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丰城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末 2023-07-08 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何谓科技向善?科技向善就是指从增进人类福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科技向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人们对科技创新活动所给予的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科技本身不分“善恶”,所谓科技的“善恶”不仅取决于研发者和设计者,也是由使用者的“善恶”决定的,是通过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内在价值所体现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则为“善”,相反,对社会整体产生有害的价值导向,则为“恶”。可以说,科技向善是人类认识和处理与科技之间关系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从文化层面看,无论科学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公众个人,在从事科技创新及其应用等过程中,应具有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尽可能规避技术本身发展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积极的科技影响、负责任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的价值创造,实现以人为本的美好生活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创新的包容性、共生性、持续性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是应对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科技健康发展的价值要求。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凸显。科技创新和新兴技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认知模式,推动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深度变革,与此同时也带来难以预测、难以预防的重大风险和非确定性的生产、生存乃至认知方式,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隐私泄露、信息茧房、决策让渡、数据滥用等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随着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等前沿科技的面世,科技与人类伦理之间产生了碰撞与张力,一些投机分子冲破伦理底线,部分科技企业为谋取私利进行财务造假、窃取用户信息等。基因编辑、脑机接口等新兴技术的发展,突破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局限性,已经或正在颠覆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认知,模糊了生命与非生命、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界限。基因测序、克隆人、人造生命等一系列的所谓现代技术革命挑战伦理底线,引发伦理失序,科研伦理水平与科技发展速度严重不匹配,人类社会面临生命健康安全、隐私保护、生态安全等多方面风险与挑战。面对这些风险与挑战,如果不采取必要行动,可能会对当前乃至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造成难以估量甚至毁灭性的伤害,以致于技术反噬人类,文化向技术投降,技术主宰或者统治人类社会显然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出并强调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战略意义。

(摘编自陆小成《塑造“科技向善”文化理念的路径研究》)

材料二:

科技也分善恶?这道问题,对于众多依赖高科技发展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或许是难以回答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却又是能够明确感知的。

“这几年来智能手机带给我很多的便利,也给我带来了过载的苦恼。最直接的就是腰椎的毛病、视力的下降,这和自己用手机过多直接相关。有时候睡觉看手机,有时一边和家人吃饭,还经常一边拿起手机。”120日,在腾讯研究院举办的“科技向善”研讨会上,张志东谈到了他自己对于“科技作恶”的感受。

在这场主题为“过载”的大会上,产品中的人性、科技的温度与善恶成为了主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习惯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给每个人的生活所带来的便利;而与此同时,时间碎片化、社交焦虑、信息爆炸也让整个社会进入了“过载”的状态。智能手机的普及,让问题变得更为尖锐,众多用户正在成为碎片化社交、虚假信息、假新闻、诈骗和手游沉迷等新问题的“牺牲品”。

为何科技的发展会带来这样一种“过载”的现象?吴晨指出,“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减少了人们在社交时对当前交流对象的情感沟通,也为专注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张志东对此持同样的看法。从科技企业的角度出发,他认为当前做一个好产品已经不够,而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是科技公司在接下来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张志东分享了腾讯在这方面的一个案例。针对微信朋友圈谣言问题,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封禁的基础上,新增了直接在谣言文章中辟谣的功能,不只是“从源头遏止谣言”,还能让谣言原本的受众逐渐获得科学的判断能力,免疫谣言。

“科技向善是一个多方共建的研究、对话与行动平台。这一计划希望针对大众所面对的技术演进带来的重大问题,邀请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大众与媒体一起,对新技术带来的一切变化保持觉察,让社会各方真正意识到科技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寻求最大范围内的共识与解决方案,并引导技术和产品放大人性之善,实现良性发展,用科技来缓解数字化社会的阵痛。这正是腾讯召开这次大会以及发布“科技向善”项目的最重要原因。”张志东表示。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指出:“一个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一定会受到法律、人类伦理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合乎人类共同价值的向善伦理原则。当科技突破这一切的时候,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因为产品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

(摘编自李含《腾讯推出“科技向善”项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向善要求科技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科技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B.科技本身不分“善恶”,所谓科技的“善恶”是由人的“善恶”决定的,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整体产生有益的价值导向,则为“善”,相反,则为“恶”。
C.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彰显了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共生性、持续性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有应对科技伦理风险、推动科技健康发展的作用。
D.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让科技伦理问题凸显,比如,基因测序、克隆人、人造生命等一系列的所谓现代技术革命挑战伦理底线,引发伦理失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化层面看,无论科学家、企业、社会组织、政府部门还是公众个人,只有具备了向善向好、公平正义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理念,才能从事科技创新。
B.面临生命健康安全等多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如果不采取必要行动,一定会对未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造成难以估量甚至毁灭性的伤害。
C.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过载”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尖锐。“过载”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张志东在腾讯研讨会上分享的“科技作恶”的感受便是如此。
D.“碎片化”带来的注意力瓦解问题,减少了人们在社交时对当前交流对象的情感沟通,也为专注阅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些都是科技的发展带来的“过载”现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科技向善的具体实践的一项是(       
A.文化+科技: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B.科技+环保:减少光污染的新型LED空气净化灯
C.数字音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元宇宙”中体验音乐会
D.数字视听体验:AI“换脸术”和“仿声术”
4.科技使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过载”的问题。请结合材料二,说说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5.作为一家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的公司,腾讯成功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建立起了三星堆遗址考古数据数字档案,打造数字“云游”平台。科技助力考古,利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遗产,这一创举充分体现了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砸骨头

铁凝

入冬前,正是税收季节,税款仍没有筹齐,还差六百块。全乡十二个村,就剩下居士村。村长和会计亲自收税,来到于老茂家。于老茂有一小片苹果树,应纳林果税五十四元。

村长:“道理我也不说了,好歹给我个面子。”于老茂:“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是老天不给咱们面子。伏天那场雹子不是我瞎编的吧,剩的那几个果子,才卖了六十块。你应该问问乡里,遭了雹灾怎么还不减税?”

是有一场雹子,村长想,他接过于老茂递上来的烟,点上,愣了一会儿,去了于喜开家。于喜开喂了几栏猪,下雹子也没砸死猪,他应该交割头税。于喜开正歪在被窝垛上哼哼,村长问怎么了,他说正在拉痢疾,说这痢疾是猪传给他的,说他那几栏猪眼下都得病,不能卖,不卖猪还交什么割头税。

村长又去了几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最后到了于四嘎家。于四嘎在门上贴了副对子:自古未闻屎上税,如今放屁也拿捐。

村长捂着腮帮子给会计念这副对子,他正在上火,牙床子肿。

会计:“看,听你念对子,叫我打错了算盘。”

村长:“打来打去,还不是差六百。”

会计:“不是你非让打来着。”

村长苦笑:“我就那么一说。”

会计:“当官的一动嘴,小兵子跑断腿。”

村长:“我看你是吃了戗药,”

算盘噼里啪啦又一阵紧响,村长烦躁起来,便说:“别耍把你那算盘了行不行?”

“怕是你还耍把不了这几下子。”

“我要是会耍算盘就把你辞了。”

会计不紧不慢地说:“辞了我不打紧,你别拿算盘撒气,没看见快散架了。”

村长听不得会计那口气,像是故意激他,火气又盛了些,他抓起算盘哗啦啦地摇。

“散架就散架,不就是架算盘!”

“一架算盘也得十来块钱!”

“居士村凑不上税钱还买不起一架算盘!”村长说着举起算盘就摔,算盘子溅得到处都是。

会计在这时才真正变了脸。他心疼这被他摩挲了许多年的算盘,光润如珠的算盘子显示着他的为人。虽然居士是个穷村,可会计从来没在算盘上做过对不起村人的事。摔了他的算盘,就好比模糊了他的为人,他决心要还击。他打算把暖壶投过去,转念想到暖壶也得七八块钱,何况村委会就剩这么一只。实在找不着别的,会计奔到炕边去掀炕席——炕席经摔。

他们相互扭打起来,招来一些看热闹的村人。

“咱们河滩上见,砸骨头去!”

“砸就砸!”

砸骨头是居士村男人之间战争的极致,每当他们由争吵到扭打,便会生发出砸骨头的愿望。一句砸骨头的过瘾宣言会迸射出寒气,这寒气能叫他们的眼睛冒火,嘴唇哆嗦。

当他们真的在河滩上站定,彼此眼中只有一副骨头架子,亟待对方去砸酥。村长和会计一人抄起一块鹅卵石,开始了他们的战争。村长砸破了会计的脸,会计砸破了村长的额头,他们都流了血,血再次鼓荡起他们的激情……

绿幽幽的河水哗哗地流向远方,太阳跃上山巅,照亮了河对岸那陡峭的黛色山壁,照亮了那满坡遍野金红的荐草。太阳照耀着河滩,河滩上聚满了村人,倘若有不知情的外人闯入其间,会以为人们正在欣赏两个男人豪迈的舞蹈。

他们一门心思地砸,直砸得天昏地暗、眼花缭乱。两具遍体鳞伤的身子扭结起来,扑嗵倒在河滩上,围观的村人这才关心起他们的命运,连忙寻找起交战双方的女人。媳妇们赶来,她们各自的丈夫,正搀扶着彼此的胳膊踉跄着往河岸上爬,村长和会计互相看看,觉得对方很模糊,模糊得像个半截石碑。他们都笑了,村长眯着乌青乌青的眼睛说:“上谁家?”

会计说:“上我家吧,媳妇买了驴灌肠。”

村长媳妇说:“待会儿我把枣酒送过去。”

他们出了河滩往会计家走,村人也一路沉默着往家走。

会计和村长就着驴灌肠喝枣酒,村长捧着碗刚喝两口,就呜呜地哭了起来。他哭得是如此的伤心,如此的软弱,如此的无所顾忌,如此的没有出息。他抽抽噎噎地说:“谁叫我没本事呢,生是要不出这六百块。”

会计没有劝阻村长的哭,只说他盘算了一下,想把给儿子定亲的二百先垫出来。村长说他也盘算了一下,把给儿子盖房攒的三百先垫出来。

“剩下的那一百呢?”

“让别的干部们凑凑。”

睡了一夜,村长和会计的脸更肿了,他们准备去乡里检讨,头上缠着白布顺着河滩走,于老茂领着一伙村人追了上来,交给会计一个纸包,说六百块钱和交税清单都在里头。

会计眯着肿眼数了钱,分毫不差。会计和村长不约而同地看居士村,村口聚集着更多的乡亲,这纸包像是居士村给他们意外的馈赠。村长和会计越走越远,站在村口的人渐渐看不见他们的身子,只见两个大白脑袋在太阳底下晃。

(1992年发表于《十月》,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砸骨头”是居士村的一种习俗,是男人之间解决纷争的一种手段。以之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也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照章纳税,村长却要说“给我个面子”,而村民们接二连三借故拒缴:村长会计彼此迁怒、扭打,则招来一群看热闹的村民。这些都凸显了人情的冷漠。
C.在作者笔下,“砸骨头”的暴力场面激荡着一种原始的粗犷力量。在描绘乡村生活、民风民俗画卷的同时,也突出了当地民众尚武的“硬气”性格。
D.小说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而又安慰的故事,作者没有渲染乡村生活的艰难,而是以戏谑的方式去处理,从而引发人们对新时期干群关系的思考。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水哗哗地流”,太阳“照亮了河对岸那陡峭的黛色山壁”等语句暗示着两人在决斗时愤怒的心理特点,两人怒目相向,视对方若仇敌。
B.小说叙述到决斗的紧张激烈处,作者故意宕开一笔,转而描写景物,笔触舒缓下来,使情节张弛相间,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C.由河滩的景色自然过渡到河滩上聚集的村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村民们聚集观战,并最终理解村长和会计的难处作铺垫。
D.作者在此突发奇想,设想外人的感受,寓庄于谐,表现出对农村干部为政不易的理解,也体现出小说语言轻快、幽默活泼的特点。
8.村长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开头写到村长向于老茂收税未果,到于喜开家碰壁,到于四嘎家被恶作剧的对联奚落,情节大体相同但富有变化。这样的情节安排有怎样的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适少落魄,不事生,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磷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迁太子少詹事。

(节选自《旧唐书》)

材料二:

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后举有道,授封丘尉。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李辅国忌其才。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还,为左散骑常侍。永泰初卒。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中间唱和颇多。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选自《唐才子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B.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C.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D.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业”,职业。“生业”意为“生涯”“职业”。与《种树郭橐驼传》中“驼业种树”的“业”意思不同。
B.“体格”意为“体裁格调”,与《红楼梦》第三回中“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的“体格”意思不同。
C.“薄”意为“靠近”,与《陈情表》中“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薄”意思相同。
D.“耻”意为“以……为耻”,与《师说》中的“而耻学于师”的“耻”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镇守南阳。
B.皇帝让各个皇子分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磷造反,肃宗召其商量,认为他的意见与众不同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C.高适忠心耿耿,敢于直言劝谏,招致李辅国的嫉恨。李辅国在皇帝面前诋毁高适,高适因此被贬为太子少詹事。
D.同为高适作传,材料一所记高适劝谏及预言永王必败的事,表明他在政治军事上有突出的才能,而材料二所记偏重他的才学品性,其他如政治活动、为官业绩等却一笔带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2)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14.材料二中说高适“敢言”,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浣纱庙

唐·鱼玄机

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

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

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谏死国消磨。

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

【注】①鱼玄机,晚唐著名女诗人。②苎萝:苎萝山,位于浙江诸暨的西施出生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到吴越争霸的历史背景,越国战败后献浣纱女西施给吴王。
B.颔联写西施回眸一笑使吴国军队全部放下武器,突出了西施的美貌。
C.颈联写范蠡功成身退,伍子胥进谏身死,一褒一贬形成强烈反差。
D.整首诗既流露出诗人对西施的同情,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伤。
16.鱼玄机的诗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请结合本诗分析这一特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