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吉林 高一 期中 2022-05-07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李长空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愈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愈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新诗在形式方面的变化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很少关注社会问题。
B.近年来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C.中国新诗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主题内容方面不能反映自己的时代。
D.中国新诗中平庸的内容充斥着诗歌界,其阵地越来越经不起现代商品社会的冲击。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就像失去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C.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诗歌就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
3.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或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就像胡适所讲的那样“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具有自我封闭、自我肯定等特征的奇怪群体。
D.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可以说是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质

1944年秋,正当盟军向德国步步推进时,陆军上将弗里德里希·冯·德克斯特接到了元首的直接指令,要他担任比利时前线的蒙塔弗里尔要塞的司令官,并要求他们坚守到最后一个人。

那是个什么样的要塞?他的妻子阿洛伊斯竭力掩饰自己焦虑不安的心情,关切地问。

我看它根本不是什么要塞。他说。

那是没有希望的了?阿洛伊斯问道。

我的职责是服从命令。然而,在敌人包围中搞进一步的防御是毫无用处的。他说,当防线已经被突破,敌人的炮火占压倒优势时,坚守的时间越长,伤亡也就越惨重。

阿洛伊斯在内心深处认为:没有什么局势值得要上万人去送死。但她并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

大多数人都认为,作为一个训练有素、性格坚强的职业军人,弗里德里希·冯·德克斯特将军对任何女人很少有什么爱情。一个是60岁的老妇人,一个是63岁的老头子,在暗淡无力的秋天阳光的照射下,肩并肩的沿着街道缓缓前行,一边谈论着几千人面临着的死亡——这算得上是爱情吗?算得上的,只不过他们的爱情就像那些生长在岩石缝隙中间的花朵罢了。

亲爱的,德克斯特说,他不敢看妻子的眼睛。你知道有一条关于人质的法令吗?

知道。

在德国,没有人不知道这条法令的。如果哪一个军官想开小差,那么他的亲人就要被杀掉。一个不忠于职守的人,往往给他最亲爱的人惹来杀身之祸。

现在,你只剩下孤零零一个人了,亲爱的。德克斯特说,他们的小儿子已经战死在阿拉曼,二子战死在斯大林格勒。

你注意到我的委任状上是谁当我的参谋长吗?德克斯特问。

一个党卫队军官——我记不起他的名字了。

分队长弗雷?德克斯特说,我知道为什么派他来。

暗中监视你呗。

要我忠于职守。德克斯特说。

他们走回到家门口,德克斯特吻了吻他的妻子,登上正在等他的小汽车,他的脑海里老是萦绕着人质这件事。

在围攻蒙塔弗里尔的第17天,盟军发动了第三次进攻,突破了外部的防御线。那一天,将军参加了战斗,并亲自做了战略部署。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弄得他眼花缭乱,天旋地转。但是,等他恢复了神志,重新平稳地站起来的时候,反攻已经失败了。

当他走进司令部地下室时,党卫队分队长弗雷站起来迎接他。祝贺你,将军!弗雷以一个做作的姿势,把一只金属制的什么东西递给德克斯特。铁十字骑士勋章!这真是从未有过的最高奖赏。

从哪儿弄来的?德克斯特盘问道。

飞机今天早晨扔下了一件小邮包。邮包里有党卫队总部给我的私人指令。

有我的东西吗?

一封信,将军。

德克斯特一把将信从弗雷的手中夺过来。有什么报告吗?德克斯特问。

副参谋长布塞说,有两个逃跑的军人被抓回来,正等候枪毙。要是守军众志成城,对他们是不能怜悯的,这是德克斯特不容推辞的职责。不过,他能不能饶恕两条生命呢?或者甚至是整个守军一万人的生命呢?突然他意识到弗雷的眼睛正盯着他的脸。

我希望男爵夫人很好。他说,这是话中有话。

德克斯特恨不得拔枪出来把这个疯子打死,但是,这样做对阿洛伊斯毫无帮助。我要去休息一会儿。他说。

屋角挂有一块毛毡当做屏风,把他的床铺遮挡起来。德克斯特手里拿着那封信在床上躺了下来,把信打开:

亲爱的,当你收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间。我得了癌症,医生一直给我药丸以催我入睡,我把它们都储存起来。今天晚上,当我寄了这封信以后,我准备把这些药丸一次统统服完。我将要死去,我唯一剩下的思恋就是你。再见吧,亲爱的。

阿洛伊斯死了——她终于摆脱了党卫队的罗网。德克斯特拔出手枪后,走进了地下室。

不许动,动就打死你!德克斯特对弗雷说。

布塞,马上给福塞尔将军打电话。

你想投降吗!?弗雷说,他的身躯由于激动而颤抖个不停。

是的。德克斯特说。

可是,您的妻子!弗雷说。

我的妻子死了。

可是我的妻子——我的孩子——弗雷的声音变得近乎哀号,他想用手去拔手枪。德克斯特砰砰两枪就把他击毙了。

那天晚上,英国广播公司电台播送了关于蒙塔弗里尔投降的新闻。一万人摆脱了迫在眉睫的死亡的阴影,走进了盟军的战俘营。

同一个晚上,四个男人叩响了韦尔芬大街一幢房子的门,一位举止端庄的老妇人应声出来开门。他扫了来人身上的制服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

我一直在等候诸位先生的光临。她用平静的口吻说的,她身上一点癌症的迹象也没有,但是,正如她在给丈夫的信中所说的那样,她此刻,除了苦苦思念着丈夫之外,什么也不想。

(选自《外国小说精选》,有改动)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德克斯特不愿去守卫要塞,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不想再失去妻子。
B.阿洛伊斯为了打消丈夫的后顾之忧,保住上万名士兵的生命,谎称自己得了癌症。
C.德克斯特的妻子是人质,而被上司派去监视德克斯特的军官弗雷同样也是人质。
D.德克斯特打了败仗,弗雷却向他表示祝贺并给他颁发奖章,这其实是对他的嘲讽。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B.党卫队分队长弗雷是作者安排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言行对德克斯特这一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
C.小说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通过人物对话展开的,这样写大大节省了笔墨,也增强了小说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D.小说结尾令人动容,作者通过对阿洛伊斯肖像、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使这一形象在读者心目中顿时高大起来。
6.简要概括阿洛伊斯这一形象的特点。
7.小说在叙述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舞阳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

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B.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室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C.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D.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沛公,指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是对刘邦的尊称。“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之一。
B.参乘,也叫车右,其任务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文中意思是,樊哙担任刘邦的警卫。
C.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樊哙被赐封舞阳侯。
D.列传,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司马迁曰:“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史记》中有多人的合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也有单人的独传,如《樊郦滕灌列传》。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
B.课文《鸿门宴》中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却不及《鸿门宴》生动传神。
C.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
D.司马迁在最后的议论中,对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惊叹,表达了作者认为世事难料、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课内句子翻译: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022-05-03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

黄庭坚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嚚讼百虫鸣。

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

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

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句“簿领文书千笔秃”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诗人每天批改文书,公务十分繁忙。
B.“公庭嚚讼百虫鸣”写诗人每天要处理各种案件,忙到夜晚百虫争鸣之时还不能够休息。
C.诗的颔联写诗人忙里偷闲,他在吃饭时听到隔壁的学子在吟诵《论语》,内心十分高兴。
D.诗的尾联写晚上诗人问案完毕,退出公堂之后,点燃灯火,拿出《论语》进行讲述评论。
1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