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浦江中学、长兴中学、余杭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2-03-28 1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当下,网络文学创作与批评可以说呈现比翼齐飞的景观。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学已经形成了三股批评力量,即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和在线批评。笔者认为,来自产业经济领域的“产经评论”可以视为第四股批评力量。这一评论维度的产生,是基于网络文学在泛文娱产业领域的重大贡献和优质网文IP的跨界赋能与联动改编。网络文学不仅在垂直领域自成一家,而且已成为泛文娱领域创作的重要生产资料。

作为当代重要的文艺景观之一,网络文学具有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一直游离于文学内外。中国古典文论、西方文论等经典理论话语显然很难对网络文学进行令人满意的解读和评价。有没有可能在文学之外,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对网络文学作出评估?实际上,无论是哪一个维度的评论,都离不开网络文学用户这一身份和作品价值这一维度。本文从“有趣、有戏、有料、有道”四个价值维度谈谈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试图建构一个相对粗略,但也许更简单、更有效的评价体系。

“有趣”指的是网络文学的阅读价值。这是网文基本的创作要求和基础价值。在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怎样才能算“有趣”?不外乎是在人物设置、情节编制、语言生动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愉悦和满足。用户点击、流量及互动评论是对一部网文作品是否“有趣”的最直接评价。“有趣”的网文以爽感满足了一定受众的休闲欲望,这是网络文学繁荣的基础。

“有戏”指的是网络文学的IP价值。IP价值指的是网文除在线阅读、有声作品和线下出版外在影视动漫、游戏改编、周边开发等关联和衍生产业链上的价值潜力。这一价值建立在网文的类型故事和故事的类型融合创新的基础之上,依托大数据并最终依赖行业判断,也就是产经价值评估。一般来说,网文在“有趣”的基础上,在积累了大量粉丝的前提下,如果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故事结构、类型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即在跨文本生产上具备潜在的改编和演绎空间,便具备了通常意义上的IP价值。好的IP是多声部叙事的宝藏。

“有料”指的是网络文学的认识价值,是比“有戏”更高层级的价值。网络文学以超大规模和旁杂的内容,在历史讲述、现实反映、时代记录、社会关切、未来想象等诸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料”不仅仅是指网络文学可以作为泛文娱产业的改编资料和再生产材料,更在于优秀网络文学有利于凝聚人心、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通过“出海”承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跨文化传播使命。

“有道”指的是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或审美价值,它是网络文学的最高价值,也就是经典价值。18世纪英国批评家萨缪尔·约翰逊说过:“莎士比亚的剧作,按照严格的意义和文学批评的范畴来说,既不是悲剧,也不是喜剧,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作;它表现普通人性的真实状态,既有善,也有恶,亦喜亦悲,而且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与莎士比亚作艺术高度比肩的,如《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等世界文学名著,具有超越“时代、种族、环境”的能量。好的网络文学作品很难拿类型文的标尺去衡量,作家写作的意义和价值也超越了类型文的范畴,这样的作品未必是商业成绩最好的,却是没有经典性指向的。

尽管学者对网络文学元年到底是哪一年存在争议,但网络文学的创作都将是“年轻态”,并且长期处于发展之中,而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和鉴赏批评也必然需要不断引进新方法、新观念。唯有如此,网络文学才能在经典化的大道上跨界发展,成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文化输出的重要原动力。

(摘编自李安《看待网络文学的四个维度》,《光明日报》2021年10月21日)

材料二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领域,中国虽然是后来者,但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上网,对于很多人而言已成为生活刚需。如今的网络空间是人们参与社会进程、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亿万民众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不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既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也是回应人民呼声、守护人民心灵的必然要求。

网络文艺是网络文明的标志性内容。新时代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文艺的贡献。中国加入国际互联网以来的二十多年,是网络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的二十多年,也是网络文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向繁荣的二十多年。从传统文艺移步“云端”到新型文艺因网而兴、从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到异军突起的短视频、从日常生活的文艺供给到非常时刻的以艺战“疫”,文艺与互联网互为加持、互相赋能、携手共进,迸发出强劲的活力,透露出无限的潜能。在今天的中国,网络空间不仅是艺术赏鉴和消费的重要场所,而且是文艺创造的重要园地。用户生产内容的互联网法则,唤醒了蕴藏于社会各领域的文艺力量,让千千万万的文艺爱好者获得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网络文艺还处于发展的“青年时期”,会出现“成长的烦恼”问题,因此,推动网络文艺繁荣兴盛,要强化评论主动介入和有效引导,建立健全网络文艺创作和评论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网络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从而全面总结网络文艺实践结出的理论硕果,科学分析网络新技术催生的文艺新样态,准确概括艺术新突破带来的审美新风尚,在新技术、新艺术和新美学的交融互动中推动网络文艺精品竞相涌现,让迈向网络强国的征途呈现姹紫嫣红开遍的动人景象。

摘编自文新达《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文艺力量》,《中国艺术报》2021年9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产业经济领域的“产经评论”是与学院派批评、传媒批评和在线批评并存的网络文学批评力量。
B.“有趣、有戏、有料、有道”四个价值维度评论网络文学离不开网络文学用户和作品价值维度。
C.网络文学强调“有道”,追求作品的艺术价值或审美价值,具有超越“时代、种族、环境”的能量。
D.健全网络文艺创作和评论的良性互动机制,中国网络文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网络文明建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是当代重要的文艺景观,因为它的虚拟性、互动性和跨界衍生能力,一直游离于文学内外。
B.网络文学规模超大和内容庞杂,它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够作为泛文娱产业的改编资料和再生产材料。
C.从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到异军突起的短视频等文艺形式的变化,说明网络文艺推陈出新,活力强劲。
D.网络文学、网络文艺、网络文明是三个从小到大的概念,他们都要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是直接“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文艺力量”的一项是(     
A.网络系列专题片《领袖的足迹》吹响了前进的号角,凝聚了奋进力量。
B.近5年,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目超600部,内容口碑也在逐年提升。
C.深化IP产业链、加强版权合作、加大IP联动开发助推网络文学产业转型升级。
D.“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以“网颂百年,文谱新篇”为主题,推动网络文学精品出版。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如果举办一场以“贡献批评智慧,引导网络创作”为主题的研讨会,你受邀发言,请你结合材料,拟出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黑头

冯骥才

这儿说的黑头,可不是戏曲里的行当,而是条狗的名字。这狗不一般。

黑狗是条好狗。但不是那种常说的舍命救主的“忠犬、义犬”,这是一条除了它再没第二的狗。

黑头是条菜狗——那模样,说它都怕脏了舌头!白底黑花,花也没样儿,像烂墨点子,东一块西一块;脑袋整个是黑的,黑得看不见眼睛,只一口白牙,中间耷拉出一小截红舌头。不光人见人嫌,野狗们也不搭理它。

天津北大关顶大的商号的老伙计商大爷见黑头皮包骨头,瘦得可怜,时不时便叫小伙计扔块鱼头给它。狗吃肉不吃鱼,尤其不吃生鱼,怕腥;但这小崽子却领商大爷的情,就是不吃也咬上几口,再朝商大爷叫两声,摇摇尾巴走去。这叫商大爷动了心。

一天商大爷下班回家,黑头一直跟着他,距离拉得不近不远,也不出声,直送他到家门口。商大爷开门进去,扭头一看,黑头就蹲在门边的槐树下边一动不动瞧着他。第二天下班回家时,黑头不知嘛时候又出来了,又是一直跟着商大爷,不声不响送商大爷回家。一连三天,商大爷明白这小崽子的心思,回到家把院门一敞说:“进来吧,我养你了。”

商大爷日子宽裕,很快把黑头喂了起来,个子长得飞快,一年成大狗,两年大得吓人,它那黑脑袋竟比小孩的脑袋还大,白牙更尖,红舌更长。它很少叫,商大爷明白,咬人的狗都不叫,所以从不叫它出门,即便它不咬人,也怕它吓着人。

其实黑头很懂人事,它好像知道自己模样凶,决不出院门,也决不进房门,整天守在院门里房门外。每有客人来串门,它必趴下,把半张脸埋在前爪后边,不叫人看,怕叫人怕,耳朵却坚着,眼睛睁得挺圆,决不像那种好逞能的家犬,一来人就咋呼半天。可是一天半夜有个贼翻墙进院,它扑过去几下就把那贼制服。它一声没叫,那贼却疼得吓得唧哇乱喊。这叫商大爷知道它不是吃闲饭的;看家护院,非它莫属。

商大爷常说黑头这东西有报恩之心,很懂事,知道怎么“做事”。商大爷这种在老店里干了一辈子的人,讲理讲面讲规矩讲分寸,这狗和他的性情,所以叫他喜欢。只要别人夸赞他的黑头,商大爷辄必眉开眼笑,好像人家夸他孩子。

可是,一次黑头惹了祸,而且是大祸。

那些天,商大爷家西边的厢房落架翻修,进进出出全是生脸。黑头没见过场面,如临大敌,浑身的毛全竖起来。但又不能出头露面吓着人,便天天猫在东屋前,连盹儿也不敢打。七八天过去,老屋落架,跟着放一大挂雷子鞭,立时引来一群外面看热闹的孩子连喊带叫,拥了进来。

黑头以为出了事,突然腾身蹿跃出来,孩子们一见这黑头花身、张牙舞爪、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吓得转身就跑。外边的往里拥,里边的往外挤,在门里门外砸成一团,跟着就听见孩子又叫又哭。

商大爷跑过去一瞧,一个邻居家的男孩儿被挤倒,脑袋撞上石头门墩,开了口子冒出血来。邻居家大人赶来一看不高兴了,迎面给商大爷来了两句:“使狗吓唬人——嘛人?”

商大爷是讲礼讲面的人,自己缺理,人家话不好听,也得受着。一边叫家里人陪着孩子去瞧大夫,一边回到院里安顿受了惊扰的修房的人。

这时,扭头一眼瞧见黑头,心火冒起,拾起一根杆子两步过去,给黑头狠狠一杆子,骂道:“畜生就是畜生,我一辈子和人好礼好面,你把我面子丢尽了!”黑头挨了重重一击,本能地蹿起,呲牙大叫一声,那样子真凶。商大爷正在火头上,并不怕它,朝它怒吼:“干吗,你还敢咬我?”

黑头站那儿没动,两眼直对商大爷看着,忽然转身夺门而去,一溜烟儿就跑没了。商大爷把杆子一扔说:“滚吧,打今儿别再回来,原本不就是条丧家犬吗?”

黑头真的没再回来。打白天到夜里,随后一天两天三天过去,影儿也不见,商大爷心里觉得好像缺点嘛,嘴里不说,却忍不住总到门外边张望一下。这畜生真的一去不回头了吗?

又过两天,院门敞着,黑头忽然出现在门口。这时候,商大爷去隆昌上班,工人都盯着手里的活,谁也没注意到它。黑头两眼扫一下院子,看见中间有一堆和好的稀泥,突然它腿一使劲,朝那堆稀泥猛冲过去,“噗”地一头扎进泥里,用劲过猛,只剩下后腿和尾巴留在外边。这一切没人瞧见。

商大爷下晌回来,工人收工时,有人发现这泥里毛糊糊的东西是嘛呢,拉出来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是黑头,早断了气,身子都有点发硬了。它怎么死在这儿,嘛时候死的,是邻居那家弄死后塞在这儿的吗?

大伙猜了半天说了半天,谁也说不清楚。半天没说话的商大爷的一句话,把这事说明白了:“我明白它,它比我还要面子,它这是自我了结。”随后有感慨地说,“唉,死还是要死在自己家里。”

(节选自《俗世奇人》有删改)

文本二:

二十年前,脑袋忽冒出一群人物,全是我家乡天津卫的奇人异事。文化学者好述说一地的特征,写小说的只想把这一方水土独有的人物写出来,由此实实在在捧出此地的性情与精神,所以自从我写小说,此地的人物就会自个儿钻出我的笔管,然后一个个活脱脱站出来,独立成篇;一个人物一个故事一篇小说,反过来一篇小说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比如《俗世奇人》我喜欢这样的写法,一个个雕出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的形象。

天津这块地里边,有碱有盐有硝,因生出各色性格的人,又热又辣又不好惹。我相信——如果没这些人物,就不知道嘛叫作天津卫。

若说地域文化,最深刻的还是地域性格。一般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只有进入一个地方人的集体性格的文化才是不可逆的。它是真正一种精灵。还有比《朝花夕拾》那些人物更鲜明的鲁镇,比《骑兵军》那些故事彰显得更夺目的哥萨克吗?

(节选自冯骥才《<俗世奇人新篇>序》,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写黑头貌丑,又用“大得吓人”“白牙更尖,红舌更长”写其凶,为后文黑头“惹祸”埋下伏笔。
B.黑头挨了重击后,蹿起呲牙大叫,面露凶相,并非真想咬商大爷,可能是被打后的应激反应。
C.黑头走后,商大爷的反应说明他当时说的只是一时气话,他内心对黑头还是顾念和担心的。
D.文章结尾,黑头最终负气而死,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委屈,更是对商大爷无声的反抗和强烈的控诉。
7.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的黑头形象,既具有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同类形象的共性,亦有其独特个性,可以说是成功的文学典型。
B.文本二是一部作品的序言,说明了作品的写作缘由、内容概述和艺术特色等,与《兰亭集序》作用相同。
C.文本二中谈及了小说的地域性问题,文本一中一些口语元素,比如“嘛”,非常能体现地方语言的特点。
D.根据文本二的说法,家乡的地域文化往往能够在作家的创作中有所投射,正如绍兴之于鲁迅,北京之于老舍。
8.黑头是能动不能言的动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写出其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文本二中冯骥才说天津人“又热又辣又不好惹”,黑头是否具有这样的地域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一举例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B.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C.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D.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记录他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是“四书”之一。
B.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与亚父说的“竖子不足与谋!”意思相同。
C.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其代表作为《道德经》,又名《老子》。
D.侏儒,一般指身材异常矮小的人,文中特指表演杂技或以滑稽动作引人笑乐的艺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畜牧的小官,都做得很不错,因此得以升任司空;后来他离开鲁国,但在齐、宋、卫等国并没有得到善待。
B.鲁君接受南宫敬叔的建议,与孔子同乘一辆车,带着马匹和童仆去周王室请教礼仪,又拜会了老子,并在离别时得到了老子的赠言。
C.齐景公害怕鲁国任用孔子,将来危及齐国,便邀请鲁定公在夹谷会盟,鲁定公毫无戒备,孔子却认为应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军事准备。
D.在孔子驳斥了四方之乐和宫中之乐后,齐景公受到触动知道自己在道义上不如鲁国,最终主动归还了郓、汶阳等以前侵夺的土地。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022-03-22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浦江中学、长兴中学、余杭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人月圆

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注】吴激,字彦高。原为宋臣,靖康末,使金被留,累官翰林待制。一日,他与友人会宴,偶遇沦为歌妓的原北宋宫姬,遂触景伤情,写下此词。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化用《泊秦淮》诗意,以南朝指北宋,叙说今遇故宋皇家女子犹唱旧时歌曲,令人感慨。
B.上阕借《乌衣巷》“王谢燕”的形象,意指昔日皇家女子,今朝市井歌姬,对比强烈。
C.结尾三句融合《琵琶行》中的意境,想到自己羁身北国,以琵琶女自况,抒发故国的悲思。
D.这首词多处化用唐人诗句,浑然天成,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唱叹有情,显婉约风韵。
15.“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