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一模 2022-05-05 6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漏窗为中国园林普遍采用,仅苏州园林的漏窗就有千余种。漏为透,一窗一洞天,气息贯通,使隔帘风月,墙外风烟,            。而窗是园林的“眼睛”,在满足光与风流通的基本功能之外,更在园林造景中            出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许多巧妙的用途,形成别样丰富的趣味。

欲露还藏是中国园林的游戏,那种            的方式显然不适合中国园林的意境创造。抑是为了放,障是在于开。柳暗花明处,曲径通幽处。别有洞天处,让游览者的心中掀起波澜。古代书画中“窗”的元素随处可见,文人的松窗读易、携琴访友,乃至生活中实景、小像等均会以窗为画面背景。

相对于含纳万景而言,中国园林是局促而狭小的,园林建筑及花草布置,假山设立,一窗一亭一桥一廊,都不是纯然的外在设置,它为人心而设。白居易说“天供闲日月,人借好园林”。中国园林除了实用和审美之外,强调的是安顿人心,伸展性灵。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接踵而至   派生   开门见山
B.纷至沓来   衍生   开门见山
C.接踵而至   衍生   直言不讳
D.纷至沓来   派生   直言不讳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B.而窗的存在,让景外有景,园中有园,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C.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大千世界动的趣味被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小见大、由近及远的哲学思想。
D.而窗的存在,让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将大千世界动的趣味收摄其中,这也是中国人由近及远、由小见大的哲学思想。
2022-05-05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的《陈情表》感人至深,文中叙述祖母抚育他的大恩和他要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不能从诏的苦衷,言辞慷慨,表达感情直接坦率。
B.普希金被成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成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契诃夫是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巨匠。
C.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称“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令尊”,《孔雀东南飞》中“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中“令”是美好之意,并非用于称谓。
D.“六经”指的是儒家的六部经典,即在“五经”外,另有《乐》。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
2022-05-05更新 | 3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8年11月5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15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王室代表出席开幕式。1500余名国内外各界嘉宾出席开幕式。参加进博会境外嘉宾(副部级以上)390位。

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共有82个国家(含中国)和世贸组织、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参展,设立展台71个。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风格各异,突出本国特色,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和多样化的展现形式展示本国独特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产业状况、投资旅游以及特色优势产品等。企业商业展共有来自全球151个国家和地区的3617家企业参展。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570余件。首届进口博览会还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位境外采购商。首届进口博览会交易采购成果丰硕,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此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意向成交47.2亿美元。

进口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370多场配套活动。在6—8日为期3天的供需对接会上,来自82个国家和地区的1178家参展商、2462家采购商进行了多轮现场“一对一”洽谈,达成进一步实地考察意向601项、意向成交657项。

(摘编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闭幕》)

材料三

广结良缘、满载而归。正在中国上海进博会上演的火热盛况,既是世界期待、万商云集的经贸盛宴,也是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

一名参展商这么描述进博会的意义,“对检验产品创新和技术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的确,纵览会展现场,“会飞的汽车”“生物概念车”“太阳能汽车”,能不能成为破解交通堵塞的方案?“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最薄的血压仪”“最快的免疫分析仪”,如何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精密的工业机器人”“成套的数字机床”“智能的解决方案”,会给企业生产带来怎样的改变?可以说,中国市场敞开大门,为前沿技术的成熟和概念产品的成型提供了机遇,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进博会让国内企业可以了解各国企业的优秀产品,洞晓产业行业的前沿技术,引进先进可靠的管理经验,从而为创新发展、技术变革、管理优化带来启示、注入动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不仅意味着参考发展经验,紧跟发展潮流,还需要共享发展理念,共建合作意识。在国家贸易投资综合展上,匈牙利的美丽风光、埃及的悠久文明和现代发展规划,英国酷炫时尚的裸眼3D视频、肯尼亚的鲜花……不同国家的特色产品齐聚进博会,商机无限,合作无限,发展无限。

(摘编自《进博会,向世界学习的机会》)

材料四

率领瑞士代表团出席进博会的联邦政府经济事务国务秘书玛丽—加布里埃尔·茵艾辛女士,在行前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瑞士国家展馆约有30家瑞士公司将作为商业参展商参加。相信上海进博会一定会促进瑞中双方、特别是经济贸易界的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两国的经贸交往水平。

瑞士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日内瓦-伯尔尼经济署前署长菲利普·莫纳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全球各地的经贸展览展销会,办展和参展的主要目标是找到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而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种相当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莫纳先生说,进博会也一定会为促进外国产品进口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为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海外媒体还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法国《欧洲时报》发表评论说,中国的开放脚步不会停歇。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有助于各国经济的融合、联动、共享,进而释放发展潜力。

(摘编自《光明日报<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路—瑞士各界盛赞进口博览会>》)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图一可知,中国服务进口额占世界服务进口比重在2010年之前增长缓慢,从2010年开始增长迅猛,逐年攀升。
B.由图一可知,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服务贸易处于起步阶段。从2010年起,中国服务进口额上升到2000亿美元以上,之后逐年增加。
C.由图二可知,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额从2012年2017年由5亿多美元上升到25亿美元以上,同比增长率在2015年为120%,仅低于2004年。
D.由材料可知,近几年来,中国服务进口额巨大,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为世界带来“中国机遇”,这些因素有利于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2个主宾国和其他参展国展馆展示了它们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特色优势产业,据初步统计,全球或中国大陆五百多件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出现在进博会上。
B.中国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的发展良机,有利于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技术变革和管理优化,也为世界市场互通有无、包容普惠创造了条件。
C.中国进博会与寻找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的经贸展览展销会不同,它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思路、方法新颖,有助于改善当前国际贸易失衡的状态。
D.海外媒体将进博会看作中国为世界经济提供的公共产品,为全球各经济体搭建的优势互补平台,从而使世界各国的新产品、新技术得以在进博会上展示。
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图二看,中国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额同比增长率在2002年和2015年都达到或超过了100%,但均低于2004年,可见,2004年的同比增长率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B.此次进博会规格高,展览规模大,展馆有特色,经贸成果丰硕;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有助于各国经济的融合、联动、共享。
C.向世界学习,与国际接轨,并不是意味着参考发展经验,紧跟发展潮流,而是需要共享发现理念,共建合作意识。
D.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专注于寻找新的供应商,这一主要目标将取代全球各地的经贸展览展销会找到客户、分销商或代理商的办展和参展目标,指明了此类展览会的发展方向。
2022-04-30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于是斯乃听高。胡亥即位,以赵高为郎中令。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节)

材料二:

李斯拘执束缚,居囹圄中,仰天而叹曰:“嗟乎,悲夫!不道之君,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逄,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智不及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令行逆昆弟,不顾其;侵杀忠臣,不思其秧;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其费。三者已行,天下不听。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

李斯乃从狱中上书曰:“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之地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湖、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罪四矣。更克画,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者,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书上,赵高使吏弃去不奏,曰:“囚安得上书!”二世二年七月,其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节)

材料三: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诸侯已畔,斯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乱世,既不能死,安托命哉                  遭:逢,遇到
B.今行逆于昆弟,不顾其                            咎:归罪
C.大为宫室,厚赋天下,不其费                  爱:吝惜
D.斯知六艺之归,不明政以补主上之缺        务:致力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道之君,可为计哉                      大王来
B.今行逆昆弟                                   夫圣人者,不凝滞物,而能与世推移
C.尊大臣,盛其爵位,固其亲            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利其家
D.诸侯已畔,斯欲谏争                      夫我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B.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C.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D.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李斯效忠始皇、为秦建功立业的一组是(     
①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
② 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③ 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
④ 更克画,平斗斛度量
⑤ 万民戴主,死而不忘
⑥ 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
A.①②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④⑤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秦始皇出行,李斯、赵高、胡亥随行,到达沙丘,始皇病重,下诏公子扶苏即位,书信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李斯听信赵高邪说,致使胡亥即位。
B.李斯认为二世治国无道,杀死亲兄弟,残害忠良,大规模修建宫室,对百姓横征暴敛,天下人已有一半人造反了,而二世还未醒悟。
C.李斯在狱中上书时采用正话反说的手法,故意给自己罗了七大罪状,希望二世看到此文后能醒悟并赦免他。
D.世人认为李斯对秦极为忠诚,建立了周公、召公般的功业,却受五刑而死;司马迁考察这件事的真相,不同意这种说法。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2)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13.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司马迁笔下的李斯是怎样的人。
2022-04-30更新 | 3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14.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海州①道中二首

[宋]张耒

其一

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

河边守罾②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

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逃屋③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注释】①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②罾:鱼网。③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分别以“孤舟夜行”“秋野苍苍”领起全篇,分别从水上与原野两个视角展现了诗人秋夜舟行时的见闻与感受。
B.第一首诗写夜行,调动视听感官,既写守罾的茅屋与罾头明月,及写天未明而鞭牛声起,写出苏北农村夜晚之静谧。
C.第二首写秋野,视听结合,田荒,逐多草虫鸣叫,秋雨多,水满辙,又助长荒草滋生,一派萧条景象。
D.两首诗篇末两句带有较深刻的含义,使人感受到作者对一路景色和人民生活非常注意观察,感受深切。
(2)“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
(3)这两首诗的写作内容有何相同点?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又有何不同?
2022-04-30更新 | 3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