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12-05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在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推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重新塑造着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为文艺精品的诞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

数字时代特有的技术和艺术手段、传播和欣赏方式、审美和接受心理,更孕育和催生着新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文艺创作者的重要使命在于以时代的方式捕捉、表现和丰富属于自己时代的美。数字时代的文艺精品应符合这个时代的技术特性,更应契合这个时代的美学要求,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反映和呈现社会生活,遵循当代语言语法,彰显时代精神气质,让人领略到人类文明行进到数字时代的新风景。

新媒介属性成为这个时代文艺精品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推动下产生并迅速崛起的文艺新类型。文学之外,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视频新品类层出不穷,沉浸式新媒体艺术展屡成“网红”,“数字舞台剧”等时有新作。而全息影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数字时代文艺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虚拟歌手、虚拟演员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人机共演的银幕、人机共舞的舞台正在出现,这些文艺现象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充满生气和新机,必将成为孕育文艺精品的沃土。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美学变革。数字时代的来临,赋予传统文艺精品以新的呈现形式,让我们在数字化情景下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比如,前段时间,央视老版四大名著改编电视剧以弹幕版形式亮相视频网站,在年轻观众中引发了观剧热潮。视频网站、弹幕观剧的加入为数字时代文艺精品传播提供了范例。更不用说,“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等项目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各地美术馆举办的网络美术展、书法展,无不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在数字化时代的持久生命力。一言以蔽之,真正的精品不会过时,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打开方式,为大众走近文艺精品搭建新的桥梁。

数字技术在带给人新奇审美感受的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央视春晚节目《蜀绣》,把全息投影技术运用于舞美,令人耳目一新。数字技术赋能舞台美术,使之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为舞台美学提供了新经验。同样,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影视作品画面更加清晰精致、音响效果更加立体震撼、视觉特效更加逼真华丽;相比于演员表演、实景拍摄等而言,影视后期制作的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极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内容和手法,拓展了美学空间。而依托数字平台观看造型艺术作品时,我们可以自由放大某个局部,也可以任意缩小整幅作品,同样推动着欣赏趣味和审美诉求的变化。总而言之,在“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数字时代耳熟能详、亲身体验的新感受背后,是一种喷薄欲出的新美学。

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应该跟上艺术观念和审美追求前进的步伐。在充分发挥新媒介新技术优势的同时,把数字技术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变成艺术灵感和创意,融入作品内部,体现到叙事逻辑、情节冲突、人物塑造、场景营构等各个方面,将奉献出受众喜闻乐见、又具有长久价值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胡一峰《新技术与新美学造就新精品》,《人民日报》2021年4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技术给文艺精品的产生创造了全新的环境和条件,带给人们新奇的审美感受。
B.重塑文艺的创意创作、生产消费、传播接受和鉴赏评论是新时期数字技术的使命。
C.数字技术赋予文艺精品更多样的呈现形式,也赋予文艺精品更深刻、更鲜活的内容。
D.数字技术的应用孕育和催生了更多的文艺精品,文艺精品也为数字技术积累了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指出了数字技术、美学、文艺精品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总论点。
B.文章主体部分依次从数字技术与文艺精品、数字时代与美学变革两方面展开论证。
C.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安排全文,最后一段对数字时代的文艺创作提出了要求。
D.文章思路明晰,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创作更多文艺精品提供了技术条件。
B.“数字敦煌”“云端国博”“网络书画展”,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有持久生命力。
C.数字技术不仅带给人们新奇的审美感受,同时也给数字时代文艺精品的产生准备着美学基础,拓展了美学空间。
D.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观众将会进一步体验到“逼真感”“即时感”“互动感”“沉浸感”等新的美学体验。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植物王国中,苔藓可以说是不起眼的小矮人,一不留神就会被我们踩在脚下。从寒冷的极地到炎热的赤道,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洲,从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到人口稠密的都市,在土壤、岩石壁、树干、台阶或混凝土壁上,我们都能发现苔藓的身影。

与常见的乔木、灌木和草本相比,苔藓非常矮小,一般只有几毫米至几厘米高。由于无法合成木质素,所以苔藓不能形成维管束(我们可以把维管束想象为植物体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方便将水分和养分快速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缺乏维管束的苔藓,其水分和养分运输都受到限制,苔藓只能通过茎和叶从大气沉降和生长基质等外界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这也就是苔藓长不高的主要原因。清代诗人袁枚在《苔》中形容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提到的苔花其实不是真正的花,而是苔藓的孢蒴,其大小如米粒一般。孢蒴里的孢子成熟后,可以借助风的力量将孢子带向更远的地方,从而开辟新领地。

正因为苔藓植物矮小又没有鲜艳的花朵,所以容易被忽视,其实苔藓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

苔藓是地球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成多糖类物质满足自身生长需要。同时,苔藓的植株排列紧密,叶片之间具有良好的毛细结构,其毛细作用易吸附空气中的降尘,增加成土物质来源。

此外,苔藓结皮中菌丝的渗透会导致岩石逐渐裂解,并且苔藓能够分泌碳酸酐酶和草酸等物质,从而对岩石产生化学溶蚀作用,促进岩石风化,加快土壤形成速率。土壤的形成能够为其他高等植物提供生长环境,因此苔藓是其他植物生长的开路先锋。也正因为苔藓是拓荒者,所以苔藓在陆地上广泛分布。

苔藓一般生长在环境较好且人为活动干扰少的地方,苔藓植物体小,但相对表面积较大,存在大量的阳离子交换点,能吸收其体表水中的矿质元素,因此苔藓对环境重金属的反应敏感强度是种子植物的10倍左右。

苔藓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根,只有假根。假根是其附生在土壤、岩石和树干等的重要结构,但假根并不能从附生的生长基质中吸收养分,因此其生长的营养物质主要靠大气直接提供。所以苔藓组织的氮含量可以反映大气氮沉降的水平和变化。苔藓组织氮含量越高反映其所在的生长地的大气氮沉降水平也越高。

苔藓可以从雨水甚至雾中吸收水分,并储存多余的雨水。水源充足时,苔藓可以像海绵一样吸收自身体重20余倍的水分,成为一个蓄水池,而缺乏水源时,苔藓可以通过减少蒸发维持自身水分的平衡。因苔藓能在几秒钟内快速吸水并且吸水量很大,所以苔藓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降雨对土壤的冲刷,从而减少土壤侵蚀。苔藓维持自身水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其生长基质水分稳定,因此苔藓也是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的庇护所,并能为它们提供食物。

苔藓物种丰富、功能多样、日常养护简单,因此苔藓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微景观构造和园林园艺设计。古代也时常有文人雅士用诗句描写苔藓,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代诗人贾岛在《寄华山僧》中写的苔藓嵌岩所,依稀有径通

苔藓植株矮小,若想观赏这些小可爱,以后出门不妨随身携带一个放大镜和一瓶矿泉水。干燥状态和吸水状态的苔藓都值得一看。欣赏之余,请不要随意采摘野外的苔藓,这些小矮人是很脆弱的。保护生态环境,从呵护每个微小的生命做起!

(摘编自肖露梅《小矮人苔藓如何发挥大用途》)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苔藓缺乏维管束,不能合成木质素,只能从外在环境中吸收水分、汲取养分,因而普遍长得不高。
B.清代诗人袁枚诗中有“苔花如米小”之说,“苔花”含有苔藓的孢子,孢子可以随风分散,孕育新生命。
C.苔藓能分泌碳酸酐酶和草酸等物质,对岩石产生化学溶蚀作用,促进岩石风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环境。
D.苔藓植物对自然界有重要作用,它们的生存意志顽强,但生命又很脆弱,需要我们用心呵护。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苔藓一般生长在环境幽静且人为活动少的地方,越偏僻的地方,环境越好,苔藓就生长得越多。
B.苔藓能在短时间内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水分,在干旱时它也可以有效地找到水源,成为“蓄水池”。
C.作者引用“苔痕上阶绿”“苔藓嵌岩所”等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表现了人们对苔藓植物的喜爱。
D.本文语言朴实,对苔藓的介绍丰富、全面,苔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被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6.“小小的苔藓”到底有何大用途?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商道

赵淑萍

李云峰正在店里看画。这时,走来一群人。其中一个,一把抓住他的长衫斜襟,当胸一拳。李云峰毫无防备,一时惊愕。

有话好说,不可打人。为首的那人斥责道。随即,他转向李云峰,李老板,你是不是自己想砸自己的招牌?此人姓尚,是当地有名望的商人。他一个月前曾经来裱一幅字商道酬信,这是他向海城著名书法家冯山源求得的。前几日,他拿了装裱好的字,欢欢喜喜地回家。可是,他那喜欢书法的女儿看出了毛病。爹,我感觉字怎么小了?虽然写得像,功力还是差了点儿。女儿说。这下,他拿了裱好的字,怒气冲冲带了一帮人来讨公道。

李云峰蒙了。他这定芳斋开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不要说是冯山源的字,就是再名贵的字画都装裱过。冯山源的字,他经手过好多。只是,这幅应酬之作,他也没怎么上心,日子到了,就吩咐手下人裱了,也没细看。这下,他反反复复地看这四个字,果然不对劲儿。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他们自己把字换了?但是,这装裱的技术,明明出自我定芳斋呀。

尚老板,我从老家来到这海城,开店二十多年,信誉良好。我一家老小都在,我何必做这种事呢?字画已经离店,又怎么说得清楚呢?李云峰说道。

你的意思是我来讹你?那幅字,如果你原作拿出来,就算了。如果三日内不给我交代,我就去冯老那儿说,看你在海城还怎么立足!最后,尚老板丢下话,拂袖而去。

李云峰百思不得其解。他细细盘问他手下的人。手下几人均喊冤枉。这字是从内室取出来的。平时,室内是不许其他人进去的。只是,他的侄儿李子健,因为假期,来海城看看。有时,也帮着看看店,长长见识。假期结束,侄儿已经回去了。他一个读书的孩子,不可能牵连此事。

那一头,尚老板气呼呼地把状告到了冯山源这里。冯山源定睛细看,模仿得还真像,几乎能以假乱真。只是,落款处露出了马脚。而且,这章,刻得也还不错。李老板应该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不会做出这种事呀。尚老板,也犯不着换了字去讹吧。到底是哪儿出错了呢?看来,这件事弄不好要满城风雨,两败俱伤。冯山源想。冯山源还想到了启功。虽然,启功的辈分没有他大,但他崇尚启功,不仅是字,还有人品。曾有人假冒启功的字,启功却宽厚一笑,说,人家用我的名字写字,一是看得起我;二是一定有困难缺钱,他要是找我借钱,我不是也得借给他?想到这儿,冯山源豁然开朗。这个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了,就到此为止。我再给你写一幅,然后让定芳斋免费给你裱好。大家以和为贵。

事情就这样了。几天后,李云峰的兄长,带着儿子李子健气喘吁吁地赶来了。一卸下行李,就从藤箧里取出一幅字。原来,这李子健酷爱书法,但家里让他搞实业,不想他太投入。他常常自己偷偷地练字、刻章。在叔叔的店里,他看到冯山源的字,爱不释手,偷偷地比划着临了半个月。那天,他暗地里写了几张,挑了最好的一张,盖上了自己刻的图章。最后,把真迹给换走了。李子健回到家,又偷偷临摹,被父亲撞见,严厉责问之下说出实情。父亲想到兄弟的信誉,同时想着纵容儿子的后果,赶紧送来。

叔叔,我实在是喜欢冯老的字,没有其他的心。侄子说。

李云峰和兄长犹豫了好久,觉得还是带上孩子,登门向尚老板道歉,再向冯山源道谢。

五年后,尚老板的生意做得越发大了,他的店里还是挂商道酬信四个字,不过,这四个字是青年书法家李子健题写的。这个人,是冯山源的关门弟子,也是他自己看中的乘龙快婿。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欢欢喜喜回家”到“怒气冲冲带了一帮人来讨公道”,这前后的变化和反差说明了尚老板发现了被装裱的字存在问题。
B.尚老板的女儿能够看出装裱好的字并非冯山源的真迹,说明她深得海城著名书画家冯山源的真传,她的书法造诣极深。
C.李云峰认为李子健“他一个读书的孩子,不可能牵连此事”,可事实出乎他的意料,正是李子健偷拿了冯山源的字来临摹。
D.李云峰的侄儿李子健刻苦勤奋、酷爱书法,和尚老板的女儿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被尚老板看中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
8.李子健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给了你怎样的启发?请简要分析。
9.小说以“商道”为题,文中是如何围绕“商道”来构思故事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2021-12-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将攻爰戚及亢父,先登,迁为五大夫。其后,从公攻秦军,遂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封参为建成侯。从至汉中,迁为将军。从还定三秦,击诸侯,及项羽败,还至荥阳,凡二岁。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大破之,生得魏王豹。取平阳,尽定魏地……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项籍已死,天下定,高帝以参为齐相国。以高祖六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曰平阳侯。参之相齐,天下初定,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盖之,府中无事。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至朝时,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联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节选自《史记·曹相国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B.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C.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D.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剖符,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或功臣时,把符节剖分为二,帝王与诸侯各执一半,以示信用。
B.食邑,即采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不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
C.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后世道家奉为始祖;亦为黄帝、老子之学合称,是华夏道教之渊薮。
D.约束,将丝缠绕成一束谓之“约”,缠绕好的丝谓之“束”,引申为束缚、限制;文中指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参深受信任。汉高祖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近侍随从的身份跟随高祖;萧何临终前,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
B.曹参虚心好学。任齐相国时,他把老人和读书人都召来,询问安抚百姓的办法;听说盖公精研黄老学说,诚心相邀,求教治国方略。
C.曹参善于识人。他宽容属下的小过;选用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为丞相属官,斥退苛求言语文字细微末节、一味追求声誉的官吏。
D.曹参文武兼能。秦时他做狱掾,是县里有名望的官吏;为齐国丞相九年,齐国安定;他英勇善战,双方交战中经常率先登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
(2)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2021-12-02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云南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测评语文试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