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19-06-11 35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甲兵而走                       曳:拖着
B.五亩之宅,之以桑             树:种植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查
D.王无                              罪:归咎,归罪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百步后止             弃甲曳兵
B.对曰:王好战,请战喻   申之孝悌之义
C.填然鼓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始也
D.则移其民河东          须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在先秦时,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穀”。
B.“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C.“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商(殷)代叫庠,周代叫序,后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D.《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2019-06-07更新 | 6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展开,孟子在对话中多次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生动深刻,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
B.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但是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C.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D.本文从正面论述“仁政”的措施和好处,并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的观点,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
2019-06-07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好战,请以战喻。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019-06-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三、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数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______________
(3)五亩之宅,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_______________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
2019-06-07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文言文阅读

武王问太公曰:“立将之道奈何?”

太公曰:“凡国有难,君避正殿。召将而诏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君入庙门,西面而立;将入庙门,北面而立。君亲操钺持首,授将其柄,曰:‘从此上至天者,将军制之。’复操斧持柄,授将其刃,曰:‘从此下至渊者,将军制之。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将已受命,拜而报君曰:‘臣闻国不可从外治,军不可从中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斧钺之威,臣不敢生还,愿君亦垂一言之命于臣。君不许臣,臣不敢将。’君许之,乃辞而行。军中之事,不闻君命,皆由将出,临敌决战,无有二心。是故智者为之谋,勇者为之斗,气厉青云,疾若驰骛,兵不接刃而敌降服。战胜于外,功立于内,吏迁士赏,百姓欢说,将无咎殃。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

太公曰:“将冬不服袭,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士争先赴。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选自汉墓竹简校本《六韬》,天津古籍出版社,有删改)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既受命斧钺之威                 专:独掌
B.敢问其                                 目:条目
C.军皆定,将乃就舍                 次:次序
D.白刃始                                 合:交锋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B.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C.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D.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王任命将军时,应该在太庙亲执象征兵权的钺和斧,郑重地授给将军,赋予他处理一切军务的权力。
B.将军接受任命后,将再次请求君王给予充分信任,并表明战胜敌人还需要智者出谋划策、勇士英勇战斗。
C.如果将军能做到“三礼”,那么无论攻城时还是野战时,士兵们都会奋勇争先,只想冲锋,不愿后退。
D.本文通过武王与太公问答,阐明了君王的立将之道和将军的领军之策,充分体现了太公高超的军事智慧。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社稷安危,一在将军。今某国不臣,愿将军帅师应之也。
(2)士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2019-06-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3 第三单元8寡人之于国也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文言小题
1
名篇名句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20.8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30.65姓名称谓  文史典籍选择题
40.65孟子(前372-前289)  其他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50.65孟子(前372-前289)  《孟子》  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三、名篇名句默写
6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7-100.65其他古代作家  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