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上海 高三 二模 2022-06-29 4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1. 请将下列句子填写完整。
(1)自见者不明,______________                           (《<老子>四章》)
(2)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陈情表》作者:_______
(3)《阿房宫赋》中用比喻描写走廊曲折、檐角高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语句措辞得体的一项是(     
A.今日莅临贵校听课学习,感谢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和老师们的不吝赐教。
B.作为心理学教授,您一定有舒缓心理压力的秘诀,我想和您垂询一下。
C.老师,您给我的新年礼物已收到,非常感谢您费心准备,我就笑纳了。
D.刘教授,感谢您在百忙中还抽出时间阅读拙作,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从技术角度看,元宇宙技术被理解为现有各种技术的组合升级。元宇宙中所涉及的前端技术主要包括感知模块、内容创作模块以及真实感渲染模块。其中,感知技术主要包括对于环境和用户主体的态势感知。前者主要指对于场景进行三维重建,                                                                 ,目前高端的AR/VR眼镜都带有此类功能,主流的SLAM技术可以同时恢复观察者的姿态以及场景三维结构。


①包括各对象的标签属性、场景中动态的人和物的动作行为等
②并且对场景中所有的对象进行语义理解
③实时恢复出用户的位置、动作姿态、运动状态等
④后者主要针对用户进行建模
⑤注重颜色、纹理、光照、材质等细节
A.①②⑤④③B.⑤②①④③C.④③⑤②①D.①②④③⑤
2022-06-2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逻辑跟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没有语言也难以进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说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逻辑上的概念,在语言里表现为语词,逻辑上所谓命题在语言里表现为一个句子。

②我们在教语法修辞上指出了很多写文章的毛病,表面上看,好像是语法问题,实际上也是逻辑问题。比方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主谓不合的句子。主谓不合是不是语法问题,实质上不是。因为代词我们充当主语是可以的,名词国家作为谓语也是可以的,在语法上没什么错误。错误在逻辑上。从逻辑的角度说,这句话是直言肯定判断,肯定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一般都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而这个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之间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所以,从内涵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不能恰当地反映主概念的属性,从外延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的外延更不能包含主概念的外延,犯了主宾不相应的逻辑错误。

③最近,收到一位青年同志的信,他说:现在报纸上有一句话是不合语法的,什么话呢?就是打扫卫生。他说:卫生怎么能够扫掉呢?这是不合语法的。叫我提醒大家不要这样写了。这句话是不是不合语法的呢?不是。打扫卫生要不要否定,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有人主张说是用惯了,就不要否定它了。比如,从前我们有句话讲起来是讲不通的,要说救人是对的,救火你怎么救呀?晒书是可以的,晒太阳就不行了吧?但是用惯了还是可以的。约定俗成嘛!因此,打扫卫生要说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否定它,我看,这也不是语法问题,因为你表面上看是动宾不合,动词跟底下的宾语配不上,但是配不上并不等于语法上的错误。打扫是个动词,底下带着名词宾语,有什么不通?这不是语法问题,是逻辑问题。你要说打扫街道是可以的,但是,扫街道连卫生都扫掉了,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

(选自王力《逻辑与学术研究、语言、写作的关系》)

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写文章不能不讲道理,道理是很明白的。

②但是衡量语言是否纯洁和健康,逻辑不能算是唯一的标准。语言是调皮的孩子,他虽然一般受逻辑的管教,可是有时不守规矩,逻辑却拿他没有办法,这一点似乎也应该注意。一些夸张说法如倒背如流,自然不能以常理限之。

③有人说,救火不合逻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有多方面的意思。救生,救命是竭力保存,务求延续;救火,救急是减少危害,免致恶化。不能把救火救命混同。谢恩是谢,谢罪也是谢,但是前者陈述感激之意,后者表示愧悔之心。恐怕不能说前者同,后者不同吧?

④有人说,晒太阳不合逻辑,我也不敢附和。晒太阳正如烤火,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被火烤,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和火的光和热,或者无意地经受那光和热所起的作用,因而太阳和火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同样,这条小河能行船平原不妨走马,事实上的行为者自然是人,不是小河和平原,可是从说话人看来,小河、平原是主体,而船和马都是客体。

⑤语言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语言是历史产物。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我们往往能看出心理的轨迹,历史的遗踪,民族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趋向。语言是人们意象的反映(其中人脑起了折光作用),而不是客观事物原形的照片。因此,语言与逻辑虽然密切相关,可是逻辑不是语言的唯一主宰者。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但是更不能忘掉语言的心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选自王宗炎《谈谈语言和逻辑》)

3.甲文第②段判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逻辑的主要依据是(     
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直言肯定判断。
B.“我们”是代词,“国家”是名词。
C.“我们”是主概念,“国家”是宾概念。
D.“我们”和“国家”不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
4.乙文第②段中说“语言是调皮的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逻辑的“概念”就是语言的语词,“命题”就是句子。
B.语法毛病只是表面的,语法问题的本质都是逻辑问题。
C.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说法大多不守规矩、不合逻辑。
D.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折光式反映造成了违背逻辑的现象。
6.结合甲乙两文的观点,你认为“救火”一词究竟是否该弃用?
7.高三年级组织主题为“语言的逻辑‘病’”探究性学习交流。课代表小虹搜集了下面四个例子,邀请你任选其一,写一段代表班级交流的发言纲要。(80字左右)
①马路                                 ②浑身是胆
③圆规愤愤地回转身             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22-06-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节选)

费孝通

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

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运输秩序。张婶不知所措,她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扰乱工厂的运转。她忘了自己此时并不在村里,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她知道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而年轻人正等着她解释。但她舌头打结,不知怎么称呼他。在老家,她可以叫他小叔子,可她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么称呼他是不妥的。她突然想到可以叫他先生先生,她说,我来找我的儿媳的,她在哪儿呢?

儿媳”是个多么令人愉悦的鲜活词语啊,工人们听见了张婶说的,笑着,起哄着。去那里问问,这儿可没人知道你儿媳在哪儿。张婶不太相信自己问错了地方。这不就是工厂吗,不就是儿媳来上班的地方吗。没错啊。她之前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镇上没有其他工厂。但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阻碍她进厂子,可她说不清。她站着,笑话起自己:我个戆度,宝珠在这个洋工厂里上班,肯定忙得很,不像乡下的女人,缫丝的时候随时都能停下来搭话。自责了一番,她冷静了下来。

————,航船驶入了村庄,宝珠站在船头。这是她第一次从工厂回家。她离开村子时还是初夏,那时荷花开得正盛,而现在却已是隆冬。对宝珠而言,在她的新世界里,时光飞逝,以至于她几乎快忘记了曾经的乡村生活。

⑤张婶已等了宝珠许久。宝珠下了船,提着行李,跃向张婶。张婶想帮她提行李,被宝珠拽住了,她只好叨叨:好,好,你可回来了。随后她们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去。

⑥宝珠走进屋里,妈,您猜我挣了多少钱?宝珠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在婆婆面前打开,这是她六个月的工作所得。张婶四周张望了下,门如往常一样开着,但没人在那里。她转身背对着门。嘘嘘——,小声点。别让人看到——这么一大沓崭新的钞票,张婶都看花了眼。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棉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

⑦宝珠让婆婆坐在凳子上,拿出衣服来,妈,这料子人家叫羊毛,又结实又舒服。这是宝珠第一次能够送礼物给婆婆。以前,她能做的就是取悦婆婆,而现在可以议论好坏了。她变了,这变化使张婶感到害怕。这时,她注意到宝珠还穿着旧裙子,这令她感动,哦不,不要给我这么好的料子,会浪费的,拿去给自己做件裙子吧。”“妈,我不需要新裙子,我们穿制服。”“——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

⑧宝珠折好衣服,做了个鬼脸。妈,我还当选了自治会的主席呢。您晓得的,主席的意思是头儿,自治意思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张婶吃了一惊。什么?主席,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还有,自己管理自己是什么意思?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我不明白女孩子怎么管理自己。不要开玩笑了。她换了副声调,因为她发现宝珠有些失望。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宝珠完全没料到婆婆会有这种反应,她原以为婆婆得知此事会为她骄傲。婆婆却又唠叨说: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

⑨宝珠还记得自己如何走向讲台、当选主席的情景,千百双眼睛追随着她。这是一种荣耀。当选那刻,她为自己的丈夫三福和婆婆不在现场而遗憾。若是他们在,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她真心热爱这一切,爱她的家,但此刻似乎有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正在将她往外推。她的短发,她麻利的动作,充满活力的清亮嗓音,都与周遭格格不入。在她和这个家之间有什么正暗自滋长。别工作,别说话,顺从,接受一切,做命运的奴隶,重演婆婆的人生轨迹——她做不到。一切已无法逆转。她记得李义浦的声音,他说:你有你的责任,通过你,村里人将会实现现代化。

⑩桑蚕吐丝作茧,蚕蛹破茧成蝶。蚕茧本身有何用呢?


【注】①《茧》是费孝通的中篇小说,主要叙写了20世纪30年代苏南乡村一家新兴丝织工厂的故事。童养媳宝珠为帮助当学徒的丈夫三福凑齐出师费,征得婆婆张婶同意后到丝厂工作。
②李义浦:丝厂经理,城市来的知识青年。
8.文中详写宝珠送婆婆礼物,请分析详写的作用。
9.请联系《乡土中国》中有关家族、乡土社会特性的说法,阐释⑧段张婶的心理成因。
10.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意蕴。
11.本文中张婶进丝厂与《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情节刻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探究。
2022-06-27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杏帘在望

曹雪芹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③。


【注】①此诗是赋咏大观园中李纨居所稻香村的诗。②雉(zhì)雊(gòu):野鸡鸣叫。③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12.《杏帘在望》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中(     )处。(     
A.宝黛初会B.元妃省亲C.探春结社D.香菱学诗
13.下列对《渭川田家》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1、2句勾勒暮色下牛羊归村的景象。
B.3、4句展现野老迎牧童回家的场景。
C.5、6句透露出诗中时令是春夏之交。
D.7、8句描绘了田夫与诗人相谈甚欢。
14.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比较分析两首诗的差异。
2022-06-24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张九龄,字子寿。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登进士第,拜校书郎。

②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说曰:悠悠之谈,何足虑也!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说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龄为副知院事。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

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契丹败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

④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

⑤因遇疾卒,年六十八,谥曰文献。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下诏褒赠,赠司徒,遣使就韶州致祭。

(节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

①尝荐长安尉周子谅为监察御史。子谅劾奏门下省侍中牛仙客。帝怒,杖子谅于朝堂,九龄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虽以直道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朝廷许其胜流。

②安禄山初以范阳偏校入奏,气骄蹇,九龄谓裴光庭曰:乱幽州者,此胡雏也。及讨契丹败,张守珪执如京师,九龄署其状曰:穰苴出师而诛庄贾,孙武习战犹戮宫嫔,守珪法行于军,禄山不容免死。帝不许,赦之。

(节选自《新唐书·张九龄传》)


【注】①上皇:即唐玄宗。公元755年12月发生安史之乱,后洛阳失守,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于公元756年8月在灵武自行登基,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                    (2)九龄举非其人(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以书广州刺史(       )
A.求取功名                    B.干涉政务                    C.冒犯                    D.谒见
(2)臣请罪戮之(       )
A.因为                           B.趁着                    C.趁机                    D.经由
17.把甲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
18.甲文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契丹败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上特舍之。
19.甲文①、②段塑造人物颇有特色,请举例简析。
20.结合乙文对张九龄的记载,推断甲文“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句中方框内应填什么词语?说说你的理由。
2022-06-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张荆州画赞序

【唐】吕温

①中书令始兴文献公,有唐之鲠亮臣也。开元二十二年后,玄宗春秋高矣,以太平自致,颇易天下,综核稍怠,推纳浸广,君子小人,摩肩于朝,直声遂寝,邪气始胜,中兴之业衰焉。公于是以生人为身,社稷自任,抗危言而无所避,秉大节而不可夺。小必谏,大必诤,攀帝槛,历天阶,犯雷霆之威,不霁不止。日月之蚀,为公却明。虎而冠者,不敢猛视。群贤倚赖,天下仰息。凛凛乎千载之望矣。不虞天将启幽蓟之祸,俾奸臣乘衅,以速致戎,诈成谗胜,圣不能保,褫我公衮,寘于侯服。身虽远而谏愈切,道既塞而诚弥坚,忧而不怨,终老南国。

②于戏!功业见乎变,而其变有二:在否则通,在泰则穷。开元初,天子新出艰难,久愤荒政,乐与群下励精致理,于是乎有否极之变。姚、宋坐而乘之,举为时要,动中上急,天光照身,宇宙在手,势若舟楫相得,当洪流而鼓迅风,崇朝万里,不足怪也。开元末,天子倦于勤而安其安,高视穆清,霈然大满,于是乎有泰极之变。荆州起而扶之,举为时害,动咈上欲,日与谗党抗衡于交戟之中,势若微阳战阴,冲密云而吐丹气,烜耀而灭,又何叹乎。

③所痛者,逢一时,事一圣,践其迹,执其柄,而有可有不可,有成有不成。况乎差池草茅,沈落光耀者,复何言哉?复何言哉!

④曹溪沙门灵澈,虽脱离世务,而犹好正直,得其图像,因以示予。睹而感之,乃作赞。

21.从第①段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唐玄宗年事已高,懈怠朝政,以致小人横行朝堂,正直之声淹没。
B.无论大事小情,张九龄都直上朝堂,直面帝王,直言进谏。
C.被遮蔽而暗淡之人事,因张九龄而重现光明。凶残如虎之人,不敢正视于他。
D.张九龄因抗危言、秉大节,不惧犯雷霆之威,故被夺去公侯之位,终老南国。
2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②段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A.对比B.夸张C.比喻D.用典
23.简析本文行文思路。
24.联系张九龄生平,不能支持吕温赞其为“唐之鲠亮臣”这个说法的一项是(     
A.九龄为中书侍郎,常密有陈奏,多见纳用。
B.李林甫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
C.九龄黜,不戚戚婴望,惟文史自娱。
D.九龄署其状曰:“禄山不容免死。”帝不许。
2022-06-2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学生学习能力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5.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当下社会中,有人遵循木桶定律,认为只有克服短板,才能避开成事暗礁;也有人认为只有经营长处,才能不断实现增值。


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1
现代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名句名篇默写
2
语言文字应用
3
阅读与鉴赏
4
作家作品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篇名句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混合默写
二、语言文字运用
20.85连贯  得体选择题组
三、现代文阅读
3-70.4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8-11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四、古代诗歌阅读
12-140.65王维(701-761)  曹雪芹(1715-1764)  写景抒情
五、文言文阅读
15-200.4《旧唐书》  《新唐书》  史传文
21-240.4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六、作文
250.4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  引语式材料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