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7-20 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较量的意义日渐凸显,文学传统的选择亦卷入其中。对本土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蔑视和排斥态度,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维和创作套路,以至于唯是崇,注定吃力不讨好。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文艺界亟待解答的问题。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遵从、恪守并不断丰富和创新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基因的中国文化情怀与中国审美方略。具体到文学叙事层面,就是重新思考中国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

中国古代文艺极其讲究叙事的细节真实,不少作品的情境设计深具细节之美。《红楼梦》堪称这方面的典范。例如,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在消除误解后,黛玉由怒转喜,和宝玉开起玩笑说: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嘴笑。宝玉听了,又是咬牙,又是笑。黛玉因为误会消除,心事解开,所以抿着嘴笑,这一甜蜜的笑由心而发。宝玉此时则不然,他对黛玉的玩笑话一时不知如何对答,若也以玩笑话回答,又怕再次得罪黛玉,因而陷入想说又不敢说,但对黛玉满怀爱意的心理状态,所以他又是咬牙,又是笑。与此相反,近年来,中国文艺创作在细节铺陈与描摹方面缺乏耐心,往往一部小说读完,带给人的多是杂乱无章、匆匆忙忙的印象,而鲜有作者愿意在细节处精雕细刻,少有人物或细节让读者印象深刻。

想象力一直被视作艺术的灵魂。在文艺创作中,如《西游记》通达三界的神妖世界,《红楼梦》负载着传统中国文化并隐喻重大思想内涵的虚构空间等,皆立足此岸又悬想彼岸,给人以希冀、震撼与美感,千百年后仍令人击节赞叹。然而,在商业化的今天,很多艺术家要么不再寻求想象层面的超脱,要么把玩弄奇幻怪异视作想象,致使伪想象大行其道。

在中国,长期居于正统地位的史传文学,擅长人物塑造,且一直强调人物高于故事。《史记》开创了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的笔法。及至明清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趋成熟,放浪形骸的孙行者、忠肝义胆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逼上梁山的林冲等人物形象,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广为传诵。《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已臻化境,摹一人,一人必到纸上活见,诸如烘云托月”“注彼写此”“千皴万染”“按迹循踪等写人状物的叙事技法,相较于西方的叙事技巧,显得形神兼备而自成格调。

众所周知,五四新文学是以反叛传统著称的,其中包括借助欧化语体来打破文言文的束缚。然而,以反叛传统和全盘西化为主流的新文学,却产生了一大批汉语特色极为浓郁的作家。从早期的周作人、废名,到后来的老舍、沈从文,他们的成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欧化,传统民族语言的特质恰恰为他们的作品增色不少。这一点也为当代一些作家的创作所证明,如汪曾祺自然、和谐恬淡而又略带文雅的语言,与中国传统诗词和笔记小说遥相契合;贾平凹古朴、简淡语言的佛道痕迹。不过,当今汉语写作更为常见的情形是:缺少本来应有的汉语自觉和汉语主体性,西方中心论的话语魔圈未曾完全解除。

(摘编自高强、李永东《回望这边风景:中国叙事传统的当代转化》)

材料二:

中西双方不是都认同这是一个平等对话的时代吗?但是,中国人洗耳恭听了一百年,而异议、争辩、反驳为何阙如?因为我们只有人家的话语,却没有不同于对方的话语,这就没有了对话的本钱。其实,在小说方面,我们的传统是有自己独特的话语的,中国的传统文学是有本钱和他们对话的。

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传统来自中国历史记言、记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尚书》记言,《春秋》记事。长篇小说千年以来,继承孔夫子的寓褒贬春秋笔法。褒贬不直接表现于文字,只能寓于字里行间。这种史家笔法,得到西方一些汉学家的赞赏,如《左传》记周天子赐齐桓公祭肉,虽为国家重大的仪式,却没有环境和心理描写,全文以对话组成,动作只用了四个字下、拜、登、受(信公九年)。中国的寓褒贬,并不是没有倾向,而是把倾向暗藏在语言的取舍之间。有了这样的本钱,是不是就有能耐和西方争一日之短长呢?

(摘编自孙绍振《担当起民族文化复兴的使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蔑视和排斥本土文化,刻板模仿西方的文化思维和创作套路的现象已经很普遍。
B.中国古代文艺极其讲究叙事的细节真实,但这一叙事传统在今天有被弱化的态势。
C.商业化时代,“伪想象”大行其道,致使很多艺术家把玩弄奇幻怪异视作“想象”。
D.中国叙事文学传统中寓褒贬于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曾为西方文学所借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很多艺术家只重写实,不重虚构,而缺乏想象力是很难写出伟大作品的。这对于新时代文艺创作者来说不无警示意义。
B.要想摆脱西方的“先进”话语对自我的桎梏,我们必须回望自身珍贵的叙事传统,发掘并丰富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本土历史文化资源。
C.学习借鉴西方优秀文艺与不断丰富创新传统文艺,这两者的结合促成了近代新文学的繁荣,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叙事模式的演变。
D.艺术不能与传统完全脱离。当代文艺创作不应简单地将传统视为镣铐,因为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隐含着民族文化、艺术观念的基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作品和文章要活,一定要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充满小的空隙,通过小的空隙散发出吸引读者的气息和味道。”(贾平凹)
B.“文学一定要表达‘人在现实中应该是怎样的’,表达每一个人的主体意识。我想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原本都一定是想做好人、善良的人。”(梁晓声)
C.“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但最终回归了传统。《檀香刑》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莫言)
D.“剧之为物,所以见重于欧洲者,以其为文学、美术、科学之结晶耳。吾国之剧,在文学上、美术上、科学上果有丝毫价值耶?”(陈独秀)
4.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下面文段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哪些特点。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的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摘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5.材料一是如何论述自己观点的?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年似水

聂鑫森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上一辈和下一辈都是干铁道工业的。

街坊邻居看见度若飞,都说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度爷:瘦瘦高高,一头黑里夹白的乱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

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

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

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级技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

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落下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

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试验开始了,是飞跑的车轮在磨擦钢轨,有杂音。”

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

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穿过长长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园去散步,过小桥,穿树林,绕假山,行花径。但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

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标示客观时间真实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

“钟表吗,还是手机?我们都有。”

计小耕脑子灵光一闪,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

“那物件只博物馆有。”

“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在钟表还没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又称日晷),测日影以计算时辰;阴雨天和夜晚则用“铜壶滴漏”,壶中盛满了水,逐渐从壶底的小管往外滴落。

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他到工业器材市场,购回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钳工桌、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白铁薄板、水笼头、铁管、铜管……又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

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探亲,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

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

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

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

叮咚——叮咚——

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

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

“爸,是我。早些日子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呵。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

“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

“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铣床的设计。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

叮咚——叮咚——

“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光触摸到巷牌”,“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 写出了度若飞回到流年巷对时光飞逝的真切感觉,与题目相呼应。
B.面对度若飞的歉疚,计小耕“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理解和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对儿子的介绍。
C.藤叶的响声与小鸟的叫声,和谐“好听”,这一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慢生活的美好,与度若飞退休后的不适形成反差。
D.“‘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像“钢鸣铁响”,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兴奋,也暗含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7.关于文中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建议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是想矫正他的思维惯性,磨慢他的性子。
B.度若飞是高级技工,又听过“铜壶滴漏”的原理,这为他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C.文中详细列举度若飞购买的工具和材料,这体现了他的专业性和做事的热情。
D.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
8.退休之后,度若飞对时间的感受有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9.聂鑫森说:“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有一种传统文化韵味。”这篇小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

十二月,癸丑,帝与侍臣论安危之本。中书令温彦博曰:伏愿陛下常如贞观初,则善矣。帝曰:朕比来怠于为政乎?魏征曰:贞观之初,陛下志在节俭,求谏不倦,比来营缮微多,谏者颇有忤旨,此其所以异耳帝拊掌大笑曰:诚有是事。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贞观七年,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贞观十四年,冬,十月,甲戌,荆王元景等复表请封禅,上不许。初,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慢马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上怒,命追至长安面诘之。仁轨曰:鲁宁对臣百姓辱臣如此,臣实忿而杀之。征曰:陛下知隋所以亡乎?百姓强而陵官吏,如鲁宁之比是也。上悦,擢仁轨为栎阳丞。上将幸同州校猎,仁轨上言:今秋大,民收获者才一二,使之供承猎事,治道葺桥,动费一二万功,实妨农事。愿少停銮舆旬日,俟其毕务,则公私俱济。上赐玺书嘉纳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B.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C.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D.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代国家。
B.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发仓廪, 赐贫穷”即为此意。藏谷为仓,藏米为廪。
C.辛未,辛为天干,未为地支,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来纪年、月、日。
D.稔,指庄稼成熟,岁丰、岁登均为此意。岁凶、岁荒、岁饥、岁馑则指庄稼歉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本来并不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他认为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富足,不去封禅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B.魏征认为太宗的封禅之举会使府库粮仓空虚,使戎狄趁虚入侵大唐腹地,并增加百姓负担,没必要去追求虚名。
C.刘仁轨愤怒至极,杖杀了当众侮辱自己的罪臣鲁宁。太宗就此事当面质问刘仁轨时,魏征却表示支持他这样做。
D.唐太宗想去同州狩猎,刘仁轨认为此时此举将妨碍农事,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希望太宗稍微停留十余天再去。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赏赉不费,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
(2)陈仓折冲都尉鲁宁坐事系狱,自恃高班,慢骂陈仓尉刘仁轨,仁轨杖杀之。
14.魏徵曾建议唐太宗:“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文中唐太宗的哪些做法体现了这一点?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亭晚望   

赵嘏

碧江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

秋馆池亭荷叶歇,野人篱落豆花初。

无愁自得仙翁术,多病能忘太史书。

闻说故园香稻熟,片帆归去就鲈鱼

【注】①赵嘏,晚唐诗人。为博取功名,他负笈远游,滞留长安十一年。②豆花:豆类植物的花。③西晋时,吴江文人张翰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回乡。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照应了诗题中的“望”字,诗人凭江远眺,看天边云卷云舒引起万千思绪。
B.颔联诗人借秋日“荷叶”残败和“豆花”凋零两种景象,衬托眼前的萧索之状。
C.诗人表示只要无忧无愁,豁达乐观,自然就可以获得道家超脱逍遥的神仙方术。
D.“太史书”即《史记》,此句体现诗人对建功立业实现抱负一事衰颓消极的心境。
16.本诗是如何表现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