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4 道试题
1 . 阅读《在柏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1.第一自然段是______ 描写,这些话表现了老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老妇人”疯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结尾画横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夏之韵(节选)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色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几个月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辛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可是起风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季的劳作与丰收的热望。

1.用“     ”分别画出第1、2自然段的中心句。
2.对文中画“﹏﹏﹏”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中连用四个“快”字,写出了农活的繁忙和农民劳动的紧张气氛。
B.“听听”“看看”两个动词的叠用,写出了人们因为太劳累而睡不着觉。
C.这句话写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3.作者为什么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表达了作者对夏季的_________之情。
2023-01-1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海南省乐东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刘心武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都必须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然在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丢了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丢了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也要读书。我难以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么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                       ),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                 ),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                    )。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然无味(        )兴致勃勃(            )
2.短文的第3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中,跟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从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明亮而深邃          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充实而丰富
5.完成上题的填空后,将这段话读一读,你会发现这段话讲的是(            
A.读书的方法B.读书的益处C.读书的感受D.读书的心得
2022-09-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西藏林芝市第一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请阅读下列小说选段,完成相关练习。

解救雄鹅

尼尔斯·豪格尔森分明听到了雄鹅的拼命呼救,可是他倚在马厩门口动弹不得。他所以迟迟疑疑不出来相救,倒不是因为他知道雄鹅被捆到屠宰凳上对他自己会有好处——在那一瞬间他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起这一点——而是因为,如果他要跑出去搭救雄鹅,他就要现身在爸爸妈妈面前,而他极不情愿那样做。“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他思忖道,“我又何必再为他们增添几分悲伤呢?”

可是当他们把雄鹅带进屋里,把门关上的时候,男孩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他像脱弦之箭一般冲过庭院,跳上房门前的槲木板,奔进了门廊。他习惯成自然地在那里把木鞋脱下来,光着脚走到门口。可是他实在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看到自己这幅怪模样,所以他抬不起手臂来敲门。“这是雄鹅莫顿性命攸关的时刻呀,”他心头悚然一震,“自从你离开家门那一天起,难道他不就成了你最知心的朋友了吗?”他这样反躬自问。霎时间,雄鹅和他生死与共的经历全都涌现在他的脑际,他想起了雄鹅怎样在冰冻的湖面上,在暴风骤雨的大海上,还有在凶残的野兽中间舍命救他的情景。他的心里溢满了感激和疼爱之情,终于克服了自己的疑惧,不顾一切地用拳头拼命捶打屋门。

“哦,外面是谁那么心急着要进来?”爸爸嘟囔了一声把门打开。

“妈妈,您千万不要动手宰雄鹅!”男孩子高声大叫,就在这时候被捆在凳子上的雄鹅和灰雁邓芬惊喜交集地发出一声尖叫,男孩子一听总算放心了,因为他们还活着。

屋里惊喜交集地发出一声尖叫的还有一个人,那便是他的妈妈。“哎哟,我的孩子,你长高啦,也长得好看啦!”她叫喊起来。

男孩子没有走进屋去,仍旧站在门槛上,仿佛一个不知道会看到主人怎样脸色的不速之客。“感激上帝,我可把你盼回来啦,”妈妈涕泪交加地说道,“快进来呀!快进来呀!”

“欢迎你回家来,”爸爸哽咽得再多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

男孩子还是局促不安地站在门槛上,迟迟疑疑不敢举步。他莫名其妙,怎么父母亲看到他那么小不点儿的怪模样还如此高兴和激动。妈妈走了过来,张开双臂把他拦腰搂住,拖着他进屋里去。这时候他才发觉自己陡然长得比原来还高一些。

“爸爸,妈妈,我变大啦,我又变成人啦!”男孩子喜出望外地喊叫起来。

1.细读故事,写出尼尔斯在解救雄鹅过程中不同地点时的心情。


2.这个语段选自《                》,尼尔斯是个怎么样的孩子呢?请你在选文中划出关键语句,并在旁边作好批注。至少两处
2022-07-0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课内阅读。
材料一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材料二

在闽南老家,这一天是大忙特忙的日子。要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要蒸桌面那样大的白糖年糕、红糖年糕、咸味年糕,要炸成缸的“炸枣”,做整盆的五香肠,还要换上新浆洗的窗帘床单,铺上雪白的台布。然后,要开始热气腾腾地忙围炉的年饭。

夜幕降临时,大家便团团围坐在圆桌前。外婆开始祷告,舅舅们开始祝酒,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妈妈和老外公开始悠悠扬扬地哼起乡剧来。

于是,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

——选自斯妤的《除夕》

1.材料一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两个材料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材料都写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风俗,比较这两个内容的详略安排,材料一___________,材料二___________
3.材料一是如何写出除夕这一日的热闹场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课外阅读。

沙漠chěng qiáng示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sì nüè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须拔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虽然相当快,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cuī huǐ,田园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文中注音处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漠的进攻给人造成哪些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开头第二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风沙进攻比喻成“游击战”“阵地战”。这两种进攻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游击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阵地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7 . 阅读与感悟

《那个星期六》节选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醒来时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不记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永不罢休,永不停止。(         )
(2)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
2.“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
3.母亲发现“我”无声哭泣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写出了母亲_________心情。
2022-06-09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0年小升初分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课外阅读

材料一

红军长征途中进入草地后,部队断粮了。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张思德深知,在这神秘草地上,毒草丛生,要识别一种无毒的野菜,只能亲自尝。尝了毒草,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每次采摘野菜,他总是争着上前,把危险留给自己。

一天中午,部队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地上。休息号刚刚传来,张思德就和一位小战士去找野菜去了。当他来到一个死水塘边时,那个小战士惊喜得叫起来:“班长,瞧!水萝卜!”张思德一看,水塘边上果然长着极像萝卜的野草。小战士弯腰就要采摘,张思德急忙止住了他。他知道,有些样子很好的野菜,往往有毒。他抢上前,摘下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了嚼,味道甜甜的,便又采了一些。

没过一会儿,张思德突然感到肚子一阵疼痛,直想呕吐,接着就吐出一口口清水。他只觉得天旋地转,急忙说:“这草有毒,快告诉大家别采!”话刚说完,他就失去了知觉。小战士着急地大喊:“班长!班长!”

战友们听到喊声。急忙赶来。只见张思德脸色发青,神志昏迷,便知道他中了毒。他们急忙到卫生所,找来解毒药,给张思德服下。过了好一阵,张思德才苏醒过来,战友们都松了一口气。

材料二

1935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女红军们刚拖着疲倦的身体赶到贵州盘县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群敌机嗡嗡地叫着突然从山后飞过来,其中一架快速俯冲下来,一阵激烈的迎头扫射,三枚炸弹投向休息营地。战士们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沟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势把一些人遮蔽起来,但要命的是一些红军伤员躺在担架上根本动不了。

贺子珍本来是隐蔽在路边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顾个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担架。担架被一张张疏散开,伤员被一个个送到隐蔽处。可就在这时,一枚炸弹投了下来,在她身边顿时腾起一股烟尘……

敌机飞走了,枪声、爆炸声停止了,硝烟和尘土渐渐消散开去。贺子珍的身体里嵌满了弹片,鲜血把军衣浸染得殷红。

在紧张的抢救中,医生发现贺子珍的头部、上身、四肢共有17块大小不一、深浅不同的弹片。在没有实施任何麻醉的情况下,贺子珍身体浅层的弹片终于被一块块取出,而深入体内的弹片却难以取出,成为长征留给她的一份永久纪念。

材料三

长征途中,彭德怀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革命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20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6匹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默默地低下了头。

20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6匹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1.快速阅读三个材料,迅速提取出如下信息。
时间:三个故事都发生在______时期。
主要人物:______       ______       ______
主要事件:______
2.根据自己提取的主要事件,给三个材料各理一个小标题。
______
3.读材料三最后一段,猜测一下彭德怀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
4.结合三个故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______
5.各用一个关键词,评价一下三个人物的品质特点。
______
2022-06-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1.夹竹桃花开在:____________三季里。
2.这段文字的中心是:____
3.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夹竹桃的什么品格?
____
2022-05-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课内阅读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1.按要求在文中画句子。
①用横线画出体现总理生活简朴的句子。
②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总理工作劳苦的句子。
2.判断对错。
①“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是一个比喻句。(         )
②周总理彻夜工作,夜餐却只有一杯绿茶和一小碟花生米,这是采用了对比的写法。(         )
3.这是课文___________中的片段,文中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总理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2022-04-30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小学2019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