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020·贵州遵义·小升初真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 . 阅读。

家乡的桥(节选)

文/王申浩

①在我的故乡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②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③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圆形单拱桥,桥洞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④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A)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震龙桥、娘娘桥跟民间传说有关系;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而来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隶或楷或草或篆,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记得那年清明节跟着外婆坐船上坟去,每过一桥,我就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⑤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捉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了梦乡……(B)

(摘自“老百晓在线”)
1.短文中“千姿百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是一项重要的读书技能。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展开想象,说说A、B两处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⑤自然段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家乡的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13更新 | 37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0 现代文阅读
2020·贵州遵义·小升初真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2 . 阅读。

静静的等待(节选)

文/素 素

①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萦。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

②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儿。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山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

③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出什么事啦?”“嘘!”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示意我别出声。然后,他伸手指向公路另一侧。只见一群群藏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大约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崽、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

④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有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四十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自豪地说:“这几年藏羚羊、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

⑤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的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

(摘自“语文网”)
1.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是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魂牵梦萦:____________
(2)有条不紊:____________
3.短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④自然段中描写藏羚羊穿越公路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高原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六年级下·贵州六盘水·期末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①有人说过这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②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③波义尔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冲冲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尔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尔立刻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尔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尔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1.选一选。(填序号)
(1)和“司空见惯”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
A.经久不衰       B.持之以恒       C.屡见不鲜
(2)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相近的名言是(        )
A.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B.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C.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画横线的句子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指的是___________
3.请用小标题概括波义尔制成“石蕊试纸”的过程。(请填序号)
摘花插瓶→(      )(      )→连续发问→(      )→制成试纸
A.花瓣变红   B.反复实验   C.溅上盐酸
2021-07-18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课内阅读
2020·贵州遵义·小升初真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4 . 冰项链(节选)

青铜对葵花的脖子上没有一条项链,当然无可奈何。甚至是青铜一家,都无可奈何。

天上有鸽哨声,他抬头去看天空时,没有看到鸽子,却看到了屋檐上的一排莹的冰凌。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冰凌就那样富有魅力地吸引着他。他就这样仰头看着它们。

看着看着,他的心开始扑通扑通地跳起来,像有一只青蛙在怀里。

他扛了一张桌子,爬了上去,将冰凌采下十几根来,放在一只大盘子里。然后,他将盘子端到了门前的草垛下。他去水边,割了几根芦苇,再用剪子,剪了几支很细的芦苇管。他又向妈妈要了一根结实的红线。

青铜用一根细木棍将冰凌敲碎,阳光下,盘中璀璨夺目,犹如一盘钻石在散射着多芒的亮光。

他挑其中不大不小的,最合他心意的冰凌,然后将三四寸长的一根细细的芦苇管,一头衔在嘴中,一头对着它,用口中的热气,不住地吹着。那热气便像一根柔韧的锥子,在那颗冰凌上慢慢地锥出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洞来。吹穿一颗冰凌,大约需要六七分钟的时间。他将吹好洞的冰凌放在另一只小盘子里。冰凌落进盘中时,了当有声。

青铜吹了一颗又一颗,觉得腮帮子都吹麻了,他用手轻轻地拍打着嘴巴。

在太阳落下去之前,他用妈妈给他的那根红线,将吹了洞的几十颗冰凌,鲫心地串在了一起,然后将红线系成一个死结。这时,他用根手指将它高高地挑起:一条冰项链,便在夕阳的余晖里出现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
(2)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      )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这样写能够突出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介绍了冰项链的制作过程,需要的材料有冰凌、________________,青铜选择合他心意的冰凌,细心而又有耐心地吹出_____________,每吹穿一个冰凌需要花费六七分钟的时间,吹得________都麻了。
4.从这篇文章中,你能够看出青铜具有哪些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想象一下,当妹妹看见青铜送给她的冰项链,会有怎样的心情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贵州黔东南·小升初真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5 .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那天晚上汤姆和哈克作好准备去冒一次险。他俩在客栈周围转悠到9点后才开始行动。一个在老远处注视着小巷子,另外一个看客栈的门。巷子里没人来往,进出客栈的人,没有那个西班牙人的影子。晚上好像不太黑。汤姆回家前和哈克约定,如果夜色不错,哈克就出来学猫叫,汤姆听到后就溜出去用钥匙开门。可是那晚天色明亮,哈克12点左右结束望风,到空糖桶睡觉去了。

星期二,两个孩子遭了同样的歹运,星期三也是如此。到星期四晚上,天气有起色。汤姆提着姨妈那只洋铁旧灯笼,拿了一条遮灯光的大毛巾,乘机溜出去。他把灯笼藏在哈克的糖桶里,开始望风。午夜前一小时,客栈关了门,连那仅有的灯光也熄灭了。西班牙人没露面,巷子里也没人走动,一切平安无事。夜色深深,万籁俱静,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雷声。汤姆拿起灯笼,在糖桶里点亮后用毛巾将它紧紧围住。夜幕中两个探险者蹑手蹑脚朝客栈走去。哈克放哨,汤姆摸着进了巷子。好一阵工夫,哈克焦急地等待着,心头好像压着座大山那样沉重。他希望能看到灯笼闪一下光,这虽然让他害怕,但它至少说明他还活着。汤姆好像走了有好几个小时似的。他一定是昏过去了,要么就是死了,或许因害怕和兴奋,心脏炸裂了。不安中,哈克已不知不觉地接近那条小巷,心里诚惶诚恐,时刻准备着意外不测的降临,一下子把他吓得憋过气去。事实上他已没有多少气了,他现在只能一点一点呼吸这样下去不久就会心力衰竭。突然灯光一闪,只见汤姆狂奔着从他身边跑过。

“快逃!”他说,“快逃命!”

他不必再重说,一遍就够了,还没等汤姆再说下去,哈克的速度已达到每小时三四十里,他俩一口气跑到村头旧屠宰场的空木棚那里才停下来。他们刚到屋檐下,风暴就来了,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1.按要求写词语。
“平安无事”的近义词是(      );“万籁俱寂”的反义词是(      )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空。
(1)形容走路脚步放得很轻,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
(2)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
3.“两个孩子遭了同样的歹运”中“歹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形象地写出了哈克的________心情,汤姆和哈克这次冒险行动是为________
5.《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少年汤姆和他的伙伴们五次冒险经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次冒险行动依次是:墓地试胆遇凶杀→______________→洞中探险遭迷路→_______
6.在你读的中外名著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本?你最喜欢书中哪个人物?请举事例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24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课内阅读
19-20六年级下·贵州六盘水·期末
6 . 课内阅读

为人民服务(节选)

①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jīng bīng jiǎn zhèng)”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③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lì yì),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请把选文中注音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lì yì(         )
2.请把语段①中划横线的地方补充完整。
3.语段①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剥”有两个读音:①bāo②bō,在“剥削”一词中的读音是__________(填序号),请你用它的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
5.语段②中( )中所填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A.如果……就……因为…所以……只要…就……不管……都……
B.如果……就……不管……都……因为……所以……只要……就……
C.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不管……都……
D.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
6.《为人民服务》是__________同志1944年9月8日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次演讲的目的是号召大家学习本文主人公(怎样的)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2021-04-17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课内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