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随堂练习(A)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8-31 10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放(hào)          关怀       而至
B.叫(hào)          山绿水       天霹雳
C.令(hào)          福齐天       大度
D.角(hào)          谈笑风       相辅相
2020-04-03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2022-01-31更新 | 113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一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课 诗两首练习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项中,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B.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C.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D.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2020-04-03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直到五四之前,中国诗坛还是旧诗一统天下。________________
①新诗的倡导者们主张废除陈旧的格律,其着眼点当然不仅仅在于形式。
②尽管旧诗曾有灿烂的过去,但到了20世纪初,已成强弩之末。
③它那固定的形式、格律,已使它很难容纳新的思想、新的内容。
④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向旧诗所代表的传统思想与美学观念发起挑战。
⑤很难适应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读者的审美要求。
A.①④②③⑤B.②③⑤①④
C.①④③②⑤D.②①④⑤③
2016-11-18更新 | 69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省达州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各句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B.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C.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D.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2020-04-03更新 | 303次组卷 | 7卷引用: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6. 下列有关郭沫若的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他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B.“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
C.郭沫若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
2020-04-03更新 | 757次组卷 | 8卷引用: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二、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阅读上面的诗句,请指出哪个词语用得好?
2020-08-11更新 | 122次组卷 | 4卷引用:同步教程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8.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全诗7行,都涉及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9. 下列对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势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路,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A.诗歌于雄壮的自然图景中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和致密的理趣,实现了情、景和理的完美交融。
B.“力”是全诗的诗眼,象征着“五四”的时代精神,表现出了积极昂扬的斗志和乐观进取的精神。
C.诗人以大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营造了壮阔恢弘的意境,充分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D.本诗形式自由,句式的长短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节奏鲜明,排比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
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
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8
小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3,4,5
2
阅读与鉴赏
2,6,7,8,9,10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30.85朗读和停顿选择题
40.65连贯选择题
50.85修辞手法选择题
60.94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90.4郭沫若(1892-1978)  体会情感  分析技巧  分析、理解内容选择题
100.65郭沫若(1892-1978)  把握意象  品味语言选择题
二、小阅读
70.65体会情感  品味语言课内
80.65把握意象  分析、理解内容课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