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字词解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古诗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的哪两句被誉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___________
2.“潋滟”、“空蒙”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当中都是属于连绵词当中的叠韵词,诗中“潋滟”形容______的样子,“空蒙”形容______的样子。
3.请你结合诗的题目分析本首古诗描写的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
4.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阅读理解。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_____,即农历_______,俗称元日。
2.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节日的气氛。
3.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爆竹声中一岁(     )
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2)千门万户曈曈(     )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4.“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3 . 古诗阅读

所见

牧童骑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捕_________,忽然____

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欲:①想要。          ②将要。          ③欲望。(      )
立:①立刻。          ②站。            ③存在,生存。(      )
2021-01-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练习卷1
4 . 阅读练习。

早发白帝城

作者(        

_______________

千里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轻舟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多音字组词。
还huán(            ) hái(            )     
重chónɡ(           )zhònɡ(           )
3.解词,再写出诗句意思。
(           )(           )
(           )(         )
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4.《早发白帝城》
一、二句写了作者从_____ 乘船一日到达_____ ,三、四句回忆了______ 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__ 的心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课外阅读。

秋天在歌唱

听秋天在歌唱。

迷人的旋律划破夏日的惆怅(chóu chànɡ),

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

勤劳的农民,

扶着锄头,

沉醉在这丰收的乐章。

听秋天在歌唱。

一年的收获,

无限的梦想。

在歌声中,

播下了浓浓的希望。

1.联系诗歌,猜一猜“惆怅”的意思。(  )
A.欢乐。B.舒畅。C.伤感;失意。
2.不符合“轻快的声调把绿色染成金黄”这句话的意思的是(  )
A.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
B.秋天来了,所有绿色的东西全都变成了金黄色。
C.秋天来了,庄稼成熟了,稻子金灿灿的。
3.这首诗歌表现了秋天是一个(  )的季节。
A.多彩B.收获C.快乐
4.秋天的声音有很多,请你展开想象,描写秋天的一种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的作者是(         )(         )。妆的意思是:_____,丝绦在诗中指的是___,这里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首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我们还学过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有_______
2019-07-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1
7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清明”是指(        )。
A.清澈明净B.清醒明白C.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4月4、5或6日
2.“路上行人欲断魂”中“断魂”是对行人的(        )描写。
A.动作B.神态C.外貌
3.诗中用“欲断魂”形容行人悲伤愁苦的样子,请你写出三个表示“悲伤愁苦”意思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纷纷”既形容春雨,也形容人的情绪。(        
(2)“借问酒家何处有”,诗人问酒家,是想“借酒消愁”。                  
(3)“牧童遥指杏花村”中“遥指”是摇着手指。                                    
5.你知道清明节里有哪些习俗吗?把你知道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明》这首诗意境特佳,诗句极美,可以改成各种体裁。请你试着将下面的独幕短剧剧本补全。
时间:_________     幕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_________   _________
表情:_________     动作:遥指       台词:_________   杏花村
2019-05-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检测语文试卷1

8 . 乞巧

七 夕 今 宵 看 碧 霄 ,   牵 牛 织 女 渡 河 桥。

                                                     

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
2.《乞巧》的作者是        代诗人        。“乞巧”是古代的节日,又名         
指的是农历的              
3.选择正确的答案,写上序号。
① 古诗中“河桥”指的是(       )     A. 传说中银河上的鹊桥          B.河上的桥
② “乞巧”节是指人间的女子向织女乞取(       )   A. 巧手        B.智巧
4.《乞巧》这首诗表达了人们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
2019-05-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
9 . 古诗阅读

峨眉山月歌

[]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1.解释词语。
半轮秋:                   影:                   发:            
2.诗中直接描写峨眉山月特点的一词是________
3.诗中用到了五个地名,它们是                                        
4.说说“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李白的其他诗吗?请写出一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2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类文阅读三年级上册17 古诗三首
10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芦芽:芦苇的嫩芽                                              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
C.欲上:想逆江而上                                              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描写的是________时节的景物。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
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
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
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