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 . 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接我一顿也好!”

1.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对桑娜进行了描写。
2.对“她的心跳得很厉害”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
3.“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同它意思相近的歇后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在下面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段文字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了细致人微而又真实的刻画,从中你能够感受到人物怎样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请用一些词语把人物复杂的心情写出来。(至少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玩转小考】成都某外国语学校(2023级)小升初招生考试真题精编(二)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2 . 读世界名著《骑鹅旅行记》节选,完成要求。

①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色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可是这地方无论怎么小怎么穷,对他来说已经够好的了。他现在除了在牛棚的地上找个洞以外,再也不能要求更好的住所了。

②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③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候鸟都回来了。他们从海外飞来,越过了波罗的海直奔斯密格虎克,正向北飞行。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④有几群大雁已经飞了过去。他们飞得很高,但是仍然能够听见他们的叫声:“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⑤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⑥家鹅不由得抬起头,听着大雁的叫声。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⑦如前所说,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这时飞行真是一种享受。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⑧大雁的呼叫却使一只年轻的维鹅真的动了心。“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他说。

⑨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⑩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⑪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

⑫“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尝试。//

⑬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⑮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⑯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⑰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⑱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用“√”选择关于本书作者的正确信息。
丹尼尔·笛福(          马克·吐温(        塞尔玛·拉格洛芙(     
2.本书上述节选的故事情节已用“//”进行划分,请用小标题概述如下。
(      )(      )(      )(      )
3.这本书上述故事情节中,初读时哪些情节让你觉得十分离奇,可用心细读后你发现这些情节背后,却也蕴含着符合情理的生活逻辑?
__________________
4.《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你读完了吗?说说你对“外出旅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2023-08-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3 .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完成后面的问题。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     )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     )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每天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摘抄好词佳句。
我要积累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最深刻的句子是: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             深重——(     )
(3)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4)结合片段写出你对“焉知非福”的理解:_____。有一句与此词有关的俗语是“_____,焉知非福”。
(5)联系整本书的内容,从最后一段话中我获得了这样的启示:_______
2023-07-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23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4 . 班级读书会上,老师推荐同学们阅读《红岩》一书,请你阅读这本书的梗概,并完成下列练习。

梗概

批注

①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睹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②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yíng)山根据地,甫志高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意。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墓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③甫志高不听许云峰劝告,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被捕的共产党员,给他们食用霉烂的食物,并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量,妄图用炎热、饥饿和干渴的恶劣环境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

④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来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⑤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元旦,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同时,关在地害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发起了暴动。尽管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牢笼,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

(1)小刚阅读《红岩》梗概后,绘制了一幅情节图,请你选择恰当的情节,把序号填写在方框里。
   
A.狱友绝食抗议,敌人妥协让步       B.甫志高被捕叛变,多名共产党员被捕
C.江姐被捕受到酷刑,坚贞不屈       D.江姐得知丈夫被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2)《红岩》一书中对“狱中联欢”的情节进行了详细描写,请你结合梗概,推断“狱中联欢”在小说的哪个部分,在梗概里把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3)根据梗概,你在阅读这本书时特别想关注其中哪个人物?请你用“     ”在梗概中画出来,并在批注里写出想要关注的理由。
2023-07-08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走出小店,拐入一条小巷。手里拎着心仪已久的“泥人曾”的泥塑,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

②突然,身后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转过身看见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③“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吗?”我赶忙点头,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④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⑤老人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惊讶,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⑥我理解了,又疑惑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我惊呆了,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店员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⑦我看着空纸盒,不知道说什么好。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

⑧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曾’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⑨我低头端详着这两个纸盒,突然想起补给老人钱,抬头一看,老人已经走远了……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老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分别出现了几次我的“惊”,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否认同文中老人的做法?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6 .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梗概)》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①鲁滨逊在岛上定居下来,过着寂寞的生活。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越来越少,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②他每天(               )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打猎。(                 )到海边去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还有一些麦子,由于被老鼠啃过了,他就随意把它们丢在围墙里,没想到不久竟长出了嫩芽,后来又结出了穗子。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1.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孤寂——(         )        随便——(        )          重复——(        )
2.用小标题概括选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4.鲁滨逊了为在荒鸟上生存下来,他做了哪些事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段文字里可以看出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023-06-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7 .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一语末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的,铰断了线。咱们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难道天下没有一样的风筝,单有这个不成?二爷也太死心眼儿了!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太小器了,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晦气。”

②丫头们听见放风筝,巴不得一声儿,七手八脚,都忙着拿出来:也有美人儿的,也有沙雁儿的。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宝钗等都立在院门前,命丫头们在院外敞地下放去。宝琴笑道:“你这个不好看,不如三姐姐的一个软翅子大凤凰好。”宝钗回头向翠墨笑道:“你去把你们的拿来也放放。”

1.选文选自名著《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窗外的大风筝是谁的?看到这个风筝,大家是什么反应?
3.本课中出场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023-06-10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

献你一束花

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她一直垂着头。四天前,她从平衡木上打着旋儿跌在垫子上时,就开始把这美丽而神气的头垂下来。现在她回国了,走入首都机场的大厅,简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提问,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比赛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她提包儿……大败而归,有什么脸见人!

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了空前热烈的欢迎。许多只手伸过来要和她握手,许多摄影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鲜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不是这些加重了她的思想负担?越赢就越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还沉重。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精神上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在下面其他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失落,加重了心的沮丧和愧疚。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谁?她一点点儿向上看,长长的腿,深蓝色的服装,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原来是机场那位女服务员。

女服务员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的比赛,知道你们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不,你也尽力了。”

“我是失败者。”

“谁能避免失败呢?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女服务员的声音柔和又肯定。

她听了这话,重新抬起头来。只见女服务员把背在身后的手向前一伸,一大束五彩缤纷的花捧到她的面前。浓郁的香气竟化作一股奇异的力量注入地的身体。她顿时热泪盈眶。

怎么?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①本文作者冯骥才。文字有改动。②[沮丧]灰心失望。③[娴静]文静安详的样子。

(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教材)

1.第一段中“……直要把脑袋藏进领口里去。”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哪项( )
A.“她”怕见到前来欢迎的人们。
B.她出国比赛刚刚结束,非常疲劳。
C.大败而归,她非常灰心失望。
D.“她”怕见到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
2.她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与文本意思不符的是哪一项( )
A.她在完成比赛动作时过于大意了。
B.她的身体无法摆脱精神的压力。
C.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还沉重。
D.曾经的成功加重了她的思想负担。
3.文中划线句子中运用了什么描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动作B.心理C.语言D.神态
4.选文倒数第二段中“奇异的力量”指的是什么?下列选项理解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鲜花传递了对她的祝福,化成她前行的动力。
B.她感受到了女服务员对她失败的理解和宽容。
C.这股香气里包含了女服务员给予她的安慰和鼓舞。
D.鲜花浓郁的香气一扫她比赛完的疲惫,让她振奋。
5.下列对这篇文章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首尾呼应,启发读者领悟到“鲜花也要献给失败者”的道理。
B.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女运动员失败后的愧疚与沮丧。
C.巧用插叙,通过对比突出了女运动员失败归来时伤心沮丧的心情。
D.平铺直叙,描写了机场女服务员为凯旋归来的运动员送花的故事。
6.“谁?她一点点儿向上看,长长的腿,深蓝色的服装,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原来是机场那位女服务员。”文中此处若改成“谁?她抬头一看,原来是机场那位女服务员。”你认为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想,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让失败属于过去,胜利才属于未来。”结合文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8更新 | 2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9 . 文学类文本阅读

青铜识字

葵花发觉自己在做作业的时候,青铜总喜欢在地身旁坐着,聚精会神地看她写字、做算术题。他的眼睛里充满羡慕与渴望。这一天,她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我要教哥哥识字!这个念头如闪电一般在她的心田上照亮,使她自己大吃一惊,也使她激动万分。她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想到这一点呢?

她将妈妈给她买头绳的钱省下了,给青铜买了铅笔。她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好像没有听明白似的望着葵花。正在干活的奶奶、爸爸妈妈也听到了,都停住了手中的活。

葵花把削好的铅笔和一本本子放到青铜面前:“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

青铜有点儿惊愕,有点儿激动,又有点不好意思和不知所措。他看了看葵花,又掉头看了看奶奶、爸爸和妈妈,然后又看着葵花。大人们好像于睡梦中忽然听到了一声惊雷,受了一个大的震动,觉得天地为之一亮,但却一时无语。

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却向后退着。葵花就拿着笔与本子,一步一步地朝他走去。

青铜掉头跑出了门外。葵花追了出来:“哥哥!”

青铜不停地奔跑。葵花紧紧跟在他身后:“哥哥!”

青铜回过头来,用手势与眼神说着:“不!不!我学不会!我学不会!”

“你学得会!你学得会!”

青铜继续往前跑去。葵花一边大叫着“哥哥”,一边紧紧追赶着。一根裸露在泥土外面的树的根须绊了她一下,她摔倒在了河坡上,并骨碌骨碌地朝下滚去。

青铜忽然听不到葵花的脚步声了,掉头一看,葵花已滚到了河滩上。葵花在向下滚动时,将本子与笔一直搂抱在胸前。青铜跑过来,跳了下去,连忙将葵花拉了起来。她浑身是泥土和草屑,但那本本子却还干干净净地抓在手中。

青铜扑打着她身上的泥土与草屑。

“从今天起,我要教你识字!”

青铜哭了,泪水顺着鼻梁流了下来。他蹲下身子,背起葵花,一步一步地爬到岸上。

兄妹俩在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

葵花指着太阳,然后用树枝一笔一画地在沙土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太阳。她大声地念着:“太——阳!”然后,用树枝在那两个字上不停地重复着笔画,嘴里念念有词:“一横,一撇,一捺,一点儿,‘太阳’的‘太’……”

她给青铜也找了一根树枝,让他跟着她,在沙土上写着。

青铜吃力而认真地写着,那时,他仿佛不再是哥哥,而是弟弟,而葵花不再是妹妹,而是姐姐。

太阳在落下去、落下去……

一片树叶从树上掉下,也正在慢慢地落下去……

葵花用手指着飘落的树叶,用眼睛追随着树叶:“落——落下去……”

树叶像蝴蝶落在草丛里。

葵花在“太阳”后面又写了三个字:落、下、去。然后她望着太阳,念道:“太阳落下去……”

青铜的记忆力奇好,虽然笔画与字的间架总是把握不好,但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记住了这几个字的笔画以及笔画的顺序。

太阳落下去了。地上的字也慢慢地熄灭了。

“哥,我们该回家了。”

青铜学得正起劲,摇了摇头,拿着树枝,还在沙土上笨拙地写着。

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

青铜用手指着月亮。葵花摇了摇头:“我们今天不学了。”

但青铜固执地用手指着月亮。葵花又教他:“月亮——月亮升上来了……”

天晚了,妈妈在呼唤他们回家。

一路上,青铜在心里念着、写着:“太阳落下去了——月亮升上来了——

从此以后,青铜将跟着葵花,将她所认识的字,一个个地吃进心里,并一个个地写在地上、写在本子上。他们的学习,是随时随地、无所不在的。那个从前在青铜眼中美好无比的世界,正在变成一个一个的字,而这些字十分神秘,它使青铜觉得太阳、月亮、天、地、风、雨,所有的一切,不完全是它们原来的样子了,它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真切,也更加让人喜欢。

(节选自曹文轩著《青铜葵花》第五章《金茅草》)


(1)葵花对青铜说:“从今天起,我教你识字。”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正确的选项是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
(2)“青铜面对葵花递过来的笔与本子,掉头跑出了门外”,青铜掉头跑出门外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一项是    
A.贪玩,不想读书B.害羞,太激动了
C.哑巴,怕学不会D.家里穷,交不起学费
(3)“月亮升上来了。又是一种亮光,柔和而纯净地照亮了地面”这一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不正确的选项是    
A.进一步表现青铜好学的特点。
B.为青铜继续学习做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
C.渲染了纯净柔和的氛围,烘托了青铜和葵花兄妹真挚的情谊。
D.与前文“一轮太阳正在沉坠,河水染为橙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4)故事是以青铜的情感变化为序展开的,在下面方框中填入适当的内容,完成情节梳理。
_________→惊愕激动→_________→痴迷喜欢
(5)青铜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6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真题
10 . 阅读短文《礼物》,完成练习。

礼物

丁一珊

①他推着那辆崭新的“安琪儿”慢慢走着,想起女儿看到这辆自行车时将雀跃欢呼,他不由自主地笑了。他知道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②女儿很不幸,他是这么认为的。在她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却失去了,当时,他就暗暗发誓,今后,他会将他此生所有的爱都交给女儿,女儿将是的唯一,将会是他所有的财富,他定会让女儿享受到别人所能享受的全部的爱但是……

③他只是一家小工厂的小工人,每月那点可怜的收入除了父女俩的生活后所剩无几。别的孩子一年四季总有新衣服穿,女儿却一年到头总穿着那件洗得发白了的校服;别的孩子可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电子游戏室,而女儿仅有的就是帮那个几年前花了1块5毛钱买的洋娃娃梳梳头;别的孩子每天都是坐在饭桌前便有饭吃,可女儿却差不多负担了所有的家务……这一切,使他对女儿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来不该承受这一切呀!

④“没妈的孩子真可怜。”一听到邻里这样议论,他心里就像被针扎着一样疼。“爸爸对不起你。”他曾对女儿这样说。“不,爸爸。别人有的我都不稀罕,可我有的,别人却无法得到,我得到了一个天下最好的爸爸的爱。”女儿却是这样的回答他的。那一夜,他落泪了。

⑤是的,他太对不起女儿了,他曾发过誓要让女儿成为最幸福的人,可事实上,他却连一个孩子应该享受的最起码的生活都不能保障!女儿是非常优秀的。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学科竞赛,女儿总是第一。他不知道别人家里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自豪感,是怎样来庆祝的,他能做的,就是让女儿吃上一顿她爱吃的饭菜。

⑥女儿快15岁了。“等你再拿到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送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⑦上小学时,别的孩子总有车接送,他却只能每天牵着女儿的小手陪她走到学校。现在女儿上了中学,不用他送了,可他知道,学校离得更远了,别的孩子都骑自行车,可女儿……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泥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多心疼。也曾有个好心的同学用自行车载女儿回家,在路上却遇见了警察,那同学被罚了十元钱,女儿从此便不再让同学载。她的心里有一种对同学深深的愧疚,女儿那个年龄的孩子,总爱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况且,女儿是自尊心很强的人。他也曾每天给女儿五毛钱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双不很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女儿也知道,他太需要一双皮鞋了。女儿真的很乖。他为有这样的女儿骄傲。

⑧这次考试后,他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告诉他,他隐隐猜出分数,却什么也没问,他决定了,无论如何,他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天实现自己的承诺。

⑨今天,就是女儿15岁的生日,一大早,女儿出乎意料地主动给他看了成绩,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低许多的分数。“没关系的,要相信自己。”他擦干了女儿眼角的泪,对她说。

⑩尽管女儿没得到第一,他仍旧去了商店。挑来挑去,那些时下流行的山地车价钱实在太贵了,他也实在没法负担。最后,他选了一辆“安琪儿”,红色的,红色代表希望,女儿一定喜欢。

⑪回到家,女儿已经将饭做好了“来,看看爸爸给你买的生日礼物。”他拉着女儿的手说,女儿诧异地跟他出了家门,蓦地,女儿惊呆了。

⑫一滴,又一滴……他这才发现,女儿的泪正一滴一滴往下落。“喜欢吗?”他问女儿。半晌,女儿才抬起头:“爸爸,对不起。”“傻孩子,15岁了,还尽说傻话。”他摸了摸女儿柔软的头发,又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你长大了。”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女儿眼里竟蓄满了泪。

⑬“怎么了,你哪儿不舒服吧?”他焦急地间,女儿慢慢抬起头,轻轻地说:“其实,爸爸,这次我仍是第一。”

——选自《守候雨季的大伞》

1.读短文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在括号里的正确答案上面打上“√”。
这篇小说在开头采用了( 插叙 倒叙)的写法。
2.思考:短文第一自然段和哪一自然段联系紧密?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注神态、言行、心理描写,体会短文表达的情感。
①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
这是关于女儿 __________的描写。让我们来猜测一下人物内心: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她心理会想:________________;随即又黯淡了下来,她心理会想:_______________;“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她心理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下句子是父亲的内心独白,结合全文,反复阅读,思考: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感受?从这里看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分别用2—3个词语概括。
别的孩子一年四季总有新衣服穿,女儿却一年到头总穿着那件洗得发白了的校服;
别的孩子可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电子游戏室,而女儿仅有的就是帮那个几年前花了 1 块 5 毛钱买的洋娃娃梳梳头;
别的孩子每天都是坐在饭桌前便有饭吃,可女儿却差不多负担了所有的家务活……
父亲怎样的内心感受:_________________
父亲是怎样一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关于女儿神态、言行描写的语句很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
A.文中第8自然段中“女儿沉默了许多”,女儿此时内心是:伤心,不愿意告诉父亲她的考试成绩。
B.文中第9自然段中“女儿眼角的泪”,女儿此时内心是:委屈,女儿不敢向父亲说明真相而被父亲误解。
C.文中第12自然段中“女儿的泪正一滴一滴往下落”,女儿此时内心是:感动,女儿本来以为自己家庭困难自动放弃买自行车,父亲对女儿的深爱让女儿落泪。
D.文中第12自然段中“爸爸,对不起”,女儿此时内心是:自责,为自己隐瞒实情而自责,也为自己让贫穷的父亲破费而自责。
4.短文两次写到“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意义呢?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行车是红色的,骑在路上很容易吸引眼球。
B.可以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了。
C.不再麻烦骑自行车的同学载她。
D.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上下学,方便了许多。
5.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最后才点明女儿的考试成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5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2022年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