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分层巩固练-石钟山记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3-05-14 17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李渤根据敲石头的声音听出“______________”,推断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态度的批评。
(3)《石钟山记》中着力渲染阴森恐怖的环境气氛,衬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_______”埋下伏笔。
2022-03-12更新 | 130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课《石钟山记》-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苏轼在文学上春风得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出仕时,正赶上王安石变法。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观点。他站在保守派司马光一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贬到外地做官。数年后,变法失败,司马光派执政。按说苏轼可以翻身了,可他的独立见解和独立人格依然故我,又不赞同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的新法。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曾飞黄腾达。又过了数年,司马光派失势,苏轼却被认定为司马光派,又被贬官。司马光执政时宋哲宗的年号是“元祐”,这一时期反对变法的一派官员被称为“元祐党人”,并被打入“另册”,苏轼的名字自然也在册中。此后苏轼被一贬再贬,直到贬到遥远的海南岛。
2020-03-19更新 | 681次组卷 | 8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6单元第17篇游沙湖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2016-11-18更新 | 231次组卷 | 8卷引用:2014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4. 广播稿既要求通俗化、口语化,又要求语意连贯。请将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广播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四川)眉山人。曾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谪至黄州。他的研究面极广,学术成就极高,著述颇丰,尤以词开豪放一派;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2020-03-26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4第二单元 5 苏轼词两首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5. 请模仿下面例句的推理,根据三段论规则,写出三段论推理过程。
例如:(1)凡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素。
(2)菠菜是绿色植物。
(3)所以,菠菜含有叶绿素。
苏轼的“渔樵于江渚”之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苏轼《赤壁赋》)
苏轼的三段论推理是这样的:
大前提:世间万物各有其主,如果其不归我所有,即便是一丝一毫也不要去谋求;
小前提:功业属于万物;
结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