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期末 2022-07-12 9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口(nè)                    (bō)                    (qiàn)                    然涕下(chuàng)
B.熟(wēi)                    (sù)                    (xìng)                    放浪形(hài)
C.盘(huán)                    (sì)                    然(kēng)                    相形见(zhuó)
D.虫(zhì)                    成(qiè)                    (lí)                    义愤填(yīng)
2022-07-05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舅母志(强行改变)                    ②具以表(使上闻,报告)
③昼夜勤作息(劳作和休息)                    ④芳菲菲其弥(同“彰”,显著)
B.①求之途(消失)                           止响腾(鼓槌)
而幼孩(取字)                                 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C.①迨诸父异爨(分家)                           ②盘飧市远无兼味(两种以上的菜肴)
有神护者(恐怕,可能)                    ④未尝不临文嗟悼(叹息哀伤)
D.①悟己往之不(挽回)                    其肤以验其生枯(用指甲掐)
③事不见耳闻(亲眼)                           ④余方心动欲还(产生念头)
2022-07-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3. 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此独钟名                                        手阖门
B.母立于兹                                        旦视暮抚
C.能顺木                                        不知老将至
D.则与吾业者亦有类乎                           于乱石间择一二扣之
2022-07-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4. 下列对课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我的孩子,好久没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接受诏命赶路就职,但刘氏的病一天比一天沉重;想要姑且迁就私情,但官吏告诉我,不能准许我这么做。
C.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译:虽然说是喜爱它,他们实际上是害了它;虽然说是担心它,他们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D.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译:归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既然自己使精神受到形体的役使,为什么还要如此惆怅而独自伤悲?
2022-07-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自叙身世、遭遇,情真意切,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坚守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并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
B.《阿Q正传》用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描写了一个贫苦雇农阿Q的一生,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
C.《自然选择的证明》列举了支持自然选择学说的大量具体事实和现象,这些现象和事实成为作者分析原理、阐述观点的依据。
D.《一个消逝的山村》专注于描写著名的山水胜迹,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景物描写中蕴含着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2022-07-05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关内侯鄂君进曰: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汉十一年,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6.下列关于《史记》的文学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系司马谈之子,曾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史记》。
B.《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2万多字,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影响深远。
C.《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成语“一饭千金”“胯下之辱”“背水一战”“四面楚歌”“单刀赴会”“运筹帷帐”“投笔从戎”“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等皆出自《史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B.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C.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D.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国: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秦及汉初,相国位尊于丞相。
B.关中:指山东黄河流域一带,因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故称。
C.食邑:指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包括封地上的劳动者在内;食邑又称作采邑、采地、封地。
D.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陛下”演变为对帝王的敬称。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很早就追随辅佐刘邦。进入咸阳后,诸将争抢瓜分珍宝钱财,唯独萧何去收取丞相府和御史府的法律诏令等文献档案保存起来。
B.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刘邦曾多次派人慰劳他。鲍生认为这是刘邦对他起了疑心,萧何听从鲍生的建议,消除了刘邦的疑心。
C.刘邦论功行赏,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其他功臣不满,刘邦以打猎作比,说萧何是功人,而其他功臣只是功狗,功臣们听后心悦诚服。
D.韩信被杀后,刘邦封赏萧何,并给他增派卫队。萧何接受召平建议,辞让封赏不受,并将家财全都捐助给军队,刘邦非常欢喜。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
(2)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
11.奏封功臣位次之时,关内侯鄂君为什么认为萧何应该排第一?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