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3-27 42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罟(cù)       洿池(wū)             (biē)             弃甲兵(gè)
B.孝(tì)             饿(fú)             淡(guǎ)             养生死(sāng)
C.狗(zhì)       (tún)             米(sù)             序之教(xiáng)
D.衣(bó)       养(chù)             (hàn)             然鼓之(tián)
2020-03-23更新 | 3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                    牺牲玉帛,弗敢
B.则其民于河东                    贫贱不能,威武不能屈
C.百亩之田,勿其时             三军可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材木不可用也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
2020-03-23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百步后止             弃甲曳兵
B.对曰:王好战,请战喻   申之孝悌之义
C.填然鼓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始也
D.则移其民河东          须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数罟不入洿池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也”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直不百步耳,是亦走   ②寡人之民不加多,何   ③非我也,岁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⑥女不爽,士贰其行   ⑦臣之壮,犹不如人
A.①③/④⑤/②/⑥⑦B.①⑤/③④/②⑥/⑦
C.③④/①⑤/②/⑥⑦D.②③/①⑤/④⑥/⑦
2020-03-23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B.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016-11-18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一4月阶段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之以桑B.填然
C.其粟于河内D.五十者可以帛矣
2020-03-23更新 | 29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8.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亦走也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非我也,岁也
C.申之以孝悌之义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020-03-23更新 | 29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各句中,全部属于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采取的措施的一组是( )
①不违农时 ②谷不可胜食也 ③数罟不入洿池 ④鱼鳖不可胜食也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 ⑥材木不可胜用也
A.①③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2020-03-2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
C.寡人: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
D.庠序:古代的高等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2020-03-23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耳矣。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兵刃既接,弃甲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             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       加:增加
C.填然鼓             之:代“鼓”D.弃甲兵而走             曳:拖,拉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尽心耳矣                           斯天下之民至
B.填然鼓                                 顷之未发,太子迟
C.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
D.河东凶亦                           而不王者
1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指道德品质高尚之人,是中国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B.“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王道”与“霸道”相对,指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
D.“孝悌”属于中国古代孝文化,“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
1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主张以施行“仁政”去统一天下,本文倒数第二段的叙述体现了他“仁政”主张的两点具体内容:制民之产,谨庠序之教。
B.孟子可以说是个雄辩家。他能用巧妙的方法将谈话引入预设的话题中,能用连续的反问句揭露对方的破绽,能用形象恰当的比喻说明道理。本文就是最好的例证。
C.孟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性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和地位,但本文的论述却强调制民之产。由此可见,他的“仁政”主张和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互相矛盾的。
D.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鲜明地反映了他的民本思想,但是本文的叙述没有反映他的这种思想。
1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020-03-23更新 | 30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不仅是“喝”的。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从“喝”到“吃”的转变,既满足了味蕾,也丰富了茶的食饮文化。

有古为今用、________的传统吃法。刚采下的鲜嫩茶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茶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碾茶的古老,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________。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________”的魔力。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都可觅得抹茶的踪迹。

       )。铸铁壶,外观厚重朴拙,轻叩仿佛可以听闻咕嘟咕嘟的煮茶声,能更好地烘托熟洱、陈年铁观音等发酵茶的风味;银壶,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盘桓壶身,用它煮茶,洁而不染异味,茶香更和顺韵长。

茶的器具有各种材质,然而其中所盛放的茶之精髓却________。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科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精华物质茶多酚。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抹茶愈发魅力彰显。
B.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
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彰显。
D.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彰显。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材质的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品鉴
B.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来品鉴
C.不同类型的品鉴,应针对不同材质的茶器
D.茶器的材质不同,品鉴的类型不同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历久弥新       进退维谷       点石成金       海枯石烂
B.历久弥新       欲罢不能       点石成金       恒久不变
C.老而弥坚       欲罢不能       画龙点睛       海枯石烂
D.老而弥坚       进退维谷       画龙点睛       恒久不变
2020-03-23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中有“数罟不入洿池”的话,《史记》中也有“网开一面”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20字以内。
2018-08-18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同步君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第8课 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为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

孟子,性格刚毅、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2020-02-13更新 | 55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3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注];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颡(sǎng):额头。
21.孟子在这段话中围绕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22.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孟子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0-03-2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七、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2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三国时期孔明住屋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最后用圣人之言——“_____________________?”收束全篇,掷地有声。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教育与孝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及欲与神仙为伴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作者向往大江的无穷永恒。
2020-03-23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 高一必修三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

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

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及纣之身,天下又大乱。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公明仪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昔者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有删改)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B.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C.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D.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洿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邪说暴行/又作园囿洿池/沛泽多而禽兽至/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孔子的弟子尊称孔子为夫子,后世遂敬称老师为“夫子”。
B.《春秋》,即《春秋经》,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而成。
C.处士,指那些本来有很高的才能,但因为官场黑暗或未被朝廷重用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
D.禹,后人称其为夏禹、大禹,是古代传说中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传说其治理过洪水。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自己好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他借辩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宣扬儒家的“仁政”思想。
B.孟子将杨、墨两家的学说概括为“无君”“无父”,将其比作乱臣贼子的邪说,认为“无君无父”的人是禽兽。
C.孟子主张端正人心,消除邪说,反对偏激,批判怪论,这些做法是符合人民意愿和社会发展规律的。
D.孟子认为,没有大禹,天下不会太平;没有孔子,百姓将不得安宁;没有周公,人们会思想混乱。
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周公相武王诛纣,灭国者五十,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2)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2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3
名篇名句默写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选择题
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3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4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5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60.65古今异义选择题
7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9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选择题
100.65文学常识综合  姓名称谓  古代地理选择题
16-180.4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190.65广告语语言表达
20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二、文言小题
80.65判断句  倒装句  固定句式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11-150.65《孟子》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文言实词
21-220.65《孟子》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24-270.4《孟子》  文言文翻译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概括中心意思
四、名篇名句默写
23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