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石狮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中 2022-09-29 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疫期间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作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特别是让回家过年、走亲访友的中华民族传统春节风俗按下了暂停键。这种突如其来的暂停,顷刻间吸引了一个拥有14亿人口大国的民众视线和注意力——新冠肺炎疫情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依据微博热榜平台统计,截至202022524时,近1个月的微博热搜榜前15名的内容中,都离不开核心语义“新冠肺炎”。在持续1个月(实际上还会更长些)的时间里,排行前15名的网络信息都趋向(或者说聚焦)一个受众高度关注的核心语义,这是网络语言传播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信息受众长时间关注的需求导致的。

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网络信息发布就显得容易和随意。尤其是全民都高度关注疫情防控这一核心语义,急迫想了解这一语义下的动态信息时,与此内容有关的许多信息就很容易被受众关注而聚合。于是,官方的、个人的,过去的、现在的,真的、假的……错综复杂,扑面而来,让人是非莫辨。这些信息的来源错综复杂,但都属于“新冠肺炎”语义场下的内容,能够满足受众多渠道信息来源的需求。

由于信息发布的主体呈多元化的特点,加上网络语言传播是以传递信息和网络交际为主要目的,导致网络信息形成长短不一、文体不一、感情色彩不一等纷繁芜杂的文本,导致信息文本风格各异。受众根据个人需求,获取不同的信息文本,满足个性化信息需求。

(摘自王进安、胡雪雪《抗击疫情语境下的网络语言传播》,有删改)

对于网络语言规范化,究竟是顺其自然还是要积极干预?有学者提出:“语言系统对这种现象也会有一个自净化过程。”此观点认为语言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净化”和“优胜劣汰”机制。我们同意语言发展演变的自我调节功能和大众对语言发展所起的约定俗成作用,网络语言的变异用法确实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对某些网络语言的变异用法也持动态发展的观点,并不主张一棍子打死。基于公民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希望人们在使用规范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进行语言的创新,而不是在错字、错句、过度使用外来语、语用不当等不规范不准确的使用基础上去以讹传讹。

当前网络语言生态环境混乱,亟须建立系统的网络语言规范化政策,用相关政策指导网络语言规范化工作的开展。

(1)显性政策制定

显性政策,指在语言管理或语言规划活动中指示明确且易于观察的政策。目前国内在网络语言规范化的政府政策制定上,一是政策缺乏,二是政策的显性度不高。一些省份虽然早已提出“网络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这一说法,但并未对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提出明确意见。

在网络语言规范化政策的制定上,要形成宏观、中观与微观的分层机制。

网络语言规范化宏观政策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国家政府,国家政府可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如国家语委制定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的相关政策。进入21世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迅猛,使用人群逐年递增,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用语用字领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没有得到准确规范的使用,甚至出现了很多变异。因此,当下大多数中国公民参与其中的网络语言使用,应该成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另一个主战场。国家政府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依托,进一步明确互联网语境中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用以指导互联网语境中的网络语言规范化建设。

省市地方应在国家宏观语言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各地语言使用和语言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内容更加详尽、实施步骤更加清晰、管理分工更加到位”的中观政策系统。要争取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语言规范法规体系。地方政府应属于中观语言政策的行为主体,因为地方既要担负对国家宏观政策的传达任务,还要承担根据地方语言生活制定地方中观法规的责任。

微观政策的行为主体是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宗教组织等社会组织结构,根据网络语言生活的虚拟性,应该还要加上网络社区,即聊天群、微博、公众号等。在微观政策层面,首先要根据各语言社区的语境特征进一步细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其次,语言政策的微观层面是实际的政策执行者和政策反馈者,要重在实践。从社会组织机构到网络虚拟社区,政策的执行还是要落实到个人,每一个个体公民是微观语言政策的具体行为主体。

(2)隐性共识达成

隐性共识是公民的语言态度或语言观念,即在语言生活中所持的对语言本身和语言使用的态度或观念。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的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通过宣传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建设完善,来促进公民隐性语言共识的达成,使公民能在社会语言生活中自觉使用规范的通用语言文字,能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推敲与斟酌,力争做到准确优美的言语表达。公民“语言自觉”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因为个体的“语言自觉”意识基于个体语言文化素养的积累,全民语言隐性共识的达成,既有个体对国家语言生活的态度,也有国家政府对语言生活的积极干预和引导。公民语言态度直接影响公民语言行为和语言选择。公民隐性语言态度共识的达成需要多方共同促进。

(摘自张颖炜《国家语言政策视野下的网络语言规范化》,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的微信公众号“明明如月”,属于网络语言规范化微观层面政策的执行者与实践者。小明是微观语言政策的具体行为主体。
B.作者肯定了网络语言的变异用法确实给我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鼓励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去进行语言的创新。
C.一些省份在地方语言文字法规中提出“网络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这一说法,是在语言管理或语言规划活动中关于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的显性政策。
D.因为语言生态系统具有“自我净化”功能,所以,疫情期间网络上发布的关于疫情的各种风格的语言文本,应顺其自然,让其“优胜劣汰”。
2.下列对材料如何论证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甲采用了引用论证、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防疫期间网络语言的特点。
B.材料甲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写了防疫期间网络语言的特点。
C.材料乙分点展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讨论了网络语言规范化政策的制定。
D.材料乙中在论证中观政策系统时,强调要争取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网络语言规范法规体系并进一步细化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
3.防疫期间,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独有的特点,请根据材料甲写出具体特点。
4.公民隐性语言态度共识的达成需要多方共同促进。请结合材料乙,谈谈你对公民隐性语言态度共识达成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智斗

【胡传魁、刁德一、刁小三上。四个伪军从山坡上走过。】

胡传魁   嘿,阿庆嫂!

阿庆嫂   (回身迎上)听说您当了司令啦,恭喜呀!

胡传魁   你好哇?

阿庆嫂   好啊,好啊,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

胡传魁   买卖兴隆,混得不错吧?

阿庆嫂   托您的福,还算混得下去。

胡传魁   哈哈哈……

阿庆嫂   胡司令,您这边请坐。

胡传魁   好好好,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的参谋长,姓刁,是本镇财主刁老太爷的公子,刁德一。

【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阿庆嫂   (发觉刁德一是很阴险狡猾的敌人,就虚与周旋地)参谋长,我借贵方一块宝地,落脚谋生,参谋长树大根深,往后还求您多照应。

胡传魁   是啊,你还真得多照应着点。

刁德一   好说好说。

阿庆嫂   参谋长,您坐!

胡传魁   阿庆嫂,我上回大难不死,才有了今天,我可得好好地谢谢你呀!

阿庆嫂   那是您本身的造化。哟,您瞧我,净顾了说话了,让您二位这么干坐着,我去泡茶去,您坐,您坐!(进屋)

刁德一   司令!这么熟识,是什么人哪?

胡传魁   你问的是她?(唱)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

【阿庆嫂提壶拿杯,细心地听着,发现敌人看见了自己,就若无其事地从屋里走出。】

胡传魁   (接唱)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了大难一场。(转向阿庆嫂)似这样救命之恩终身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阿庆嫂   胡司令,这么点小事,您别净挂在嘴边上。那我也是急中生智,事过之后,您猜怎么着,我呀,还真有点后怕呀!(阿庆嫂一面倒茶,一面观察。)

阿庆嫂   参谋长,您吃茶!(忽然想起)哟,香烟忘了,我去拿烟去。(进屋)

刁德一   (看着阿庆嫂背影)司令!我是本地人,怎么没有见过这位老板娘啊?

胡传魁   人家夫妻“八·一三”以后才来这儿开茶馆,那时候你还在日本留学,你怎么会认识她哪?

刁德一   哎!这个女人真不简单哪!

胡传魁   怎么,你对她还有什么怀疑吗?

刁德一   不不不!司令的恩人嘛!

胡传魁   你这个人哪!

刁德一   嘿嘿嘿……

【阿庆嫂取香烟、火柴,提铜壶从屋内走出。】

阿庆嫂   参谋长,烟不好,请抽一支呀!(刁德一接过阿庆嫂送上的烟。阿庆嫂欲为点烟,刁德一谢绝,自己用打火机,点着。)

阿庆嫂   胡司令,抽一支!(胡传魁接烟。阿庆嫂给胡点烟。)

刁德一   (望着阿庆嫂背影,唱)这个女人不寻常!

阿庆嫂   (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

胡传魁   (唱)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

阿庆嫂   (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略一想,打开烟盒请阿庆嫂抽烟)抽烟!(阿庆嫂摇手拒绝。)

胡传魁   人家不会,你这是干什么啊!

刁德一   (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   (唱)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

阿庆嫂   (唱)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刁德一   (唱)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   (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阿庆嫂欲进屋。刁德一从她的身后叫住。)

刁德一   阿庆嫂!(唱)适才听得司令讲,阿庆嫂真是不寻常。我佩服你沉着机灵有胆量,竟敢在鬼子面前耍花枪。若无有抗日救国的好思想,焉能够舍己救人不慌张!

阿庆嫂   (唱)参谋长休要谬夸奖,舍己救人不敢当,开茶馆,盼兴旺,江湖义气第一桩。司令常来又常往,我有心背靠大树好乘凉,也是司令洪福广,方能遇难又呈祥。

刁德一   (唱)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   (唱)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

阿庆嫂   (接唱)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胡传魁   哈哈哈……

刁德一   嘿嘿嘿……阿庆嫂真不愧是个开茶馆的,说出话来滴水不漏。佩服!佩服!

(选自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有删改)


【注】《沙家浜》讲的是:1939年秋,在沙家浜秘密疗伤的新四军战士,面对日伪勾结、下乡“扫荡”的险恶环境,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坚持抗日的故事。阿庆嫂是春来茶馆的老板娘,中共地下工作者;刁德一是沙家浜镇地主刁老财的儿子,是与日寇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参谋长,积极为日本人卖力,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后被新四军镇压;胡传魁是其司令,在剧里是花脸的角色,用花脸可以表现出他的江湖气,以及仗义、豪爽,缺少心机的特点。胡传魁是个“草包”,是一个反面人物,却有他的可爱之处。
5.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胡传魁和阿庆嫂再次相逢后,阿庆嫂只寒暄了一句就问胡传魁“哪阵风把您给吹回来了”,意在询问胡传魁此次回到沙家浜的真实目的。
B.“我借贵方一块宝地”点明阿庆嫂是个外乡人,“参谋长树大根深”是阿庆嫂向刁德一表明自己知道他在本地是很有势力的。
C.刁德一的应答“好说好说”,仅是对阿庆嫂的寒暄应付,他对阿庆嫂自始至终是持怀疑态度的。
D.划横线的文字中“人一走,茶就凉”软中带硬,“有什么周详不周详”一句话中有话,巧妙地把刁德一的刁难顶了回去。
6.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舞台说明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1)刁德一上下打量阿庆嫂。
(2)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
7.剧本为什么把本场戏命名为“智斗”?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秦民大失望。韩生说项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破,又心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烹韩生。项羽使人致命楚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春正月,羽阳尊怀王为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徙义帝于江南,都郴。二月,羽分天下王诸将。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都彭城。羽与范增疑沛公,而业已讲解,又恶负约,乃阴谋曰:“巴、蜀道险,秦之迁人皆居之。”乃曰:“巴、蜀亦关中地也。”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路。汉王怒,欲攻项羽,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萧何谏曰:“虽王汉中之悉,不犹愈于死乎?”汉王曰:“何为乃死也?”何曰:“今众弗如,百战百败,不死何为?夫能诎于一人之下,而信于万乘之上者,是也。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曰:“善。”乃遂就国,以何为丞相。汉王赐张良金百镒,珠二,良具以献项伯。汉王亦因令良厚遗项伯,使尽请汉中地,项王许之。夏四月,诸侯罢戏下兵,各就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汉王之国。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张良送至褒中,汉王遣良归韩。良固说汉王烧绝所过栈道,以备诸侯盗兵,且示项羽无东意。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B.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C.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D.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郡,古代行政区域。秦统一六国后,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域。
B.万乘,周代制度规定,诸侯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诸侯。
C.汤、武,指商汤王、周武王,他们都发动了以武力推翻前朝的战争。
D.斗,文中指容量单位,汉制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率兵向西进攻咸阳城时,不仅将已投降的秦王子婴杀掉,还放火烧毁秦的宫殿,秦地的百姓对项羽的所作所为非常失望。
B.韩生认为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劝说项羽定都关中以成就霸业,但项羽一心想回到家乡,并没有听从韩生的建议。
C.项羽分封天下王时将自己封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为了防范沛公,封沛公为汉王,把巴、蜀、汉中一带作为沛公的封地。
D.张良将沛公赏赐的金银珠宝全部献给了项伯,并且劝说沛公烧掉前往巴、蜀的栈道,以此让项羽放弃进攻的想法。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羽与范增疑沛公,而业已讲解,又恶负约。
(2)而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路。
12.萧何是如何劝说沛公放弃攻打项羽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牛羊何     “择”:选择       彼节者有       “间”:空隙       君图之     “唯”:表希望
B.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莅临       庖月更刀       “族”:一般的       何辞       “为”:因为
C.舍瑟而     “作”:起身,站起来       沛公霸上     “军”:驻军            “其”:表祈使,还是
D.彼知之     “恶”:怎么、哪里       五方十     “如”:至于       为大王不取也     “窃”:谦辞,私下
2022-09-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词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   ②吾得事之   ③既东   ④王无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⑤五亩之宅,之以桑   吏民,封府库   ⑦若不   ⑧良庖更刀
⑨范增数项王   缒而出
A.①③⑦/②⑧⑩/④/⑤⑥⑨B.①③④⑦/②⑧⑩/⑤⑥/⑨
C.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⑩D.①③⑦/②⑧/④⑤⑥/⑨⑩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5. 下列文言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夫子之谓也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③沛公安在   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⑤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⑥具告以事   ⑦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百姓之不见保
⑨臣未之闻也
A.①④/②⑤⑥/③⑨/⑦⑧B.①③⑨/②⑤⑥/④/⑦⑧
C.①③⑨/②⑥/④⑧/⑤⑦D.①④/②⑥/③⑨⑧/⑤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