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期末 2023-07-15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曹雪芹有着哲学家的思想、科学家的精确、历史家的洞察、诗人般的境界,其《红楼梦》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时代的高峰。一部作品各个形象需要塑造,每个形象的个性要突出,如果缺乏艺术个性就谈不上小说创作。《红楼梦》有那么多人物,每个人物又有不同的个性,那它的艺术的个性又何在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把文学艺术作品看成一个活物,有生命、有灵性、有血、有肉、有脉。我们欣赏《红楼梦》,就要把它看成是鲜活的东西,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其生命的精华。西方文艺理论要求一件作品形象要鲜明,性格要突出,刻画要细致。写一个贵妇人,就要写她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戴什么首饰等等。大家看《红楼梦》中有多少这样的描写?林黛玉穿什么衣服,老太太长什么模样,穿戴如何等等,小说很少提及。《红楼梦》为什么不写这个,笔墨用在什么地方。林黛玉、薛宝钗一上场就几句话,很简单。他的笔墨用在刻画人物的个性上,不写外貌衣着,专抓人的“精气神”。

曹雪芹从书的一开头处处设有伏线,书的表面是一层意思,再细想其内涵还有深层意思。我们读这本书要特别重视这一点。我们看高鹗后续的四十回,是否合乎曹雪芹的创作意图,那我们就看看前面所设的伏线。如书的第一回中的“好了歌”及甄士隐的歌注每一句都是全书的伏笔。这段歌注的精神一直贯穿到全书,形成了《红楼梦》的个性。中国的相声大师侯宝林与郭全宝合说的脍炙人口的相声《改行》,由于大量巧妙的伏笔,引得听众伏仰大笑,成为了相声的经典。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是如何写人的呢?荣国府那么多人,他们的相貌、衣着如何;贾宝玉、林黛玉个性如何,千头万绪,从何写起?曹雪芹写《红楼梦》借鉴了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以形传神”和“迁想妙得”的艺术主张,写形为了传神,只用几句话就把13岁的贾宝玉给烘托出来了。《红楼梦》最感人的描写是宝玉挨打。一般人都评论说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政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宝玉挨打表现了两者之间的殊死斗争。但是贾政打宝玉是八旗的家法严格,贾政打前看了看宝玉、丫环,气也减了几分。后来贾母、王夫人、李纨也来了,贾母抱着被打得半死的孩子哭了起来,李纨这时又想起了亡夫也哭了起来,贾政也如泥塑木雕似的泪如雨下。在同一场合,每个人由于处境不同表现各异,精妙无比,难以言传。

《红楼梦》的艺术个性还体现在创新上,以往的小说大多千人一面,曹雪芹的书与别人不一样。这个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像新生儿一样是从母体中生出来的。中国有句古语“温故而知新”,真正懂得新,需要先得懂得故,没有比较,就没有所谓的新。《中国小说史略》说:“(《红楼梦》)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故事,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红楼梦》的创新为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摘编自周汝昌《(红楼梦)的艺术个性》)

材料二

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白发苍苍,瘦骨嶙峋,双目视力几乎为零,双耳皆聋,靠助听器生活。但他思维敏捷,一篇篇宏文频频见诸报刊,大著接连出版。周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稿件认真之极。每次打出小样,我校对后都要寄他审校。周先生在视力极差的情况下仍著述无休,稿必躬亲,字斟句酌,更令我感动。他的这种学者治学的严谨作风堪为楷模。先生每次托我办事,都礼数周到,十分客气,也让我暖意盈怀。周先生经常写信于我,对我的工作进行肯定,使我十分感动,现在像他这样的人已是凤毛麟角了。先生在1990年6月30日手书信封的背面,特附言:“我目坏,无法用稿纸按格子写,请谅解。”对我这个小编辑如此关照,令我如坐春风,如沐春雨。

如果以为周先生仅仅只是一位躲进书斋里、两耳不闻天下事的学者,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他对时事很关心,对关系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也时时进言建议,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1990年周先生寄来稿子《碧罗当惜——向首都市府建言》,建议恢复北京历史上的河湖水系。周先生的建言引起了市政府重视,近年来首都这方面工作做了不少,而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周先生应该是较早提出来的。

1988年8月20日,我和周先生在他南竹竿寓中有过一席谈。他对自己做了评价:“我不把名利放在心上,我做的是傻瓜事业。我半生的红学研究除了具体的考证外,大部分是提供给研究者一些头绪,而我自己却没有继续搞下去。我不是千手千眼观音,我的贡献不在于具体单个成果,现在的青年同志承认,都说从我那儿得到过启示,但现在有些学者不承认。历史要几十年以后再检讨,许多问题是我第一次提出来的,放在那儿。由于个人精力和条件,把我限制了,无法再深入研究下去。”

(摘编自邹士方《忆红学大师周汝昌》)

1.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周汝昌观点的一项是(       
A.西方文艺理论要求描写人物要刻画细致,周汝昌认为,《红楼梦》不写人物外貌衣着的方法高于西方的文艺理论。
B.“好了歌”和甄士隐的歌注贯穿全作品,是全书的重要伏笔,这给《红楼梦》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C.“以形传神”“迁想妙得”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绘画理论,曹雪芹借用来创作《红楼梦》,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D.曹雪芹富有创新精神,他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来许多作家创作出带有浓厚自叙传色彩的小说。
B.红学界对周先生的研究结论褒贬不一,对此周先生颇为遗憾,而他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深入研究。
C.周汝昌先生既是一位研究精深、著述颇丰的红学专家,又是一位心忧天下、关注时事、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D.周汝昌先生十分关爱青年,比如周先生专门在信封背面写附言肯定编辑的工作,这令邹士方十分感动。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周汝昌先生在分析《红楼梦》的艺术个性时,运用了大量的具体例子作为佐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B.文本一第三段中,周先生用侯宝林和郭全宝的相声《改行》进行类比,说明恰当的伏笔可以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C.周先生在谈论《红楼梦》的艺术个性时,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最后总结全文,结构严谨。
D.文本二中,邹士方先生回忆了周先生生前的小事以及自己跟周先生的交往与感受,使文章既形象具体,又真实感人。
4.在周汝昌先生看来,“曹雪芹从书的一开头处处设有伏线”。请结合《红楼梦》原著,举例说明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伏笔作用。
5.刘梦溪在新版《红楼梦新证》发布会上这样评价:“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上是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周先生在红楼梦研究上体现出来的那种做学问的功夫,叫我们感到钦佩。”周先生有怎样的“做学问的功夫”?请结合文本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定婚

贾大山

树宅和树满是我在梦庄结识得最早的两个朋友。我们下乡时,就是树宅赶着大车,把我们从县城拉到梦庄的。他的个子黑粗傻大,满脸黑胡渣子,头上箍着一块油渍麻花的羊肚手巾。一上车,我们都叫他“大伯”。他立刻红了脸说:

“别这么叫,我今年二十七。”

我们那一车人,对他的年岁和模样发生了兴趣,都问:

“你真的二十七?”

“这还有假?”

“结婚了吗?”

“没。”

“有对象了吗?”

“也没。”他苦笑着摇摇头说,“我不行,我没吸引力。树满行,他是中学生,他有吸引力。”

“树满是谁?”我问。

“我弟弟。他行,他是中学生。”他说着,得意地甩了一个响鞭儿,两头骡子意气风发地奔跑起来。

到了梦庄,我很快就认识了树满,很快就和他混熟了。

树满比树宅小五六岁,只上过一年中学。不知是什么原因,他长得清清瘦瘦,并不漂亮,但姑娘们确实喜欢接近他。他呢,对姑娘们却一律地疏远,一律地冷漠。渐渐地,姑娘们也和他疏远了,背地骂他是个“石头人儿”“木头人儿”。

唯有小芬,对他一直很痴情。小芬那年二十一岁,高高的个儿,粉嫩的脸皮儿,一年能做三百多个劳动日。不少人给她提亲,她都回绝了,偏偏恋上了树满。树满常到我的小土屋里闲坐,小芬也常来串门儿。但是,哪次谈话也不投机。小芬说,房村明天演电影;树满则说,村西生了棉铃虫。小芬说,谁家小子结婚了;树满则说,谁家死人了。一天黑夜,我们正在一起闲谈,外面忽然下起雨来。树满要走,我给了他一把雨伞。小芬也说要走,树满便把雨伞朝她手里一塞:“给你给你!”

飞快地跑走了。小芬气得背过身,望着窗,抽抽搭搭地哭起来。

我对树满的做法十分不满。哄走小芬,我把他找回来,狠狠地挖苦他、数落他。我说,树满你太高傲了,小芬这个姑娘,多么好,哪一点儿配不上你?我又问,你到底爱不爱她?你要不爱,我就托人给她介绍对象了,你可不要后悔。

他低着头,不作答。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

“你不了解我的家庭情况。”

我看见,他眼里闪着泪光。

“什么情况?”我问。

他说:“我九岁上,父亲就死了,母亲把我拉扯大,全凭哥哥帮着。哥哥很不容易。现在,他二十七了,还没定婚,我怎么能走在他的前头?”

停了一下,又说:

“农村的风俗,你不懂。哥哥不定婚,弟弟要是先定了婚,哥哥的事就更难办了。爱,我还不能。”

“可是,你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啊!”我说。

“不慌,我不慌。”他说。

我望着他那清瘦的、平静的面孔,心里一颤,差点儿掉下泪来。

树宅要定婚了,我和乡亲们一样地高兴。我高兴,不仅是为了树宅,也是为了树满。

一天黑夜,树满来了,对我说:

“我哥要定婚了。”

“晓得。”我问,“哪村的姑娘?”

“房村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片纸,展开,放在我的小桌上,“请你做个中证人吧。”

那片纸上写着这样几行文字:

王树宅家有房屋三间,院内院外共有大小树木一十三棵,王树宅结婚后,家中房屋及树木均归王树宅一人所有。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立字人   路继申

中证人

这是一个字据。

路继申,是树宅和树满的舅父。

我把桌子一拍,大声说:

“我不做,我不做!”

“做吧。”树满对我笑了一下,依然很平静,“没有这个字据,人家就不定婚,那就苦了我哥。”

“可是,你哩?”我担心地望着他说,“你今后的日子怎么过?”

“我不要紧。”他又笑一下说,“我年轻,有力气,我还不能为自己盖两间房子吗?”

我被他的真诚感动了,被他的平静征服了。我拿起笔,忽然想到一个常识问题:中证人一般需要两个人做,另一个请谁做呢?

“我做。”我话音刚落,门一响,小芬进来了。她的眼圈微微发红,脸上却挂满着笑。

我一见她,心里十分难过。我指着那片纸说:

“小芬,你晓得这是什么?”

“晓得。”她仰着脸儿,淡淡一笑说,“三间房,几棵树。写吧,中证人,你,我。——树满,我能做吗?”

树满怔了一下,望着我说:

“她不能做。”

“我怎么不能做?”小芬也望着我。

“能做,能做。”我高兴地说,“你做最有力量了。”

“什么话!”他们把脸儿一沉,一齐望着我:

“我怎么有力量?”

“她怎么有力量?”

他们照我背上打了一拳,同时骂了我一声“坏家伙”。

我呵呵地笑着,在“中证人”的后面,签上了我和小芬的名字。——她在前,我在后。

签好名,我们三个反常地快活。

树满举起那个字据,发表宣言似的说:

“今天,我成了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了!”

九月里,树宅定婚了,很顺利。

树满和小芬的行动,感动了大队干部。那年征兵时,大队干部让树满当了兵。——那时不像现时,当兵是很难很难的事。

树满和小芬的行动,也感动了他们的兄嫂。据说,嫂嫂坐月子时,把小芬叫去了,让小芬替她做双鞋。小芬拿着鞋样儿回到家里,在灯下一看,感动得泪如雨下。

原来,那鞋样儿,是用那“字据”铰的。

(选自《贾大山小说集》,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宅介绍弟弟时的骄傲劲儿,连两头骡子都“意气风发”,侧面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文化知识的敬重。
B.“她仰着脸儿,淡淡一笑”的传神描写,体现了小芬平和无争的鲜明个性,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演进。
C.树满不让小芬在字据上签字,因为字据是十分重要的证明,“我”作为知识分子可以签名,而小芬资格不够。
D.树满为了哥哥找“我”立字据,大队干部让他当兵,以及嫂嫂把字据还给小芬等情节表现出小说美好的主题。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众人与树宅的一番对话,交代了树宅大龄单身的情况,也为后文树满的出场做了铺垫。
B.小说采用双线结构推进,哥哥树宅描写简略,是暗线;对弟弟树满则饱蘸笔墨,详细描写,是明线。
C.作者擅长白描式地刻画人物,或外貌神情,或行动举止,或言语声音,往往寥寥几笔便使人物形神毕现。
D.小说结构上颇具匠心,从人物出场、矛盾发生到结局,简短的故事中起承转合、张弛有度,吸引读者。
8.小说中的“字据”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评论家认为,贾大山的创作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传统,表现出了他的美学修养、美学精神和审美表达技巧,形成新时期以来我国短篇小说创作上的一座高山。请结合文本谈谈贾大山小说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豫让曰:“子不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节选自《战国策》)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B.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C.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D.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的意思是接近,靠近,“就”与《促织》“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的“就”字含义不同。
B.“刑”的意思是割,杀,“刑”与《齐桓晋文之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的“刑”字含义相同。
C.“数”的意思是指责,列举,与《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字含义不同。
D.“尝”的意思是曾经,与《烛之武退秦师》“君尝为晋君赐矣”的“尝”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得知智伯被赵襄子杀害之后,豫让下决心报仇,他认为义士应当为赏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
B.豫让改名换姓,装扮成服劳役的犯人来到宫中,想借机刺杀赵襄子,但被机警的赵襄子发现,致使首次刺杀行动失败。
C.豫让用漆涂身生癫,剃掉须眉毁伤面容,装扮成乞丐去讨饭,在友人的建议下,他又吞炭使嗓子变哑以改变自己的声音。
D.赵襄子在与豫让交谈之后,认为他非常有义气,就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挥剑击刺衣服,以示报答智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如从赵襄子、豫让二人中选一人写人物评论,请列出你的选择和评论要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食后

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午睡醒来,已是日照西斜,品完两碗茶后,一天时光就快要结束了。
B.快乐的人时时珍惜时光短促,忧虑的人总是因为年底追讨赊欠而感到厌烦。
C.这首诗以明白晓畅的笔触描绘了食后饮茶无忧无乐、轻松自在的闲适状态。
D.诗人以议论作结,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诗风闲适,语言毫无生硬之感。
16.诗人在品茶中悟出了哪些生活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