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期末 2022-02-22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教育私人订制,学生能承受“选择之重”吗?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学校正逐步进入私人订制时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增设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走班制”,让学生可以享受个性化教育;新高考“3+1+2”模式,有20多种选考科目组合供选择……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让学生和家长的选择不断增多,自主权、控制权和自由度也随之增大。

在笔者看来,有选择诚然是好事,但选择多样化并不能保证最佳结果,选择过多将使选择的自由变成选择“自虐”。

按照理性主义“经济人”的假设,一般认为人是理性的,可以做出最好的决策,几乎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或者作出至少比别人更好的选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人并非只是“经济人”,同时也是“社会人”,人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理性的,决策经常伴有不确定性。当选择数量持续增加,过多的选择会占据原来可以用于其他事情的时间和精力,人们可能会因为做决定的过程更艰难感到沮丧,甚至放弃选择。而选择一个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这就是机会成本。当我们意识到机会成本越大,所选中的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此外,心理学上有一种“决策后懊悔”现象,即做出一项选择后,常常对自己的决定产生怀疑,总是觉得那些被拒选项比自己所选的好。这也会让学生心理风险增大,焦虑感上升,从而降低选择的满意度。

尤其是,选择权的增加也意味着责任的转移。一切由自己做主,就意味着一切由自己负责,学生个体将承担比以前更多的责任。在还没有能力作出明智决定的学业发展阶段,学生就要被迫独立自主选择所要接受的教育。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明确的自我判断力和针对性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承受“选择之重”吗?

因此,当学生需要做出困难或者复杂的选择决策时,最需要学校的助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查德•泰勒就曾建议用“助推”策略改善人们的最终决策,既不采用专制的命令方式,也不采用自由主义的放任方式,而是采取“自由开明式家长”的选择方式,不牺牲人们的自由选择权,运用“助推”的方式引导选择。

这种方式也可以运用在学校教育领域,学校可以用预设的方式去改变学生的选择,或改变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在学生进行选择时助其“一臂之力”。举例而言,学校食堂把健康食品摆放在与学生视线平齐且方便拿取的地方,而把垃圾食品放在不显眼且不便拿取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少吃垃圾食品;通过减小餐具的容量来减少学生的进食量,从而帮助肥胖学生减肥。

学校给予学生的选择越多,就越需要给他们提供帮助,而且越简单越好。因此,学校要成为选择的“设计者”,为学生创造一种便于选择的环境,实施“助推”策略。

例如,当学生准备报考某高校时,一位教师告诉他,“100个曾报考此校的学生中,成功率是80%”,而另一位则说,“100个曾报考此校的学生中,失败率是20%”,显然,前者的正向表达更能激发学生信心。可见,改变问题框架,教师语言表达中的正负措辞、显示或隐藏机会成本等,可以有效助推学生做出选择。

再比如电脑软件的常规安装或自定义安装,人们会感觉默认选项是被设计者认可的选择,也往往会被看做最佳选择。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设置默认选项、改变选项顺序等选项设计,简化操作程序,尝试用智能分配的助推方式,为有选择障碍的学生设置一个快捷的默认选择。

通过有效的“助推”策略,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选择,以降低选择失败的风险。“助推”策略对于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它应成为学校保护弱者的一种工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时代,丰富的可供自由选择的各种课程,使得当今学校进入了私人订制时代,学生可以享受个性化教育。
B.选择的多样化看起来增大了学生及家长选择的自主权、控制权和自由度,但实际上并不能得到最佳的选择结果。
C.作为“社会人”,人不能始终保持理性主义“经济人”所假设的理性的一面,做决策时经常会伴有不确定性。
D.选择权增加的同时,责任也随之转移。自主选择意味着自行负责,学生将不得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全部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自然段提出了问题的背景,列举了新课改增大了学生选择权的具体表现,照应了标题中的“私人订制”。
B.文章第二自然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观点:选择过多将使选择的自由变成选择的“自虐”。
C.文章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分别从人们做选择前后的心理状态、责任转移两个角度论述了标题中的“选择之重”。
D.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多种手法,行文逻辑严密,说理充分,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的机会成本、“决策后懊悔”心理现象会使决策者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让选择变得艰难,降低选择的满意度。
B.如果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信息和针对性指导,并让他们能明确地判断自我,那么学生做出理性而有效选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C.学校“助推”策略只能帮助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更好地选择,但学生却不一定就能据此作出最佳选择,选择的风险依然存在。
D.依据原文内容,大型超市卖场布局,扶梯边商品摆放,收银台旁边口香糖、干电池等商品摆放,就是“助推”策略在营销中的运用。
2022-02-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虎林:扶贫路上用实干诠释担当

——记珍宝岛乡小木河村第一书记栾怀东

凌晨4:30,栾怀东的电话响了。

“刘贵大爷病了!”立新屯的邢福昌打来电话,被外甥弃养的78岁五保户刘贵前列腺炎发作,小便失禁,尿在炕上了。栾怀东马上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道,驱车近一百公里,把老人家送进了虎林市人民医院。一天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

2015年8月,鸡西市财政局综合科科长栾怀东被选派到小木河村任第一书记。经过了解,小木河村委会累计欠外债近100万元,土地确权后村集体仅有机动地284亩,村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村里的各项工作;村主任涉嫌违纪辞去职务,刚上任的村支书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村民人心涣散,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还需要村支书请客吃饭作为代价;全村人均耕地33亩,但是分配不均,有些农户是在二轮承包之后外迁来的,没有土地,有的农户因自然灾害和经营不善等原因,把土地流转了出去;村里有20多户农户住在泥草房里;立新、新安两屯没有一盏路灯。

越是贫困的地方,越需要好的带头人。栾怀东认识到要改变乡村的面貌,必须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头和堡垒作用,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管理机制,把一批年轻农民培养成新一代的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有几位有能力有干劲的年轻人顺利入选村两委,组成了平均年龄只有40岁的新一届村两委班子。

信任来自公平公正和公开。栾怀东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加强村务监督和村务公开,凡是村里的各种建设项目,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后,采用招标采购方式确定供应商,尽可能地少花钱多办事,程序公开透明,群众非常满意。立新、新安两屯的边沟整修和环境整治工程建设以预算价60%的超低价格完工。为彻底改变小木河村的环境面貌,栾怀东多次到省财政厅争取资金,立新、新安两屯清理路边沟12公里,新修6公里砂石路;为立新、新安两屯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各建1200平方米休闲广场。

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群众利益无小事。78岁的五保户刘贵被外甥弃养,栾怀东就到村里到处给他找住处,安排邻居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残疾人刘校英申请提高残疾等级三年多一直没批下来,栾怀东就亲自跑残联,三天就给她办好了。

村集体富裕了,才有能力帮助贫困户脱贫。小木河学校新建校舍后,原来的平房闲置了下来,栾怀东又找到虎林市教育局,提出了由村委会出资修缮,建设山水产品冷冻加工基地的想法,得到了虎林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一步还将继续谋划开发北药,山野菜,野生鱼等产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利用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利用小木河学校南侧空地建设光伏发电站,总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可为15户贫困户提供稳定收入,近期即将并网发电。

栾怀东长期与农户生活工作在一起,基本情况十分清楚,精准识别确认工作非常顺利。在全省精准识别工作验收检查中,小木河村被确定为全面检查单位,栾怀东带领的鸡西市财政局驻村工作队踏实的工作作风、详实准确的工作成果、与村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深深地打动了省检查组的领导,他们频频举起手机拍照,说:这一幕幕太感人了!

站在刚刚平整好的自家宅基地上,贫困户杨德山笑逐颜开。9月底前,小木河村将翻建13个贫困户的D级危房,其中11户没有能力自建的贫困户,都是村委会帮助联系施工队伍垫资代建的。

为了深入了解村民所急所想,栾怀东又安排村委会组建了微信群,目前有300余户村民加入了微信群。村委会利用微信群开展“孝老爱亲”评比活动,目前已选出六户候选家庭,正在公示,准备在7月份合适的时机召开村民大会,公开表彰奖励,弘扬正气,树立新风。

栾怀东还与村民一起研究适合小木河实际情况的村规民约,目前已经形成了32字的初稿,基本内容涵盖了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准备在“孝老爱亲”家庭表彰大会上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后公布实施。

周末,栾怀东利用空闲时间,和几位村民一起去敬老院看望了刘贵大爷,又去抗美援朝老战士邢光远家里探望,村民们围在栾怀东和村支书宋铁军身边,喜悦的心情洋溢在脸上,栾怀东微笑着对村支书宋铁军说,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选自《东北网》,内容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木河村里的各种建设项目,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后,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确定供应商,这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B.小木河村在栾怀东的带领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村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好的改善。
C.小木河村成为虎林市“精准扶贫”示范村,对全市甚至全省扶贫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D.群众喜欢栾怀东这样的农村干部,他们需要贴近群众,心系群众的好干部,可见乡村扶贫工作中带头人与乡村群众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的扶贫政策是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政策基础,广大农村干部要以此为依据,积极开展扶贫工作。
B.农村扶贫工作中因病致贫等现象需要关注。材料中栾怀东的扶贫事迹,值得相关扶贫部门宣传,并以此作为参考。
C.国家扶贫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
D.扶贫工作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更要注意培养帮扶对象的自力更生意识和行动,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才能确保脱贫工作的顺利完成。
6.结合材料分析,农村扶贫政策事关重大,你认为基层扶贫干部怎样做才能让扶贫工作取得更好地效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彩虹

毕飞宇

老铁和虞积藻是大学老师,退休了。他们说不上有什么成就,但孩子争气。大儿子旧金山,二儿子温哥华,最小的是女儿,慕尼黑。这丫头,虞积藻让她跟了自己,姓虞。可是,小棉袄六年前就姓了弗朗茨。

老头子说,退休后,什么都不干,就在“地球上走走”。可是,虞积藻摔了一跤,站不起来了。她躺在床上,脾气坏了,一天到晚叫嚣着要到“地球上去”。老铁关节不好,不能背她下五楼。虞积藻便开始叫三个孩子的名字。老铁是浪漫的,他买来四只石英钟,把时间分别拨到了北京、旧金山、温哥华和慕尼黑,挂在墙上。虞积藻盯着那些钟,动不动就说“吃午饭了”“下班了”“吃午饭了”。老铁想,这样下去不是事。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慕尼黑、旧金山和温哥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都给我回来,给你妈买房子!”

虞积藻住上了新房,二十九层,有电梯,坐上电动轮椅,一个人都能下楼逛街。可虞积藻却不想动,一天到晚盯着外孙女的相片,并开始学起了德语。老铁有些不知所措,他习惯了虞积藻的折腾,她不折腾,老铁反而不自在,丹田失去了动力和活力。房子很高很大,老铁的不知所措被放大了,架在了高空。怎么办?老铁趴在阳台上,打量起脚底下的车水马龙。它们遥远,又深不可测。老铁有时想,这个世界和他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惟一能做的事情就是看看,站得高高的,远远的,看看。嗨,束之高阁喽。

一天,老铁发现,在阳台上能看到隔壁的窗户。窗后有个小男孩,常趴在玻璃背后,朝远处看。老铁望着小男孩,有时会花上很长时间,但小家伙从没看老铁一眼。有一回小男孩似乎朝老铁这边看过一眼,老铁刚想把内心的喜悦搬运到脸上,可还是迟了,小家伙早把脑袋转了过去。

老铁从超市带回一瓶泡泡液。他到阳台上,拉开玻璃,顶着炎热的气浪,吹起了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日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是无声的喧嚣,节日一般热烈。小男孩果然转过脑袋,专心看着老铁这边。老铁很快乐。然而,快乐维持不到二十分钟。小男孩拉开窗门,站在椅子上也吹起了肥皂泡。这太危险了。

老铁来到隔壁,敲了半天门,防盗门终于打开了,也只是一道小小的缝隙。这堵门缝里,小男孩脖子上挂了把钥匙,机警地盯着老铁。“你是谁?”老铁笑笑,蹲下去说,“我就是隔壁阳台上的老爷爷。”“你要干什么?”老铁说:“让我进去帮你把窗前的椅子挪开,我妈说了,不许给陌生人开门。”老铁的目光越过小男预,小男孩家境不错。“你叫什么字?”“你叫什么名字?”“铁树,钢铁的铁,树林的树。你呢?”小男孩招了招手,要过老铁的耳朵,轻声说:“我妈不让我告诉陌生人。”

“你妈呢?”“出去了。”

“你爸呢?”“也出去了。”

“你怎么不出去呢?”

“我爸说了,我还没到挣钱的时候。”这孩子逗,老铁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一个人在家干什么?这总可以告诉我了吧。”

老铁一点都没意识到自己笑容里面充满了巴结和讨好,小男孩很不客气地看了他一眼,“咚”地一声,把门关死了,“干什么?有什么好干的?生活真没劲!”

电话来得突然,老铁的午觉只睡了一半。他拿起话筒,“喂”了好几声,没任何动静。这个中午,电话不停地响,就是没回音。响到第九遍,电话终于开口了:

“把你的泡泡液送给我吧。”

“你是谁?”

“你听不出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号码的?”

“我打114问的。”

这孩子聪明。老铁故意拉下脸,说:“你想干什么?”

“我的泡泡液用光了,把你的送给我。”

小男孩来了。老铁弓了身子,和他握手,拉他到虞积藻床前。虞积藻摸了摸小男孩的头,说:“上学没有?”“没有。”小男孩又补了一句,“我已经说英语了。”他挺起肚子,一口气,把二十六个字母全背出来了。虞积藻刚要鼓掌,小家伙已把学术问题引向了深入。也伸出食指,十分严肃地指出:“如果是拼音,要读成 aoe……”这孩子有意思。虞积藻痛痛快快地换了一口气,痛痛快快地呼了出去,无声地笑了,满脸的皱纹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菊花,她眼泪都出来了。虞积藻给小男孩鼓了掌,老铁也给小男孩鼓了掌。虽然躺在床上,可虞积藻觉得自己已经站起来了。她一把把小男孩搂了过来,抱在怀里,怀里实实在在的。实实在在的。小男孩把她推开了。虞积藻没有生气,她望着他。这小家伙真是个小太阳,他一来,屋子里顿时就亮堂了。虞积藻手忙脚乱了起来,她要找吃的,她要找玩的,她要把小家伙留在这里,她要看着他,她要听见他说话。

小男孩对老铁说:“把泡泡液给我。”

“什么泡泡液?给他呀,还不快给。”

老铁走到虞积藻面前,耳语了几句。虞积藻来了劲,她要到轮椅上去,她要到地球上去。她要看老伴和小家伙一起吹泡泡,她要看泡泡们像气球一样飞上天,像鸽子一样飞上天。虞积藻在客厅大声宣布:“我们到广场上去吹泡泡。”

小男孩脸阴沉下来了,说:“我不下楼。爸爸说,外面危险。”

“那我们吃西瓜?”“吃冰激凌?”……

隔壁的门铃是这个时候响起来的。“老师来了,我要上英语课。”

老铁和虞积藻被丢在了家里,屋子顿时安静下来。虞积藻说:“我们下楼去,吹泡泡。”还没出门,电话响了。虞积藻拿起电话,似乎只听了一两句话,那头电话就挂了。她看了一眼老铁,目光却从老铁的脸上挪开了,转移到卧室里,转移到墙上,最后,盯住了那一排石英钟。

“谁呀?”

“小男孩。”

“说什么了?”

“他说,我们家的时间坏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虞积藻的折腾,搬到二十九楼后又不折腾了,她要学德语以准备融入外孙女的世界,说明她暂时找到了新的寄托和追求。
B.老铁趴在阳台上打量脚下的车水马龙时的心理活动,说明他对妻子虽然呵护有加,但妻子并不了解他,两人之间是有隔膜的。
C.小说写小男孩没上学就在学英语,意在表现他家境不错,又暗示男孩迟早也会远他乡,老铁夫妇的现在就是男孩父母的未来。
D.男孩为了泡泡液终于不顾父母的叮嘱,独自出门去老铁家,这一行为表现了男孩独立自主的一面,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天真无邪。
8.小说写老铁吹肥皂泡,“一串又一串的气泡在二十九层的高空飞扬起来。气泡漂亮极了,每一个气泡在午后的阳光里都有自己的彩虹”,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9.契诃夫在谈剧本创作时说:“你如果在第一幕里写墙上挂着一把枪的话,那么你在后边一定要放枪,要不这把枪就不必挂在那儿。”请据此简要分析小说中有关“时钟”的情节设计及其意图。
2022-02-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虎林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陬邑。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昭公之二十年,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

鲁昭公卒,定公立。定公十四年,孔子由大司寇行相事。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尼丘”为山名,“仲”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B.司空,古代官职名,西周时开始设置,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
C.摄,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如“成王既幼,周公摄政。”在我国古代表示暂代官职的词还有“署”“假”“权”等。
D.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如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低下。成年后曾给季氏做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也曾担任过管理牧场和牲畜繁殖的小吏。
B.孔子重视教化,治国能力突出。鲁定公十四年,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国的职务,参与国政三个月,民风大变,社会清明,各地宾客有归家之感。
C.孔子临危不乱,坚守节操。他在遭遇陈蔡两国围困时,仍然坚持教学,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君子风度。
D.孔子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编写《春秋》时,该写的内容一定要写上去,应当删去的内容一定要删掉,但子夏等人不赞同他的这种写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2)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