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随堂练习(B)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8-31 1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意境雄阔,“大江东去”,让人有“逝者如斯夫”的联想,把永不止息的江水与随岁月消逝的英雄相联系,通古今而观之,有悠久深远的历史感。
B.将小乔嫁与周郎这一赤壁之战前十年的事,移至赤壁之战时,表现了英雄美人相得益彰。“羽扇纶巾”,是儒将装扮,用形写出人物的神。
C.整首词虚实相生,从眼前写起,回溯从前,又从从前回到眼前,眼前的人、景与从前的人、景构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构思巧妙。
D.词的下片情感深沉,感慨英雄已逝,感叹自我理想落空,最后在江月永恒、江水长流中获得思想解脱。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三句即抒情,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空间巨大;千古风流人物的历史时空广阔,英雄豪杰无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作者把目光从江涛转向赤壁,既点出了赤壁的历史意义,也为下片歌颂周瑜埋下了伏笔。
C.“遥想公谨当年”三句,描写了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是为了突出小乔貌美,足以与周瑜相配,美人英雄相得益彰。
D.“羽扇纶巾”三句,描写了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的文士风度,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请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是怎样刻画周瑜的形象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万里长江极其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B.“故垒西边”三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人道是”说明这里正是三国赤壁之战的地方。
C.“乱石”三句,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寥寥数语,有声有色;“江山”两句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人,为下阕作铺垫。
D.“故国”三句,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到伤已。“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则无奈,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
5.这首词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请结合诗句分析苏轼豪放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把“万骑临江”比作“貔虎噪”,突出了当时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
B.“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一句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
C.上阕结尾用“今如许”三字对曾经叱咤风云的周郎建立的功业提出了疑问。
D.词人在词中说看到这些遗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真胜过读历史书籍。
7.词中“周郎”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公瑾”实为一人,但在词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3
古代诗歌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85咏史怀古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课内
2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课内
30.65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表现手法课内
二、古代诗歌阅读
4-50.65苏轼(1037-1101)  咏史怀古
6-70.65咏史怀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