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三模 2023-07-15 3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提起稻田,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一大片金灿灿、沉句句的稻穗,此时就连空气里面也仿佛开始弥漫稻香。其实,这是水稻即将收获时的情景,这时候水田里的水已排干。但是,你能想象,在水排干之前,水稻在水中的那几个月是怎样一番景象吗?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5月份,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芒种节气,稻田开始淹水插秧,但稻田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盎然的生机。东汉末年的《四时食制》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我们的祖先早就懂得如何通过“生态农业”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稻田养鱼就是一个成功实践——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能收获肥美的稻田鱼。

水稻田里的鱼以水面漂浮着的各种藻类为食,如细绿萍、槐叶萍、芜萍(也称无根萍)。这些藻类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糖类,保存在藻细胞中实现自养生长,同时向水体释放氧气。

细绿萍的叶腔中共生了具有固氮能力的蓝细菌。蓝细菌细胞内有固氮酶,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其中一部分氨用来合成细绿萍的蛋白质,让其更有营养,成为鱼类的“营养餐”;另一部分氨则释放到水稻田中,成为水稻能够吸收的氮肥,用来合成水稻的蛋白质和叶绿素,让水稻健康、茁壮生长。

而鱼类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藻类之后,其排泄物中也含有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一尿素。尿素在水稻田土壤脲酶的分解作用下产生氨,也被水稻吸收。脲酶则是水稻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产生的,而水稻土中的细菌多数生长在水稻根系附近,以根系分泌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有机质为食。水稻的茎是中空的,能够将叶片吸收的氧气运输到根系再分泌到土壤中,从而为根系附近的微生物提供微好氧环境。

   

水稻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示意图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藻类——鱼-——水稻——土壤——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土壤(包括水稻土)中含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平均每克土壤达到10亿个细菌,肥沃的土壤中细菌的数量还会更多。但是这些细菌绝大多数都不是致病菌,相反,它们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转必不可少的因素。

(摘编自邓欢《湿地与农业的结合:水稻田》)

材料二:

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三江平原以及主要江河湖泊区域地势低洼,雨水多时,易形成洪涝灾害。在与水患长期抗争中,中国古人不断探索,利用湿地把水患变成“水利”,并形成了中国较早的生态农业。

这些湿地发挥着农业生产、防洪排涝、文化传承、景观美学等多重功能,是全球独特的农业遗产类型,具有重要价值。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兴化垛田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由长江、淮河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海拔一般在10米以下,水网交织,湖泊众多。每到汛期,周围的湖泊、河流和黄海中的水便会涌入兴化,淹没田地,摧毁庄稼。

为解决水患,从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起,兴化人民开始修筑垛田,即在沼泽湿地地势稍高的地方,用泥土堆积起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这不但避免了汛期水患的影响,而且这些田块的排水效果良好,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长期发展便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垛田农业。

围起来的湿地——圩垸

圩垸是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这种农田水利形式在长江下游江浙太湖流域和安徽、浙江一带称为圩田,在湖南、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称作垸田,在珠江和韩江三角洲则称堤围或基围。

这些地区的农田地势低洼,地面低于汛期水位,有的甚至低于常年水位。堤上有涵闸,平时闭闸阻止水的流入,旱时开闸放水入田,保证一年四季旱涝无虑。

在圩田外围,圩堤将农田与外界的水分隔开,通过灌水和排水渠及操控堤上的水闸以调节内水和外水的进出。如果自流灌排有困难,则辅以提水机械,以满足圩内农田需水。在圩田中,水渠、内河与外围河湖构成了一个完善的水系网络,具有很强的滞洪、排涝、灌溉功能。

此外,圩田作为次生湿地(天然湿地被进行较多人为干预后,逐渐形成的湿地景观与现代文明共融共生的和谐状态),水陆边缘效应明显,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圩田景观也具备很高的农业美学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湿地与农业携手共进,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一-起孕育出了许多特殊的湿地农业,形成了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摘编自陈睿山、孙燕、姚舜禹《湿地--让水患变“水利”》)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天然湿地外,大自然中还有利用人工干预的湿地,如稻田、垛田、圩垸等,种植的是湿地作物。
B.结合湿地改造而成的农业基地,一般都是在地势低洼处,多拥有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设施。
C.利用湿地发展生态农业,以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这一点东汉末年的古人早就已经懂得。
D.我国湿地农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全球独特的多样类型的农业遗产,具有重要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描绘稻田的景象,以及引用古籍记载的内容,这些都可以起到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材料一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使读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水稻田藻类——鱼——水稻——土壤——微生物这一循环生态系统。
C.“平均每克土壤达到10亿个细菌”“一般在10米以下”,这些数据的使用,体现了两则材料用语的科学性。
D.材料二列举水稻田、垛田、圩垸这些典型的例子,目的是说明人类可以充分利用湿地,多打粮食。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不属于湿地农业系统的一项是(     
A.太湖平原农业区B.黄河滩涂农业基地
C.大寨狼窝掌梯田杂粮示范田D.若尔盖沼泽畜牧业基地
4.利用湿地发展农业的好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下图是湖州桑基鱼塘湿地农业模式的示意图,请结合材料--对水稻田生态系统的介绍,说明湖州桑基鱼塘是如何实现“零污染”的。

       

2023-08-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悼念俞平伯先生

张中行

看报,知道俞平伯先生于1015日过午病逝。我心里当然有些不平静。先涌上心头的是悲伤。记得去年年初,应某刊纪念五四之约,曾著文写俞先生,那篇文章末尾说:现在他老了,九十高龄,有憾也罢,无憾也罢,既然笔耕大片土地已经不适宜,那就颐养于春在之堂,作作诗,填填词,唱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吧。俞先生自七十年代晚期患轻度中风,身体不好,我知道,但推想,他不久前还往香港,仍讲《红楼梦》,总当还可以维持几年吧?想不到这样快就走了。

继悲伤而来的是遗憾。依常情,尊师重道,我应该多去问候,可是七八十年代相加,才去了两次。先一次在建国门外的学部宿舍,他走路不灵便,可是未扶杖;后一次在钓鱼台东侧的南沙沟,竟是扶案始能举步了。其后我不是不想去,可是想到会给他添麻烦,就沉吟之后作罢。就这样,断了音问,以致应该有的最后一面也竟化为空无。

时间不能倒流,人死盖棺,应该再说些定论和纪念的话。俞先生生于清光绪已亥腊八,在世九十年零九个月,以人生七十古来稀衡之,可算作高寿。成就也配得。上年岁:散文,诗,词,都成家;多年教学,在古典文学方面,博不稀奇,稀奇的是见得深,因为他既有才,又能作,知道其中底蕴。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像是还可以说说另一个方面,一般人或者会看作小节的,是个人的生活之道。道,难言也,更重大的是难评也,因为,虽然如《庄子》所说,可以在屎溺,可是可以推演为理论的,那就会牵涉到意识,以至于立脚点云云。这里只好大事化小,说说我的关于俞先生的一点点的看法。先要说说他的家世资本。他曾祖父俞曲园(樾)是清朝晚年的大学者,父亲俞阶青(陛云)是光绪戊戌科的探花,也善于诗词。这样说,是他的家世资本使他有大成就吗?又不尽然,因为有这样的资本,也可以去斗鸡走狗。俞先生的可取之处就在于他善于用其才。还是只谈减去学业的生活之道,我的看法,他的道,用古语说是率性之谓道。我自1931年与俞先生相识,听他的课,读他的著作,后来还有些交往,深知俞先生是诗人气质。因为是诗人气质,所以喜欢作诗,尤其喜欢作词。不是像有些文人附庸风雅,无病呻吟地作,而是写走入诗境的心。还记得词里有这样一句,闻道同衾还隔梦,南宋吴文英及其后的追随者,总在辞藻上翻筋斗,是写不出来的。俞先生讲诗词也是这样,不像现在许多人,站在外面赏析,而是走进去,谈个人感受。诗人通常还有个习惯,是把实生活认作戏,所以俞先生喜欢唱昆曲,恰好许夫人(俞平伯的妻子)更精于此道,于是有时他们就来一两折《牡丹亭》,这大抵就如杜丽娘与柳梦梅,真入了梦境吧?这已经不是生活里有诗,而是生活变成诗了。

我的体会,研究《红楼梦》也是这样。他不是泛泛地研究小说,像孙楷第先生那样,有书必看,有闻必录。俞先生全力治《红楼梦》,不问《金瓶梅》,因为前者近于诗,后者近于柴米油盐。

我得消息晚,未能恭送八宝山,悲伤自不能免。但仔细想想,又感到安慰。人生不过是这么回事,秦皇、汉武也不免一死,所求不过是在生者记忆中的不朽。俞先生著作等身,而且很像样,不朽做到了。还有一样,是一般人很少做到的,是在诗境中过了一生,世间还有什么获得比这更贵重呢?

(有删改)

文本二:

实在的事例,实在的感触,都必经过文学的手腕运用了之后,方可为艺术品。文学的技工何等的重要。譬如回忆从前的踪迹,真是重重叠叠。选择乃文学技工之一,有了它,实感留在文学作品里的,真真寥寥可数。所召集的是代表会议,不是普通选举了。又如写一桩琐碎或笨重的事,不能无减省或修削之处。剪裁又是重要的技工。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一桩事据实写来不易动人听闻,必要在它们身上加了些大青大绿方才快心。夸饰譬如一面显微镜,把肉眼所感都给打发走了;但它也是文章的重要技工。

(节选自俞平伯《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平伯先生的突然离世在作者意料之外,作者本以为先生会悠然自得地“维持几年”,这种期待的落差让作者感到悲伤。
B.作者对俞平伯先生的离世生出遗憾之情,因怕“给他添麻烦”没有“多去问候”,而“断了音问”,这里有自责之意。
C.作者认为俞平伯先生在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是真正懂诗的人,而且先生还具有诗人气质,把生活变成了诗。
D.在作者看来,俞先生全力研究《红楼梦》,而不问《金瓶梅》,是因为前者用的是诗的语言,而后者用的是平民的语言。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是一篇悼文,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先生去世的悲伤和遗憾之情,情感抒发非常理性,体现出独特的行文风格。
B.“时间不能倒流,人死盖棺,应该再说些定论和纪念的话”,这个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使内容表述清晰,重点突出。
C.“成就也配得上年岁”是对俞平伯先生所取得成就的形象表述,诠释了“成就”与“年岁”的关系,生动说明了俞平伯先生的成就经得起岁月检验。
D.悼文的语言在白话文与文言文之间自由转换,能产生良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说俞平伯先生“走路不灵便”是白话文,“扶案始能举步”则为文言文。
8.作者认为俞平伯先生获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9.在文本二中,俞平伯先生提出了“文学技工”的理念,张中行写的这篇悼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2023-07-14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丑曰: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公孙丑:孟子的学生。②行潦:路上的积水。潦,雨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B.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C.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D.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的“辞”与《鸿门宴》“卮酒安足辞”的“辞”含义不同。
B.一体,四肢叫作“四体”,一体就是一条胳膊或一条腿;在本文中是比喻的说法。
C.“治则进,乱则退”与“治之于未乱”(《<老子>四章》)两句中的“治”含义相同。
D.“得百里之地而君之”中的“君”与《兼爱》中“故亏君而自利”的“君”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丑认为孟子在说辞和德行两方面都擅长,已经达到圣人的标准了,孟子说孔子尚且不敢自居圣人,何况自己。
B.公孙丑问孟子是像子夏等人一样有“一体”,还是像冉牛等人那样具备了孔子的形体而不如孔子那样高大,孟子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C.孟子认为伯夷、伊尹与孔子虽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使诸侯来朝的能力,而且不会做一件不义之事,杀一个无辜之人。
D.宰我、子贡、有若都是不愿迎合他人的人,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称颂孔子,孟子借他们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孔子的赞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乎。
(2)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14.孟子认为伯夷、伊尹和孔子三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
2023-07-15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甘露寺多景楼

曾巩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郡守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处。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②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提挈全篇,先写诗人有“登楼观景”之念,继而写登楼后倚阑四望,视野开阔。
B.颔联用“乱”“含”“浮”“入”生动写出了云气、水光、晚霞、山色的交相辉映。
C.置身多景楼上,听月光下传来的钟呗声,诗人内心油然而起超然物外的隐逸之情。
D.“万里帆樯海外风”虚实结合,诗人由眼前的航船想象到它们即将入海乘风破浪。
16.宋朝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谈到诗歌的情景关系时曾言:“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这一理论在本诗的情景描写中也有体现,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