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 高二 期末 2023-06-07 2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 按要求填空。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卫灵公》)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大学之道》)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写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2. 按要求选择。


(1)老师想在教室里挂一幅楹联来鼓励同学们抓紧时间刻苦学习,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
C.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D.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生活中有自信和不自信的人,还有一种过度自信的人,他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尝试去干一些比他们水平高的人都不敢干的事情,而这种人却往往能够侥幸成功。而且平均而言,他们比能正确评估自己能力的人更成功。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属于爱冒险的人。


①当那些有自知之明者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时,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
②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
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
④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么?
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3-06-0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亚文化传播视野下的网络综艺解读

蔡小华

①近年来,像《中国新说唱》《奇葩说》《吐槽大会》等内容特殊的节目成为这几年网络综艺节目中的收视黑马,有些甚至成为爆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综艺有诸多不同,也包含了许多亚文化元素。

亚文化是指社会阶层结构框架里不断出现的带有一定反常色彩或挑战性的新兴社群或新潮生活方式。随着网络社区、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无论兴趣多么迥异、品位多么独特的小众人群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由此,亚文化的内涵变得日益多元化、短暂化,其原本的越轨色彩被削弱,反而在亦真亦幻的虚拟王国中披上了新潮另类的外衣。近年来包裹亚文化元素的网络综艺节目大量出现,如嘻哈音乐之于传统音乐,还有《奇葩说》所呈现的辩论形式之于我们生活中的常规辩论,都是差异化的存在。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奇葩说》中的选手都被冠以奇葩之名,这本身就是对异类的标榜,奇葩在节目中的表现、观点等往往与常识不同,这些都凸显出了它的不一样;《中国新说唱》中的选手很多来自地下,与所谓地上的Rapper也有相当大的区别,而嘻哈音乐作为音乐中非常小众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异类的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与众不同,首先就要在内容上做文章,近年来开发的各类综艺,基本都是在挖掘这些之前不被看好的冷门内容市场,而这直接催生了有些异类综艺的兴起。

③媒体的用户黏性的形成,不是由内容品质这一个变量决定的,它是内容产品、社区产品、服务产品、界面形式与用户体验等种种变量作用下的一个函数。对于网络综艺节目来说,要想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用户,光在内容上做文章是不够的,还须在传播方式上下功夫。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手机成为受众观看视频最重要的终端,如何让节目在做好内容之后,充分利用新平台的传播优势,创新传播模式是网络综艺成功的关键。爆款网络综艺的传播大概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社交化传播,社交平台给这类节目在短时间内积累人气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传统媒体纯粹地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大众传播模式相比,社交媒体的传播呈现裂变式效应,能更快速而有效地到达更多的用户;二是明星——粉丝效应。基本上让明星做导师的综艺选秀节目,对导师的人选都有很多的考量,除了专业性外,话题性亦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能否带来流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导师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就对节目的收视有很大的影响,《中国新说唱》的成功就运用了明星的粉丝效应。

④网络综艺节目的受众对亚文化内容的青睐只是他们喜欢这类节目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文化认同感,是超越了喜欢的一种价值共享与文化偏好。新媒体传播模式也给我们提供了这种认同的可能,尤其各种网络社区为小众的文化内容、兴趣爱好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为这些亚文化的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空间。以腾讯视频为例,弹幕观看方式的出现,让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实时对节目进行评论,彼此之间同步互动。从网络社区到社交媒体,新媒介环境下交互式传播的发展使得受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位置不再一成不变,而是在传受之间不断变更。不仅让受众更加自主,也让他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更让原本分散各处的数量有限的亚文化受众不再孤立。《奇葩说》里不乏各种各样的奇葩,很多人可能还曾被看作另类,但是在这样一个全是奇葩的栏目,他们就显得很正常了,他们在这样认同的基础上,很多奇葩还积累了大量的拥趸(yōng dǔn,坚定的支持者、拥护者)。这对于很多生活中的奇葩来说,很容易通过这个节目找到一种认同感与归属感,也会吸引到更多类似的奇葩成为这个节目的忠实受众,各地的奇葩也能通过网络社交勾连起来。但这类受众数量有限,如果只是吸引他们,节目很难成为爆款。那么进行商业化的包装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元素更是不可或缺:明星导师、选手PK、绯闻的炒作、故事性、明星的诞生等,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⑤通过对包裹亚文化元素的网络综艺节目传播做历时性的检视有助于对这类节目的发展轨迹有更深刻的认识,受众对这类节目的认可度并非一成不变,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亚文化的发展轨迹:异质→流行→收编,如此循环。随着视频网站网络综艺节目制作的数量越来越多,势必会有更多的亚文化被重新发掘,以期在众多的节目中凭借内容的独特能脱颖而出。所以,从亚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对几档异质类的网络综艺的剖析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其传播过程的状况,也对此类节目传播状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借此,我们能以一种更客观与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与把握此类节目今后的走势。

(选自《今传媒》2020年第6期,有删改)

3.第③段中,加点词“用户黏性”的意思是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程度(            )
4.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当下社会,任何小众人群都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找到自己的群体归属。
B.《奇葩说》中的选手往往会发表一些与常识不符的观点。
C.所谓“地上”的 Rapper是一种主流的存在。
D.挖掘不被看好的冷门内容市场,是“异类”综艺兴起的直接因素。
5.关于第④段中提到的“文化认同感”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种文化认同感比起对亚文化内容的青睐更能激发观众喜欢“异类”综艺。
B.在新媒体出现之前,这种文化认同感是不可能存在的。
C.《奇葩说》火爆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部分观众可以从中找到文化认同感。
D.弹幕观看方式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文化认同感。
6.请概述本文的行文思路。
7.假如你是一档即将上线的综艺节目的制片人,除了提高该节目内容的品质之外,这篇文章会给你在将来的工作中有哪些启发?
2023-06-0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