稻草人看来,主人安慰的满意的笑容比星星月亮的笑更可爱,更可珍贵。
B.稻草人心里高兴,是觉得今年的稻子长得好,主人会表扬他。
C.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可怜的老太太,他希望看到老太太的笑容,表现了他的善良和对老太太的同情。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宁波市公安局发布2017年入室盗窃统计数据,结果显示:选择楼房作案最多,为51.5%,其次为平房30.1%,别墅15%。


材料二:

警方提醒:出门前,一定要检查家中所有窗户防造门是否锁好,特别注意厨房,洗手间是否严实,家中避免存放大量现金,存折、身份证和其他证件要分开存放。

1.阅读材料一,楼房、平房和别墅中最防盗的住房是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二,简要写一写怎样最佳预防入室盗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课内阅读。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果然 突然 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ー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 突然 忽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厚墩墩 ______________
嘻嘻笑 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描写小杨树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______写成______________
4.从选段中找出两句“作者盼望下雨”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比较阅读,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是写______(江)大潮的,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2.文中的浪淘沙这首诗是______(时代)______(作者)写的。这首诗和这篇课文都描写了_________
3.这段文中与“八月涛声吼地来”描写内容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中与诗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景象相似的一句用“____”画出来,并结合画出的语句翻译这句诗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下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还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当然,我没有得到那五块钱。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1.“我”是如何给小沙剃头的?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刚开始,“我”觉得自己像个(            ),剪刀所到之处,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        );最后,“我”左修右修,可惜(        ),一眼望去,整个头上(        ),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          )。
2.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剪完头发后,为什么小沙“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为什么之后姑父“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理解。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堆积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层,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 这里有一只罐子 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 一只陶罐 其他的人也都高兴得叫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陶罐和它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漆黑锃亮。

1.与短文第一句话相关的词语有(  )(可多选)
A.光阴似水B.摇摇欲坠
C.沧海桑田D.天翻地覆
2.给没有标点的部分加标点
3.“一个世纪”是___,“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写出了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