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海南 高三 一模 2023-08-14 35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将美术与书法正式列为一级学科,2023年下半年启动招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将按照新版学科专业执行。这个消息对于中国书法界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在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书法也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润泽了无数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兰亭集序》等历代书法精品,在一撇一捺、起承转合中展现书法家多方面的感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法家通过一支毛笔纵横纸上,能将山河沉淀为多变的笔画,将或炽热或沉郁的情感镌刻进人心,昭示着审美高度与深厚底蕴。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书法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并可设置博士学位具有重要意义。将其从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属性的学科门类,是对研究生阶段书法专业价值的重新认识,显示了教育部门在学科专业上更加重视书法,因而有利于专业学位类别的完善。同时,书法从艺术学、美术学门类中脱离出来,独立为一个专业,也与当下国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保护与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但如何使之落到实处值得思考。将书法列入研究生教育学位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是从顶层设计上重新布局书法专业,通过提高其学科地位,夯实后继人才支撑,从国家层面为书法专业硕士生、博士生拓展发展空间,这显然比一些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名义举办的短期性活动更有深远意义。书法成为一级学科,为我们重新理解如何弘扬中华文化、怎样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的命题提供了新的启示。

(摘编自龙其林《书法进入一级学科   弘扬传统文化落地》)

材料二:

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因地制宜、宜设而设的特性。随着设计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在景观造型设计中倾向于通过自然风物的固有属性展现自然美感,结合景物风貌与人类活动,有效地处理环境景观设计的主题、细节,从而更符合公众的审美需求。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的融合方式,可以体现人情意识与群体观念,建立沟通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公众情感的桥梁,消除隔阂与陌生感。这种融合方式既尊重自然规律,又符合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能为公众打造更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例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戏曲要素、文学要素,可以打造特定的现代环境艺术场景,凸显人文属性,引发情感共鸣,增添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魅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有效实现了物我合一。设计人员作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主导者,往往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观察设计要素的特色,梳理客观物体的特性,结合自我审美取向、情感认知创作作品,真实呈现景现物质形态与意识形态,提升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品质。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储备宗教、哲学等传统文化知识,立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形成独特的设计思维;在综合考量公众的审美偏好、环境艺术要素的基础上,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确保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独特的呈现方式,全面展现环境艺术景观的神韵。

(摘编自衡苗欣《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

材料三:

数字藏品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数字化凭证,强化了数据以及数据访问权的资产属性,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数字藏品的发行,可以让人们了解藏品的艺术价值,重新回顾属于藏品的那段历史。数字藏品,正逐渐成为发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让传统非遗文化技艺与数字科技相结合,有效保护了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令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融入人们的生活中,让非遗技艺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三孔古建筑作品、骆驼阿飞唐三彩作品、《海外遗珠》明清书画扇面作品、《花开富贵》马尾绣作品、《剪纸里的艺术》海派剪纸系列作品等多件非遗和文博文物主题数字藏品陆续在各类数藏平台上发布。有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各个非遗类数字藏品发售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超过1.5亿元。

数字技术在各种文化类型中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是保护、传承、记载、交流、传播,也有助于新的知识生成、经验传递。非遗形态多样、综合繁杂,对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需求迫切程度更高,数字化、信息化对非遗的传承、创新、发展的帮助是非常大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表示。

据了解,非遗保护与发展中的数字化应用,正是通过数字技术在非遗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助力非遗保护、展示、传承,探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趋势。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艺术,碰撞出新的火花,让非遗焕发新生。

(摘编自谭雪丽《数字藏品激活传统文化魅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历代书法精品润泽了国人的心灵世界,而书法成了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B.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是相关部门首次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书法专业价值的结果。
C.为了更好地符合审美需求,设计人员都在景观造型设计中保留了原有的自然风物。
D.非遗保护和发展中的数字化应用,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益探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成为一级学科,这使得书法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如何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B.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完美融合,需要对公众的审美偏好、环境艺术要素进行综合考量。
C.2021年,我国各种数字藏品的发售数量和总发行价值巨大,充分展现了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D.韩子勇的话简要概括了非遗的特殊之处,接着强调了信息化、数字化对非遗传承等的重要作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     
A.沈阳“万科新里程”,设计人员着眼于流水、地形等要素,有效布局居游庭院、抄手游廊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形成系列景观布局。
B.康熙《避暑山庄记》:“朕数巡江干,深知南方之秀丽;两幸秦陇,益明西土之殚陈。山川之壮,皆吾之所不取。惟兹热河,道近神京。”
C.拙政园中“听雨轩”取意“雨打芭蕉”,“留听阁”,用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将水面、荷花、落雨之声凝聚起来。
D.上海的“嘉御庭”对着迷于海派文化的高端业主极具吸引力,这里奢华,但不浮夸,也不失优雅,是一个汇集各种冲撞、交融的地方。
4.这是“人民网智作平台”即将发行的一幅数字藏品,请结合材料三分析其发行的原因。

5.弘扬传统文化具体有哪些途径可供选择?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故事的老兵     李秋善

广场上遛弯的老人有很多。有一位个子不高的老人,他叫张龙光,94岁了,1947年参加革命,属于28军,打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最后跟随部队到了福建。

老人骑着个三轮车,每天上午、下午都到广场上坐坐,夏天在树荫里,冬天在太阳地里。

我问起老人战争年代的事,他不愿意说。我问他,你战争年代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他说,最难忘的一件事,你乍一说我还真想不起来。

我问,你和战友们之间有什么故事吗?

他说,一时也想不起来。

我问,打济南的时候有什么故事吗?

他说,济南战役是许世友指挥的,本来粟裕司令员是想把徐州的援军吸引出来,结果许世友打得太猛,再加上吴化文投降,结果援军还没等来战役就结束了。我个人没有什么故事发生。

我问,打济南时你们部队是在哪个方位攻城的?

他说,那个时候打仗都是在晚上,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能看天上的北斗星确定方向。

我问,那时候打一次仗发多少颗子弹?

答,十五颗。就是这十五颗子弹都不舍得用完。像电影、电视里那样子弹随便用,那是打阻击的时候。

我问,打淮海的时候和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有什么故事吗?

打淮海的时候是冬天,在雪地里,关键是鞋子不行。山东老区里给做的鞋好,都是千层底的布鞋,可河南解放区给做的鞋是玉米皮蒸了再用布料夹上,那样做的鞋底,你说能扛穿吗,也不能怪河南老区,当地人就这么穿。一年就三双鞋。我军善打运动战,有时候一次行军鞋子就不行了,没办法只好打草鞋穿。脚上起了泡,用根针挑破,脚使劲跺到地面上,钻心地疼,疼过以后就没事了。你越小心越不行。淮海战役的时候,我就从死人身上扒过鞋子穿。

打淮海的时候是巷战,你在这个房间很可能隔壁房间就有敌人,那叫一个惨烈。

渡江战役时我就是班长了。部队征集船只是按每只船战后给八担粮食的补助。我乘坐的是一艘可乘坐十来个人的小船,正好一个班乘坐。敌人的炮火很密集,炮火打在相邻小船上,船就翻了,战士们都落进了水里。好在我们乘坐的小船没被打中。船靠不了岸,得下船蹬水上岸。我个小,战友们架着我下船,到了岸上,岸上已经泥泞不堪,战士们身上的水滴的。敌人跑,我们便追。所谓兵败如山倒。我问,你们部队从哪儿过的江?

他答,根本不知道,就是跟着部队往前冲。

打上海的时候,部队遇上暗堡,有一千多人倒在暗堡前。最后牺牲了五个战士才炸掉暗堡。打上海不敢用重炮,为了保护文物。陈毅说,打上海就如瓷器店里打老鼠。进了上海所有战士都睡在马路上,不打扰老百姓的生活。

我在部队最后一战是打金门,叶飞指挥的。第一批登陆的九千人一个也没回来。第一批上去了,船搁浅了,回不来。再加上敌人的炮火轰炸,船都毁了。

我们全副武装,坐在岸边等着渡船回来。眼睁睁地看着金门岛上炮火连天却无能为力。

我问,你怕死吗?

他说,打当兵的那一天起,我就时刻准备着去死,我的战友死了老多了。我邻村的兄弟俩,在一场战斗中死于同一发炮弹,就在我眼前死的。刚当兵时,我娘就让我把名字写在衣服上,又看了我胸前的那颗痣一眼,说你要是有个好歹,凭这颗痣就能找到你。现在想起来,母亲多么的幼稚啊,兵荒马乱的,即便我战死了你到哪儿找去啊。

他说,五O年部队大转业,多亏了我在部队自学了这点文化才没被裁撤下来。

我问,您觉得您是英雄吗?

他说,不是。那些牺牲了的都是。我只是普通一兵,部队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仅此而已。

老人坐久了,也起身溜达一圈。这是一个一米五多一点的老人。不说的话,你绝对想不到他是一个身经百战的战士。

我试图挖掘更有意思的故事,老人说,只能跟你说这么多了,我身上没有故事。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老人的个子不高,结尾时说老人“一米五多一点”,两处叙写遥相呼应,展现了老人既平凡又高大的形象。
B.在介绍老兵的战斗经历时,作者采用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老兵先后经历的几次战役,思路清晰。
C.渡江战役中,老人重点讲述了军鞋的故事,战争之激烈可见一斑,赞美了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战斗的精神品质。
D.听完老人的讲述,“我”试图让老人更深入地讲一些精彩的战斗经历,但被老人拒绝了,欧·亨利式的结尾使小说韵味无穷。
7.关于小说中画横线部分的相关问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从当上兵的那天起,就已经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所以他和牺牲的战友、邻村的被炸死的兄弟俩一样,都是不怕牺牲的英勇战士。
B.老人的母亲想要凭一颗胸前的痣来寻找儿子,这一做法的确是有点异想天开了,话语中包含了母亲对儿子难以言表的爱。
C.老人非常尊重那些牺牲了的战友,认为他们才是真英雄;但是老人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因为部队大转业时自己差点被裁撤掉。
D.“只是”“仅此而已”,简短的词语把老人不追名逐利、忠诚于集体、服从组织、甘于平凡生活的淡泊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8.文章以“没有故事的老兵”为题,有什么艺术效果?
9.文学批评理论认为:优秀文学作品都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刻画出为世人所熟知、铭记的典型人物的。请结合小说中老兵这一人物的塑造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年,王莽遣使者奉玺书、印绶、安车、驷马迎龚胜,即拜为师友祭酒。使者付玺书,奉印绶,内安车、驷马,进谓胜曰:圣朝未尝忘君,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胜对曰:素愚,加以年老病,命在朝夕,随使君上道,必死道路,无益万分。使者即上言:方盛夏暑热,胜病少气,可须秋凉乃发。有诏之。胜自知不见听,即曰: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是时清名之士,又有纪逡、薛方、郇相、唐林、唐尊,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于世。纪逡、两唐皆仕莽,封侯,贵重,历公卿位。郇相为莽太子四友,病死,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京师称之。莽以安车迎薛方,方因使者辞曰: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莽说其言,不强。初,郭钦为南郡太守,蒋诩为兖州刺史,亦以廉直为名。莽居摄,钦、诩皆以病免官,归乡里,卧不出户,卒于家。及莽篡位,召陈咸为掌寇大夫,咸谢病不肯应。时三子参、丰、钦皆在位,咸悉令解官归乡里,闭门不出入。犹用汉家祖腊,人问其故,咸曰:我先人岂知王氏腊乎?悉收敛其家律令、书文,壁藏之。

班固赞曰:春秋列国卿大夫及至汉兴将相名臣,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于是为贵,然大率多能自治而不能治人。王(吉),贡(禹)之材,优于龚(胜),鲍(宣),守死善道,胜实路焉。贞而不谅,薛方近之。郭钦、蒋诩,好遁不污,绝纪逡,两唐矣。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王莽篡汉)。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
B.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
C.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
D.莽太子遣使裞以衣衾/其子攀棺不听/曰/死父遗言/师友之送/勿有/所受今于皇太子得托友官/故不受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以年老被病”与“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被”字含义相同。
B.“有诏许之”与“许君焦、瑕”(《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许”字含义相同。
C.“方因使者辞谢”与“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字含义不同。
D.“不强致”与“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列传》)两句中的“致”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莽派使者强行征召龚胜出山给自己儿子当老师,龚胜忠心汉室,不应王莽之征,推却不成后,绝食而死。
B.郇相作为太子四友之一,患病死去。太子遣使者赠送寿衣,郇相的儿子攀着棺材婉言拒绝,受到京师人的赞赏。
C.王莽用安车迎接薛方,薛方婉言拒绝。薛方推辞的一番话表明了他不慕名利的坚决态度,让王莽听了很高兴。
D.面对王莽的征召,陈咸与三个儿子都推辞不肯答应,并回到家乡闭门不出:陈咸至死仍沿用汉制,并收藏汉朝律令、文书,以期汉朝能够兴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制作未定,待君为政。思闻所欲施行,以安海内。
(2)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是故清节之士,于是为贵。
14.班固如何评价当时清名之士来表明传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8-1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绝句(其二)

陆游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武夷山中

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中“幽谷”“层冰”“积雪”等描写了环境之艰苦,表现了梅花生长条件之恶劣。
B.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也表明了诗人对实现理想仍有期待。
C.谢诗中“独立青峰野水涯”写武夷奇观,巍然挺立的青峰也是诗人性格、形象的写照。
D.谢诗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借景抒情,写雨后天地寂寥,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
16.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