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分层巩固练-齐桓晋文之事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3-05-09 27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使“民之从之也轻”,首先应做到制民之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桓晋文之事》中,体现孟子“保民而王”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齐桓晋文之事》中,强调应该将敬老护幼之心推己及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齐桓晋文之事》中,说明以身作则可以推广到治理国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13更新 | 1620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 请根据文意续写两个句子,保持与前文结构上的一致。
     孟子,你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历寒暑,驱车马,宣仁政,置安危荣辱于度外。贫贱不能动摇你坚定的意志,纵使两袖清风,你仍然胸怀一腔浩气;富贵____________;威武____________。你是天地间独一无二的伟丈夫!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3. 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刚毅、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2020-02-13更新 | 55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性善论和性恶论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其原因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在孟子之上。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荀子讲仁礼,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宣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悉,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它们的核心仍然是“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