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云南 高二 开学考试 2022-03-18 3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朱自清始终把自己的性情、感情、才情融入文学批评中,以一种谦逊中肯的批评态度品评文学作品,用一种评中有批、评中有悟的方式传达其文学批评观。这种清新、自然、散文化的文学批评,给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界带来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也可为当下文坛的文学理论建设提供借鉴。

朱自清的文学批评以文本批评为主,大部分包含在散文、序、跋、书评当中。从这些批评文本及他的《诗言志辩》《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等著述中不难发现,朱自清文学批评观的形成,首先离不开他深厚的国学基础,甚至可以说他的文学批评内核就是传统的诗文评;其次得益于他大学修习哲学,受西方文艺理论,尤其是英美新批评学者瑞恰慈和燕卜逊的影响而养成的思辨能力;再次依托于他通过不懈的文学实践所获得的创作心得。其中,真实、理趣、考据是其文学批评观的三个主要维度。

“真实”是朱自清批评观的核心语词。他的文学创作贯穿着“活的人生”“表现人生”的思想主旨。这种“为人生”的创作主张,是以表现真实作为基础的。厘清他在文学创作中对真实的坚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在进行文学批评时对真实的强调。他评价李健吾、老舍的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时,即以是否符合生活真实、是否有“写得过火的地方”作为批评标准。究其原因,这些看似较真的批评主要缘于朱自清对真实的重视和追求。

不仅如此,他认为小说应始终关心时代,关注现实。正如他评价茅盾的《蚀》时所言“写一九二七年的武汉和一九二八年的上海,写的是‘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而《子夜》则是“写一九三〇年的上海,写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崩溃的缩影”。

朱自清的小说批评以文本为中心,十分注重作品的“趣味”。他在《论白话》一文中提到:“《南北极》和《小彼得》两部书都尽量采用活的北平话,念起来虎虎有生气。”他还要求人物性格要生动丰富、贴近生活,结构安排要精妙出彩,故事情节要曲折生动,要注意“严密的分析”,并具体说明长篇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及情节的“层折错综”,更容易引起浓厚的趣味。在他看来,这才是现代小说的出路。

朱自清在提出“诗化散文”的同时,也提出了“散文诗化”观念。他认为,散文也应像诗一般追求韵味,他的散文《匆匆》与《荷塘月色》即是明证。其他如《论废话》《人话》《论百读不厌》等散文,都体现出他散文化批评的魅力及以“理趣”为核心的批评准则。

朱自清在论及中国文学批评史时曾说:“现在我们固然愿意有些人去试写中国文学批评史,但更愿意有许多人分头来搜集材料,寻出各个批评的意念如何发生,如何演变——寻出它们的史迹。这个得认真地仔细地考辨,一个字不放松,像汉学家考辨经史子书。”由此可见,他十分看重以史为据的批评方法。注重考据的思想尤其体现在其诗歌批评中。他的《诗言志辩》《朱自清中国文学批评研究讲义》等古代文学批评专著,都体现出重视考据的特征。他对“诗”“志”概念的梳理和辨析,以历代诗论原著为基础,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观点,都力求做到有史可依,有理有据。

(摘编自左雨浓《强调真实   注重理趣——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的文学批评家主要采取评中有批、评中有悟的方式来传达其文学批评观,朱自清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B.朱自清的文学批评大部分包含在他的散文等文本中,其文学批评观形成的原因可以在这些文本和他的一些著述中找到依据。
C.朱自清提出了“散文诗化”的观念,主张散文也应像诗一般追求韵味,这是对他“诗化散文”观念的自我否定。
D.朱自清认为现代的文学批评家不应该去试写中国文学批评史,而是应搜集材料,弄懂各个批评意念的演变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真实、理趣、考据等三个方面对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进行阐释,最后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B.文章第三段以朱自清评价老舍等人的作品为例,突显出朱自清在文学批评中对真实的重视和追求。
C.文章第五段引述朱自清对《南北极》和《小彼得》的评价,论证了朱自清注重作品“趣味”的观点。
D.文章着重介绍了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对当下文学理论的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文学批评观的形成与其深厚的国学基础、大学修习哲学的经历以及不懈的文学实践有密切联系。
B.文学创作者只要在文学创作时以表现真实为基础,其作品就可以体现其“为人生”而创作的创作主张。
C.朱自清认为小说应关心时代,关注现实,茅盾的《蚀》和《子夜》等作品都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反映。
D.朱自清看重以史为据的批评方法,他的《诗言志辩》等古代文学批评专著都体现出他重视考据的特征。
2022-03-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国制造业的一些环节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但是制造业企业升级并不是简单的机器和设备的升级,产业转型升级对一线员工的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技术工人的缺乏,在一定意义上和芯片一样,也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卡脖子”问题。据统计,在全国超2亿的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多万人,高级技工缺口高达2200万人。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有58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一线制造业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转型的重要阻碍。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国的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不断完善工人教育与技能培养体系。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存在技术培养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职业学校毕业生掌握的技能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调研中,一线制造业企业的一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告诉笔者,“招的职校学生到企业都要补课”。

企业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强调推进产教融合,发挥企业在职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吉利集团通过打造企业内部的“学习共同体”,为一线劳动者创造更好的培训条件和职业能力,建立企业内生型的高技能人才体系。因此,必须健全企业内部职业成长体系,让每一个员工都有提升技能、向上流动的渠道,提高产业工人对企业的认同感、职业荣誉感。

技能型社会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企业作为一个产业用人主体,也在职业技能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结合生产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在培养劳动者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提高员工适应企业升级和技术变迁能力,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企业的内生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能让一线劳动者实现从农民工到技术工人的全面转型,提升工资待遇和社会声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发挥企业在技能型社会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

从企业角度看,面临招工难的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用工灵活的制造业企业。它们之所以用工难,一部分原因是待遇跟不上,招到了人也留不住,用了一段时间就有流失的危险,只好不断地招人。但企业也有一定的苦衷,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这些原本依靠廉价劳动力求生存的民营中小企业本身生存也不太容易,自然很难开出高薪吸引劳动者。

同时,很多求职者觉得就业难,一是用工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双方的有效对接;二是新生代劳动力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生存型过渡到发展型务工,而企业提供的薪酬待遇、用工环境难以达到,高期望值反而形成了就业门槛;三是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对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而教育、培训的步伐尚未跟上,导致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矛盾突出,供求错位下,部分高校毕业生、大龄低技能劳动者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

(摘编自《制造业用工缺口如何填?》)

材料三:

宜宾利用与成都、重庆距离相对较远的特点,积极将自己发展为四川省第三极。当地政府近年实施鼓励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企业到本地投资,带来了经济资源,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招工数量。同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宜宾政府斥巨资在本市建立起大学城,吸引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在本地建立分校,招生数量已达数万。引进外地教育资源来发展教育水平并最终带动经济发展,长期看会壮大宜宾年轻人才队伍和城市规模,并进入良性循环。

在重复性流水线生产类的工作上可发展机器人替代人工。目前很多企业采用机器人替代人工属于被动替代,今后可考虑转变主动替代,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智能制造”将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势必将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高技术产业。而靠人工流水线重复劳动的低附加值型企业会逐渐向落后国家转移。

(摘编自孙文凯《劳动力进城,制造业返乡:如何破解制造业企业用工荒》)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制造业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距建成技能型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2021年第三季度我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中有58个属于“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高级技能人才缺乏严重。
C.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使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技术培养与实际需求相脱节,职校学生到企业都要补课。
D.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企业需健全企业内部职业成长体系,通过提高员工的通用性人力资本等,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利集团打造企业内部的“学习共同体”的做法值得推广,此举意在建立企业内生型的高技能人才体系,有利于人才的技能提升。
B.企业待遇跟不上,招人后流失再招人,导致恶性循环;用工成本上升,无法开出高薪吸引人才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企业用工难。
C.企业对技能、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加,而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从过去的生存型过渡到发展型务工,两者的矛盾导致部分求职者就业难。
D.对一线劳动者实现从农民工到技术工人的全面转型,提升工资待遇和社会声望,企业的内生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很重要。
6.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如何解决我国制造业用工荒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告示

赵晏彪

快来看呀,有人贴告示了……

消息像是长了腿脚,迅速跑遍了小区的大小角落。

和平社区有个小花园,小区居民每天早晚都在这里锻炼身体,所以居委会便在这小花园中的明显位置,设立了一个告示栏。平日里都是居委会有什么信息了,贴个告示告知大家,比如,组织出游啊,社区便利店有特价菜和水果啊。当然凡事都是刚开始时热闹,时间一长,这告示就渐渐失去了作用。

就在人们渐渐将告示栏淡忘的时候,一张告示却让小区里炸开了锅。

告示栏前,人越聚越多,有人大声念着:亲爱的小区住户:我将咱们社区的8个猫窝(我考察了几天)进行了重新打理,以后我会每天早上和傍晚给猫喂猫粮和水,不再让这些猫因为没有食物吃而偷吃人家的东西;请大家监督好我,如有疏漏之处,敬请指出。请大家不要虐待小动物,您如果不喜欢小动物,尽管不理睬它们就行了,动物再小也是有生命的,请善待它们吧。马大姐叩首。

告示下面有一张照片,是一张被人剥了的猫皮的照片。

太残忍了。

谁这么缺德呀?

一点爱心都没有。

大家议论纷纷。

奔奔奶奶4号楼的楼长,她知道内情,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就在上个礼拜,一天傍晚马大姐从4号楼下经过,突然有人从楼上扔下一块东西,的一声掉在她的面前,吓得马大姐心脏都快跳出来了。马大姐朝楼上望了望,然后走过去想看看扔下来的是什么东西。马大姐不看则已,一看,吓得差点坐在地上!原来竟然是一张血淋淋的猫皮,而且是刚刚剥完的猫皮。马大姐径直找到了楼长奔奔奶奶奔奔奶奶一听气愤不已,就带着马大姐挨家挨户地问这是谁扔的。到了42号房,敲开门,出来一位年轻女子,一问,是她家男人干的。这家是小区的租户,马大姐问他们为什么要把猫活剥了,青年男人挤过来说:猫把我老婆刚给孩子买的鱼吃了,既然猫吃了我的鱼,那我就杀了它,这样扯平了。

马大姐和奔奔奶奶说了一大堆道理,人不能和动物一样,人要有爱心,要爱护动物”“这是野猫,吃了你们的鱼,是猫不对,但既然吃了鱼,你把它轰走就完了,没有必要非活剥它的皮呀,多残忍呀……

青年男人说:是不是欺负我们外地人呀?不就是一只野猫吗?说着把门一撞。

马大姐和奔奔奶奶说不过这一家人,只好悻悻地走了。这才有了马大姐贴告示的一幕。

这马大姐真是热心肠。她从超市里买猫粮和水,每天早晚两次放在猫窝里。马大姐说,既然猫饿了会吃人家的东西,咱们给猫喂饱了,它们不就不去偷吃人家的东西了?这不就避免了杀猫剥皮的事儿了啊?

‘奔奔奶奶’,您说马大姐这一天要花多少钱呀,这猫粮可贵了。她是什么来头呀,这么有钱?

哪有什么来头呀,就是普通的小学老师,马大姐的丈夫前几年去世了。她无儿无女,现在一个人生活,退休工资7000块左右,这算算啊,一个月大约花一大半给猫狗了,她家里还收留了十几只被人打残的猫和狗,马大姐人心肠特别好,最见不得伤害小动物。

几年过去了,小区里再也没有发生过流浪动物被虐待的事情,居民们出来遛弯也不用担心被猫抓狗咬了,大家没事聚在一起时都夸马大姐。在马大姐的带领下,小区好多人也都喜欢上了小动物,就连那户租户见了流浪小猫小狗也不会再啐上一口,踢上一脚。

当然了,社区里也没有人再贴告示了,渐渐地大家又将告示栏淡忘了。

一天一大早,社区里又有人疯传开了,快来看呀,马大姐又贴告示了……

消息一经传开,大家不约而同地向小花园跑去,都想看看马大姐又有啥事了。

居民中不乏有文化的人,念着告示:各位和平社区的男女老少,我已经患癌症一年了,医生说我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必须料理后事了。我本无儿无女,没有牵挂,但家里那11只猫,5条狗和社区里的8个猫窝让我放心不下。现欲求一爱心人士接手我的工作,照料这些猫狗。我有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15号楼1单元202室,存款58万,如有人答应照顾这些猫狗,房子的使用权归他,58万存款作为购买照顾猫狗的费用。如果该爱心人士不能再照料这些猫狗,请继续寻找下一位爱心人士,并将房子居住权和所剩费用转交。如有人接手,完成交接工作后,贴告示告知大家。以上事项请求居委会监督执行。如果能有人接手,我死而瞑目。马大姐。

一石激起千层浪。告示在社区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晚报都进行了报道。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小花园里天天有人来看有没有新告示出现。

一个月过去了,告示栏里还是没有变化。有人说,是不是马大姐反悔了;也有人说,可能没有人愿意接手这麻烦活儿;还有人说,说不定,现在小区的爱心人士不少……

就在人们的关注度渐渐降低的时候,新的告示突然贴出来了,小区里又沸腾了……

(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二段中“消息像是长了腿脚……”一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马大姐贴告示的消息的传播速度和引起的巨大轰动。
B.小说塑造马大姐的形象时,采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正面描写了马大姐的言行,又通过他人之口从侧面对她进行介绍。
C.小说的结尾具有开放性,事情结局的不确定性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加了主题的多样性,也使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完整。
D.小说所有内容围绕告示展开,告示是全文的线索和重要道具,小说通过它展现了马大姐高大的人物形象,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8.马大姐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她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小说引人人胜,不断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涿郡刘备,中山靖王之后也,少孤贫,与母以贩履为业。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尝与公孙瓒同师事卢植,由是往依瓒。瓒使备与田楷徇青州,有功,因以为平原相。常山赵云为本郡将吏兵诣公孙瓒,瓒曰:“闻贵州人皆愿袁氏,君何独迷而能反乎?”云曰天下汹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云遂从备至平原,为备主骑兵。

备之自新野奔江南也,荆、楚群士从之如云,而刘巴独北诣魏公操。时诸葛亮在临蒸,以书招之,巴不从,备深以为恨。巴遂自交趾入蜀依刘璋。及璋迎备,巴谏曰:“备,雄人也,入必为害。”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璋不听,巴闭门称疾。备攻成都,令军中曰:“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巴,甚喜。是时益州郡县皆望风景附,独黄权闭城坚守,须璋稽服乃降。备处巴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益州之民,是以大和。

成都之围也,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忱之。刘巴曰:“此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时议者欲以成都名田宅分赐诸将。赵云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备从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
B.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
C.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
D.云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靖王,即刘胜,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发掘于其墓的金缕玉衣名动天下。
B.孤,文中是刘备的自称。孤可以用作古代王侯的自称,也可以指幼年丧父。
C.匈奴,我国古代北方民族,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其首领称为可汗。
D.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代常以“桑梓”来代指故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瓒因为刘备立下了战功,任命刘备担任平原相;赵云率领人马来投奔公孙瓒时,公孙瓒询问赵云能迷途知返、归顺自己的原因。
B.刘备从新野逃到江南,荆、楚很多士人追随他,但是刘巴却向北投靠曹操。诸葛亮写信招降刘巴,被刘巴拒绝,刘备因此仇恨刘巴。
C.刘巴深知刘备为一代枭雄,劝谏刘璋不要让刘备入蜀;刘备入蜀后,刘巴又劝刘璋不要让刘备讨伐张鲁,结果刘璋没听从这个建议。
D.赵云目光长远,颇懂封赏之道。在有人建议将成都的良田和名宅分给各位将领时,赵云引用典故,结合当时情状,认为此时不宜封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益州郡县皆望风景附,独黄权闭城坚守,须璋稽服乃降。
(2)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
2022-03-1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