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03-18 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反思并适应媒介技术对母语习得的影响,在不断接触、分析、判断、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媒介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合。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聚焦时代发展的前沿,彰显语文学科的自我成长,意义重大,但在当下的教育情境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的开展,仍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如何抵御多元媒体对教学的干扰问题。新媒介的引入可以增加信息容量,提高信息传播速度,拓宽学生的阅读与交流空间,但集文字、音频、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的超文本,也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游离于阅读内容之外。如果一味追求媒介的丰富,追求声、光、电的交响,而忽略了阅读的主体内容,则得不偿失。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虽然还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广大师生能积极面对时代发展给语文的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拓宽跨媒介视野,创造性地开展的实践,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任明满、郑国民、王彤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内涵、实施策略与挑战》)

材料二:

2018年的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VR诵经典古诗词虚拟现实体验等数字阅读的多媒介互动展示,而引人入胜的沉浸式体验让读者了解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像这样的“VR+书的跨媒介阅读场景正逐渐泛在化,并改变了我们的阅读姿势

首先发生改变的是阅读习惯。读者开始习惯于多种媒介同时呈现在一个页面上,与阅读传统文字印刷的文本相比,阅读时读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是不一样的。另外,阅读形式也越来越协同化。所谓协同化,实质上就是个体阅读逐步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过去我们说阅读是很个体化的,一个人拿一本书,安安静静地在一个地方读。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在阅读之前,总会先上网翻看网友的评价。那么如果某一个平台不推送某本书的相关信息,你还会不会关注它?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阅读习惯?当阅读入口开始发生改变,只要你愿意开放自己的书架,别人就可以看到你对这本书的批注,同理,你也可以看到很多不同人的批注、圈阅,这会不会影响你的阅读认知呢?

跨媒介阅读背后实质是思维的表达,一个成功的、良性的跨媒介阅读活动,植根于一种思维模式的构建。跨媒介阅读不能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形态改变。要想读懂思维之美,首先要读懂不同媒介语言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在跨媒介阅读中,比较容易形成的形态是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相结合,因为很多影视作品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这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影视阅读成为跨媒介阅读的首选。然而,之后如何成功地阅读才是关键,要知道,语文课中基于影视作品的跨媒介阅读和一些地区开展的影视教育活动是截然不同的。

思维之美的另一种体现是要注重阅读元素的分拆和关联,形成图谱化的个人阅读知识体系。跨媒介里面有很多元素,戏剧有戏剧表现语言,绘画有绘画表现元素,数字艺术更是元素众多,这恰恰是我们应该时时刻刻注意的。这种分拆和关联背后,实际上是分类思想,先分类再建立关联,然后重新将关联以后的知识结构化,形成一种思想,让阅读成为一个体系。跨媒介阅读不止于阅读浏览不同媒介信息,更要聚合思维和思想,形成新的跨媒介阅读知识图谱。

(摘编自吴钟铭《跨媒介阅读改变了什么》)

材料三:

经典名著具有多重教育价值,应列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面对新媒介技术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以及我们被逐渐改变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想要继续发掘经典名著的多重教育价值,就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介和新技术的力量。传统媒介下的经典名著通常以印刷文字为载体,印刷文字有一定优势,如阅读印刷文字能够赋予人们想象力,能够养成缜密的逻辑思维。但在自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经典名著想要经久不衰就要不断寻求新的理解媒介。我们应该了解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介。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亡,而是会将传统媒介纳入自己的内容体系。传统媒介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所以经典阅读在新时代下寻求新的理解媒介并不是要完全抛开传统媒介。另一方面,要用跨媒介激活经典名著的新生命。经典名著因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被演绎成不同形式的作品,方便师生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到不同形式的经典名著。与传统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将经典名著的阅读与跨媒介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发挥两者优势。以《水浒传》为例,随着广播、影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兴起,《水浒传》打破了原有的传播范围,拓宽了受众范围,增添了经典名著的表现形式。借助无线广播,《水浒传》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播达到鼎盛状态。随之而来的是影视媒介对《水浒传》的影响,自从电视普及后,电视剧就超越了无线广播对《水浒传》的影响,随着拍摄技术的提高和对《水浒传》的解读越来越深刻,1998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自制剧《水浒传》,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观看《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潮。而在网络方面,有专以讨论《水浒传》及其相关作品为主要内容的贴吧,将解读的权力真正放到了大众手中。各类媒介对《水浒传》的解读与《水浒传》原著文本之间达到了互文互读,跨媒介阅读给经典名著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张砚妮《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媒介阅读通过跨越整合传播介质,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生活的联系。
B.多元媒介对教学造成了许多干扰,可见开展跨媒介阅读实践活动面临严峻挑战。
C.在跨媒介阅读中,读懂不同媒介语言间的转化过程,就能读懂思维之美。
D.麦克卢汉强调新媒介兴起背景下的阅读不会完全抛弃传统媒介,更不会使其消亡。
2.根据相关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能够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
B.跨媒介阅读应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及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
C.跨媒介背景下的阅读会改变传统的阅读形式,使协同化程度加深,个体阅读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型阅读。
D.在跨媒介阅读中文学阅读与影视阅读结合是常态,影视作品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下列做法中,不属于跨媒介学习的一项是(     
A.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后,学生将这首词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B.观看完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后给剧中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C.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名作《虾》,学生用诗歌的形式描绘自己看到的虾。
D.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片段,学生按事件发展顺序写剧本大纲。
4.材料一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在进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时,应该规避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丁扶贫》

金光

精准扶贫中,局里每名干部包扶一个贫困户,还剩一户没人帮扶。局长拿着花名册盯了良久,对办公室主任说,让老丁去吧。

老丁是个退伍兵,来到单位二十多年连个副科级都没混上。办公室主任把局长的决定告诉老丁,老丁只说了一个字:中!

老丁包扶的是苗家沟唐大石一家。这家就大石一个劳力,上有79岁卧病在床的母亲,下有两个在镇上读书的娃娃,妻子两条腿畸形,只能坐在矮凳子上,以手代脚挪着前行。老丁见唐家的光景确实愁人,就从家里拿来一些衣服被褥,又自掏腰包买了些生活必需品送到唐家。局长批评老丁说:你这接济式的扶贫是不行的,要扑下身子,与贫困户一起研究致富项目,只有搞产业扶贫才是出路。

老丁就和唐大石琢磨项目,想一个被否定一个,末了对大石说:不行咱们养猪吧,这个项目简单又不用花太多的本钱。大石说:猪要吃饲料,没钱买可咋办?老丁指着门前沟渠上长的两排灰灰菜说:这后山沟里的草就足够养百十头猪了,还让它吃什么饲料,再说了,这猪吃草长出的肉可是难得的原生态猪肉。

老丁领着唐大石在唐家屋后的洼地上挖八个土坑,用石头垒成猪圈,自己又掏钱买了八头猪崽,养起了猪。老丁重新收拾了一下唐家的生活用品,又在山墙边续了一间简易房。每周五老丁都随单位的扶贫车过来,帮着割猪草、馇猪食,白天和唐家人一起吃饭,夜里就宿在简易房里,到了周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县城。这样,一周保证三天住在唐家。

那天夜里,突然天降暴雨,猪圈灌满了水;老丁的简易房也漏了雨,被褥被雨淋得湿透了。老丁赶紧把大石叫起来,两人摸黑把猪崽从水里捞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然后一个挨一个地把猪圈扒个小豁口,将水排放出去。他们折腾了一夜,才将猪崽重新又安置到猪圈里。

老丁被雨水淋病了,发高烧,回到县城住了五天医院。当他出院随扶贫车来到唐家时,反少了一头猪崽,他问大石,大石说:后山沟有红毛狼,夜里听见猪崽叫,起来追时,红毛狼叼着一头猪崽上山坡了。

老丁气得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那个空了的猪圈。他和大石上山砍了些黑老鸹刺,围在猪圈旁边,防止红毛狼再来叼猪崽。周六镇上逢集,老丁又买了一头猪崽放进猪圈里。

七个月后,老丁帮唐家养的八头黑猪有七头要出栏了,局长说:老丁养的生态猪市场上可买不到,希望单位的人到唐家消费扶贫。扶贫日那天,单位的人一拥而上,直接将两头大黑猪消费了。之后局长亲自做广告,以每公斤35元的价格,将剩余的五头猪卖给了一家大酒店。

老丁将卖猪的钱交给唐大石,问他下一步怎么办。大石憨厚地笑着说:继续养猪呗。老丁笑了:你开窍了。

那天,大石弄了两瓶粮食酒,老丁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两人对饮起来。酒至半酣,老丁说:大石,我不能一辈子跟着你,你得想办法自立呀。

大石想了想,说:这养猪的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得操心。你只要能帮我卖,我可以多养一些。

老丁说:来,闷一口!我明儿到镇上帮你办10万元扶贫贷款,咱们把你后坡的责任田全改成猪场,养上三五十头,就叫它生态猪养殖基地。

大石从来没贷过款,怕出了岔子还不上。老丁鼓励他说,想致富就得闯一闯。

第二天,老丁领着大石到镇上办了贷款,直接订了一卡车水泥,开始按照他的思路一步步实施。晚上老丁和大石干活儿累了,又拿出那天没喝完的粮食酒喝着。这时村支书来了,商量说看能不能以大石的基地为龙头,弄成集约化经营,让有条件且愿意养猪的村民都参与进去。大石对支书说:那你喝两口。村支书对着酒瓶就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大石说:成了。

于是,养猪就成了苗家沟村的主打产业,几茬猪出栏后,苗家沟的生态猪就有了名气,被市里定为脱贫致富典型。

三年过去了,老丁的脸变黑了,皱纹也多了起来。唐大石的破旧的瓦屋变成了两层红顶楼房,漂亮的大门上还挂着一块鲜亮的标牌: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大石的两个孩子一个考到省城,一个考进了市师范学院。

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的总结会上,老丁做了典型发言。老丁发言时,会场上掌声雷动。

会后,局长问老丁:你当年在部队当的什么兵?

老丁望着局长,微笑着说:在连队当饲养员。

(选自《大观》2019年第9期,有改动)

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心理,如老丁“一屁股坐在石头上”“愣愣地望着”,形象地表现出他对唐大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而悲伤的心理。
B.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事,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了老丁去苗家沟村的唐大石家精准扶贫的故事,由人物的言行来构成主要情节,小说脉络清晰。
C.小说先写老丁接济式扶贫遭到了局长的批评,再写垒猪圈、买猪崽,又写水淹猪圈、狼叼猪崽,然后写贷款扩建,唐大石脱贫,情节曲折,引人人胜。
D.小说语言朴实但富有表现力,如写唐大石家境贫困,寥寥数语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用“灰灰菜”“猪崽”“红毛狼”等口语,增添了小说的乡土气息。
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叙写了帮扶唐大石的过程中老丁的艰辛付出,但没有忽视局长的作用,如扶贫策略的指导,组织单位的人消费扶贫等。
B.老丁与唐大石最终将扶贫项目确定为养猪,是因为“这个项目简单”,而且利用山沟里的草饲养出原生态猪肉,不存在销路问题。
C.“唐大石生态养殖基地”是老丁扶贫的丰硕成果,产业扶贫推动苗家沟村整村脱贫摘帽,“掌声”是群众对老丁扶贫工作的肯定。
D.村支书找唐大石商量,让唐大石带领村民集约化养猪,唐大石让村支书喝两口酒后就答应了此事,表现了唐大石的豪爽、纯朴。
8.小说叙写老丁扶贫,着重表现了老丁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9.小说以局长与老丁的一问一答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平遂至修武降汉。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顾楚有可乱者,彼项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咸与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史记•陈丞相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
B.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
C.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
D.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或谗之/陈平亡去
11.下列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位称呼。
B.“郎中”本是君王侍从官的通称。战国始有,秦汉沿置。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后世以侍郎、郎中为各部要职。
C.“寡人”即“寡德之人”。古代君王认为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所以谦称自己是“寡人”。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音悲凉。
12.下列对原文旳叙述和分析,不正确旳一项是(     
A.陈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B.刘邦能够用贤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陈平旳反间计,让陈平便宜从事;又依计而行,故意降低规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项羽疑心。
C.项羽听信谗言,猜忌多疑。这样的性格弱点,使得他无法招致天下正直有节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计,贻误了战机。
D.亚父颇有谋略、性情刚直。他欲急攻荥阳,体现了正确的战略主张;但他又任气使性,面对项羽旳生疑,他忿而离去,最终使敌方的计谋得逞。
13.把文中画线旳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顾楚有可乱者,彼项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②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2023-03-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艺书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南吕】四块玉·闲适(其三)

关汉卿

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闲适(其四)

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14.下列对这两首曲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开头“意马收,心猿锁”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格,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看破红尘的思想。
B.第一首“槐阴午梦谁惊破”用“南柯一梦”的典故,在作者看来,这“梦里功名,幻中富贵”,不过是名缰利锁,并非安乐去处。
C.第二首开头“南亩耕,东山卧”用陶渊明、谢灵运的典故,流露出作者不关怀世事、归隐山林的思想。
D.第二首末尾“愚”字是自谦之辞,反映作者掩饰锋芒、全身远祸的思想。
15.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