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期中 2022-11-18 1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对于荒野景观的含义,在微观上指荒凉的自然景观;从宏观上说,荒野景观则指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处于原始自然状态的陆地自然环境。荒野景观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回望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水的魏晋时期,有关“荒野景观”的发展便已有了端序,南朝宋画家宗炳《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无人之野”“山水以形媚道”等概念可视为中国最早关于“荒野景观”的解读。相比于郊外大面积的“原始自然”,位于城市中的荒野景观往往被控制在设定范围内,是具备安全性的,其不会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混乱。

以自然过程为主导的城市荒野景观具备稳定的生态系统。这一特性来源于场地内蕴含的丰富的自然元素,如植被、水体、山石、鱼类、昆虫、飞禽等,它们的存在不仅能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运作提供有力支撑,使其具备低干预、低维护的特点,同时也能在增加城市绿地率、调节空间气候、缓解雨季洪涝灾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维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贡献力量。

于人工营造的模仿美而言,荒野景观散发着自由、原始、粗犷的野性美气息,能够真实地反映空间环境的状态。尤其在城市环境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具备品种多样、形态多样、层次多样等特点的荒野景观不仅能够很好地丰富城市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有效地缓解人们因工作带来的身心疲劳,满足人们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此外,随着荒野生态群落的自由式发展,其空间结构便具备了未知性、探索性,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天性,有着启发智慧的作用。

对城市中现存的、以自然更替为主导的用地进行保护是构建城市荒野景观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为城市中的自然湿地、树林等设置保护区域,这些区域不仅充满野性美,还有着丰富的物种以及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再野化”修复是构成城市荒野景观的另一重要途径,这种方式能够提升被修复区域的自然程度,从而为城市营造更多的野性自然。其中,被动型再野化是自然发生的,如在城市工业废地中,借助动物或者风力的帮助,一粒植物种子散落于此,其便会逐渐发芽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我调节的生态系统,并最终吸引众多昆虫动物前来定居,为它们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空间。主动型再野化指人为主动对场地进行修复,为受损的空间环境重新建立起之前所具备的可自主循环的生态系统,如对城市中受污染的河道进行修复与再野化,使其恢复自然演替、自主循环的生态功能。

模拟设计即在特定的场地中,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与实际发展需要,构建出一个具备完整可循环生态系统的“类荒野景观”,其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其间有人为因素的参与,但仍具备荒野景观的本质特点,能够发生自然演替,后续也极少需要人为的干预。

(选自王堞凡、白佳峰《荒野景观艺术:城市中有“灵”的自然山水》,有删节)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求对被污染和破坏后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更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修复。荒野保护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城市的更新与发展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荒野的消逝。城市文明中很少考虑荒野的原因是其一直被视为荒芜和野蛮的象征。一座城市的荒野越少,人类就认为这座城市越文明。在城市荒野大量消逝的同时,城市文明变得越来越单调乏味,甚至只剩下了人造的建筑与景观。

城市文明容纳荒野不仅在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上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慰藉城市中居住者的“家园感”的缺失。城市人在城市中居住的舒适感、幸福感很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家园感”的缺失造成的。

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城市荒野是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保护与再野化是生态城市理念最为直接的实践。城市荒野要求尽可能减少人力干涉而使自然主导,其万物竞生的景象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城市荒野景观是完全依靠自然的,是可以完成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而人造的景观则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是消弥城市中生物栖息地减少的重要方式,为恢复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条件。

(选自任洪涛、陈强《论我国城市荒野保护与再野化的治理之道》,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造景观具有模仿美,可能无法满足城市人接触自然、深入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
B.城市中的自然保护用地、经过修复或设计的河道、荒地都属于城市荒野景观的范畴。
C.废弃的工业用地、被污染的河道可以通过被动型再野化使之逐渐成为城市荒野景观。
D.类荒野景观,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荒野,有人为干预,但仍具备荒野景观本质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自然为主导的、人工大量干预的城市荒野景观有利于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B.工作一周了,倍感压力的你应该在周末带孩子去欣赏一下野性的深林、清澈的山溪。
C.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的修复同等重要,二者并进,能收到成效。
D.判定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要看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只看它有多少城市荒野景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证明材料一中“荒野景观概念”的一项是(       
A.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
B.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谢灵运《七里濑》
C.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其一)
D.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4.根据材料一,解读什么是“再野化”。
5.结合材料谈谈“城市荒野景观”给城市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2022-11-1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林斤澜

开春三月。站在镇上,听不见吆喝牲口下地的声音,也看不见土地苏醒,麦子返青。可是大家都起得早。商店的五间红漆门脸,还没有打开,大家都在后院走进走出。到东厢房倒一杯开水,围着炉子烤一烤窝窝头片。这时店堂里电话铃响,韩姐赶紧咽下一口干粮,嘴里说着:“我的,准是我的……”身子已经穿过院子,往店堂里一钻,不见了。

“……你们把水车安上了?浇得上返青水了?那好呀!……怎么?坏了个牙轮?掏换掏换?……那可说不好,得跑一跑看,可是今天该我出车售货呀,……得,浇水要紧,随着就办,说话就跑……”

韩姐还没有挂上电话,小孙已经走到院子北墙根,那里停着一辆平板三轮车。小孙掀开车上的苫布,一手还拿着窝窝头片,不慌不忙,一口口咬着。那眼睛却把车上的大包小捆,从布匹到针线,从毛主席著作到橡皮块儿,全部检点计算了,准备替班出车了。

“孙姐,我替韩姐出车去。”

说话的是高个子大聪。她年纪最小,个子却最高,又挺直,又水灵。

小孙正在心里计数,她只望着大聪,摇了摇头。大聪也不再多说,挺挺的往店堂走去。只听得劈啪声响,大聪在领头掸土扫地,准备开门了。

农忙时节,商店的后院,大家早早起来,走进走出,好像不过是喝口水,吃点干粮。可是细细一看,人人都在留神着,准备着,一声号令,立刻投入战斗。

韩姐,小孙,大聪,是店里百货组的售货员。她们三个人中间,如果细细看起来,又有一种十分动人的东西。听说那赛球的运动场上,一号一起跑,二号就知道悄悄地插到哪个方向去接应,三号立刻张手跺脚,堵住哪一路,……这叫作“默契”。

春日天还短,黄昏时分,起了一阵风,呜呜叫着奔过田野,卷起黄沙滚滚,扑面如同猫爪抓挠。这北国的春风,就是这般威势。小孙蹬着三轮,逆风往镇上走。她离座站起来,加劲往前蹬。短头发倒卷上去,汗珠子顺流而下。她可是腿不乱,脚不停,一声气也不吭,只顾一步步往前蹬。忽然背后哧啦声响,一辆自行车冲了上来,只见韩姐弓着腰,跟趴在车把上一样。头上脸上肩膀上,黄霜霜的一层尘土,她扭头盯着小孙,哈哈一笑。一张花脸,一嘴白牙。那笑声又比早起更加沙哑。小孙明白了,生产队的“水车牙轮”已经解决了。韩姐跳下车子,抽出一只手,推着三轮前进。小孙叫道:

“你快走吧,今晚盘货。”

对呀,盘货!售货员都知道,这是繁重的工作呀。百货组,只扔下个大聪看家呀。韩姐“得”的一声,又跳上车子,伏着腰身,往风沙里冲去。小孙又离座加劲,一步步往前蹬。忽然又是哧啦声响,原来韩姐掉转了车头,顺着风,箭一般奔了回来,哑嗓使劲叫道:

“拐弯的时候,往麦地里瞧没有?”

“怎么了?”

“我怎么觉着地里白花花的呢?一心撵你,没顾上细看。”

“我也没细看……是有些白花花的……那是黄沙吧?”

“那里没有沙荒地呀?不都是二队的高产黑土田吗?”

“呀!”小孙寻思着道,“他们刚买了碳酸氢铵,还不少呢,像是五千斤。”

“要都在明面上撒着,可不都白糟践了。”

夜色朦胧,风怒号,土惊飞。两双亮晶晶的眼睛,对望了一眼,如同电闪,差不多同声叫道:

“你快去。”

“你快回。”

韩姐借着风势,真个一溜烟般跑了。小孙爽性跳下三轮,一手扶车把,一手拽车座,埋着头,努着腰,一步一个劲。等到推回镇上,摸黑拐进商店后院,衬衣早已贴在脊梁上了。可她只是拿上毛巾,把短头发上、蓝布衣服青布鞋上的尘土掸了几掸,就悄悄走进店堂。店堂里灯明火亮,百货组、布匹组、文具组,上架下柜,清点归置,算盘珠子得得响着。小孙悄悄走到百货架子跟前,伸手去数玻璃杯。大聪猛回头,吃惊叫道:

“孙姐,是你呀。”

小孙怏怏地把韩姐半道发现化肥问题、折回二队去的事说了说。大聪想了想,说道:

“早起三队也来拉碳酸氢铵来着,我给仓库开的条,也是五千斤。”

“告诉他们不能明使没有?”

大聪摇了摇头:“我忙着……”

“得刨沟。得着土埋上。”

“详细的,我也说不全面呀……”

“韩姐回来,你们俩盘货。”

说着悄悄退出灯明火亮的店堂。

可是料想不到,结果是韩姐和小孙一同回来的。

原来二队和三队,对这一号化肥的性能,都不大熟悉。又都不很相信售货员说的道理,这两个售货员就寻思:办事要办彻底。离了生产队,都奔公社反映去了。她们在公社里碰了头,公社书记很重视这个情况,立刻派人下去。她们两个才一同骑上车,乘着北国的春风,回到商店里了。

店堂里明灯盏盏,大聪又钻到哪里去了呢?两人会心一笑,悄悄走到后院,走进东厢房。果然,炉子上热着两个银亮的饭盒。饭盒上边,齐头并脑两双筷子。韩姐和小孙立刻矮挫了半截身子,坐在炉边的小凳子上边了。那大聪呢,挺挺地靠墙站着,水灵灵地站着,笑吟吟地站着。

(有删改)

文本二:中国有句话叫“尺水兴波”,就是“咫尺应须论万里”的意思,指的是短篇小说叙述上的“由小见大”。就这么点水,和这么点泥。要是凑合的话,就凑合了呗。要是和出来还要“兴波”,兴起来还要“论万里”,只好去讲究“空白”了。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手段在我们祖国发挥得淋漓尽致。请看空空舞台,随手是门是窗,随步是山是水。空间和时间都因无为有,所以无限。国画更加明显,不但花木无根,群山都可以不落地。画家把构图构思,直接叫做“布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什么“计白当黑”,“字在字外”,也就是音响上“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思。

小说不论大小,也都得留够空白。“空白”究竟有些什么好处?有说是省略。省略当然是要紧的,好的赖的全堆上去,那还算什么本事呢?但“空白”的奥妙不仅仅在这里。“此处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不在省略的范围里了。留得好的“空白”,留给读者的是想象。白纸黑字触发了感情,感情引到一个缺口,缺口外边是空白。到此什么也不管了,任凭读者去海阔天空,鱼跃鸟飞。

(节选自林斤澜的《谈“叙述”》)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小孙、大聪准备替韩姐出车卖货,结尾大聪悄悄准备晚饭等多个情节,都表现了三人之间的默契。
B.大聪在领头掸土扫地,准备开门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这是她在发泄自己好意被拒绝后的不满情绪。
C.“店堂里灯明火亮”“算盘珠子得得响着”,这两处描写分别调动听觉与视觉来表现盘货时的繁忙和紧张。
D.文章结尾交代了韩姐和小孙都到公社反映情况,体现了二人之间的默契和面对工作错误时及时改错的态度。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么点水,和这么点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表现了短篇小说篇幅短小的文体特点。
B.空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到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中,在各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C.“省略”是重要的文学叙事策略,叙述中无论好的坏的内容都可以省略,其范围比“空白”大得多。
D.鲁迅写人死,不写死样:写杀头,避开行刑;写人发疯,也只写疯眼看世界……这些都属于“空白”。
8.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9.文本二中的“尺水兴波”具体指什么?请结合文本一做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宗贞观八年。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上遣使让之,征伏允入朝,称疾不至,仍为其子尊王求昏。上许之,令其亲迎,尊王又不至,乃绝昏。伏允复遣兵寇兰、廓二州。伏允年老,信其臣天柱王之谋,数犯边。又执唐使者赵德楷,上遣使谕之,十返。又引其使者,临轩亲谕以祸福。伏允终无悛心

十一月丁亥,吐谷浑寇凉州。己丑,下诏大举讨吐谷浑。上欲得李靖为将,为其老,重劳之。靖闻之,请行。上大悦。十二月辛丑,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碛石道,刑部尚书任城王道宗为鄯善道,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末道,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利州刺史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突厥、契苾之众击吐谷浑。

李靖督诸军经碛石山河源,至且末,穷其西境。闻伏允在突伦川,将奔于阗,契苾何力欲追袭之,薛万均固言不可。何力曰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万均及引兵从之碛中乏水,将士刺马血饮之。袭破伏允牙帐,斩首数千级,获杂畜二十余万。伏允脱身走,俘其妻子。

大宁王顺,隋氏之甥,伏允之嫡子也,为侍子于隋,久不得归,伏允立他子为太子。及归,意常怏怏。会李靖破其国,国人穷蹙,怨天柱王。顺因众心,斩天柱王,举国请降。伏允帅千余骑逃碛中,十余日,众散稍尽,为左右所杀。国人立顺为可汗。壬子,李靖奏平吐谷浑。乙卯,诏复其国,以慕容顺为西平郡王、故吕乌甘豆可汗。上虑顺未能服其众,仍命李大亮将精兵数千为其声援。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吐谷浑》,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力曰/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万均乃引兵从之/
B.何力曰/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万均乃引兵从之/
C.何力曰/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万均乃引兵从之/
D.何力曰/虏非有城郭/随水草迁徙/若不因其聚居袭取/之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万均乃引兵从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伏允终无悛心”中的“俊”,与成语“怙恶不悛”中的“悛”,都是悔改的意思。
B.“丁亥”中的“丁”是十二地支之一,“亥”是十天干之一,二者相配表示具体日期。
C.侍子,古代属国之王或者诸侯遣子入朝陪侍天子,学习文化,所遣之子称为“侍子”。
D.“及归”中的“及”与《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中的“及”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从本心里想着和吐谷浑可汗伏允搞好关系,所以伏允为他的儿子尊王求婚,唐太宗答应了,虽后来婚约断绝,但责任不在唐太宗。
B.唐太宗准备下诏大举讨伐吐谷浑时,想要李靖做主帅,又担心因为他年老,难以烦劳;李靖听说后,主动请求带兵出征,唐太宗非常高兴。
C.大宁王慕容顺是伏允的嫡子,从隋朝回来后,内心常不快乐,后来遇到吐谷浑被攻破,就顺应民心,杀掉天柱王,举国请求投降。
D.大宁王慕容顺被吐谷浑人拥立为可汗,面对既定事实,唐太宗只好承认,为防不测,他命令李大亮领数千精兵驻扎在吐谷浑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吐谷浑可汗伏允遣使入贡,未返,大掠鄯州而去。
(2)伏允帅千余骑逃碛中,十余日,众散稍尽,为左右所杀。
14.促使唐太宗决定讨伐平定吐谷浑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回答。
2022-11-1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焦陂

欧阳修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向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

明日君恩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注】①这是一首回忆题材的诗作,约作于欧阳修上表朝廷请求退隐期间。②金龟:唐武后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佩金龟袋。此指身上所佩玩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写荷塘美景:荷花盛开,倒映水中,格外光鲜,香气四溢,沁人心脾。
B.“秋水鱼肥鲙如玉”一句化用了西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如玉”形容鲙鱼肉之细腻洁白。
C.七、八两句与“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相近,都表达了诗人开怀畅饮、豪爽的气度。
D.通篇以轻快酣畅的笔调回忆焦陂的美景、美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为官一方与民同乐的理想。
16.诗歌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1-1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