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海南省儋州市川绵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海南 高二 期末 2023-07-14 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数字技术可以使历史文化遗产以全新的方式永久保存,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记忆。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重大基础性工程,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国化遗产标本库、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中华文化素材库等正在建设中。在这些文化数据库中,关于文化遗产将按照一定标准结构化存储于服务器中,实现专业资源分类和系统资源整合,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与千家万户的连接。届时,无论是单纯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还是发文创产品,抑或是进行学术研究,都可以通过终端方便地从上述文化数据库中查阅提取素材。

在对文化遗产元素的应用上,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及时空界限,实现文化创意跨载体呈现、跨时空交互,从而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同时也会拓展传统文化传播的边界和想象力。

目前,已有不少机构借助 5G、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大量数字文化精品。比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激光与数字光影机械装置,为观众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让中国文化的内核得到完美表达。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系列节目,以““5G+AR”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传统文化与前沿科技创新交融,让舞蹈国宝梦幻联动,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穿透力。还有一些机构利用数字技术推出实景游戏体验、博物馆场景角色扮演等项目,给人们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深刻地影响着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以及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成为激发文化建设活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步伐的加快,人们不再执着于单纯的物质消费,而更加看重文化消费和精神体验,更在乎文化消费品是否具有超出想象的创意性和直抵人心的感染力。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能够为消费注入美学创意、设计创新,助力消费需求从“物质型”向“精神型”转变,而数字技术作为催化剂,能够将文化元素以多元方式导入消费领域,满足人们新的消费偏好、新的消费场景要求,进一步提升消费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例如,在大众流行文化的快速迭代中,数字经济的“快”与传统文化的“慢”之间形成较大反差,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能幸运地搭上数字技术快车,那些登不上数字技术快车的文化遗产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危机。另外,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文化始终是内核和灵魂,而数字技术只是工具和载体。可是,不少所谓的文化科技产品,虽然外表绚丽,也运用了不少新技术,但没有多少文化内容。文化遗产成为其引流和营销的噱头。

(摘编自黄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

材料二:

追根溯源,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优势,利用技术创新使得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速度大大加快。古联公司集合古籍爱好者建设运营古籍整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技术,不仅能够减轻古籍整理者字字校对的负担,更能将古籍文献的文本内容和图像迅速转换为数字数据,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简体古籍文献,大大缩短了古籍“重获断生”的整理时间。同时,利用数字技术能节约读者阅读繁体古籍文字的时间,拉近古籍与读者的距离。

更进一步而言,数字技术更断了古籍文献的呈现形式。现今,古籍文本的实物展示和整理出版日趋活跃,短视频解读古籍日益火热,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逐步开展。古籍爱好者利用数字技术将古籍转化为数字数据,通过短视频、朗读、音乐、书法等多种吸引读者兴趣的形式动态星现,如此一来,读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灵活了解古籍的深厚思想内容,推动优秀的典籍蕴含的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古籍“活”起来不能止步于此,如何更好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呢?正如古联公司未来所要努力的,在现有古籍数字化的基础上,应当加强多民族古籍文献的数据库建设,更应当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古籍数字化教材编写等工作,建设起集古籍人才培养、资源整理出版、数字化创新于一体的平台,真正做到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此外,还可以将古籍的图文信息通过数字技术制作成文创产品,通过多种样式提供消费者使用。

(摘编自王超《巧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十分重视,将其大数据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建立种文化数据库。
B.数字虚拟仿真等技术可推动文化产业突破各种介质、载体和时空界限,为文化产业创造出新业态和新场景。
C.数字技术的加速应用和迭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方式的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消费升级的步伐。
D.人工智能对古籍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繁简转换等提供了支持,使得人们整理古籍文献的速度大大加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第三段运用例证法论证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所产生的效果。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数字技术与文化遗产的关系”,但二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C.材料一指出了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影响的正反两面性,使论证更理性,有思辨色彩。
D.古联公司在多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做到了数字技术“籍合”优秀典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利用数字技术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观点的一项是(     
A.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
B.南京图书馆通过复刻古籍袁枚的(随园食单》并拍成小视频,让古籍在网络上火了一把。
C.退休后的古籍修复师李英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继续文献修复工作。
D.祁县图书馆从《昌黎先生集考异》一书中精选出十八枚印章作为棋子复活古代类游戏《十八子围老虎》。
4.为什么说“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并不完全是正面的、积极的”?请简要说明。
5.某地有一批古籍需要进行数字化保护,请根据以上材料提两点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之夭夭

格致

①我家的屋后有几棵大李子树,还有几棵海棠树,北窗外不远处还有一棵桃树。

②桃树开花的时候,北窗就被桃花挤满了。这样的美景,并没有谁多看一眼,那一树妖娆的桃花,自顾自开着,家里的大人孩子也自顾自忙着。等桃花谢了,我的目光停留在北窗外的时间反而多了起来。那些绿茸茸的桃子,比粉红的桃花还要耐看。桃花简单,一眼就看清楚了。但层层叠叠的桃叶和藏身其间的桃子,则让桃树进入了一个神秘时期。

③我不知道这棵桃树长在我家北窗外有什么不对。我一出生桃树就在那里。我没出生呢,桃树也在那里。我看见桃树,就像看见后院的大李子树、海棠树,看见前院的柳树、樱桃树。它们是我家的一部分,和那三间草房子,构成了我的童年世界。

④长大了才知道,在北纬43度,桃树是不能存活的,至少是不能过冬的。可我家的桃树存活了,并且过冬了。现在看来,那棵桃树真是我童年世界里的一个奇迹。

⑤这个奇迹是父亲一手创造的。桃树生长在比较温暖的地区,我父亲感到东北太冷,他不想把孩子生在这么冷的地方,但又没有迁徙的能力,于是他就将一棵温暖地区的果树迁徙了过来,让一棵桃树来到我们的家园。我的父亲通过一棵桃树迷惑了我,我不记得童年有多冷,只记得那些在冰上的游戏,记得春暖花开,记得桃子甘甜。我的童年,比别的孩子多出了一种生活的滋味。

⑥父亲的桃树有着特殊的造型:它的所有树枝都朝向西方,树身像被强劲的东风压得抬不起头的样子。桃树是弯着腰的,然而这一切都和东风没有关系。这里厉害的不是东风,而是西北风。如果桃树是因为环境而弯腰,那么它应该向东南弯腰才对。这棵桃树是向东南弯腰还是向西北弯腰,由我父亲说了算。我曾亲眼看到父亲是怎么对待那棵桃树的。

⑦父亲用草绳把桃树一道一道地捆好,然后在树的下面挖坑——父亲总是习惯在树的西面挖坑——然后把捆好的桃树一点一点地压到那个土坑里去,然后我父亲就开始往树上填土,直到把整棵树埋进土里。父亲总是在秋天把那么大的一棵桃树从头到脚埋到土里,这等于给桃树穿了一件大棉袄。等冬天来了,大雪一层又一层地把桃树的土包盖住,这等于在棉袄的外面又给桃树穿了一件貂皮大衣。让一棵树钻进土里冬眠,这是父亲的思维。我不知道还有谁会这么做。

⑧第二年的春天,在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会小心地把睡了一个冬天的桃树从土里挖出来,摇落树枝上的土,再把土坑填平。这时我才明白,秋天的埋树是为了让桃树度过东北寒冷的冬天。李子树、海棠树、杨树、榆树……几乎所有的树都不用埋,都能过冬,只有那棵桃树需要在土里冬眠。春天,父亲又把它从泥土中唤醒,那弯腰的桃树照常开花、结果。我想天底下可能只有我的父亲有这样的耐心和智慧,侍弄一棵这样娇贵的桃树。

⑨桃子成熟的时候,每年都要丢失一些桃子。几次之后,我妈有了对策,她赶在别人来摘桃子之前,在傍晚的时候,摘下一整筐桃子。那些桃子大部分还是绿的,但已经成熟了,那是我此生吃过最好吃的水果。在我们家,判断桃子成熟与否,不看桃子是否红了,而是用手一捏,软了,就是成熟了。有谁吃过还绿着却已熟透的桃子?那种甜,是不可以描述的。

⑩每年的秋天,我家的北窗台上,会摆着一排排粉红色的桃核,那是我和姐姐放在那里玩的。等它们在风中干透以后,互相磕碰的声音非常悦耳。

在桃树还繁花似锦的时候,我的父亲却死了。父亲死在一个春天,那棵桃树在父亲已不在人世的那年春天,仍忍住悲伤,顽强地把桃花开了出来。秋天,在那个没有了我父亲的秋天,桃树仍忍住悲伤,把桃子挂满枝头。那年的秋天,我吃到的桃子依然是甜的,依然是好吃得无法描述,依然有一排粉红色的桃核摆在北窗台上,进出的风吹拂它们……

我不知道,那年秋天的桃子是最后的桃子了。

冬天的时候,我看见桃树仍站在北窗外的寒风里,几片红色的叶子在抖动。下雪了,桃树上挂满了雪花;起雾了,桃树上挂满了冰花。

第二年春天,李子树开花了,樱桃树开花了,海棠树开花了,父亲的桃树终于没能忍住悲伤,它一朵花也不肯再开了。

(选自《2018年中国散文精选》,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不辞辛劳地侍弄娇贵的桃树,为了帮助桃树过冬,他还想到了把它埋进土里的办法,显示了生活的智慧和深沉的父爱。
B.父亲用心种下的桃树结的桃子特别地香甜诱人。因此,每年桃子还没红的时候,就会丢失一些。
C.春暖花开,桃子甘甜,浅层看来,是我的童年比其他的孩子多了一些快乐;深层含义则是我比别的孩子多了一些父爱的滋味。
D.没有了父亲的呵护,桃树就如孤儿般可怜,在寒风里“几片红色的叶子在抖动”,这段话也写出了我对父亲去世的难过与伤心,以及我对父亲的怀念。
7.下列对本文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④段在文章中作用比较关键,关键词是“奇迹”,下文就是围绕这个词来叙述的。
B.“侍弄”一词既形象生动,又准确到位。写出了父亲对桃树的喜爱,也写出了父亲的耐心与智慧,表达了我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C.文中的细节描写非常突出,两次写到桃核在风中磕碰的声音是表明虽然父亲走了,但他的爱却如桃核般永驻我心。
D.文章以景结情,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桃树死去的伤心和对父亲离世的悲伤与怀念,升华主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
8.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章第⑧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请结合内容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孝祥,字安国,历阳乌江人。读书过一目不忘,下笔顷刻数千言。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绍兴二十四年,廷试第一。考官已定埙冠多士,孝祥次之。高宗读埙策皆秦桧语,于是擢孝祥第一,而埙第三。谕宰相曰:“张孝祥词翰俱美。”

上之抑埙而擢孝祥也,秦桧已怒,既知孝祥乃祁之子,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于是风言者诬祁有反谋,系诏狱。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初,孝祥登第,出汤思退之门,思退为相,擢孝祥甚峻。而思退素不喜汪澈,孝祥与澈同为馆职,澈老成重,而孝祥年少气锐,往往陵拂之。至是澈为御史中丞,首劾孝祥奸不在卢杞下,孝祥遂罢。

寻除知抚州。年未三十,莅事精确,老于州县者所不及。孝宗即位,知平江府。事繁剧,孝祥剖决,庭无滞讼。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明年,吴中大饥,迄赖以济。

张浚自蜀还朝,荐孝祥,召赴行在。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上嘉之。会金再犯边,孝祥陈金之势不过欲要盟。宣谕使劾孝祥落职,罢。复集英殿修撰、知静江府,治有声绩,复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为政简易,时以威济之,湖南遂以无事。复待制,徙荆湖北安抚使。筑寸金堤,自是荆州无水患,置万盈仓以储诸漕之运。

进显谟阁直学士仕。请祠,以疾卒,年三十八。孝宗惜之,有用才不尽之叹。孝祥俊逸,文章过人,尤工翰墨,尝亲书奏札,高宗见之,曰:“必将名世。”

(节选自《宋史·张孝祥传》,有删改)

[注]①埙xūn:秦桧的孙子秦埙。②卢杞:唐朝宰相、巨奸,曾先后陷害杨炎、颜真卿等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B.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C.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D.孝祥既素为汤思退所知/及受浚荐/思退不悦/孝祥入对/乃陈/二相当同心戮力/以副陛下恢复之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廷试又称殿试,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贡士才可以参加,一般由皇帝在殿廷之上亲自主持。
B.文中“祁与胡寅厚,桧素憾寅”的“厚”与“澈老成重厚,而孝祥年少气锐”的“厚”意思相同。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划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此处“路”与“烽火扬州路”的“路”同义。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致仕的一般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官员也可自请退职,如“乞骸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孝祥聪慧过人,颇受赏识。他年少时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敏捷,十六岁时,被乡里推荐为第一名,后来高宗称赞他词翰俱美。
B.张孝祥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他担任抚州知府时,处理事情精明、准确;任平江府知府,不怕事务繁重艰巨,没有留下积压的案件。
C.张孝祥治洪有方,造福百姓。他在担任潭州知府时,组织修筑了寸金堤,去除荆州水患;又设立万盈仓来储备漕运的粮食。
D.张孝祥才思敏捷,擅长书法。高宗看了他写的奏章,称赞他将来必定名传后世。他英年早逝,孝宗深感痛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桧死,魏良臣密奏散狱释罪,遂以孝祥为秘书省正字。
(2)属邑大姓为奸利,孝祥捕治,籍其家得谷粟数万。
14.高宗称赞张孝祥“必将名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②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社会大动乱致使两人长期音信阻隔;“一”对比“十年”,表明对重逢的意外。
B.颔联正面描写重逢。运用了细节描写,连用四个动词,层次清晰地写出两人由不识到相认的神情变化。
C.颈联上句化用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世事的巨大变化;下句表明二人叙谈得十分人神,以至于忘了天色。
D.尾联以景结情,虚实结合,描写两人聚散匆匆,表弟明日走在巴陵道上途经重重秋山,去路遥遥的情景。
1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遇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李密表明年少时期,自家家道衰落,没有什么近亲,家中也没有仆人,平日里他“__________”。
(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______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创造美好未来这句   ①   的公益广告语,曾深深地印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并在   ②   中影响着很多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焕发抖擞的劳动精神面貌。但近年来劳动教育的缺失,让一些青少年劳动价值观念扭曲、劳动技能欠缺,特别是少数在溺爱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想过安逸舒适的生活,但又不愿意劳动,一些人在工作岗位上不知道怎样劳动,工作责任感欠缺,工作技能单一,怕吃苦、怕受挫折,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劳动为耻。

加强劳动教育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过程,不可能   ③   。就学校教育来说,要将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编制详细的劳动教育大纲,编印不同的教材体系,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中小学要全力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就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为孩子创造劳动机会,教孩子把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切忌不要事事包办。就社会教育来说,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和负面典型鞭策,让劳动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学校积极响应劳动主旋律,组织开展以“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现就如何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向同学们征集意见,请你任写两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虽然都是新能源电动车,但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增加了车载储氢系统和具有发电能力的燃料电池系统,这让其获得了独特优势。

氢能源汽车不仅具有声音小、无污染、更安全的特点,而且续航能力更持久,运行更平稳,驾驶体验更舒适。相较于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____①____。纯电动汽车要提高续航里程,目前采取的方式一般是多增加锂电池,或者通过更新技术不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但对于车辆生产来说,_____②___。而氢燃料电池汽车增加续航里程,只需增大储氢罐即可,成本很低。另外,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比较长,一般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电。但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就燃油车加汽油,补给的时间很短。

从低碳、环保的角度看,氢能源车也有更优异的表现,有人甚至将氢能源车称为移动的空气净化器。氢能源车的前置空气处理装置,不仅能够吸附颗粒物,____③____。经过该装置处理,再排放出去的物质,只有水和更清新的空气。

21.下列各句中“像”的用法与原文中加点的“像”相同的一项是(     
A.雨后的彩虹就像一座粉饰过的长桥卧在水面上,让来此旅游的人欣喜不已。
B.《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像林黛玉、王熙凤、刘姥姥等。
C.义务支教的邓小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导着山村里的每一名留守儿童。
D.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就像看到在峥嵘岁月里无数先烈奋勇抗争的场景。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02年华语传媒大奖授奖词这样评价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处境的警醒和关怀。”

2011年全世界拉斯克医学大奖颁给了81岁的中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工作者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屠呦呦一没有博士学位,二没有海外留学经历,三不是中国两院院士。她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期开始了艰难的中药研究工作,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但当前在网上搜不到更多关于她的故事。

在百般磨难中的坚持,往往使平凡走向伟大,你说呢?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非连续性文本
6-90.65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脱脱等  《宋史》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建议书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词义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65奋斗 励志  价值理念  记叙性材料  自我定位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