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山西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15 1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文学性与情绪情感、表达手法、场景氛围、气韵节奏紧密相关。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中我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

总体而言,儒家以人伦教化为己任,圣贤是全民之师,绝不把自己与众生隔绝。但从文辞的表达特征来讲,同为儒家经典,《论语》与《中庸》和《大学》相比,传递出的是更加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如开篇《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交友、日常交往,讲的都是来自百姓日用的生活场景和生活体验,是起居行事,待人接物,同时又是安身立命,政通人和,读来亲和惬意,循循善诱,明白通畅,从容不迫,令人顿生如沐春风之感。

虽说如此,《论语》在遣词用句上却从不粗陋,通篇可见精巧的句子结构,精辟而富有哲理的对句,排句。如《雍也》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述而》篇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篇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也与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高度统一,极具韵律和美感。

文学的核心是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

《阳货》篇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

以上内容不是围绕“义理”而展开的,而是在具体的事件中呈现孔子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因此会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后世对孔子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的认知,也正是来源于《论语》中许多段落呈现出的“氛围感”和戏剧感。

《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其中有明喻、暗喻,借喻,反喻,引喻、对喻等。这些修辞的运用,对于论理和记叙为主的《论语》文本增色不少,大大提高了表达的形象性、趣味性,也引发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为政》篇中关于诚信也有精彩的比喻。“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此章把“信”喻为大车(牛车)和小车(马车)连接横木的輗和軏,别有深意,一方面强调这种连接工具的重要价值,没有它们,人就没有办法利用牛马的力量拉动车子前行,表现了人没有诚信就无法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相助,寸步难行。另一方面,輗和軏在车子的部件中都属于非常容易磨损的部分,而一个人诚信的口碑亦是日积月累方能建立起来,但是一朝不慎便会毁于一旦,重新建立难于上青天。

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也对后世文人墨客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

(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光明日报》20223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看起来主要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因为具有文学性,而让人感觉常读常新。
B.《论语》讲的内容都来自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传递出的是平实温暖的生活气息。
C.《论语》中有些句式整饬,富有气韵节奏,符合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诗教观。
D.在“子之武城”章中,孔子由轻松诙谐转变为深沉肃穆,表现出真实亲切的形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杨绛的话,以论证文本的文学性特点给《论语》带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B.文章主要从呈现方式角度论述了《论语》的特点,同时兼顾了其人伦教化的宗旨。
C.文章多次举《论语》原文为例,并作出适当解说,使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
D.文章赞同《论语》以文学的手段来塑造国民性格,反对通过单纯说理来教化人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目的是展现他们在不同情境中的情绪情感。
B.孔子的言论有时会遭到学生的质疑,师生之间的这些论辩中蕴含着儒家的观念。
C.孔子将“信”比作輗和軏,譬喻说理,反映出孔子丰富的驾车经验和深邃的智慧。
D.《论语》的以“文”化人就是指通过文字记载儒家圣贤的言论来实现教化的目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经济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具体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

(摘编自《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材料二:

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从20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近年来,成效逐渐显现。从率先建成全国“双千兆第一城”,到信息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从重点推进11项数字生活标杆应用,再到重点建设“城市之眼”,道路交通管理、公共卫生系统,上海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齐头并进。

其中,“一网通办”当仁不让成为上海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举措。目前已分别推出市级“好办”事项121个、“快办”事项124个,累计服务人次超过136亿,办件量接近2亿。在此基础上,上海去年还实现了包括居住证办理在内的12件事项线上办、随时办的成效,极大提高了群众各项对公,对私办事的效率。

在城市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上,数字技术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徐汇区城运管理中心打造的“24小时‘不打焊’的数字政府”静安区临汾路街道“数字吹哨的治理创新实践”浦东城管的渣土车智能化治理模块……数字技术已渗透到城市的肌体和脉络中,极大延展了城市治理的触角。

(摘编自《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如何顺势而为、先发制胜?》,看看新闻2022年1月22日)

材料三:

2020年3月30日,广州正式审议通过《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这是广州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也是广州面向全球第一份数字经济领域招商引才的宣言书。一个月后,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落地琶洲。当年5月,广州举办的首批数字新基建重大项目签约及揭牌活动,收获了总投资额1800亿元、73个签约项目,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充电桩等数字新基建重点项目。

统计显示,2020年广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已超过1.1万亿元,印证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广州正全力建设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5G基站建设数量连续两年全省第一,建设华南唯一,全球25台之一的国际IPv6根服务器。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纲要对广州数字经济质量发展亦寄予厚望,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广州GDP比重要达到25%。

2022年1月,通过《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广州成为全国首个对数字经济立法的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按照广州市政府的工作目标,2022年广州将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体系,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10%。

(摘编自《琶洲支撑广州大象起舞,引领中国数字经济》,南方Plus客户端2022年3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经济离不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数字技术、现代信息网络,与实体经济联系紧密,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B.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对三大产业渗透率逐年提高,其中对第三产业的渗透率最高。
C.2015—2020年间,在我国数字经济结构中,数字产业化占比连年下降,五年间下降超过6%,说明我国数字产业发展乏力。
D.2020年,广东、江苏的数字产业化规模领跑全国,均超过1.5万亿元;从数字产业化GDP占比来看,北京、江苏、广东均超过15%。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较早布局智慧城市建设,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等领域全面发展,实现了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B.上海推出的“一网通办”举措极大便利了市民,市级“好办”事项、“快办”事项均超过120项,已经累积服务136亿人次。
C.广州市出台了相关文件,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广州就完成了涵盖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73个新基建重点项目。
D.2020年,广州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广州政府计划2O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超10%,到2025年GDP占比达到25%。
6.材料二和材料三在报道上海和广州的数字经济发展时,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2022-05-1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路向阳

多惟惟

李向阳疾行在山路上。山路陡且窄,爬到山腰,已是满头大汗。往前穿过一片树林,便到了山的北侧。李向阳每每就在这里歇脚,俯瞰卧于山坳的幸福村。流云青山,石墙黛瓦,一条小河曲曲弯弯,穿村而过,一幅目然大成的静美山水画。

李向阳的单位在北大街“老司法局”,位于城里的草桥埠。司法局的前身是一家专为劳苦大众打官司的事务所,创办于民国初年。解放后,人民政府成立,老司法人念旧,仍在此地办公。

李向阳这天起个大早进城,是专程回来请周局的墨宝的。

李向阳在幸福村挂职四年有余,每次抽空回单位,都会见到新面孔。到了单位,正要进大楼,一个年轻人以为他是来打官司的农民,就对他说:“你走错了,要找法律援助,去门口的林德大厦六楼。”

李向阳摆了摆手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回来看看。”

正说话的时候,恰好周局来了。周局说:“文德才,这是法治调研科的李副科长,在幸福村当挂职书记呢。你拦着他干什么?”

文德才一脸尴尬,忙说:“对不起,对不起。”

一见周局,李向阳就乐了,说:“周局,幸福村的法治教育基地就等您的书法题字呢!”

“这个好说。我现在就给你写。”周局爽快,让文德才去准备笔墨纸砚。

周局走进办公室,一边脱外套,一边说:“老李,你那个村,都成模范村了,工作做得好啊。这回,幸福村名副其实了。”

说话间,笔墨纸砚已在桌上候着,周局略一凝神,提笔写下“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几个字。

李向阳喜笑颜开:“好书法!”

任务完成,回村的路上,李向阳脚下像生了风,步履轻快。

幸福村以前不幸福,至少四五年前不幸福。早前,到县里打官司,静坐上访,幸福村的人最多,就是李向阳负责接待他们。后来他到幸福村蹲点挂职,那是自来熟。

熟归熟,一旦工作,那就不能光讲这些。村里民风彪悍,山林田畴,纠纷不断,今天争水,明天为一棵树的归属,后天为一只鸡吃了谷,没完没了。

说到这儿,李向阳第一回冒汗,不是因为爬山路,而是面对一帮老爷们和三姑六婆。

第一次村委开会,阳光正好,李向阳兴致勃勃当街发表“施政演说”。有人却说:“白天要做事,你说再多也没用。要议事,只有晚上有时间。”

一群人跟着起哄,李向阳没辙,头上直冒汗。后来凡是村里有事,都在晚上开会。

这个两千来人的自然村,“怎么管”仁字在李向阳的脑袋里反复打转转。了解情况,倾听民声,李向阳一拍脑门儿,定了个调——“抓经济,也要抓普法”,循法守正,多方致富。

调子刚定好,李向阳就遇到了第一个急需解决的纠纷——村东的上下两眼塘,上一眼塘的鱼顺水流到了下一眼塘,鱼归谁,谁也不让。

上一眼塘是鱼老四家的,下一眼塘是张苟家的。李向阳把两家喊到村委会调解。锣对锣,鼓对鼓,各执一词,那架势,随时要火拼。

李向阳想了想,说:“跑到张苟家水塘的这些鱼我都买了。鱼钱呢,我给上一眼塘的鱼老四家。至于张苟,你的养鱼技术差了点儿,就由鱼老四负责教你。一会儿你俩去把鱼都捞出来,今晚请朱大嫂掌厨,你们两家都来,大家和和气气吃顿饭。”

鱼老四拿着鱼钱,高兴;张苟想养好鱼,有了师傅教,也高兴。

鱼老四本不想教张苟养鱼,因为张苟偷过自家的鱼,弄得鱼老四很恼火,可既然蹲点的李书记要自己教他,那就教吧。

新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养鱼,卖给谁?

鱼老四忍不住就问了,“以后鱼多了,销路怎么办?”

李向阳拿起手中的小法槌一敲,说:“今后不管你们养多少鱼,我全收了!我联系了城里的酒楼饭庄,咱们的鱼专供他们。”

皆大欢喜。

养殖,稻谷,特产,李向阳四处奔走,请农林水产水果专家来培训,唯一没有请来专家培训的项目,是伐木。

树如果全部伐了,幸福村的幸福就不长久了。

幸福村法治教育基地落成揭牌那天,周局来了。

李向阳陪着周局走遍幸福村的角角落落。周局说:“回去我就跟县委书记建议,到你们幸福村开新农村现场会。”

“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

“当然。”

辽远的高天流云下,清凌凌的河水,一路向阳,奔向远方。

(选自《小小说》2021年第5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了李向阳赶路的情景,并描绘他所见之景,写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衬托了他的心情。
B.李向阳到司法局被人误认为是来打官司的农民,从侧面写出他为人朴素、与村民打成一片的形象。
C.小说以小见大,选取乡村生活中的小事,塑造普通的基层干部形象,表现了全民奔小康等时代主题。
D.李向阳对幸福村的民风改造很成功,之前当地民风彪悍,纠纷不断,经他治理,民风柔和,村民和乐。
8.文章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幸福村是如何从不幸福变为幸福的?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2022-05-1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太宗贞观八年冬十一月甲申,吐蕃赞普弃宗弄赞遣使入贡,仍请婚。吐蕃在吐谷浑西南,近世浸强,蚕食他国,土宇广大,胜兵数十万,然未尝通中国。其王称赞普,俗不言姓,王族皆曰论,宦族皆曰尚。弃宗弄赞有勇略,四邻畏之。上遣使者冯德遐往慰抚之。十二年。初,上遣使者冯德遐抚慰吐蕃,吐蕃闻突厥、吐谷浑皆尚公主,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使者还,言于赞普弃宗弄赞曰:“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弄赞遂发兵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北,民畜多为吐蕃所掠。吐蕃进破白兰诸羌,帅众二十余万屯松州西境,遣使贡金帛,云来迎公主。寻进攻松州,败都督韩威。羌酋以州叛归之。连兵不息,其大臣谏不听而自缢者凡八辈。(秋八月)壬寅,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甲辰,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吐蕃攻城十余日,牛进达为先锋,九月辛亥,掩其不备,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斩首千余级。弄赞惧,引兵退,遣使谢罪,因复请婚,上许之。十四年冬闰十月丙辰,吐蕃赞普遣其相禄东赞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以请婚,上许以文成公主妻之。丁丑,命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持节送文成公主于吐蕃。赞普大喜,见道宗,尽子婿礼,慕中国衣服仪卫之美,为公主别筑城郭宫室而处之,自服纨绮以见公主。其国人皆以赭涂面,公主恶之,赞普下令禁之。亦渐革其猜暴之性,遣子弟入国学,受《诗》《书》。二十三年。上以吐蕃赞普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赞普致书于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臣下有不忠者,当勒兵赴国讨除之。

(摘编自《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B.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C.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D.臣初至唐/唐待我甚/厚许尚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相离间唐/礼遂衰/亦不许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贡,一般指地方政府或藩属国向朝廷进献财物,也指贡士入京参加会试。
B.中国,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以为居天下之中。后成为我国的专称。
C.礼部,古代官署,唐朝时,属于尚书省,掌礼乐、学校、宗教、官吏升迁之政。
D.郡王,古代爵位,在唐代,太子儿子、亲王儿子、大臣、节度使等皆可以封郡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在吐谷浑西南,国王称赞普,习惯上不称姓,王室都称“论”,官宦人家都称“尚”,国王弃宗弄赞很有勇气胆略。
B.弃宗弄赞在向唐朝请求和亲遭到拒绝后,出兵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招架,逃到青海北部,百姓和牲畜多被吐蕃抢掠。
C.吐蕃打败白兰各羌族部落,羌族酋长率领本州军民背叛吐蕃,归附唐朝。因连年战争,吐蕃有很多大臣在劝阻国王失败后自杀。
D.唐太宗同意让文成公主嫁给弃宗弄赞,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后,弃宗弄赞渐渐改变了猜忌暴虐的性格,派遣子弟到唐朝的学校学习《诗》《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上未之许。
(2)天子初即位,臣下有不忠者,当勒兵赴国讨除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