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天津市第一百中学高三高考考前定心卷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6-01 2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虎年央视春晚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刷爆朋友圈,10亿网友直呼惊艳。它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将绘画与舞蹈(       )的审美之妙表现得淋漓尽致,舞者以绚烂之姿,(       )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只此青绿》备受瞩目的原因,__________。宋人并重理想与现实,特别是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为后世所追慕。既有以苏轼、李清照等为代表的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文学作品,又有礼学、茶道、书法、绘画等不同文化艺术领域,带给我们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精神灵感。而《只此青绿》对《千里江山图》创造性地转化,则为我们呈现了“宋朝之美”的全新打开方式。

相比以往传统文化题材剧目(       )的局面,近年来国风类的剧目广泛赢得年轻人的青睐,《孔子》《杜甫》《诗经·采薇》等多部舞剧、话剧、音乐剧,演出场次不断增加,传统文化正在以各种样式回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传统文化剧目成功圈粉,促进中华文化“活”起来、“富”起来、“流”起来,为文化自信灌注生气,使其拥有底气、熠熠生辉。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勾勒             阳春白雪
B.异曲同工             勾勒             曲高和寡
C.异曲同工             描绘             阳春白雪
D.殊途同归             描绘             曲高和寡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
B.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
C.是当下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推动宋代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D.是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用今人视角映照古意,再现了宋代生活美学,推动宋代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香山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叹命运悲苦,情调感伤,语言清丽。
B.孔子,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修订了《诗》《书》《礼》《易》《御》《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C.《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民歌,雅为祭祀乐歌,颂指宫廷正乐。
D.“求木之长者……”出自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一文。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奏疏”“奏议”,内容多为古代臣下向皇帝条陈自己对某事的意见。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摘编自2017年1月中国报告网)

材料二: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高质量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摘编自2017年2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摘自前瞻研究院数据)

材料四:

随着中医药文化日渐融入大众生活,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当代文化潮流“深情相拥”刮起阵阵“国潮风”。

近日,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在京亮相。这位可爱的中医药“小学徒”身着传统服饰,梳着发髻,身体上有针灸穴位的标记,腰间挎着的葫芦彰显出中医药有机天然的特点,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内在精髓。

设计动漫“代言人”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其实,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就开始探索以新潮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医药,来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中医药基础知识。

从2018年11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系列漫画产品,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团团健康小课堂”栏目持续推出。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推出科普图书《漫话中医之团团健康小课堂》

“图书+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让传播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来自“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显示,“团团健康小课堂”篇均阅读量超1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超两千万人次。

从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悬壶岭南》《本草中国2》,到中医药动画片《本草药灵》和中医药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优秀的中医药视频和动漫文创作品近年不断涌现,在国内频频掀起“中医热”

除了传播方式很“前卫”,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就连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也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发布的视频显示,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放松理疗的工具——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这套装置充电后即可使用,针对不同身体部位还有专门设计,为航天员在轨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摘编自2022年2月新华社评论)

4.下面不属于中医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       
A.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B.中成药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
C.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D.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5.结合材料三图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1-2019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增长率有波动。
B.2014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24758亿元,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C.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D.2011-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呈现逐年递增长趋势,说明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
6.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B.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的问世,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
C.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再一次印证了中医药文化“前卫”的传播方式。
D.只要抓住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中医药文化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大变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师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观荀卿之书、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为异说而不,敢为高论而不顾者也。……由是观之,意其为人必也刚愎不逊,而自许太过.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为不善,犹必有所顾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纣之残暴,而先王之法度、礼乐、刑政,犹未至于绝灭而不可考者,是桀、纣犹有所存而不敢尽废也。彼李斯者,独能奋而不顾,焚烧夫子之六经,烹灭三代之诸侯,破坏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者矣。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时之论,而荀卿亦不知其祸之至于此也。

其父杀人报仇,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其高谈异论有以激之也。

(选自苏轼《荀卿论》,有删节)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始皇之时,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为善者也。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选自姚鼐《李斯论》,有删节)

注释:①逆探:猜度试探。逆,猜测。②侈君张吾之:侈(chǐ)君,残暴放纵的君主;张吾之宠,张大国君对他的宠爱。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为异说而不       :谦让
B.此亦必有所者矣       :依仗
C.用商鞅成法而已       :全部
D.始皇固自为之而不     :讨厌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夫小人为不善        是说也,人常疑
B.子必且行劫          无忘乃父之志
C.其后世所习为善者也       父任,兄弟并为郎
D.斯之术将不出        而刀刃若新发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B.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C.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D.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观点的一项是(       
①李斯事荀卿,既而焚灭其书     ②敢为高论而不顾     ③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④破坏周公之井田        ⑤大体得治世之要     ⑥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A.①③⑤B.②③⑥C.①④⑥D.②④⑤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认为,父亲的杀人行径,必然会对儿子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乃至一定会去抢劫,同理可证李斯的言行是受到了荀子“高谈异论”的影响。
B.虽然关于李斯乱天下行为是否与荀子有关,苏轼和姚鼐持不同的观点,但是关于李斯执政时期犯下巨大的错误,二人看法是基本相同的。
C.姚鼐认为商鞅变法贻害秦国,乃至二世而亡,想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述先王而颂言儒效”,也就是独尊奉儒家学说才能获得治世的要领关键。
D.苏轼从对荀子的考查,得出李斯施政弊端的源流关联和师承影响的结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辩证性,但完全归咎于此,还是有失偏颇。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见其师历诋天下之贤人,自是其愚,以为古先圣王皆无足法者。
(2)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
13.姚鼐不同意苏轼关于“李斯用荀子的学说祸乱天下”的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姚鼐不同意的理由。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照要求作答。

野老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琴台:此处代指成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草堂周围的野望之景,用“柴门”“澄潭”“贾客船”等意象,勾画出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
B.“长路”承接颔联“贾客船”而来,将思绪由眼前之景引向大江南北、漫漫长途。
C.“片云”用以自喻,写出了诗人在成都西郊生活的惬意闲适,借云抒情,深婉含蓄。
D.尾联中的城阙、秋色、画角声,都浸染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
(2)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3)请简析“城阙秋生画角哀”一句在诗中的作用及蕴含的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