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湘潭市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湖南 高二 期中 2023-03-06 1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9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这标志着我国的媒体融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任务也进一步升级,媒体融合需要走向纵深发展。在此背景下,作为媒体融合主要动力的传统媒体人,如何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努力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这是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

融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和传播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媒体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传播介质,而是向着网络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在服务内容和手段上实现转型。传统媒体人置身其中,既要牢牢守住主流舆论阵地,又不能抛弃新媒体阵地,因此必须主动转变观念,颠覆传统思维,树立媒体融合理念,调整工作状态,适应新媒体时代。颠覆传统思维就必须消除新媒体是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这一错误的观念,要在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的体系下,主流媒体牢牢占据互联网上的舆论引导主动权,实现媒体间的“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

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习惯用受众来界定他们的信息传播对象;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更多地使用用户来定义他们的传播对象,强调用户是产品使用和服务的对象。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的社会传播模式,社会个体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位,并且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定义了传播方式和内容,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推送成为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点。

可见,传统媒体从不缺少内容,缺少的是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果用户不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会转而选择其他媒体。因此,传统媒体人要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意识,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信息,目标是什么,按照用户的媒体消费需求进行内容生产,细分用户市场,精准推送产品,培养用户对于自己建设的新媒体平台的认知度、依赖度和忠诚度。

传统媒体要推动媒体融合向前发展,就要重新定义服务,因为所有信息的推送都要带着服务才有黏合度。从大处着眼,主流媒体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从小处着眼,主流媒体要放下身段,将发展用户、聚集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将新闻报道转变为服务实践,积极改善用户服务体验。服务通常借助于平台实现,因而传统媒体要加强平台的建设能力,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传统媒体人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尽快适应时代,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更好地推动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编自梁燕《传统媒体人如何快速适应新媒体时代》)

材料二∶

相对于传统媒体,当前对新型媒体的管制相对宽松。诸如近些年出现的网络电视,由于能够兼容电信和广电,从而由多个部门共同监管。伴随运营工作的开展,行业利益的争夺也渐渐浮出水面。单从手机终端来看,运营商为了能够将APP植入手机中,就必须具备多个部门颁发的牌照。

伴随科技水平的提升,媒体融合的价值越来越高。媒体技术的快速进步,直接影响用户的基本取向,从而也对媒体融合带来了诸多影响。正是这一因素,我们国家的媒体融合直接和技术发展有所关联。尤其是传播模式和媒体形态实际联系极为明显。

对于媒体来说,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才一直都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掌握了大量具备跨媒体能力并且懂得管理的全面人才,才能在媒体完成融合之后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人才虽然了解媒体,却不懂得如何管理;同样,有些人才虽然懂得管理,却对媒体的了解非常少。正是这一情况,当前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摘编自王红萍《浅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从社会关系重塑角度看,应以用户为中心,重建与用户的新型连接关系。以用户为中心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生产上,吸纳用户意见,注重场景化生产和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关系维护上,以用户画像为依据,开展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渠道建设上,吸引用户分享传播,构建多元传播体系。在这方面,头部媒体和中央级媒体一直走在前列。《人民日报》加快推进融合步伐,建设融合传播矩阵,不断推出爆款融媒产品,报网端微十多种载体覆盖用户近8亿人次。在建军9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仅81日建军节当天的浏览次数就达到3.94亿。以用户为中心守正创新,主流媒体迸发出超强传播力。当前,主流媒体思想观念上的“破圈”成效越来越显著,地方主流媒体也在积极突破,在重大叙事中议程设置能力逐渐增强,爆款产品百花齐放。

(摘编自段梦《主流媒体在“破圈”与“建圈”中的迭代升级与深度融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主流媒体应积极发挥新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附属和延伸作用,像《人民日报》一样不断推出爆款融媒产品。
B.大众传媒时代,传统媒体信息传播对象是“受众”,受众是被动接受者,可见传统媒体人缺少服务意识。
C.传统媒体缺少了对用户的精准把握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果用户能获得良好的信息体验,就不会选择其他媒体。
D.媒体融合需要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无论是作为媒体融合主要动力的传统媒体人,还是新媒体人,都应主动求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媒体要推动媒体融合向前发展,就需要加强平台的建设能力,整合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B.近年来出现的网络电视,由多个部门共同监管,行业利益争夺逐渐浮出水面,这就需要对新型媒体进行更加科学的管理。
C.以用户为中心,需要媒体人重建与用户的新型连接关系,根据用户的媒体消费需求进行内容生产,并精准推送产品。
D.互动H5《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获得成功,可以看出主流媒体吸纳了用户的意见,注重了场景化生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具备媒体融合特点的一项是(     
A.某报业集团近日开展了“百年路,忆峥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征文活动,并将获奖文章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B.“学习强国”APP用户可以通过“强国通”版块创建和加入学习组织,还可以发起视频会议、邀请好友展开对战答题。
C.湖北广播电视台的长江云平台建设了电子政务大厅,当地政府部门已经落户平台,及时发布老百姓关注的各类信息。
D.江西电视台在2021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借力新华智云,推出的《两会云指数》《江西成绩单》等媒体产品引起广泛关注。
4.请简要概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学校校长办公室邀请你参加“利用新媒体,营造好氛围”的论坛活动,请你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拟写发言提纲。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身体呈扁圆形,红色的鳍,蓝色的鳞片。每年只在第一场雪降临之后才出现,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心安理得了。

如果不想听逝川在初冬时节的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

泪鱼一般都在初雪的傍晚从上游下来,所以渔民们早早就在岸上燃起了一堆堆篝火。那篝火大多是橘黄色的,远远看去像是一只只金碗在闪闪发光。这一带的渔妇大都有着高高的眉骨,厚厚的单眼皮,肥肥的嘴唇。她们走路时发出咚咚的响声,无论长幼,都一律梳着发髻。她们在逝川岸边的形象宛如一株株粗壮的黑桦树。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如果你乘着小船从逝川的上游经过这个叫阿甲的小渔村,想喝一碗喷香的茶,就请到吉喜家去吧。

要认识吉喜并不困难。在阿甲,你走在充满新鲜鱼腥气的土路上,突然看见一个丰腴挺拔有着高高鼻梁和鲜艳嘴唇的姑娘,她就是吉喜,年轻时的吉喜,时光倒流五十年的吉喜。她发髻高绾,明眸皓齿,夏天总是穿着曳地的灰布长裙,吃起生鱼来是那么惹人喜爱。而现在你若想相逢吉喜,也是件很容易的事。在阿甲渔村,你看哪一个驼背的老渔妇在突然抬头的一瞬眼睛里进射出雪亮的鱼鳞般的光芒,那个人便是吉喜,老吉喜。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吉喜接连做了几个噩梦,她听见了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不用说,雪花来了,泪鱼也就要从逝川经过了。吉喜觉得冷,加上一阵拼命的咳嗽,她的觉全被惊醒了。她穿衣下炕,将火炉引着,用铁质托架烤上两个土豆,然后就点起油灯,检查捕泪鱼的网是否还有漏洞。她将网的一端拴在火墙的钉子上,另一侧固定在门把手上,从门到火墙就有一幅十几米长的渔网像疏朗的雾气一样飘浮着。银白的网丝在油灯勃然跳花的时候呈现出琥珀色,吉喜就仿佛闻到了树脂的香气。网是吉喜亲手织成的,网眼还是那么匀称,虽然她使用木梭时手指不那么灵活了。在阿甲,大概没有人家没有使过吉喜织的网。她年轻的时候,年轻力壮的渔民们从逝川进城回来总是带回一团团雪白的丝线,让她织各种型号的网,当然也给她带一些头巾、首饰、纽扣之类的饰物。那时的吉喜在火爆的太阳下织,也在如水的月光下织,有时织着织着就睡在渔网旁了,网雪亮地环绕着她,犹如网着一条美人鱼。

吉喜将苍老的手指伸向网眼,接着去看烤土豆熟了几成,然后又烧水沏茶。磨磨蹭蹭地吃喝完毕时,天犹犹豫豫地亮了。吉喜的木屋就面对着逝川,河对岸的林带一片苍茫。吉喜看了会儿天,又有些瞌睡,就歪倒在炕上打盹。

吉喜再次醒来是被敲门声惊醒的,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

胡刀怀中拥着一包茶和一包干枣,大约因为心急没戴棉帽,头发上落了厚厚一层雪,像是顶着一张雪白的面饼,而他的两只耳朵被冻得跟山植一样鲜艳,懊丧地连连说:“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吉喜看了一眼手足无措的胡刀。男人第一次当爸爸时都是这么慌乱不堪的。

“要是泪鱼下来时她还生不下来,吉喜大妈,您就只管去逝川捕泪鱼,唉,真的不是时候。还差半个月呢,这孩子和泪鱼争什么呢……”胡刀垂手站在门前翻来覆去地说着,并且不时地朝窗外看着。窗外能有什么?除了雪还是雪。

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吉喜打发胡刀回家去烧一锅热水。她吃了个土豆,喝了碗热茶,把捕鱼工具一一归置好,关好火炉的门,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

一百多幢房屋的阿甲渔村在雪中显得规模更加小了。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吉喜望了望逝川,它在初雪中显得那么消瘦,她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微妙的震颤了。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他就被葬在逝川对岸的松树林中。那时的吉喜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胡会那时常常到吉喜这儿来讨烟吃,吉喜的木屋也是胡会帮忙张罗盖起来的。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吉喜洗了洗手,询问反应有多长时间了,有什么感觉不对的地方。

胡刀家正厅的北墙上挂着胡会的一张画像。胡会歪戴着一顶黑毡帽,叼着一杆长烟袋,笑嘻嘻的,那是他年轻时的形象。时光倒回五十年。吉喜正站在屋檐前挑干草。落日掉进逝川对岸的莽莽丛林中了,吉喜这时看见胡会从逝川的上游走来。他远远蠕动的形象恍若一只蚂蚁,而渐近时则如一只笨拙的青蛙,走到近前就是一只摇着尾巴的可爱的叭儿狗了。吉喜笑着将她体味到的类似蚂蚁、青蛙、叭儿狗的三种不同形象说与胡会。胡会也笑了,现出很满意的神态。吉喜在那个难忘的黄昏尽头想,胡会一定会娶了她的。然而胡会却娶了另一个女人做他的妻子。

产妇再一次呻吟起来,吉喜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在吉喜的接生史上,还没有一个孩子是在泪鱼到来的这天出生的,从来没有过。她暗自祈祷上帝让这孩子在黄昏前出生,以便她能成为逝川岸边捕泪鱼的一员。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产妇再一次被阵痛包围。羊水破裂之后,吉喜终于看见了一个婴孩的脑袋像只熟透的苹果一样微微显露出来,那颗猩红的果实终于从母体垂落下来,那生动的啼哭声就像果实的甜香气一样四处弥漫。

“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听着逝川发出的那种轻微的呜咽声,不禁泪滚双颊。她再也咬不动生鱼了,那有质感的鳞片当年在她的齿间是怎样发出畅快的叫声啊。她的牙齿可怕地脱落了,牙床不再是鲜红色的,而是青紫色的,像是一面旷日持久被烟熏火燎的老墙。她的头发稀疏而且斑白,极像是冬日山洞口旁的一簇孤寂的荒草。

吉喜就这么流着泪回到她的木屋,她将渔网搭在苍老的肩头,手里提着木盆,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然后呆呆地站在岸边等待泪鱼上网。她开始起第一片网,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又过了一段时间,曙色已经微微呈现的时候,吉喜开始起第二片网。她小心翼翼地拉着第二片网上岸,被收上来的网都是雪白雪白的,她什么也没看见。

天色渐渐地明了,篝火无声地熄灭了。逝川对岸的山赫然显露,许多渔民开始将捕到的泪鱼放回逝川了。吉喜听见水面发出“啪啪”的声响,那是泪鱼入水时的声音。吉喜仿佛看见了它们那蓝色的脊背和红色的鳍,它们的尾灵巧地摆动着,游得那样快。它们从逝川的上游来,又到逝川的下游去。吉喜想,泪鱼是多么了不起,比人小几百倍的身子,却能岁岁年年地畅游整条逝川。而人却只能守着逝川的一段,守住的就活下去、老下去,守不住的就成为它岸边的坟冢,听它的水声,依然望着它。

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将两片渔网拢在一起,站在空荡荡的河岸上,回身去取她的那个木盆。她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受孕般的和平之中。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充满了北国情调,对景物描写生动贴切,如“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
B.小说合理使用插叙手法,交代了上一代的情感纠葛。既避免了单一叙述方法所带来的单调,又使得作品内容更加丰富。
C.泪鱼既是村民美好夙愿的寄托,也是小说的线索。小说通过泪鱼的捕和放结构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D.《逝川》的情节并不复杂,也不设置矛盾冲突,作品在平淡的叙事和清新的笔调中,体现生命的真谛,彰显人性的美好。
7.关于文末结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喜把泪鱼放回逝川,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极富画面感地写出吉喜的苍老疲惫。
B.“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和开头构成首尾呼应,使情节结构更完整。
C.阿甲渔村的受孕般的和平氛围,呈现出悲悯人性对人精神上的疗愈,透露出温情与希望。
D.喜剧性的结尾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播种恩泽也收获了回报,合乎人情人性,彰显主旨。
8.作者创造的会流泪的泪鱼与吉喜有相通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家乡的众多河流以其流动与丰盈给了迟子建创作源泉,成为她作品中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意象,使其作品流淌着丰饶的生命之歌。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标题“逝川”的丰富内涵。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纲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纲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

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①文信侯:吕不韦。   ②武安君:白起。   ③应侯:范雎。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B.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C.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D.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质,文中是人质的意思。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国家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
B.“君其试臣”的“其”与“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其”意思相同。
C.“请因孺子而行”与“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因”用法相同。
D.“今王赍臣五城”与《谏逐客书》中“藉寇兵而赍盗粮”中“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信侯请张唐到燕国做相国,张唐认为自己要到燕国去,必然经过赵国,那时一定会被赵国捉住,所以他推辞了,这令文信侯不高兴。
B.武安君在秦国对外战争中,为秦国夺取了不计其数的城邑,但在是否攻打赵国上与文信侯意见不一致,就被绞杀在咸阳城外。
C.甘罗见到张唐,以武安君和张唐、应侯与文信侯作比较,让张唐认识到拒绝文信侯的利害关系,成功说服张唐主动接受使命。
D.赵王割五座城池给秦国以扩大河间的地盘,是因为甘罗许诺割城后,秦国就会让燕太子回去,与燕断交,转而与赵国一起攻打燕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
14.文信侯与甘罗都要从赵国得到土地,但做法不同,简要概述。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绮”是名琴,峨眉山是名山。首联简短的十个字,把蜀僧浚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与敬佩。
B.颔联中“为我”二字表明蜀僧浚对作者的极端崇拜,言听计从,后句用大自然万壑松涛之声比喻琴音的清越宏远。
C.“馀响入霜钟”句不但写出了琴声余音袅袅,“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非常巧妙。
D.尾联运用侧面描写,以作者听琴沉浸于琴声中达到入神的状态,不觉天色已晚天气已变,衬托出弹琴者技艺高超。
16.“客心洗流水”一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提出了求教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三十三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3)李白《将进酒》中显示诗人自信和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的先民早就创造了富有诗意的生存方式,华夏大地在整体上就是诗意生存的乐土。诗意生存是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精华,这份丰厚文化遗产的继承权首先是属于全体当代中国人的。但是________,我们在物欲腾涌、人心狂躁的现实中沉溺得太久,我们的心灵被世俗的阴影遮蔽得_________,对先民们的诗意生存方式已经恍若隔世。那么,我们还能超越眼前的处境吗?(             )回答是:能!鲁迅说得好: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与其放弃努力,_________,不如自我振作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走上人生的向上之路。要问怎样才能自我振作?读诗是最为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得益于汉字超强的表达功能和稳固性质,中华先民的事迹及心迹相当完好地保存在古代典籍中,今人解读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障碍。先民的思维由于在整体上具备诗性智慧的特征,所以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都保留着先民诗意的生存,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范围。但是最重要的阅读对象当然是古典诗歌,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一部中国古代诗歌史。因为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的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毋庸讳言             黯淡无光             自甘沉沦             奋起直追
B.有一说一             黯淡无光             自甘沉沦             迎头赶上
C.毋庸讳言             暗无天日             自甘堕落             奋起直追
D.有一说一             暗无天日             自甘堕落             迎头赶上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还能走向希望的田野吗?
B.我们还能对诗意人生抱有希望吗?
C.我们还有拥有诗意人生的希望吗?
D.我们要始终拥有对诗意人生的希望。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民的思维由于在整体上具备诗性智慧的特征,所以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都保留着先民诗意的生存方式,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范围。
B.由于先民的思维在整体上具备诗性智慧的特征,所以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都保留着先民诗意生存的印迹,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范围。
C.由于先民的思维在整体上具备诗性智慧的特征,所以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都保留着先民诗意的生存,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范围。
D.先民的思维由于在整体上具备诗性智慧的特征,所以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中都保留着先民诗意生存的方式,都应进入我们的阅读范围。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目不识丁,①        ,而绝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

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        ,但一辈子下来,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自嘲。最后,他唯一能抓住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的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能够代代感应,③        

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君子的差距,然后见贤思齐,产生对高山景行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君子,肯定名不副实。

总之,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及现代青年一代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的包含个人修身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儒家文化不可或缺的孔子的修身之道是一套完整科学的儒学思想体系。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改成四个短句,要求用“孔子的修身之道”作为首句的开头,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符合逻辑,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北京卫视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在该纪录片中,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拜师外卖小哥,12小时送单只赚了41块,他累瘫在马路牙子上:“太委屈了,这个钱太不好挣了。我今天跑了那么长时间,就挣这么点钱,离我的100块钱的目标差那么多。听不如看,看不如干!”视频播出后,此事在社会各界引发极大关注,美团与饿了么4月29日相继做出正式回应,明确表示已逐步取消对骑手逐单处罚,并将继续努力提升骑手体验。有网友说:“这样的体验真的很好,只有真的去体会才能理解,……这位领导的体验也是社会的进步,应该鼓励和肯定!”有网友说:“各级领导如果都能这样去体验感受底层百姓工作生活的艰辛,我们的社会风气肯定会有明显改变!”


对于这一事件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时评,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理解重要词语含义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  概括分析、比较材料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  迟子建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李白(701-762)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220.65变换句式  连贯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任务驱动型作文  反思 反省  理解 宽容 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