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一 期末 2023-05-19 19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国天下是中华文化无论走向何方都割舍不了的道德前提和伦理情结。它指涉三种伦理实体:家是本源而直接的伦理实体,是最小的共同体;天下是普遍而抽象的伦理实体,是最大的共同体;国作为现实的伦理实体,既是家的扩展,又关联着天下之想象。家国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诠释的中心,它使中国人在不同的实践境域中,无论是作为家人、国人还是作为天下人,都与其所在的世界结成唇齿相依的关联。

中华文化中各种共同体的道德前提离不开家国天下的伦理情结。以此观家、观国、观天下,就是用一种关联性思维把个体与整体相贯通的家国天下的伦理观。用这种伦理观看待家国天下,则一切共同体都是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延展看,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体系的一部分,内蕴着一种走向世界的伦理情结,并由此预设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精神轨迹。

共同体的想象是中华文化礼治德治之本和文明教化之根。它从历史深处走来,构成了中华文化将个人命运与共同体整体命运相融贯的伦理型文化特质。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植于共同体之中。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节选自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在谈到天下的时候,中国古代总是将它和太平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非常可贵的平等、友爱、和平理念。《老子》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认为只有以天下为怀,其德才能称得上。《管子》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他的意思是,处理不同的事,要有不同的胸怀,处理到天下事,要有天下胸怀。《礼记》引录孔子的话——天下为公可以理解为公正、公平、合理,强调人与人之间、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与中央政权之间的相处,要友爱,要互利,要公平。

宋代大儒张载则提出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太平是天下公平基础上的提升。太平有两义: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这中间含有生态平衡之义;二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由于太平概念视界阔大,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相处,这种友好相处就是没有战争。张载提出的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最重要意义不在于提出了太平的理念,而在于这一理念认为,这种太平不能只是一时的,而应是万世的。换句话说,张载要的是永久的太平。这万世的太平、永久的太平如何来?张载提出这一重要理念。既然是就不能靠等,靠恩赐,事实是太平等不来,也没有谁能恩赐。,就是开拓、开发、开创。它需要最大的努力、最高的智慧,必要时也会有最大的牺牲。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里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节选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是将“家”和“天下”串联起来的现实的伦理实体,家国天下使得中国人与其所在的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相互依存。
B.中华文化的礼治、德治和文明教化植根于历史悠久的共同体事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伦理自觉。
C.“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尽管境界不凡,但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愿望本质上至今还只是空想,不可践行。
D.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引导人们在意识形态上从家庭伦理逐渐向公共精神转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引用《老子》《管子》《礼记》中的话,是为了证明“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指向‘天下情怀’”的观点。
B.基于中国国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沿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或照搬现代社会的公共理性、法制精神,都是可以的。
C.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念是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发展提升,“开”字体现了一种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
D.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造就了中国人共同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三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C.“大河无水小河干”
D.“治大国若烹小鲜”
4.试简要说明材料二对“天下情怀”展开论证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5.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践行“家国天下”观?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公祠

刘宏举

樊川像一道深深的皱纹,在长安这个历史老人的额头安详了千百年。现代文明的疾风横掠大地,它意气风发,忙着堆积一座座高楼,摆设一个个公园。樊川这样的沟壑自然难入它的眼,因而樊川的风依旧舒缓绵长。它悠然地踱着步,顺手采摘樊哙花园的草木香、桃溪堡的桃花香、华严古刹的烟火香,佐以唐人诗文的卷墨香,酝酿成幽微的轻甜,再把这轻甜揉进牛头禅寺袅袅的经声佛号里,播散到樊川的上空,落到杜公祠,到长安,到终南。

我退去手环,留下手机,尽可能除去现代的气息,这样才可以纯粹地来瞻仰杜公。

朴素的杜公祠像一座平常的中国人家的院落。沿着窄窄的坡路几番左转右转,路的尽头是窄窄的台阶,台阶的尽头是窄窄的门檐,门檐的下面是两扇窄窄的又略显斑驳的木门。迈过木门,是窄窄的院落。几孔窑洞、几间屋舍便装下了十年长安风雨,装下了诗圣壮阔的诗句和梦想。

公元754年,少陵原畔的那场霖雨,浸倒了杜公家的墙壁,毁坏了杜公家的屋顶。即便如此,杜公还是不肯远离,他在长安城周边的奉先、凤翔、华州等地颠沛流离了四年,最终远走西南,就再也没有回到长安。长安是他儿时的梦,也是他暮年的梦。他与长安的真切拥抱只有短短的十年时光,十年。

杜公祠院中的那簇痒痒树,依旧生机盎然。

关于它们,最早是父亲告诉我的。那时我第一次从杜公祠旁经过,父亲是去给在长安一中上学的大哥送粮食的。我坐在28永久自行车的横梁上,在父亲双臂的保护中忘记了石子路面的颠簸,认真听他讲陌生的杜公祠。父亲当年参与了划分土地,工作组在杜公祠里临时居住了大约半个月。那时我并不知道杜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记得父亲说他的诗写得棒极了,还有就是那神异的痒痒树。父亲当年的描述,勾起了我无限的好奇。

终于我可以像父亲当年那样轻轻地触碰它,看着它羞怯地抖动枝干。只是当年与如今已相隔了近四十年的光阴。我在离杜公祠不远的地方工作了20多年,怎么就没想过陪着父亲再来看看这两代人的共同记忆呢?可能天下所有年轻儿女的眼里都只有前方,直到父亲成为了回忆,才会想起当初应该多回头看看,看看那永远慈爱的目光,那逐渐苍老的身躯。

我想起来远在成都的草堂。

草堂太平坦了。土地一马平川,无所阻隔,风无法被弹奏,只好一韵到底地低吟浅唱。

草堂太秀美了。到处是四季繁绿的草木竹林,石头多是赭红色的,酥酥的,温和可亲。

草堂太单薄了。轻薄的木板,脆薄的茅草,连篱笆都是细薄的,柔柔弱弱。

草堂太软腻了。周围有太多的水,明亮妩媚。空气也是软的,润的,滑腻腻的。

草堂太喧闹了。聒噪的人语,拥挤的身影,一块块手机屏幕刺人眼目。

草堂太做作了。用那么多碑墙字图去装饰,去提醒。既然一览无余,又如何去浮想联翩。

来,看看我们少陵原畔的杜公祠吧。诗圣的一生都在这里了。他一生的窘迫局促,一生的苦闷艰辛,一生的厚重雄浑,一生的伟岸磅礴,在这里都是如此的不动声色,又是如此的生机勃勃。在这里,你不会目不暇接,你也不用频繁游走。在这里,时光缓缓地流淌,思绪慢慢地绽放。在这里,沉郁的诗句在心中升起,温暖的感动在身旁弥漫。

不信,你看这苍苍古木,你看这巍巍少陵。你看这风起尘动,你看这雪落草枯。你看这浑黄的土地,你看这湛青的天空。

杜公啊,你一生都在寻觅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家。它是一个灯暖汤沸的小家,更是一个民富邦安的大家,一个大大的国家。

杜公啊,这里是你永远的家了。少陵布衣,少陵野老,最终安居在少陵原畔,本就是如此的妥帖。这里,向北,是长安,是你梦中的长安,梦碎的长安;向南,是杜曲,是你杜家的根脉,杜家的守望。一边是诗和远方,一边是故土先贤,杜公祠成为其间的驿站与纽带;可以眺望,又可以回望的地方,就应该是家最好的归处了。

我知道,杜公一定就在这里了。夜栖长安月,朝对终南云,此心安处是家乡。

6.关于文章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川文化底蕴深厚,其得名与汉代名将樊哙有关。由文中可知,当地还有桃溪堡、华严寺、牛头禅寺等文化遗存。
B.公元754年,少陵原畔的那场久下不停的雨使杜甫失去遮风避雨的家,也摧毁了诗圣杜甫为国为民呼号奔走的雄心壮志。
C.第四节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杜公祠的特征,也进一步表现了诗圣杜甫厚重磅礴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力量。
D.文章结尾“夜栖长安月,朝对终南云,此心安处是家乡” 照应第一节的末尾,化用了苏轼的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7.文中作者写到了回忆父亲的场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8.这篇文章语言表达特点鲜明,试举例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知伯帅赵、韩、魏而伐范、中行氏,灭之。休数年,使人请地于韩。韩康子欲勿与。段规谏曰:不可。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然则韩可以免于患难而待事之变。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请地于魏,魏桓子欲勿与。赵葭谏曰:不如与之。桓子曰:诺。因使人致万家之邑一于知伯,知伯说。又使人之赵,请蔺、皋狼之地,赵襄子弗与。知伯因阴结韩、魏,将以伐赵。

三国之兵乘晋阳城,遂战。三月不能,因舒军而围之,决晋水而灌之。围晋阳三年,城中巢居而处,悬而炊,财食将尽,士卒病羸。襄子谓张孟谈曰:粮食匮,财力尽,士大夫病,吾不能守矣,欲以城下,何如?张孟谈曰:臣闻之,亡不能存,危不能,则无为贵知士也。君释此计,勿复言也。臣请见韩、魏之君。襄子曰:诺。

张孟谈于是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未遂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奈何?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

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之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之勿出于口。知过见君之不用也,遂去不见。

襄子使张孟谈见韩、魏之君,以夜期,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知伯军。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
B.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
C.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
D.夫知伯之为人也/好利而鸷愎/来请地不与/必加兵于韩矣/君其与之/与之/彼狃/又将请地于他国/他国不听/必乡之以兵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拔”中的“拔”指攻取、攻克,与李白《行路难》中的“拔剑四顾心茫然”中的“拔”不同。
B.“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文中含义与曹植《七步诗》中的“豆在釜中泣”中“釜”字含义相同。
C.“危不能安”中的“安”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劳其筋骨”的“劳”的用法不同。
D.“辕门”指古代帝王外出止宿时,以车为屏藩,使车辕仰起为门。后指军营之门或官方署衙。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伯贪得无厌,他向韩国、魏国、赵国索要土地,韩国、魏国忌惮知伯的为人,都给了他土地,唯独赵国没给。
B.三国之兵围攻赵国的晋阳城,守城几年后,晋阳城内物乏人疲,赵襄子想要拿城投降,张孟谈不赞同他这样做。
C.张孟谈暗中拜见韩、魏之君,晓之以理,让他们知晓了知伯的为人,取得了两国君主的信任,三国合谋共击知伯,最终解救了困境中的晋阳城。
D.知过善于观察,在辕门外看到张孟谈后,猜测情况可能有变,于是向知伯提出自己的建议,而后离开了知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三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
(2)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知伯军而禽知伯。
2023-05-19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
14.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