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辙(1039-1112)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2 题号:1742233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
2.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苏辙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従横满醉人。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被贬筠州期间。②筼筜:一种皮薄竿高节长、生长在水边的大竹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陈氏园经过了一番修葺,草木繁荣一新,花朵在风雨中受损。
B.颔联中“初暑”“晚春”点明了游园的季节,此联使用比喻的手法写筼筜和芍药。
C.颈联由景转向写人,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饮时的随意状态
D.尾联写出了作者兴尽而归,当地百姓也不负春光尽欢而散。
2.“归轩有喜知谁见”,请结合全诗分析有哪些“喜”?
2023-08-01更新 | 5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王巩承事北归

苏辙

同罪南迁惊最远,乘流北下喜先归。

谓言一笑秋风后,却顾千山驿路非。

岭外云烟随梦远,江边鱼蟹为人肥。

还家嫁女都无事,卧读诗书尽掩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被贬最远的王巩十分同情,得知他能先返回故乡,感到欣慰。
B.面对贬谪,王巩以为能一笑化解,回顾驿路迢远,又难以完全释怀。
C.作者希望王巩返乡途中能忘却路途烦恼,享受云烟美景与鱼蟹美食。
D.本诗叙事抒情自然流畅,展现出了苏辙珍惜友人、胸襟豁达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诗尾联意蕴丰富,请你简要分析。
2023-12-26更新 | 161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杨无敌庙

苏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城尊。

我欲比君周子隐,诛肜聊足慰忠魂


注:①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出使辽国,路过古北口杨业庙。杨业为抗辽名将,人称“杨无敌”。②晋梁王司马肜逼大将周处(周子隐)与外族强敌作战却不援救,坐视其战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杨无敌的行祠客寄在古北口外,天地苍茫,一派荒凉景象,“寄”写出英雄身后凄凉,魂游塞外,令人感慨。
B.“犹知”“避”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战争带给两国边境人民的创伤,表达了苏辙对宋辽息兵交好的期待。
C.颔联写杨业兵败非战之罪,因他性格刚烈且遭奸人言语逼迫,最终力战而死。“可怜”“嗟独”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D.颈联说杨业为中原而驰骋沙场,死后却被敌国辽国祭祀尊敬,侧面表现了杨业的英雄业绩,赞扬了他的保家卫国精神。
2.请简要分析尾联蕴含的情感。
2022-01-30更新 | 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