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故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课内阅读。

①田忌和齐威王的对阵就要开始了。比赛双方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兴致勃勃地猜测着比赛结果。就在这时,孙膑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

②第一场,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齐威王的马遥遥领先。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③接着,第二场比赛开始了。田忌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田忌微微一笑。

④第三场,田忌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田忌满意地笑了。

⑤比赛结束了。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1.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场次田忌齐威王结果比赛的最终结果
第一场下等马上等马齐威王胜
第二场中等马
第三场下等马

2.结合上表,孙膑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思维过程不包括(               )
A.他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B.如果用相同等级的马去比拼,胜负还是难以预料。
C.要是用田忌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田忌的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田忌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就极有可能实现三局两胜,从而保证最终的胜利。
D.若要保证田忌获得最终的胜利,就得换几匹更好的马才行。
3.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小学等校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下图是李明设计的知识问答活动题卡中的一个问题,看图猜一个故事的名字,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       )。
A.《完璧归赵》B.《负荆请罪》C.《指鹿为马》D.《卧薪尝胆》
2024-03-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

西门豹治邺<节选>


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阁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潭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1.从选文第一自然段中我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主要人物是_______
2.西门豹来到邺县,发现那里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
3.从这两段话中,可以看出西门豹是个(             )的人。
A.好奇心强,喜欢与人交谈B.注意观察,善于调查研究C.善良,有同情心
2024-02-2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等校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4 . 课外阅读。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tuó)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疾病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解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伺候这些病人吧!”华佗一边耐心地伺候病人,一边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的情况。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后,师傅让他读些医学书、药典。从此华佗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竟”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_____,再查 _____画。“竞”字在字典里的解释有:(1)完毕;(2)从头到尾,全;(3)终于;(4)表示出乎意料。“有志者事竟成”一句中的“竟”字应选第 _____一种解释。
2.联系上下文,为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风餐露宿:①在风里吃饭,在露天下睡觉。             
②以风当饭,以露水解渴。               
如饥似渴:①像又饿又渴的样子。               
②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那样。                 
3.用简洁的语句回答。
(1)华佗学医是为了 _____
(2)师傅故意装病是为了 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题目,在括号里打“√”。
①给师傅治病       
②师傅装病        
③华佗学医        
④神医华佗        
5.读了短文后,你学到了什么?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神送一个漂亮的。
B.西门豹既相信河神会娶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他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          )(多选)
A.安排周密B.乔装打扮C.假戏真做D.将计就计
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     )(多选)
A.足智多谋B.讲究策略C.相信科学D.迷信
4.想象一下: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在骗钱害人以后,会对西门豹说些什么____
2023-12-1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淮阳外国语实验小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6 .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寸草不( )   ( )世闻名   ③相( )而行   ( )璧归赵
⑤索( )无味   ⑥相( )为命   ⑦饮水思( )   ⑧香( )十里
(1)词语②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词语⑤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讲一讲词语④的故事:_____________
2023-12-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7 . 口语交际与语言表达。
“西门豹治邺”“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些历史人物故事,给人智慧与启迪,广为流传。相信你在课余时间也读过很多,请根据你的积累回答问题。
(1)把下列成语序号填在与其相对应的历史人物后的括号内。
A完璧归赵     B三顾茅庐     C卧薪尝胆     D望梅止渴     E破釜沉舟     F精忠报国
刘备(     )   曹操(     )   蔺相如(     )   岳飞(     )   越王勾践(     )   项羽(     )
(2)从你的课余积累中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故事,简单介绍一下,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
2023-10-0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8 . 课外阅读。

白居易造堤

①那一年,杭州大旱,西湖旁边大批农田龟裂,稻禾晒得像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请求放西湖水,可那些官儿们都只顾寻欢作乐,理也不理。

②这一天,百姓们又来到衙门前请求,闹得衙门里的县太爷实在没有办法,怒气冲冲地说:“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那湖里的鱼就没地方栖息啦!”老百姓说:“那么请问大老爷,鱼的性命要紧,还是百姓的性命要紧?”县太爷一听,又气呼呼地说:“谁说放西湖水?把西湖水放了,荷藕、菱、茭还活得成吗?”老百姓说:“那么请问大老爷,荷藕、菱、茭为重,还是稻米为重?”县太爷一时无话可答,但还是不同意放湖水。

③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人高声说:“讲得对!讲得有理!”县太爷一听更生气,冲着那人说:“啊,原来是你在这里煽动……”

④那人道:“对不起,我刚来。我说当官的嘛,难道不应该听听百姓的呼声吗?”听那人这么一说,县太爷皱起眉头想了想,便问:“你是谁?”那人说:“我姓白,白居易就是我。”县太爷一听是白居易,忙打躬作揖,把白居易请进衙门。

⑤原来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他为了察访民情,没穿官服就到衙门里来了!

⑥白居易一上任,第二天就放了西湖水。百姓们望着湖水哗哗地流进自己的农田,个个欢天喜地:“白居易一来,我们农家有救了。”

⑦白居易上任第二年,在钱塘门外,修了一道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蓄得满满的……

1.阅读短文填空。
起因:杭州大旱,老百姓_________,官儿们_________。经过:百姓_________,县太爷一意孤行,白居易_________
结果:白居易修堤造闸,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旱情严重?请用“       ”画出来。
3.面对百姓的提问,县太爷一时无话可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但还是不同意放湖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9 . 阅读

草船借箭(选段)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段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      )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      )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      )
2.阅读短文,你认为诸葛亮立下的“军令状”是____________,之所以敢立“军令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他立“军令状”后周瑜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塑造人物?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徐庶走马荐诸葛

①徐庶,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②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席为徐庶送行。

③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④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出谋划策:________________
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
2.对于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因为徐庶要离开而大哭,体现了他性格比较软弱无能。
B.徐庶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说明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C.面对曹操的计策,刘备和徐庶只能相对而泣,毫无办法,体现了二人的谋略不足。
D.曹操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设计让徐庶前来,是因为他嫉妒徐庶的才能。
3.你认为文中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
5.我们知道本篇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①____________》,作者是②____________。在这部名著里,还有许多故事,如: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等。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2023-08-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