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期中 2023-06-15 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未来的医疗可能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将收集到的人体生理数据传入云端进行分析处理,医生给出诊断或康复建议,甚至为个人定制健康全记录。

未来的教育可能是这样的:个人学习终端融入资源云平台,线上教育机构就会根据学生特点推送相关资讯,特别是培训信息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信息,并贯穿于终身学习的全过程。

尽管很多人还不太熟悉“大数据”这个新兴的术语,但正如一篇专栏文章中所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做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

大数据被称为“碎片中的智慧”,被视为驱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消息称,大数据给某搜索引擎公司带来的日均收入高达2300万美元,一年就有80多亿美元;某社交平台并没有多少实物资产,但上市后拥有1000多亿美元的市值,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就是它的数据。

大数据的重要价值日益凸显,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识,并将其置于战略高度加以推动。美国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将其视为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并发布了“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众多行业、企业开始使用并利用大数据作出变革,全球500强企业中90%以上的重要决策都取决于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分析;不少创业者也扎根大数据开创自己的事业,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机会”;数据技术产业包括数据采集、加工和应用,已经成为各路投资者角逐的对象。国内也有不少企业不遗余力地投入这片蓝海,比如很多金融机构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商业效益。

中国有6亿网民,手机设备持有量超12亿台,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这也为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要主动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推出相应战略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和改造IT基础设施,推动隐私保护和公共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立法,明确界定互联网数据商业化应用范围、确定数据滥用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合法性。此外,还要资助大数据的基础技术研究,尤其是人才培养,以解决产业发展急需数据科学家、数据架构师的人才供给问题。

(摘编自经济日报评论员《抢占“大数据时代”先机》)

材料二:

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大数据杀熟”榜,不少知名企业榜上有名。该协会的调查数据还显示,超过半数网友有被杀熟的经历。大数据时代,要想真正管住企业大数据杀熟的手,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还需要监管技术手段的升级换代。

俗话说,人熟为宝。在传统商业道德里,熟客应该享受优待。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熟客往往频频挨宰:个人信息被滥用、给老客户的价格高于新手价、专挑会员定向涨价、买得越多价格越贵。一些网络平台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分析消费者偏好、消费能力等信息后,不约而同地把矛头指向熟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这种怪现象产生的关键就在于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大都与一款款软件牢牢绑在一起。商家通过算法,对消费者进行量身定制,而消费者对商家的运作方式却一无所知。换句话说,之所以有不少互联网企业有敢于杀熟的底气,正在于大数据垄断、算法不透明等给企业带来的便利。

依靠这种便利,无良企业杀熟“杀”得神不知鬼不觉,消费者不仅难以发现,更不易取证,维护权益变得十分困难。而这恰恰也是监管的难点和痛点。面对大数据的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强等诸多特点,传统的监管查处机制显然已不适用,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很难实施有效监管。

要想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此外,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问题,还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明确界定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从而做到监管有法可依,提升执法效率。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把个性化服务变成坑人陷阱,既失信缺德,也涉嫌违法。监管层、法学界、商家必须对这一问题提高警惕,及时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让大肆薅用户羊毛者付出应有代价,让无良商家不敢为、不能为。

(摘编自高健钧《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很多金融机构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正不遗余力地利用“数据仓库”在市场上寻求利益。
B.想要抢占大数据浪潮的先机,政府部门应主动作为,全方位做好推进大数据产业化进程的相关工作。
C.中国将成为大数据最重要的市场,广大企业要敏锐捕捉数据背后的商机,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
D.企业能够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技术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手段来杀熟,主要原因在于大数据的发展。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为经济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数据技术产业将成为投资者角逐的对象。
B.材料一所举大数据效应的例子,论证了大数据正在显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的观点。
C.两则材料均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提高数据市场交易的合法性作为了论证的观点。
D.如果相关部门在监管上积极创新,提高执法效率,就能管住企业利用大数据杀熟的手。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农产品生产企业邀请当红影视明星参与农产品推介会并为农产品代言。
B.众多快餐企业更新经营理念,开始根据“送外卖”的数据调整门店布局。
C.三大互联网巨头上演争夺移动客户端的“三国演义”。
D.许多电子商务网站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推送产品信息,发现潜在消费客户。
4.有人认为,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6-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放火者

萧红

从五月一号那天起,重庆就动了,在这个月份里,我们要纪念好几个日子,所以街上有多少人在游行,他们还准备着在夜里火炬游行。街上的人带着民族的信心,排成大队行列沉静地走着。

五三的中午,日本飞机二十六架飞到重庆的上空,在人口最稠密的街道上投下燃烧弹和炸弹,那一天就有三条街起了带着硫磺气的火焰。

五四的那天,日本飞机又带了多量的炸弹,投到他们上次没有完全毁掉的街上和上次没可能毁掉的街道上。

大火的十天以后,那些断墙之下,瓦砾堆中仍冒着烟。人们走在街上用手帕掩着鼻子或者挂着口罩,因为有一种奇怪的气味满街散布着。那怪味并不十分浓厚,但随时都觉得吸得到。似乎每人都用过于细微的嗅觉存心嗅到那说不出的气味似的,就在十天以后发掘的人们,还在深厚的灰烬里寻出尸体来。断墙笔直的站着,在一群瓦砾当中,只有它那么高而又那么完整。设法拆掉它,拉倒它,但它站得非常坚强。断牌坊就站着这断墙,很远就可以听到几十人在喊着,好像拉着帆船的纤绳,又像抬着重物。

“唉呀……喔呵……唉呀……喔呵……”

……

街道是哑默的,一切店铺关了门,在黑大的门扇上贴着白帖或红帖,上面坐着一个苍白着脸色的恐吓的人,用水盆子在洗刷着弄脏了的胶皮鞋、汗背心……毛巾之类,这东西是从火中抢救出来的。

被炸过了的街道,飞尘卷着白沫扫着稀少的行人,行人挂着口罩,或用帕子掩着鼻子。街是哑然的,许多人生存的街毁掉了,生活秩序被破坏了,饭馆关起了门。

大瓦砾场一个接着一个,前边是一群人在拉着断墙,这使人一看上去就要低了头。无论你心胸怎样宽大,但你的心不能不跳,因为那摆在你面前的是荒凉的,是横遭不测的,千百个母亲和小孩子是吼叫着的,哭号着的,他们嫩弱的生命在火里边挣扎着,生命和火在斗争。但最后生命给谋杀了。那曾经狂喊过的母亲的嘴,曾经乱舞过的父亲的胳膊,曾经发疯对着火的祖母的眼睛,曾经依然偎在妈妈怀里吃乳的婴儿,这些最后都被火给杀死了。孩子和母亲,祖父和孙儿,猫和狗,都同他们凉台上的花盆一道倒在火里了。这倒下来的全家,他们没有一个是战斗员。

白洋铁壶成串地仍在那烧了一半的房子里挂着,显然是一家洋铁制器店被毁了。洋铁店的后边,单独一座三楼三底的房子站着,它两边都倒下去了,只有它还歪歪趔趔的支持着,楼梯分做好几段自己躺下去了,横睡在楼脚上。窗子整张的没有了,门扇也看不见了,墙壁穿着大洞,像被打破了腹部的人那样可怕的奇怪的站着。但那摆在二楼的木床,仍旧摆着,白色的床单还随着风飘着那只巾角,就在这二十个方丈大的火场上同时也有绳子在拉着一道断墙。

就在这火场的气味还没有停息,瓦砾还会烫手的时候,坐着飞机放火的日本人又要来了,这一天是五月十二号。

警报的笛子到处叫起,不论大街或深巷,不论听得到的听不到的,不论加以防备的或是没有知觉的都卷在这声浪里了。

那拉不倒的断墙也放手了,前一刻在街上走着的那一些行人,现在狂乱了,发疯了,开始跑了,开始喘着,还有拉着孩子的,还有拉着女人的,还有脸色变白的。街上像来了狂风一样,尘土都被这惊慌的人群带着声响卷起来了,沿街响着关窗和锁门的声音,街上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跑。我想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刽子手们若看见这一刻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满足的吧,他们是何等可以骄傲呵,他们可以看见……

十几分钟之后,都安定下来了,该进防空洞的进去了,躲在墙根下的躲稳了。第二次警报(紧急警报)发了。

听得到一点声音,而越听越大。我就坐在公园石阶铁狮子附近,这铁狮子旁边坐着好几个老头,大概他们没有气力挤进防空洞去,而又跑也跑不远的缘故。

飞机的响声大起来,就有一个老头招呼着我:“这边……到铁狮子下边来……”这话他并没有说,我想他是这个意思,因为他向我招手。

为了呼应他的亲切我去了,蹲在他的旁边。后边高坡上的树,那树叶遮着头顶的天空,致使想看飞机不大方便,但在树叶的空间看到飞机了,六架,六架。飞来飞去的总是六架,不知道为什么高射炮也未发,也不投弹。

穿蓝布衣裳的老头问我:“看见了吗?几架?”

我说:“六架”。

“向我们这边飞……”

“不,离我们很远。”

我说瞎话,我知道他很害怕,因为他刚说过了:“我们坐在这儿的都是善人,看面色没有做过恶事,我们良心都是正的……死不了的。”

大批的飞机在头上飞过了,那里三架三架的集着小堆,这些小堆在空中横排着,飞得不算顶高,一共四十几架。高射炮一串一串的发着,红色和黄色的火球像一条长绳似的扯在公园的上空。

那老头向着另外的人而又向我说:“看面色,我们都是没有做过恶的人,不带恶象,我们不会死……”

说着他就伏在地上了,他看不见飞机,他说他老了。大概他只能看见高射炮的连串的火球。

飞机像是低飞了似的,那声音沉重了,压下来了。守卫的宪兵喊了一声口令:“卧倒。”他自己也就挂着枪伏在水池子旁边了。四边的火光蹿起来.有沉重的爆击声,人们看见半天是红光。

公园在这一天并没有落弹。在两个钟头之后我们离开公园的铁狮子,那个老头悲惨的向我点头,而且和我说了很多话。

下一次,五月二十五号那天,中央公园便炸了。水池子旁边连铁狮子都被炸碎了。

在弹花飞溅时,那是混合着人的肢体,人的血,人的脑浆。这小小的公园,死了多少人?

我不愿说出它的数目来,但我必须说出它的数目来:死伤×××人,而重庆在这一天,有多少人从此不会听见解除警报的声音了……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九日

(选自《萧红散文集》,有删节)

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描绘了日军暴行下重庆街面的多个场景,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的苦难生活。
B.文章中多次强调时间,突出了日军轰炸重庆的密集,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局势发展的紧张。
C.文章从街上游行写起,渲染了浓厚的抗日气氛,也借此交代了日军轰炸重庆的主要原因。
D.文章结尾写到死伤数字时,突出了作者不愿说出又必须说出来的矛盾,表达了愤慨之情。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描写了作者眼前的大瓦砾场中民众的哭号,与重庆被轰炸后街面的寂静形成对比。
B.本文叙述富有特色,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如两次对中央公园被轰炸状况的描述,详略得当,相得益彰。
C.文中细节之处不乏隐喻和象征。比如用怎么也“拉不倒的断墙”隐喻当时战火之中残破的中国,象征中国的坚强。
D.文中通过想象写了“疯狂的日本法西斯刽子手们”“满足”和“骄傲”的心理,形象地写出了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7.本文不惜笔墨来描写穿蓝布衣服的老人,突出了其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8.本文题目原为“轰炸前后”,后被作者改为“放火者”。如果你是作者,请说明修改的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突厥数为边患。或说上曰:“突厥屡寇关中,以子女玉帛皆在长安也。若焚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息矣。”上以为然。秦王世民谏曰:“陛下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为百世之笑乎?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若其不效,迁都未晚。”上曰:“善。”八月甲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颉利、突利二可汗合兵十余万寇泾州,京师戒严。癸未,颉利进至渭水便桥。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是日,颉利来请和,诏许之。乙酉,上幸城西,斩白马,与颉利盟于便桥之上。突厥引兵退。会大雪,杂畜多死,民皆冻馁。颉利用度不给,重敛诸部,诸部多叛。言事者多请击之,上问长孙无忌:“颉利君臣昏虐,今击之则新与之盟,不击恐失机会,如何而可?”无忌曰:“虏不犯塞,而弃信劳民,非王者之师也。”上乃止。贞观三年十二月戊辰,突利可汗入朝。四年春正月,李靖帅骁骑夜袭定襄,破之。颉利可汗不意靖猝至,其众徙于碛口。颉利欲度碛,李世勣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长帅众降。颉利可汗至长安。夏四月戊戌,上御顺天楼,引见颉利,数之曰:“汝数与我盟而背之。蹂我稼穑,掠我子女。我宥汝罪,存汝社稷,而迁延不来朝。然自便桥以来,不复大入为寇,以是得不死耳。”颉利哭谢而退,诏馆于太仆,厚廪食之。突厥既亡,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温彦博曰:“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若赦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太宗平突厥》)


[注]①上:指唐高祖李渊。②上:此处指唐太宗李世民。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B.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C.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D.上诣渭水上/与颉利隔水/而语责以负约/突厥大惊/皆下马/罗拜诸军继至/旌甲蔽野/颉利见军容甚盛/有惧色/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中,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至散关,北至萧关,位四关之中,故称“关中”。
B.甲子,古代以天干和地支组合来纪年或纪日,文中“甲子”是用干支来纪日。
C.可汗,古代的西域和北方各国,其君主或最高政治首领皆称为可汗或大汗。
D.稼穑,原指农民使用的劳动工具,后泛指农业劳动,在文中引申为“庄稼”。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突厥多次侵犯边疆一事,有人建议唐高祖迁都,而时为秦王的李世民认为不应该急忙迁都来躲避突厥的侵扰,否则会贻笑后人。
B.突厥遭遇大雪和饥荒,颉利加重征收各部赋税,导致大多部落背叛了他,长孙无忌从守信义和爱民出发,反对唐太宗进攻突厥的决定。
C.李靖率领精锐之师夜袭颉利可汗,颉利在仓促之间逃亡,李世勣在碛口驻军,拦截了颉利的逃跑路线,颉利的大酋长率领士卒投降。
D.唐太宗当面斥责颉利背弃盟约、抢掠大唐百姓等罪状,又因渭水便桥订立盟约以来,颉利尚算无大规模入侵掳掠,太宗免去了颉利死罪。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
(2)我宥汝罪,存汝社稷,而迁延不来朝。
13.孔子的话“有教无类”是什么意思?温彦博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2022-04-29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赠徐安宜(节选)

李白

白田②见楚老,歌咏徐安宜。

清风动百里,惠化闻京师。

浮人若云归,耕种满郊岐。

游子滞安邑,怀恩未忍辞。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注]①徐安宜:江苏安宜县令徐某。②白田:在今江苏宝应县城西南。③翳:遮掩。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干谒诗,同题材的诗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第二联中动词遣用颇具艺术性,“动”“闻”两词均属词类活用,巧妙地赞扬徐安宜。
C.第三联中诗人把自己说成游子,正享受着徐安宜的恩德,可见诗人有知恩之心。
D.本诗体现了“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创作特点,也反映出诗歌用于社交的实用性功能。
15.本诗运用多种手法来“歌咏”徐安宜,请选三种作简要赏析。
2022-04-29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班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