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闻、通讯、访谈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3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重建附近”:年轻人如何从现实中获得力量?

——人类学家项飙访谈(节录)

康岚:您最早在什么时候提出“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想到提出这个概念?

项飙:我第一次提“附近”应该是在2019年夏天,我跟许知远在“十三邀”节目上的对话。当时好像是在谈现代人的时空观念,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耐烦?我们说到现代生活完全是被时间逻辑统治了,空间逻辑消失了。原来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通过人的行动,比方说我和你的距离是一袋烟的工夫,或者说这个距离是从你家走到荷塘边上的那个工夫,其实时间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空间来衡量的。但在工业化之后,抽象时间也就是钟表时间变得非常重要。当这种抽象时间统治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就完全变成了附属性的东西。对快递小哥迟到两分钟会非常不满,是因为你根本不考虑他是从空间中哪个点到餐馆拿了东西,以及路上的交通是怎样的、进你家小区的门时他要跟保安怎样交涉,这些经历性、空间性的东西,你是不管的,你要的就是那个东西要在你规定的时间内送到你的手里。这种心态是“时间的暴政”造成的。在这样的场景下,我提到“附近的消失”。

“附近”这个空间的消失,一方面是因为“时间的暴政”,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面建立自己对世界的感知越来越通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则,而不是通过对自己周边的感知来理解。比如,你的邻居是干什么的,楼下打扫卫生、门口卖水果的人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家在哪里,如果家不在这里,一年回几次家,他们的焦虑和梦想是什么。这些人对你的生活很重要,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由他们来组织的,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够正常运行。但是,我们对这些“附近”经常是视而不见的。

这个“附近”,它是一个空间,它的有趣在于它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你这个社会主体的物质基础,把你托起来。在这里面,有很多很细密的又很复杂的、看似好像不重要的但其实是很重要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所以我提出,要关注“附近”。一方面是要重构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时间的暴政”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是在主观意识上,要重新树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这个话题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后来大家觉得“附近”值得讨论,大概是因为它的确有针对性。

康岚:您说过,“重建附近”不是一种论述,而是一种劝说,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劝说。为什么“附近”对年轻人尤其重要?

项飙:当时我好像还提到,年轻人关心的就是两极。一方面他们非常关注自我,比如考试、毕业以后去哪里等,对这些问题很焦虑,但是另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他们又非常关心远方,比如全球的一些危机、民族的兴盛啊,这些由各种抽象说法形成的宏大叙事,造成了社交媒体上各种辩论中很大的情绪波动。但是人们对自己周边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认知反而是很模糊的。

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对身边的事情都讲不清楚,那他讲远方的事情肯定也讲不出什么意思来,因为他缺乏对人的经验进行洞察的能力,他讲来讲去都是书面上的词语。所以,从一个教师的角度,我觉得,学生不懂得“附近”,也就不可能懂得世界。

我在想,“附近”这个概念为什么后来会引起反响,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它点出了一个症结,就是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失控的。一方面,年轻人觉得社会非常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他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选择,特别是从小地方出来的或者说一般家庭的孩子,只有考学这一条路,这造成他很累,但又不知道未来究竟能不能获得他要的东西,因为他觉得这个世界一旦超出他那个“泡泡”,是一个好像特别不能把握的世界。从这两重意义上来讲,年轻人都觉得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当觉得自己的生活失控,感到焦虑、劳累、恐惧和无意义时,他会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愿望,就是要重新在生活里找到一个抓手,重新找到一个锚、一个立足点。

那这个立足点是什么呢?我觉得,大家在“附近”这个意象里看到了一种可能,觉得“附近”可能是一个新的抓手和立足点,是大家重新建立对生活的可控感、至少是可知感的一个基础。

康岚:为什么“附近”能够满足这一点?

项飙:因为“附近”跟地方、跟社区、跟小区、跟群体、跟部落都不一样,“附近”不是一个有边界的单位。跟“附近”最接近的单位可能是社区,但在社区里面是一群相对固定的人,它有相对固定的边界,内部的关系是稳定的,人员是相对同质的。但“附近”不一样,就像我前面说的,在“附近”,你要看到那些卖菜的、卖早点的、搞保洁的;而且这个“附近”是跟着你走的,你走到哪里,   “附近”就跟到哪里。所以“附近”跟社区不一样:第一,它很强调人的具体的经验,强调你怎么去看它;第二,“附近”不是一个可以行政化的、可以去客观描述的单位,“附近”是以你为中心的。在这个意义上,可能“附近”有它特别的使用价值吧。

(选自《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人对时间逻辑的重视以及对空间逻辑的忽视,可能导致“时间的暴政”。
B.和周边的人聊聊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可提升我们对“附近”的感知。
C.“附近”包含着细密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是我们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D.相比社区,“附近”边界更灵活,更强调个体经验,也更值得重视和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理解时间的主要方式由通过人的行为转变为通过钟表,与工业化后的生产生活需要用抽象时间来衡量有关。
B.重新树立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需要减少对宏大叙事的关注,积极投入到对自己周边生活的具体感知之中。
C.跳出个人的小天地,进一步认识社会,并为自己未来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能够有效增强年轻人对生活的可控感。
D.乡土社会的人们在熟人社群长大且不轻易流动,与现代社会的人们不同,他们对“附近”的认知比较具体清晰。
3.下列有关访谈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岚作为提问者,能够围绕“附近”这一话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提问,从而将访谈逐渐推向深入。
B.画线句通过对被访者观点的引述拉近双方的距离,又为话题的自然过渡做好铺垫,体现提问者对访谈较强的掌控力。
C.项飚用词形象生动,如以“时间的暴政”说明我们在时间上对他人的苛责,以“泡泡”暗示个人的小天地并不牢靠。
D.项飚回答时经常用“一方面”“另一方面”和“可能”,作为人类学家的他思路很清晰,也比较注重语言的严谨性。
4.根据访谈内容对项飚的阐述思路进行梳理,下列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附近消失B.②重建附近C.③尤其重要D.④从而做到
5.项飚在访谈中提到,他对话题的表达“既有描述性,也有针对性”。请结合访谈分析其表现及效果。
今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 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

人数

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193

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125

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55

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

42

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摘编自都琦蕾、焦芳芳《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在“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 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活动,它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不等同于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
B.目前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使活动有一定的随意性。
C.研学旅行课程重讲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某市超过60%的学生认为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配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没有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这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B.要满足现如今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C.教师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表1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
B.有的研学旅行就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C.现在普遍的研学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
D.我国的研学旅行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方式,起步较晚。
4.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D.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5.学校准备组织高二学生到佛山某革命老区开展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3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乡土中国》,费孝通)

材料二:

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个,至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日报》,20120115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冬天烧火取暖,只捡枯叶、断木,从来不砍新鲜的树;野外碰到熊,如果熊不发起攻击,绝对不开枪。先民留下来的哲学,无论何时都不该被忘记。”

(选摘自纪录片《了不起的村落》导演黎振亚接受《新京报》记者的采访稿,20171216日)

材料四:

“现在的古村落开发已成套路,粗鄙化严重。”冯骥才说,“据我所知,一些村落腾笼换鸟,将当地村民迁走,交给旅游开发公司运营,大搞农家乐和民宿,编造伪民间故事吸引游人。”“如果我们的村落这么发展下去,再过十年或者十五年,我们认定下来的这几千个宝贵的传统村落就会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变成‘千村一面’。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冯骥才说。

他同时强调,乡村不是不能搞旅游,恰恰相反,特别好的村落还需要旅游传播出去,让人们欣赏它、热爱它。但是,传统村落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为了旅游一个价值,抛掉甚至牺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价值”。

……

前不久,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去山西大米村拍摄资料照片,这个村子建于北魏时期,历史悠久。工作结束时,这位工作人员拍了一张与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体村民只有16个人,还多是老人和妇女。

(选摘自新华网,20171220日)

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社会的基层是被称为土气的乡下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来自于此。
B.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住在村落,只能靠种地生存,不会其它技能。
C.种地是中国传统社会乡下人普遍的谋生办法,泥土的珍贵他们最懂。
D.土气不流动,庄稼动不得,因此中国传统社会的乡下人不愿离开泥土。
2.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复查的村落兼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
B.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每天消亡1.6个,但其它地区保留完好。
C.“我们吃的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达悟人先民的哲学很符合生命最优解。
D.可以预见,台湾兰屿因落后于现代文明,其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将被解构,直至消亡。
3.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
4.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请你就中国传统村落面临的困境,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打破困境,实现乡村振兴。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蓝天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与北京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月30日联合宣布,经多年联合攻关,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一步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首钢朗泽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制备核心关键技术,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22秒合成),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获得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并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实现了从0到1的自主创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瞿剑《全球首次实现规模化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材料二: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来源于饲料所与首钢朗泽的偶然结合。数年前,首钢朗泽专注于气体生物发酵合成乙醇工艺研发。研究人员发现,在乙醇分离蒸馏过程中还有一种麻烦的黏稠的物质,于是就把它分离出来想要弄清楚其成分,把样品送到饲料所后,饲料所赫然发现,这些黏稠物居然主要是蛋白质(乙醇梭菌蛋白)。

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有什么重大意义呢?以工业化生产1000万吨乙醇梭菌蛋白(蛋白含量83%)计,相当于2800万吨进口大豆当量,即我国大豆年进口量的1/3,同时,人工合成蛋白还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非传统动植物资源生产优质饲料蛋白质的新途径,每生产1000万吨该蛋白,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亿吨。

(摘编自郑琳《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工业尾气竟变成饲料》)

材料三:

饲料研究所所长戴小枫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步生物合成饲料蛋白实现工业化生产有助于我国摆脱大豆进口依赖综合征和实现碳中和

据测算,中国每年至少可产生1.2万亿立方米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如将这些工业尾气采用生物发酵技术进行高效清洁利用,可年产乙醇梭菌蛋白1000万吨,替代鱼粉和大豆蛋白。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爱科认为,该成果最大的亮点在于以微生物蛋白生产来破解蛋白质短缺难题。他介绍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将微生物蛋白生产列为研究课题,但进步较缓;国际上也长期在研究从碳化合物合成蛋白的问题,但一直都没能实现产业化,而联合研发团队让这一构想变为现实。他说,如果能实现生物合成蛋白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对我国饲料蛋白供应、粮食安全等意义重大。

(摘编自赵广立《乙醇梭菌蛋白何以成了香饽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钢朗泽本是研发气体生物发酵合成乙醇工艺的,结果却制造出了乙醇梭菌蛋白,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B.首钢朗泽通过多年努力攻关,终于掌握了一氧化碳到蛋白质(乙醇梭菌蛋白)的一步合成技术,并将其合成速度提高到了22秒。
C.我国对国外大豆的依赖性强,每年进口约8400万吨,但目前我国乙醇梭菌蛋白年产量已达千万吨,可以大量减少大豆进口。
D.中国每年产生至少1.2万亿立方米富含一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在现有条件下,它们能全都用于乙醇梭菌蛋白的合成。
3.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技术的形成,给科研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遂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既有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数据训练和引导不断更新模型,初步展现出人类的创造性。这种强大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不仅代表着技术上的突破,更是给人类社会带来一定冲击。关于技术对人类的取代过程,法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认为,技术对人的取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对人技艺知识的剥夺,对人生活知识的剥夺,对人理性知识的剥夺。整个剥夺过程被斯蒂格勒称为人的无产阶级化。在斯蒂格勒看来,无产阶级化并非指人的经济状况的贫穷,而是指技术的智能化导致的人的愚钝化,抑或废人化。也就是说,技术发展不仅能够取代人类身体,代替人类的生产劳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提供生活选择设计选项,让人们在其中作出价值选择,甚至代替人们选择如何生活。那些失去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的人会被视为废人,因为他们不再拥有可以自给自足的知识,甚至也失去了生活的知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理性思考能力以及逻辑判断能力会不断下降,越来越趋于平庸化、扁平化。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对人的取代已逐渐接近斯蒂格勒描述的第二、三阶段——越发剥夺人的理性知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人的理性判断能力。

但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带来了机遇。生成式人工智能催生了人们的危机意识,使人的自主性、人与他者关系、人与世界关系等问题变得越发重要。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协助人类进行知识生产,甚至能够生成新的思想。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需要去思考作为人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应如何调整自身状态迎接未来的智能时代。对于个人而言,或许培养自身的灵活性、创造力和理解能力会变得越发重要。人类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能够根据特定情境调整自身的沟通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使我们能够不断根据时代与环境的发展重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探寻新的机遇,积极把握主动权,发挥主体性优势。并且,对于需要综合判断和组织沟通的工作,或者说需要展现人格魅力的工作,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尚不能胜任。人所特有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得需要人在场才能激发出更好效果的工作或许都难以被代替。因此,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等。

人类有着对于世界的认知,能够根据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构建稳定的模型。梅洛·庞蒂对人的认知进行过深入探讨,认为人的知觉形式是依据当下情境而存在的,人在所处的情境世界中充分调用所有的身体官能,并使知觉在身体中得到综合体现。身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形式,我们能够通过身体调动所有感官和情绪,在与世界的交流中形成知觉。人的认知会塑造人的价值观,从而沉淀在人的发展状态中。这种沉淀属于每个个体的情感记忆以及理性思维,人的当下状态与过去状态密切相关。这种基于情绪、非扁平化、带有个体独特记忆的认知,恰恰是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学习和答题能力培养,而应更加注重亲身观察和体验,在此过程中激发主观能动性与实践理性,在场景中学习,并主动培养多视角理解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此外,我们要保持对于知识的热爱与自由探索。在未来的智能时代,或许当下越是被视为实用的知识和岗位越容易被替代。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回归。我们不应局限于实用、可计算性的视角,而是要在理解学习的过程中,更多思考知识的建构方式和深层次思维中那些为何产生”“如何产生等问题。对于知识的自由探索,能够充分调动深入思考能力和批判推理能力,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总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提示我们要改变自身学习状态和知识结构、回归人类的本然状态,更是提示我们要改变教育模式、调整社会结构。未来智能社会对于工作价值和意义的定义会发生很大改变,需要多学科共同研究携手应对。在此过程中,哲学和伦理学的深刻思考方式和追问方式,能够更好地让我们认清楚自己究竟是谁、如何应对变化。哲学和伦理学要想更好地发挥这种作用或功效,就不能仅局限于思考过去和当下,而是要面对未来和可能性,做未来之学。

(摘编自唐兴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

材料二:

目前看,Sora将对影视制作、广告业、短视频业和大学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进一步的冲击。以上行业分工精细,环节众多,现在这些环节面临着被精简优化的压力。但我认为Sora并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拍摄、制作和真人表演。

使用AI建构一个新的现实需要其具有极强大的细节控制能力。目前Sora生成的视频还不能做到完全精确,有的细节破绽人的肉眼就可以识别,例如东京街头姑娘迈步时的左右脚不太自然,人在搬椅子时椅子竟然会漂浮在空中,篮球会穿过篮筐的边筐而过,几只小狗会不断地变幻出更多的效果,人咬了一口饼干但饼干上没有咬痕等。当然,这些问题在Sora的不断迭代中都很快能如破解物理题一样地得到解决。但是目前看,Sora能接受的提示词主要是可以被轻松视觉化的描述性文字,但抽象的、概念性的文字或观点能否视觉化,如何视觉化,这是Sora下一步需要回答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正是文字媒介与视觉媒介(图片和视频)之间的差异让我们作为用户很难以文字提示通过Sora人工智能黑箱来精确地控制和输出我们想要的图片或视频。我们说一图胜千言,反过来这也意味着即使是通过千言也无法精确达到一张图片,更别说一个视频的效果了。比如,在热播剧《繁花》中,90岁的游本昌老师扮演的爷叔看到穿上精致西装的宝总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短短几秒的面部表情和眼神注视,仿佛诉尽了自己一生的悲喜。我很难想象,用多少以及什么样的文字作为提示词才能让Sora精确地输出爷叔如此登峰造极的表演效果。

即使Sora可以高效地和逼真地输出很多个某一类型的长达60秒或以上的视频片段,某些类型的视频片段的表演仍然只有像游本昌先生这样的专业老戏骨才能胜任;能将这些片段以符合观众接受心理的方式流畅编织起来、讲述一个如《繁花》一样精彩和卖座的故事的,目前也仍然只能是由专业的讲故事高手通过专业的设备才能实现。尽管人类创造力的高峰已经被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重重包围,步步逼近,但最高处的红旗仍将猎猎招展,高高飘扬。

(节选自【澎湃新闻】的一篇访谈文章,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教授、博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认为人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能通过身体来调动所有感官和情绪,形成知觉,并提出知觉依据当下情境而存在。
B.根据材料一,我们如果一直局限于课本知识学习和答题能力培养,局限于实用、可计算性的视角,那将难以适应未来的智能社会。
C.材料二作者认为Sora将对影视行业和广告业等形成进一步的冲击,但目前Sora并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拍摄、制作和真人表演。
D.材料二中,尽管面对如Sora等人工智能的重重包围,人类创造力的至高地位仍然不会动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技术的发展定会使人“无产阶级化”,即人会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变得越来越“愚钝”,甚至逐步沦为一个“废人”。
B.哲学和伦理学研究要秉持预判问题、直面解决问题的态度,做好“面向未来”的各种准备,这样才可能成为未来之学。
C.目前Sora能接受的“提示词”主要是可以被轻松视觉化的描述性文字,这就导致了它很难将那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文字或观点视觉化。
D.只要处理好文字媒介与视觉媒介(图片和视频)之间的差异问题,我们作为用户就能以文字提示通过Sora的“人工智能黑箱”来精确地控制和输出我们想要的图片或视频。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雅各布·福斯特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让人们有机会对智力和创造力等事物展开反思,并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B.英国学者玛格丽特·博登在其作品《AI:人工智能的本质与未来》中将人工智能定义为“让计算机完成人类心智能做的各种事情”。
C.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强调,生成式人工智能同时具有行善与作恶的巨大潜能,如不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将是对当代和后代的失职。
D.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普罗大众改善生活,减少不平等现象。同时,世界需要建立规则,尽可能地让它的好处掩盖过它的缺点。
4.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作为普通个体的青年学生该如何应对?下列哪一项做法不符合材料中的观点(     
A.培养自身的灵活性、创造力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地锻炼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等。
B.根据时代与环境的发展重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探寻新的机遇,积极把握主动权,发挥主体性优势。
C.摒弃传统的学习方式,跳出课本知识学习和答题能力培养的模式,注重激发主观能动性与实践理性,主动培养多视角理解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
D.要保持对于知识的热爱与自由探索,充分调动深入思考能力和批判推理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5.材料二中作者有一句话:“我很难想象,用多少以及什么样的文字作为提示词才能让Sora精确地输出‘爷叔’如此登峰造极的表演效果。”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论述去解读这句话所蕴含的意思。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如火如荼。建设数字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而数据则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数据管理领域的发展已经驶上快车道。据统计,2022年我国数据产量高达8.1ZB,居全球第二位。据初步测算,全国企业数据要素支出规模约为3.3万亿元。如果考虑数据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衍生市场,整体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

如此海量的数据要素要想更好地发挥生产力作用,就需要破除数据产业在资产权属、流通交易以及安全隐私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障碍。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有助于对数据进行确权,推动数据的跨部门流通、开放和共享,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将显著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取材于《国家数据局揭牌提高数据要素治理效能提升数据资源价值创造力》,《科技日报》)

材料二:

全息影像《霓裳羽衣舞》、“无人机+VR”沉浸式览古城……数字化新技术的多维赋能不断创造着古城西安的文旅新场景,丰富着文旅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为满足博物馆游客的多元性,VR影片包含中、英、韩、日四国语言,便于国内外游客全方位体验和了解兵马俑与大秦文化。

在含元殿遗址处,遗址复原的展示方式也增添了“科技味”,通过固定装置设施与特定观察角度、距离点位,含元殿、宣政殿等遗址的3D复原彩图,以等比例视觉呈现在游客眼中,为游客打造出身在盛唐的沉浸式场景新体验。

在数字化发展新时代,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典籍中的文化“活”起来,需要数字科技的创新赋能,而数字文旅所具有的资源无限、时空无界等新特点,将会使文旅产业的形式更丰富、业态更多元、服务更便捷,实现西安文旅产业的高质量融合发展。

(取材于《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光明日报》)

材料三:

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是全世界汉文古籍、甲骨、敦煌文献收藏最多的机构,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图籍的数量全国领先,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等特色馆藏久负盛名。

在国家图书馆官网,不用登录就可以全文阅读超过10.3万部的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万册的现当代中文电子图书供读者免费阅读。从传统到现代,从华夏大地到世界各国,国家图书馆的浩瀚馆藏,记录了时代风貌。国家图书馆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展古籍数字化和资源开放共享工作。当文化典藏与数字技术相遇,原本“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珍贵古籍实现活化,走入了千家万户,也让经典永续流传。

(取材于《国家图书馆:让文化典籍“飞”入千家万户》,光明网)

材料四:

2023年全民阅读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影响公众阅读的因素和公众阅读渠道如下。

数据来源:有书&清研智库&调研工厂联合发布《2023年全民阅读趋势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是数据,我国是数据产量大国。
B.我国数据衍生市场的整体规模可观,国家数据局的成立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C.全息影像等数字化技术的多维赋能让西安的旅游模式和旅游消费领先全国。
D.除国内游客外,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参观最多的是英国、韩国和日本游客。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有关“数字阅读”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图书馆的古籍数字化和资源开发共享,让一些珍贵的古籍走入千家万户。
B.国家图书馆官网可免登录阅读古今图书资源和影像资源,十分便利。
C.在影响公众阅读的因素中大数据的推送影响最大,生活需要的影响最小。
D.线上阅读或电子书成为大众阅读的首选渠道,但依然有很多人阅读纸质书籍。
3.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遗址复原的沉浸式体验虽好,但受到诸多限制,因而其技术还不成熟。
B.各类推送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推荐不同类型的好书。
C.大数据能让读者快捷地获取书籍信息和资源,但好书也有可能被流量埋没。
D.国家数据局的成立,可以破除数据产业在资产权属、流通交易等方面的障碍。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高三八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某杂志社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邀请部分专业人士进行了关于当代小说变革的专题讨论。下面是收到的一些回答:

[甲]如果有当下的小说这样一个整体存在的话,那么它理应像一座现代商场,不同的楼层面对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没有小孩的成年男性顾客可能永远不会去童装区,不能吃辣的人很少会出现在川菜馆。按作家群体、发表平台所划分出的纯文学范畴内的小说与通俗小说,就处在这个整体的不同上,他们的受众有交叉,但更多是相互独立。通俗小说是否需要变革,这不好讲。因为这个东西是纯商业的,有人看的作品能生存下来,没人看的作品就渐渐被淘汰,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变革的机制。而在我看来纯文学面临的问题就严峻多了。市场很难对它构成约束、推动它变化——除了最一线的作家,其他所谓纯文学的普通读者很少,如果没人买书就要被淘汰,那么恐怕大多数活跃在期刊和朋友圈里的所谓70后、80后、90后作家,都要封笔了。按说批评家应该帮助作家不断完善创作,哪怕因此与作家产生矛盾,但今天的现状是大多数批评家就像溺爱孙辈的老人一样,因为溺爱而失去权威性,偶尔发一次火也不过被当作耳边风,只能反过来表示默许甚至顺从。于是几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明显地推动当代小说进行变革,读者、批评家会抱怨当下的小说不好看——这种抱怨更多指向纯文学,在我看来当代小说的变革,恐怕只能寄希望于作家自身艺术水平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乙]如果说当代小说创作有必要进行变革的话,向内转也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随着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社会隔离的人会越来越多。对应在文学上,看得见的外部世界固然宏阔而丰富,理应书写,但看不见的内心世界幽微而深邃,更值得用文字去探寻。如果说传统的现实主义是向外的,讲究的是作家对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的认识、归纳、提炼、总结,最后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来对现实进行表达,那么有没有一种现实主义是向内的,即作家关注的不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是现实在人物心灵上的投影?换言之,作家不仅要描绘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行为,更要描绘他们内心的挣扎、孤独、犹疑、抗争……甚至写出这些心理背后的价值选择,着墨的重点已不是人物的形象,而是人物内心体验。往人的内心深处走,在个人的心理体验上着力,同样也可以揭开一个现实世界

[丙]小说创作的变革或革命在我看来,一直都在进行。就好比一个人的新陈代谢从没有停止过。有时它是循序渐进的,好比唐宋八大家,历时数百年之久;有时是爆裂式的,一如五四,时代和文学传来了裂帛之声。渐变还是裂变,仍然是拜时代所赐,非文字工作者所能控制。生活远比文学更有创造力,我看冯骥才的自述,提到他在写《一百个人的十年》时记录的一件事,一个饿死的人肚皮上贴着一张纸,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想要吃的菜名,这恐怕是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都难以想象得到的细节。文学如何介入生活,考量的是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如此日新月异,是如此瞬息万变,是如此摇摆不定,是如此惊心动魄。小说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门类,必然会有力而辩证地回应时代种种丰富而微妙的变化。

[丁]今天,无人机普及以后,连网红的影像叙事也完全改变了,它能让一个普通人即刻拥有上帝视角。我想不可避免的,科技一定是未来主流叙事的核心。可能甚至不是怎么写的变革,而是由谁来写的革命,是写作主体的根本性取代。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写作的旅程会完全依赖AI的全程导航,规划从起点到终点的详细路径。三年前,人工智能写作的语言模型还相当稚嫩,我们会说它的产物是不连贯的,是不忍卒读的大杂烩。但随着技术发展,计算机生成写作技术正在提供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富有洞察力的自然语言。随着算法迭代、数据库和样本的不断完善,AI已经创作出了闯过某国际小说竞赛初审的作品,人类写作者,未来极有可能会被AI全面取代

1.[甲]中加点词“发一次火”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回收的答卷,调查问卷中不包含的问题可能是(     
A.您认为当代小说创作是否需要变革?
B.您认为小说创作应当如何进行变革?
C.您如何看待小说创作内容与技法的变化?
D.您如何看待严肃小说向通俗小说的靠拢?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根据[甲],只有推动文学进一步与市场相结合才能引发文学创作变化。
B.根据[乙],小说应着力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刻画人内心的真实感受。
C.根据[丙],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家,其实只是现实生活的观察者和描述者。
D.根据[丁],AI会取代作家,未来读者会被胜任各种风格的写作机器吸引。
4.如果要对[丁]中的划线句的内容进行批驳,以下不正确的一项是(     
A.AI写小说闯过竞赛初审,只能证明参赛者写得差,不能证明AI写得好。
B.受AI写作冲击的只是具有可复制性的程式化写作和相关“写手”群体。
C.AI写作还没有达到或超过人类顶尖的水准,卓越的小说家仍无可取代。
D.AI写作的逻辑基础是算法和样本,根本上还是人类作家的复刻低配版。
5.[甲]提出“当代小说的变革,恐怕只能寄希望于作家自身艺术水平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你是否同意?结合其他三个问卷的回答,说说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二模语文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要求我国要在今后四十年内打破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既有能源消费模式,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消费体系。这一过程必将催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容易导致阶段性、结构性供需失衡等诸多重大问题。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外部因素明显增加。今年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表示。此外,张来斌指出,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易受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影响,导致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波动性和间歇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稳步推进。

张来斌经过调研发现,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导致能源和金属矿产资源的供需错配。在能源转型过渡期,传统能源矿产资源的长期投资收益呈下降趋势,导致市场投资意愿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还会导致对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仅考虑光伏、风电部门需求,铜、镍、锌、银、碲等金属将面临供应风险,但上游矿产开发投资增速不及预期、金属矿产资源开采难度持续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的不确定性又进一步放大了金属供需错配。

其次,全球能源供需关系失衡,引发市场和价格周期性震荡。202233日,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分别突破每桶119美元和每桶116美元。这既有俄乌战争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也有生产跟不上消费因素的影响。能源消费的刚性需求在回升,但能源生产供应恢复具有滞后性。这种能源供需错位,很容易引发能源市场的价格震荡。这也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要理性认识能源转型,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舍弃化石能源,那么类似的市场和价格周期性震荡还会出现。

另外,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易遭受极端天气影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可再生能源的80%以上需要转化为电能进行利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存在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特征,受天气影响明显。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后,导致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安全稳定、调控能力等下降。在遭遇极端天气时,会加剧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和安全风险。

基于此,张来斌提出解决方案。他建议,其一,发挥好传统化石能源的压舱石作用;其二,有效应对全球化、多元化带来的能源价格波动风险;其三,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需要积极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将属地性特征强的可再生能源逐步发展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的问题。张来斌强调。

(摘编自张来斌《注意防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大风险》)

材料二:

气候变化正迅速成为全球经济表现中令人不安的变量因素。为应对气候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正通过强化对相关科技的支持,尝试动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同时解决清洁能源领域面临的间歇性难题,从而减轻气候变化施加于农业和能源上的影响。除了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气候变暖也导致中国病虫害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作物发育期提前、生长周期变短,气候波动增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说。

为此,中国气象局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制度、病虫害、品种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评估工作;建立不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农作物产量评估的定量关系模型,研发全国和区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农业损失评估模型,为降低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提供支撑。

以黑龙江为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部门立足全省积温带北移东扩情况,重新划分全省六条积温带,推进科学调整全省农业布局,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1980年的1.1亿亩增加到20212.182亿亩。陆波透露,以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可为粮食生产提供指导,这在中国农业生产布局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随着气候不断发生动态变化,农业规划也应保持相应的弹性。农业区划从单一区划指标向综合性指标构建过渡。陆波介绍。

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减轻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以及加强极端气候事件预测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评估,是各国保障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措施。

2022年,化石燃料市场巨震,这也成为可再生能源迅速成长的一个机遇,不少国家的清洁能源发电量打破历史纪录。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近年来,中国正不断进行科技探索,推动在风能、太阳能发电面临的间歇性难题上寻求突破。我们针对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的时空互补性做了深入研究,初步提出了不同地区风电、光伏发电的最优配比地图,即发电最稳定情况下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最优比例,这将为中国能源转型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国家气候中心邱爽博士介绍。

据悉,目前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潜力、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等特征已基本摸清。为更好服务国家能源转型,中国气象局构建了中国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库和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初步构建了中国高比例风光电力系统模型,定量评估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风光电能开发的优化布局;针对能源行业关注的长时间、大范围静稳天气、阴雨寡照等引发的极端无风无光事件,进而导致的能源安全问题,研发了极端无风无光事件的识别技术,刻画了我国低效风光电力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云气象卫星在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正在为尼泊尔、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建立太阳能资源精细化分布图谱,这也部分得益于风云气象卫星的全球监测能力。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中心科学主任、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申彦波告诉记者。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表示,当前全球各国都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中国气象局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和支撑低碳转型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希望能与各国进行更多的交流分享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

(摘编自《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探索:释放科技的经济潜力》,《中国气象报》2023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应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既有能源消费模式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消费体系体现了双碳目标的高质量实现要求。
B.由于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和安全风险加剧,所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后,直接导致电网系统的电能质量、调控能力等下降。
C.2022年化石燃料市场巨震,成为可再生能源迅速成长的一个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也正在不断探索。
D.中国气象局构建了中国长时间序列高时空分辨率风能太阳能资源数据库和新能源大数据平台,有助于更好服务国家能源转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气候变化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影响,但两则材料的论述重心及主要内容并不完全相同。
B.能源供需错位很容易引发能源市场的价格震荡,因此全社会必须要理性认识能源转型,不能盲目舍弃化石能源。
C.以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为基础的农业气候区划工作可为粮食生产提供指导,避免因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农作物减产。
D.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影响,是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措施。
3.科学精神伴随近代科学诞生,是科学的生命,也是人的生命。这两篇文章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的内涵?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
7日内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美学有三大系统:中国美学、希腊美学、印度美学。中国美学不仅在产生的时间上早于希腊和印度,而且在思想的合理性与深刻性上也有超越希腊、印度的地方。但现在,由于西方至上主义的存在,一些人看不到中国古代美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而把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美学放在最高位置。

2015年10月14日,《参考消息》登载了一篇译自英国《卫报》网站的文章。文章对秦始皇时期的大型陶塑兵马俑持肯定态度,但又说它是在希腊雕塑家的帮助和指导下完成的。这是极其荒诞的无稽之谈。首先,从艺术上说,古希腊的雕塑是石雕,在表现男性时都是裸体的,目的是为了表现男性身体的强壮,身体再高也不及真人高;而兵马俑是陶塑,每个都穿上了战士所穿的盔甲,与真人一样高,目的是要表现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培养出来的许多质朴、勤劳、英勇的“耕战之士”。这说明古希腊再好的雕塑家都不可能指导兵马俑的创作。其次,在中国史籍中,从未有秦始皇时期希腊人曾到过中国的记载。即使有DNA鉴定说明那时曾有欧洲人到过中国,也不能证明到来的人必定是希腊人,而且还正好是一位雕塑家。秦始皇时代面临国内种种紧急的问题需要处理,他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和他一无所知的希腊人交往。实际上,中国和欧洲的交往,始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

如果说古希腊雕塑对东方也曾发生了影响,那绝不是对中国兵马俑制作的影响,而是对印度雕塑的影响。只要把印度雕塑和希腊雕塑加以比较,就可以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是很明显的。原因很简单,公元前327年,马其顿时代的希腊人入侵和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区,把古希腊文化带到了印度。直至公元前317年,马其顿的希腊驻军全部撤离印度。除希腊人外,曾入侵和占领印度某些地区的还有属于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后成为古印度的主要居民)、波斯人、安息人……当然,从文化上看,古印度也有自己的文化,就是以婆罗门教的教义及其后释迦牟尼在反婆罗门教过程中创始的以佛教教义为中心的文化。但这种文化又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就像前面所指出的,印度的宗教雕塑就深受希腊雕塑的影响。再如婆罗门教所讲的诸神类似于希腊人信仰的众神,因此马克思说,从印度“婆罗门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希腊人的原型”。印度古代著名的史诗《摩诃婆罗多》被马克思称为“印度的《伊利亚特》”。

反观中国,比印度历史更早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印度古文化的发展有根本的不同。它是在没有遭受任何外族入侵占领的情况下独立地发展起来的,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文化基因”和与之密切相连的“中华审美风范”,并取得了为古希腊、古印度所不及的更高成就。

(摘编自刘纲纪《由中国古典美学探寻文艺评论的根脉与未来》)

材料二:

中新社记者:从历史维度,您怎么样看中华文明基因中的开放的元素?

李筠:其实中华文明一直是很开放的。从地理意义上看,必然是有“东西南北”才有“中”,所以中国的国名以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中”字就假设了我们是跟别人在一起的,别人也向我们汇集。

地理概念之外,以“中”字作文化符号,也是把人性、把“如何看待人”都集成其中。比如《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另外,中国的文化根性里面埋着很多开放的意象。比如,孔子周游列国,他知道蛮夷的存在,告诉大家“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即: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我们不是独自存在的。

2000多年前,开放的文化基因就被深深种到了中华文明根性当中。比如《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向别人学习的这样一个开放态度。

孔子之后的文化先贤大都继承了这样的基因。比如《史记》以列传方式记述了朝鲜、大宛、东越等中原文化的周边世界。其后,《二十四史》涵盖了更广阔的世界。这说明,中国的正统史书,不是只写中原,而是将更广大的地域都纳入视野,并且作为传统留存下来。所以,开放性在中华文化根性上就是非常丰沛的。

中新社记者: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文明,有人说,中华文明是唯一能延续千年而不断的文明。您认为开放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李筠:其实,未必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以什么衡量“不断”,人种、文化、地域还是历史?对于长达千年的文明而言,人种会更换,或和其他民族混血,很难保证谁纯而又纯。最重要的还是留存下文化的精华。

比如说,希腊人留下理性,罗马人留下了共和,虽然希腊城邦世界灭亡了,罗马共和也被帝制取代了,但这些人类的好东西都留存了下来。

有的文明看似消失了,但其精华已被另一个文明融合进去。在悠长的历史中,各种文明互相继承,互相交融,每一个文明的躯体都悦纳了别人的灵魂,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中华文明本身就汇集了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的连续不单是自己的成就,也是开放包容,主动悦纳的结果。

(摘编自李筠《中国的文化根性里有很多开放的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在世界古代三大美学系统中,中国美学不仅发源的时间最早,而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
B.材料一指出古代印度虽然也有自己的文化,但因为屡遭外敌入侵占领,所以它完全只是希腊文化的复制品,缺乏独立的品格。
C.材料二认为,开放的元素一直存在于中华文明基因中,它体现在古代中国的地理概念中,记录在古代文化典籍里,并得到传承。
D.材料二不赞同“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不断的文明”的说法,认为有些文明看似消失,但其精华因被其他文明悦纳而得以留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美学对印度的影响比不上古希腊,以致美学领域有了西方至上主义。
B.中国古代文化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因此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远高于印度雕塑。
C.中国古人很早就关注到人性和“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可见他们不是封闭的。
D.理性、共和这样的文化精华今天依然留存,所以古希腊、古罗马并没有灭亡。
3.下列选项,不能用来替换材料二画线部分的一项是(       
A.比如《礼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比如《离骚》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比如《谏逐客书》说“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D.比如《师说》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4.材料一在反驳英国《卫报》网站上那篇文章的错误观点时,介绍了古希腊文化对古印度文化的影响,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5.有西方学者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中华文明是西方文明最大的威胁。对此你如何反驳?请结合材料写一个提纲。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要立足形势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媒体深度融合。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我多次说过,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九届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中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二: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产业的兴起和普及,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最明显的是,新媒介的广泛运用不仅逐渐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写作习惯,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观念。激光印刷、阅读机器、自动和电子合成、数字技术在声像方面的应用、自动写作机制、电脑、网络等等都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印刷文化。甚至可以说,书写文化在社会中所占的首要位置,今天已经被声像文化所取代。弗·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书中曾经把后现代社会的本质归纳为:经济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他的这一判断是从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归纳得出的,而如果从媒介和语言的角度出发,则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归纳为:媒介变成了文化,文化变成了媒介。以至于有学者评论道:“当代社会中,语言和交流最典型的载体便是传媒,或者说,人称之为‘文化和传播产业’的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电脑等行业。毫不奇怪,谁拥有、操作和控制这些传播手段,以及它们传播的是怎样类型的信息,正在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因为对现代传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文化表述,它的身份、主权乃至生存,都将面临生死攸关的威胁。”可以说,科技的每一次飞跃都会带来传媒的巨大发展,传媒的巨大发展及其对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会反过来促使人们不断地修正对传媒和文化的认识。

根据文化传播学的说法,文化传播实际上就是文化和传播的拼贴,不过这里的传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狭隘的传播概念,而是广义的传播概念,指一切的行为和所有对他人有影响的程序。传播的过程包含6个环节:传播者、编码、信息传递的渠道、接受者、解码还有反馈。文化传播学最关注的是编码和解码这两个环节,因为编码和解码的主要内容就是信息中包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

文化与传播本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传播的有效性既取决于编码者能否对他要表达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信息进行成功的编码,又取决于受众能否对此编码进行成功的解码,这里符码就成了文化与传播之间的接合点。事实上,在消费社会的大众传媒时代,文化再也不是一个可以独立于传媒而存在的本体,文化已经媒介化,文化就是媒介,媒介就是文化,文化的意义就在媒介中产生。

(摘编自徐勇《媒介、文化与语言融合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关注到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传媒的影响,二者有相近的立足点。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认识,但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并不相同。
C.材料一中用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等词语说明媒体融合应坚持多样化,既通俗又形象。
D.材料二认为,人对传媒和文化的认识并不固化,科技发展将直接促使人修正对它们的认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每题深度融合方面的尝试成效明显,充分发挥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
B.当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当下思想宣传工作的主阵地。
C.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写作习惯和时空观念,导致了传统的印刷文化从新兴走向衰落。
D.在消费社会的大众传媒时代,文化的意义在媒介中产生,文化如果脱离了媒介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对下面这幅图示所反映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的现阶段,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能使传播者的信息采集工作更加高效。
B.传播者对新闻信息进行编码,生成符码,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信息,决定了传播的有效性。
C.科技进步带来媒体的大发展,当下信息传播渠道数不胜数,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D.符码是文化与传播的接合点,接受者接收符码并成功解码文化和意识形态信息,传播才能产生有效性。
4.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的观点的一项是(     
A.毕节市广播电视台在继续办好毕节新闻联播栏目和调频广播FM98.0的同时,打造了“云上毕节”App、直播联盟,持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B.北戴河市组建了大学生“拍客团”,将观红色遗址、访党史专家、读红色书籍的所思所感,用原创音乐、视频、动漫等形式表达出来,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
C.西安与商洛联动开展“西商融合媒体先行”活动,两市电视台及广播电台走在前列,扑在一线,充分展示了宣传战线“—家亲”、协作“抱团”促发展的新形态。
D.中国日报网利用大数据采集分析、大数据融合技术,采集全球主流媒体网站5000余家、主流社交媒体账号2000余家新闻信息,每日采集数据量约200万条。
5.新时代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2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