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字词解释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古诗阅读。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百川东到海,          

少壮不努力,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解释下列字词。
朝露:___________。 常恐:___________。 百川: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
3.《长歌行》出自《____________》,诗中勉励少壮要抓紧时间,及时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还知道表达相同意思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5-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第1、2单元)语文试卷1
2 . 古诗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中的哪两句被誉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___________
2.“潋滟”、“空蒙”这两个词在古代汉语当中都是属于连绵词当中的叠韵词,诗中“潋滟”形容______的样子,“空蒙”形容______的样子。
3.请你结合诗的题目分析本首古诗描写的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
4.苏轼为什么偏偏要选西施来比西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阅读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夏日·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1.耘田:除草。2.绩麻:把麻搓成线。3.各当家:各人都担当一定的工作。4.童孙:小孩子。4.未解:不懂。5.供:从事,参加。6.傍:靠近.7.阴:树阴。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___。《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是作者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      )
A.送别诗               B.田园诗               C.边塞诗             D.咏怀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两个字词的意思。
杂兴:__________________          昼: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2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4 . 课内阅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教:________                      度: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著名边塞诗人____,字_____,被后人誉为“________。”
3.这首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月夜边塞联想到秦汉时代曾经取得抗击匈奴侵扰的胜利。
B.表现当时领兵主将要发扬李广的精神,表达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C.不仅反映了远离家乡的士兵为抵御外辱而长期戍边“万里长征”的艰苦生活,而且表达了消除边患,使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慨叹,其中一个“_____”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3.诗中勉励青少年要珍惜时间、及时努力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露待日晞”中的“晞”可理解为“晒干”,“焜黄华叶衰”中的“衰”可理解为“衰败”。
B.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盛衰规律来警示我们要珍惜时光,及时努力。
C.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了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的自然法则。
D.诗人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描写园中葵、百川等景物,赞美万物的勃勃生机。
2021-04-12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练习卷
6 . 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解释下列字词,并将第一、二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尽: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3-3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练习卷
7 . 阅读古诗,并完成练习。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       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     声,     落知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早晨的情景。
3.“处处闻啼鸟”中“闻”的意思是(       
A.用鼻子嗅(xiù)到B.用耳朵听到
2021-03-04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练习卷1
8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甲】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两首诗出自同一位诗人之手,且主题相似,都是关于_____的。
2.两首诗的情感不同:【甲】诗紧扣“_____”字,【乙】诗则紧扣“_____”字
3.两首诗,用词都非常精准:
①【甲】诗中,一个“_____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____”字令人满目凄然。
②【乙】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中,从“巴峡”到“巫峡”,因为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故用“______”;从“巫峡”到“襄阳”,顺流疾驶,故用“_____”;从“襄阳”到“洛阳”,改换陆路,故用“_____”。
4.【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首诗都写到了“泪”,下面对这两首诗中的“泪”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诗人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充满怅恨
B.【乙】诗中,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自然喜不自胜,高兴地哭了
C.【甲】诗中,原本美好的花儿,却使诗人看到后落泪,更反衬出作者的伤心之情
D.【乙】诗中,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痛定思痛,悲从中来
9 . 按原文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         

留连戏蝶时时舞,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诗人是__________
3.“蹊”的意思是_____。“留连”的意思是_____
2021-02-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大专题:基础知识易错点一
10 . 阅读空间。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清晨我进入古寺,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山中景色使鸟怡然自得,潭中影像使人心中俗念消失。此时此刻各种声响都没有了,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1.诗人出游的时间是_____,地点是______。诗中最能体现环境氛围的两个字是____________
2.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清晨古寺( )   ①进入     ②参加     ③合乎
(2)曲径幽处( )   ①传达     ②通向     ③通晓,懂得
(3)禅房花木( )   ①时间久     ②距离大   ③繁茂
(4)但钟磬音( )   ①留下     ②零头     ③我
3.分别找出诗中的一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哪一项是错误的(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时所写的一首题壁诗。
B.全诗描写了古寺凄清、寂寥、荒凉的环境特点。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览破山寺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D.诗的最后两句以钟磬音轻轻回荡来衬托破山寺宁静的气氛。
5.诗中有两句以声衬静的诗句,即用声音来衬托环境的幽静,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哪句诗句与上题答案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面(   )里打“√”。
A.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C.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