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分层系列-第二单元综合检测A卷
全国 高一 单元测试 2023-05-03 1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在古代虽被称为小道,但其人文精神却与正统文学之诗歌、史传相通,所谓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清代戏曲家孔尚任语),不仅有着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还能起到鉴古知今、惩恶扬善的作用。社会大众也常常是通过戏曲作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宣传爱国精神、仁政思想的杨家将戏、三国戏等世代相传,构建起中国人统一的历史价值观;《窦娥冤》《赵氏孤儿》等剧目代弱者发声,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诉求,也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期望。传统戏曲中所承载和传播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沉淀为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对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今天所谓守正就应该学习、继承古代戏曲这一优良传统。传统戏曲所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主义精神,锄强扶弱、追求公平正义,热爱生活等,仍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除此之外,我们更应该学习古典戏曲表现时代精神和人性美好的传统,创作出彰扬新的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新作品。

戏曲是体现中华民族美学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守正就必须深刻认识并坚守住这种民族艺术形式之特色。著名戏剧家张彭春、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两位先生对戏曲艺术独特性都打过类似的一个比喻,大意是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每个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具有不同的语言形态、语法和语汇。不同民族的戏剧艺术就像他们的语言一样,也有着自己的语法、语汇以及独特形态,中国戏曲特殊的艺术语汇、语法具体表现在四功五法等技术层面。无论是王国维说的歌舞以演故事、齐如山所谓的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还是当代论者将张曼君导演的戏曲艺术称为新歌舞化叙事四功五法综合而成的歌舞性特征都是中国戏曲艺术之根本属性。

守戏曲艺术形式之的关键,在于两个重要方面。一是严格的四功五法基本功训练。表演是,体的艺术,从业者必须在口、手、眼、身、步等身体各个环节进行训练,熟练掌握构成艺术的基本零件,达到举手投足都有这些功法上身了,才算掌握戏曲艺术的基本语汇;另一方面是对经典剧目的反复临摹和领悟。中国有300多个戏曲剧种,每个剧种都有自己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是该剧种发展成熟过程中经过历代艺人不断打磨而形成的艺术精品,它们是剧种艺术精华的结晶,具体体现着四功五法的运用方式和组合规律。如果说基本功是单词、笔画,那经典剧目就是体现着语法等综合要素的完整句子与段落。后学者通过对经典剧目的反复学习、临摹,逐渐领悟到其所从事的行当艺术的精髓,所以每个行当都有开蒙戏和代表剧目。戏曲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人,艺术层面的守正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阶段,夯实基本功,加强经典剧目的学习及舞台实践力度,这是今天培养守正艺术人才时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戏曲艺术基于守正而实现创新主要体现在剧目生产上。我们不仅需要按照当代审美要求对传统剧目进行重新演绎,更需要通过新的创作来丰富和发展戏曲艺术。死死守住戏曲艺术遗产,一招一式不允许走样,以博物馆方式进行保护,或许也是某个时期的权宜之计。但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戏曲艺术只有与时代一起前行,契合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需求,才会葆有持久的生命力。

(摘编自吴新苗《戏曲艺术如何守正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被称为“小道”的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及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
B.传统戏曲沉淀了共同的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有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C.不同民族的戏剧艺术有不同特点,中国戏曲艺术的根本属性体现为歌舞性特征。
D.戏曲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人,培养“守正”艺术人才时最为重要的是夯实其基本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主要运用引证法,来论述中国戏曲的人文精神的社会功能以及作用。
B.文章援引张彭春、张庚两人的观点,论述了不同民族戏剧艺术特点不同的观点。
C.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守戏曲艺术形式之“正”层次清晰,逻辑颇为严密。
D.文章通过对比论证,说明戏曲艺术相较于“守正”创新,更具现实意义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继承古代戏曲的优良传统固然重要,但是创作合乎时代要求的新作品才是根本任务。
B.戏曲守正既要守其传播优秀精神文化、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又要守住民族艺术形式之特色。
C.经典剧目是每一个剧种发展成熟的标志,它们是艺术精华的结晶,也是开蒙戏和代表剧目。
D.戏曲的创新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在不动戏曲剧目形式的基础上,彻底改变戏曲剧目的内容。
2021-11-18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禺与中国话剧

田本相

曹禺,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学名万家宝。他自幼天资聪慧,博览群书,文笔卓异。受继母的影响,爱上了戏剧,认为戏剧是一个美妙迷人的东西

1922年,考入南开中学的曹禺,开始在南开的舞台上崭露戏剧表演的天赋。1928年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凭借出色的写作和表演才能,他继钱锺书清华之龙后被誉为清华之虎。也就在这时,年仅19岁的曹禺开始创作日后震惊世界的《雷雨》,23岁时,他完成了这部处女座。

曹禺之前,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大都是把话剧当作宣传鼓吹民主革命的工具,很少顾及话剧的艺术问题。曹禺则借鉴和吸收了中国古典戏曲和欧洲近代戏剧的艺术手法,把中国的话剧艺术成功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雷雨》被看作是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雷雨》是一位善感青年的激情之作。《雷雨》中,情绪是很重要的,郁闷的情绪和冲动的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就像他自己在《雷雨·序》里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作家从心底说出来的话,好像有种力量推着他写出了雷雨。

《雷雨》是一个深思的青年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作。曹禺在《雷雨·序》中写道:我觉得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要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常常是自己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期望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光俯视这人群。

曹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对人性有着最充分的研究、最深刻的理解和最细微的体验。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的心理、人的感情、人的灵魂,把人们最隐秘的情感、最复杂的人性展现在舞台上,从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演员的表演欲望,打动着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心灵。

曹禺对创作从不敷衍。1935年,为了创作《日出》,他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经常到妓院去了解被侮辱妇女的生活情况。还差一点被打瞎了眼睛。创作中他给剧中人写小传、札记,每个人物出场都有一段非常精彩的人物介绍,在这之前还从没有人这样做过。

一戏一格是曹禺的艺术追求,在创作《原野》时,他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手法,表现了这个传奇故事。他借鉴了有戏大力渲染、无戏一笔带过的传统戏曲手法,集中刻画了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活动,把历史与现实、幻觉与真实结合在一起,在戏剧创作上做了一次新的开拓。

1937年,随着《日出》如潮的好评,曹禺成了国立剧专的一块金字招牌,大批学生慕其名报考该校,曹禺授课成为该校的一大景观。在国立剧专,曹禺为中国话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员。

195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曹禺被任命为首任院长。他以自己的眼光和见识、地位和名望,邀请郭沫若、老舍、夏衍、田汉等知名剧作家为人艺写戏,使北京人艺演出的剧本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标准和品位。正是在演出这些大师的剧作中,北京人艺形成了一种艺术氛围,一种艺术传统,最终积淀为一种艺术基因。北京人艺之所以成为一个蜚声世界的剧院,成为一个独具风格、自成一派的剧院,与曹禺是分不开的。他当过文联的执行主席,当过剧协主席,当过各种各样的委员,但他最看重的还是这个院长。现在戏剧界有一个公论,说曹禺在解放后有一个更好的作品,那就是北京人艺。

(选自《曹禺传》,有删改)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禺之前,中国话剧的先驱者们,注重话剧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鼓动方面的作用,大都没有在艺术上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B.曹禺的创作注重借鉴传统手法,在刻画仇虎复仇前后的心理时,就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有详有略、幻觉与真实相结合等手法。
C.曹禺是北京人艺的首任院长,他以自己的地位和名望邀请知名剧作家为人艺写戏,使北京人艺上演的作品长期保持高标准、高品位。
D.北京人艺能形成一种自己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传统,并积淀为一种艺术基因,成为蜚声世界的剧院,与曹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5.下列对曹禺戏剧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禺幼年时,受继母的影响爱上了戏剧;学生时代,在南开和清华的舞台上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获得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
B.曹禺善于洞察青年内心的情绪,郁闷、冲动等各种情绪在曹禺苦闷压抑的灵魂里奔涌,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他写出了《雷雨》。
C.《雷雨》是一部对人类命运的探索之作,作者以悲悯的心情展现了人们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却常常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现实。
D.曹禺的创作十分严谨,他注重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有时为了创作的真实,不惜冒着名誉受损的危险去了解生活。
6.有人评价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曹禺倾其一生为中国话剧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1-03-29更新 | 39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5课 雷雨(节选)-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帮帮帮(统编版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玩偶之家(节选)

易卜生

柯洛克斯泰:我身上带着一封给你丈夫的信。

娜拉:信里把这事完全告诉他了?

柯洛克斯泰:信里把情节尽量说得轻。

娜拉:别让他看那封信,快把信撕了!我好歹给你去弄钱。

柯洛克斯泰:对不起,海尔茂大太,我记得我说过——

娜拉:喔,我不是说我欠你的那笔债。我要你告诉我,你想问我丈夫要多少钱,我去想法子凑出来。

柯洛克斯泰:我一个钱都不想跟你丈夫要。

娜拉:那么你想要什么?

柯洛克斯泰:告诉你吧。我想恢复我的社会地位。我想往上爬,你丈夫一定得给我帮忙,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一件坏事都没干。虽然日子苦得很,可是我耐着性子一步步往上爬。现在我又被人一脚踢下来了,要是人家可怜我,只把原来的位置还给我,我决不干休。我告诉你,我想往上爬。我一定要回到银行里去,位置要比从前高。你丈夫必须给我添个新位置——

娜拉:他绝不会答应。

柯洛克斯泰:他会答应。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等我做了你丈夫的同事,你瞧着吧。用不了一年工夫,我就是经理离不开的一个好帮手。那时候合资股份银行真正的经理是厄尔·柯洛克斯泰,不是托伐·海尔茂。

娜拉:不会有这种事。

柯洛克斯泰:你是不是会——

娜拉:现在我有胆量了。

柯洛克斯泰:喔,你别打算吓唬我!像你这么个娇生惯养的女人——

娜拉:你瞧着吧!你瞧着吧!

柯洛克斯泰:是不是躺在冰底下?躺在冰凉漆黑的深水里?明年春天开冻的时候飘到水面上,头发也没有了,丑得叫人不认识——

娜拉:你别打算吓唬我。

柯洛克斯泰:你也吓唬不了我。海尔茂太太,没人会干这种傻事情;再说,干了又有什么用?到那时候你丈夫还是在我手心里。

娜拉:以后还是在你手心里?将来我不在的时候——?

柯洛克斯泰:你忘了,你的名誉也在我手心里。(娜拉站着不作声,两眼瞧着他)现在我已经通知你了。别干傻事情。海尔茂一接到我的信,我想他就会答复我。你要记着,逼着我重新走上邪路的正是你丈夫,这件事我决不饶他;海尔茂太太,再见吧。(他从门厅里出去。娜拉赶紧跑到门口,把门拉开一点,仔细听)

娜拉:他走了。他没把信扔在信箱里。喔,这是不会有的事,(把门慢慢拉开)怎么啦?他站着不走,他不下楼?难道他改变了主意?难道他——(听见一封信扔到信箱里。柯洛克斯泰下楼脚步渐渐地远了,娜拉低低叫了一声苦,跑到小桌子旁边,半晌不作声)信扔在信箱里了!(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厅门口)信在里头了!托伐,托伐,现在咱们完了!

林丹太太拿着衣服从左边进来。

林丹太太:衣服都弄好了。咱们试一试,好不好?

娜拉:(声音低哑)你过来,克里斯蒂纳。

林丹太太:(把衣服扔在沙发上)什么事?我看你好像心里很乱。

娜拉:你过来,你看见那封信没有?瞧,从信箱玻璃往里看。

林丹太太:不错,我看见了。

娜拉:那封信是柯洛克斯泰的。

林丹太太:借钱给你的就是柯洛克斯泰吗?

娜拉:是,现在托伐都要知道了。

林丹太太:娜拉,我告诉你,他知道了对于你们俩都有好处。

娜拉:你还不知道事情的全部底细呢。我签过一个假名字——

林丹太太:什么!

娜拉:克里斯蒂纳,听我说下去。将来你要给我作证人——

林丹太太:怎么作证人?要我证明什么事?

娜拉:要是我精神错乱了——这事很容易发生——

林丹太太:娜拉!

娜拉:或是我出了什么别的事,到时候我不能在这儿——

林丹太太:娜拉,娜拉,你真是精神错乱了!

娜拉:将来要是有人要把全部责任、全部罪名拉到他自己身上去——

林丹太太:是,是,可是你怎么想到?

娜拉:那时候你要给我作证人,证明不是那么一回事,克里斯蒂纳。我的精神一点儿都没错乱,我自己说的话自己都明白:那件事是我一个人做的,别人完全不知道。你记着。

林丹太太:我一定记着:可是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话。

娜拉:喔,你怎么会明白?那是一桩还没发生的奇迹。

林丹太太:奇迹?

娜拉:不错,是个奇迹,克里斯蒂纳,可是非常可怕,千万别让它发生。

林丹太太:我马上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这件事。

(节选自易卜生《玩偶之家》第二幕)

7.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柯洛克斯泰要挟娜拉这一情节,引出下文娜拉对林丹太太的托付,并触发后文娜拉与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情节设计巧妙。
B.选文中人物的台词多用口语,通俗易懂,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诗化台词风格迥异,带给读者不同的审美体验。
C.“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敢不答应”,既流露出柯洛克斯泰对目的达成的自信,又侧面表现出海尔茂胆小怯懦的特点。
D.“把衣服扔在沙发上”。看似一个随意的动作,实则真实而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理,表现了林丹太太对娜拉真切的关心。
8.请简要分析选文中娜拉的心理变化过程。
9.戏剧《玩偶之家》以娜拉的出走为结局,请简要分析选文为娜拉的出走做了哪些铺垫。
2021-06-28更新 | 405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龌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长揖不拜,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曰:“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楚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汉王与郦食其谋桡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闻言阻之,曰:“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龌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B.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龌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C.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龌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D.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龌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是古时候对将帅的敬称,也可称将帅的部下。“麾”是古代指挥军队用的旗子。
B.长揖是古代交际礼仪风俗,即拱手高举过头顶,鞠躬。是一种多用于平辈之间的行礼。
C.从横即合纵连横,秦国自西向东结交曰“合纵”,六国南北相连,联弱抗强曰“连横”。
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农本时代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多用来代指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食其前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沛公后,聪明才智得以施展。
B.郦食其语出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对其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采纳了郦食其夺取陈留县的建议。
C.郦食其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丧失德政、抛弃道义,如果汉王能够行使仁义重封六国后裔,就可以削弱楚国的势力,面南称霸。
D.汉王起初对郦食其的建议完全赞同,并要求他赶紧刻制印信动身去执行这一决策,但听了张良的建议后,又立刻改变了想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2)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