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1 . 阅读理解。

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圆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是怎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如果碰巧是晚上,他绝不会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也就找不到这条通道了。他又讲述了他怎样回去找贝琪,告诉了她这个好消息,而她却让他别拿这些无聊的谎话来烦她,因为她很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她也愿意死掉。他还讲了自己如何费尽口舌说服了贝琪,当她摸索着爬到洞口,看见那一小块太阳光时,怎样兴奋得不得了,简直就要高兴死了。他还说自己怎样先爬出洞口,然后又帮助贝琪爬了出来。他们是如何坐在那里高兴得大声哭了起来,一些人怎样乘着小船打那儿经过,他俩又是怎样呼喊着他们,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他也描述了起初这些人如何不相信这荒唐离奇的故事,因为他们说:“你们是在河的下游。离那个峡谷里的山洞有五英里远呢。”然后他们就将他俩扶上船,划到一户人家,给他俩吃了晚饭,让他们歇息了两三个小时,随后便把他们送回了家。

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作家______的著作《____________》。
2.同样表示“说”的意思,选文中出现了多种表达。请至少再找出4种写在横线上。
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汤姆的历险过程。
冒险探路,找到出口→(      )(      )
4.你觉得选文中的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至少写两点)
5.读完整本书,我们知道汤姆还是个热爱自由、有正义感的孩子,请分别结合事例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有一次,母亲煮了一锅薄粥,外加黑面馒头,我嫌馒头粗糙,扔在地上。母亲默默地捡起来,掸去灰尘,大口大口地吃了下去。“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这粮食是怎么来的吗?我和你爹天天在田里劳动,不管夏天多热冬天多冷,不耕作,从哪儿来米面。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啊。”

1.“我”把馒头扔在地上后,母亲有什么反应?分别用“     ”和“ ”标画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的句子。
2.你从母亲这些言行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林冲棒打洪教头(节选)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捉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林冲、________等。小说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A.因为……所以……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D.不是……就是……
3.“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A.手不知放哪里好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D.比不上
4.下列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5.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①林冲:________________               ②洪教头: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 . 阅读《麻雀》课文片断,按要求答题。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的意思。
安然: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中划线的句子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短文第一段的描述,从“雾、雪花、喜鹊、小狗”中选一个事物,用上“霎时、顿时、突然、过了一会儿”中的一两个词描绘它,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通篇描写了老麻雀的“无畏”,请你从“高兴、害怕、难过、生气、着急”中选一个词语,仿照短文的写法,用上动作或心理描写来表现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29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课内阅读

王熙凤初见林黛玉(节选)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1.关于本文段出处和作者,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施耐庵
B.《红楼梦》曹雪芹
C.《红楼梦》罗贯中
2.用横线在文段中画出描写“凤辣子”外貌的语句。
3.关于这段话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王熙凤的服饰中能看出她穿着讲究,既显出身份的尊贵,又透着几分俗气。
B.从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中看出王熙凤既美丽俊俏,又透着干练、刁钻。
C.从林黛玉“放诞无礼”的评价中,看出王熙凤是个不懂礼节的人。
4.关于王熙凤外貌描写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表现出王熙凤丰富的人生经历。
B.能够表现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C.表现出王熙凤的身份地位。
2021-03-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年小升初全真模拟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下列习题。

爸爸经常教导我:学识是最宝贵的财富。学习,不仅要有专注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要有健康的目标。如果把学习的目标定在“挣钱”上,那就太肤浅了。会zhuàn钱是一种能力,但如果靠阴谋鬼计达到目的,是可的,把人做正,才是根本。社会需要创造财富,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符合逻缉和遵循规范。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uàn(      )       可bǐ(      )
2.给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
(        )而不舍 遵(        )
3.请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        )改为(        )       (        )改为(        )
4.“锲而不舍”形容学习认真努力,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____
7 . 阅读与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2.请针对上面课文选段,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是蝙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从自然界得到启示的例子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广玉兰(片段)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这个片段对广玉兰花开的描写准确、形象,是因为作者依次对广玉兰花的哪些形态进行了仔细观察?
含羞待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想象画面,下面哪句话的描写让你似乎闻到花的香味?(     
A.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B.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
C.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
3.这段话在结构上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20-12-24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临朐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zhàn)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ruǐ)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呢,花瓣虽然凋(diāo)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它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yùn)育着新生命的种子。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摘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写了“四种不同形态”的广玉兰花,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的花苞        (           )的花瓣       
(           )的花蕊        (           )的种子
2020-12-2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重庆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部编版小升初模拟语文试卷(二)
10 . 课外阅读。

背书(节选)

我是个爱静的人,即使是早起背书,也喜欢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那时,我就选中了校园墙角的一排猪shě   shè)。其实,除了猪粪的气味,那是个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方。石子铺的小道,青石qiē   )的圈栏,薄薄的雾气,冰冰凉的青石板。坐在上面背书,真是清新爽快。除了背文史地英语外,还有一本我日日必背的书。那是本很旧的《唐诗三百首》。发黄的麻纸,竖排版,繁体字,石印。一首一首,一页一页,在晨风轻拂的油灯下,我慢慢地都背过去了;日子,一个又一个的日子,都从油灯下,从我朗朗的背书声中翻过去了。

对于我的惊扰,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它们又哼又撞,甚至跳起来用嘴拱我放在juàn   quān)栏上的煤油灯。但日子久了,便习以为常。我背我的,它们睡它们的。望着它们相依相wēi   wèi),呼呼噜噜,我的心里便踏实了许多。

到了冬天,起早背书就不那么惬意了。猪圈位于校园一隅,冷风从低矮的墙呼呼而入。为了煤油灯不被风吹灭,我只好挡在风口。手麻了,脚麻了,耳朵也麻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一边跺着脚一边背书,直到天亮。有时遇到下雪天,片片雪花飞旋而下,无声地落在灯罩上,发出咝咝的声响,像无数飞着的小蛾子。放寒假后,我回到家,母亲看着我冻得红肿的手背,心疼得直掉眼泪。

现在,人们早已不用煤油灯了。但每当耳旁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我便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1.画去括号里错误的读音。
2.“习以为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作者在猪舍旁边读书,猪们一开始很是慌乱,后来习以为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在文中属于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4.为什么每当听到有人说“上了几年学,混了几年,啥也没学下”时,作者会“想起求学的那些日子,那些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