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开学考试 2023-09-07 2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的工匠”由合成,指有手艺的匠人,决定了匠人的身份,在民间尊称为师傅。从文化层面看,“工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职业地位靠后。传统工匠是一种职业身份,工匠精神则源自于工匠时代工匠们在其所在行业或职业通过师徒制训练的成长中以及职业生涯中所体现出来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态度。

②工匠精神是对工匠主体的价值取向解读,难免会受解读者价值取向左右。在实用主义倾向的美国,工匠更多的是一种创业者的概念。亚力克·福奇在其《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认为,工匠的本质就在于他们认为通过在已有事物上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可以让事情变得更好,由此认为,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③工匠精神在中国,谓之中华工匠精神,主要通过工匠行为的物态化形式体现。工匠时代历时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考工记》对齐国的百工体系与造物体系进行整理,涵盖官营手工业的六大行业结构与30个造物工种,其中,技术体系包含工匠技术的职责、程序、规范、标准、配料、检验等要素,制度体系包含工匠的管理、评价、奖惩、考核等要素,精神体系包含工匠的宇宙精神、创物精神(法象、工巧、美饰、善合)、致用精神等要素。精神实质上是自然规律与行为的理性,很明显,这里的工匠精神是对工匠技艺与管理规范化的理念,折射出工匠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与价值信仰。

④传统工匠通过确定师徒关系,传授经验与技艺并承袭职业,需要突出自我管理的职责,应对社会评价,对内加强制度规范,实行程式化操作,减少差错发生率,避免前功尽弃,对外保守技能,并维护门户品牌,内化为德,成为职业道德。工匠是掌握特殊技能的职业,工匠精神是一种简化了的规范,有其合理性,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涵盖着对生活追求的价值取向、技术的管理方式,体现为科学精神、艺术追求与道德情操。

⑤我们感知的工匠时代是一个极其浓缩的历史,其实工艺的进步与创新历经了多代人不断的经验发现与积淀,同时包含个体层面的重复发现。在当代,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是凭借工匠时代留给我们的一种印象,事实上,工匠表现出来的精神与工匠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与成长环境不可分割。因而工匠精神必然反映在与教育、与技术、与生活、与美学乃至与道德的关系等各个层面上。工匠作为一种职业形态的存在,工匠精神则是其存在状态的反映,如黑格尔谓之自在存在自为存在,进而言之,它遵循了存在的理性逻辑。在古代,工匠精神所反映的工匠行为并非均出自工匠本人的自我愿望,受制于职业形态与依附关系,匠人对所生产的器具形式美的追求服从于雇主或客户需要。实际上,工匠精神也只能是被我们反思并赋予的文化信仰,充斥着我们的理解,即工匠们对自己的手工作品所追求的独立”“专注”“完整的价值信条,若是这样,这便与消费者群体”“喜新”“分工价值理念构成严重挑战。如克劳福德所言:工匠惯有的偏差不是偏向新事物,而是偏向他的客观工艺标准。工匠因层次的差异,在一些特殊层次上,它超越了劳动的谋生性功利性局限,以兴趣爱好或者精神追求为起点,发挥个人的创新力禀赋,单纯地追求唯美、高品位、高质量的产品。进而在工匠精神层面,我们就会抽象掉,衍生出奉献精神来。

⑥总而言之,特定的时代有特定的时代要求,即时代精神。工匠们物质生产的劳动过程,是工匠精神对象化过程物化结采,既受自然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也受社会关系的束缚,还要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因而,工匠们在特定时代精神的约束下就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工匠群体。欧洲中世纪的工匠均是基督徒,他们的匠艺活动是在人—神—物这样的关系结构中展开,艺术直通神学,进而造就一个艺术复兴的时代。马克斯·韦伯揭示在所有新教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中,都存在天职一词,表示一个特定劳动领域,具有一种终身使命,天职就在于一心从业,否则应受道德谴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考验工匠成长的是人的悟性,悟源自禅宗文化,也体现出内敛性格,不满现实则趋向于隐居,而在主流儒家文化下,统治者以天子自居,不容一般人触碰天机。因此,工匠职业除了在自我管理层面需要保守,在文化层面契合儒家文化外,一般工匠更多满足于专业上的循规蹈矩,因而,工匠不代表创新。

⑦工匠精神上升至哲学层面就是技术理性。哈贝马斯正是以技术理性来理解社会合理化过程,他指出人的行动指导原则来自理性的规约(科学、技术、效益、效率等)而非情感或传统,而人在技术化中又会涉及到工具的组织,即一种目的理性活动”“工具的合理使用问题。时过境迁,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从技术理性来理解工匠精神,而非刻意去追寻传统工匠精神

(摘编自曹前满《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存在逻辑:载体与形式》)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的“工匠”是一种职业身份,指有手艺的匠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在民间受到尊重。
B.中华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工匠创制的物化形态,包含“技术体系”“制度体系”“精神体系”等方面。
C.工匠精神是人们对工匠时代的“印象”,与其成长经历、环境相关,体现职业形态的生存状态。
D.对于工匠精神是否体现在创新方面,人们观点不一,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追寻工匠“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时代的中华工匠精神源自“师徒制”训练而成并在职业生涯中体现出的职业理念与工作态度。
B.文章引用亚力克·福奇的观点、《考工记》的分类说法、马克斯·韦伯的分析,使论说有理有据。
C.我们感知的工匠时代漫长而丰富,我们理解的工匠精神与工匠的个体经历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D.欧洲中世纪工匠均为基督徒,使得艺术和神学相通,助力文艺复兴,表明工匠精神具有社会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常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田间地头,翻看土壤,抚摸可爱的稻穗。
B.“探界者”钟扬因时以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教育家等角色示人,展示了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C.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工匠的世界,以此赋予器物以生命,刷新审美追求。
D.中国天文史上关于宇宙结构模式论争的浑天说、盖天说持续千年,促成众多科学问题的解决。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对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有哪些不同的解读。   
5.大国工匠郑春辉曾深情地说数字化新时代的工匠应追求“大道至简,匠心至繁”,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具体内涵。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九岁的秋天

[日]永井荷风

近几年,读报时,我感到东亚风云变幻,文字同源的日中两国似乎并无交好之意。回想起自己十九岁那年的秋天,随父母一起去上海游玩儿时的林林总总,已恍如隔世。

家父甚好唐诗宋词,因此很早便结识了一些清朝文人。在我儿时,父亲的书房和会客室的壁龛里总挂着何如璋、叶松石、王漆园等清朝名士的书画。

何如璋作为清朝公使,大概从明治十年开始,便常驻于东京。

那时,每逢院中梅花凋零,家中的会客室里总会挂出何如璋挥毫所书的东坡绝句——《东栏梨花》。我如今虽已老耋之年,但仍能诵出这二十八个字: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何如璋在明治时期的儒生墨客中颇受尊重。几乎所有的诗文作品集里都有他的题字和书评。

我于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九月离开东京。轮船因要装货,故在码头停留了两天两夜。我借此游览了京都大阪的名胜古迹,尽情地享受着人生的首次旅行。①那时的情景早已淡漠在风尘中

轮船刚抵达长崎时,一个中国人登船拜访了父亲。他身穿淡紫色长衫,嘴里叼着烟卷,看样子像个商人。那时,长崎还没有供轮船停靠的码头,所以他乘小船而来。在离开时,②他一边下舷梯,一边舢板!舢板!地呼唤着小船。这声音让我激动不已,仿佛自己已处在那遥远的异国他乡。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无法忘怀那种难以言表的感觉。

轮船在清晨到达长崎,又迎着夕阳重新出航。翌日午后,我们进入吴淞江的入河口,在芦荻之间略作等待,趁着涨潮,抵达上海码头。那年春天,父亲辞官从商,开始接手上海某公司的业务,所以前来迎接我们的人很多。③码头上停着威风凛凛的双头马车。在东京,拉铁道马车的马匹个个都骨瘦如柴,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与之相比,这两匹马健硕有力,甚是讨人喜爱。随车还配着车夫和随从各两名。他们戴着坠有红穗的帽子,身穿白色制服,红色的袖口和领口鲜艳夺目。那时候驻东京的欧美公使所乘坐的马车也不过如此。所以车中的我们有一种自己是贵族的错觉。

父亲的住处就安排在公司里,离码头只有两三条街的距离。马鞭声音乍响未落,我们就沿着石墙进入一道铁门,在一座法式的灰色石建筑前停了下来。

吃过晚饭,父亲公司的人带我转了转。走了一个来小时,估计来回路程得超过一日里。

我回到房间,躺在床上,虽然疲惫不堪,但却辗转难眠。心底激荡的波澜有了深刻的质变,已不再单单是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兴奋与好奇。那时,年幼无知的我,尚不知异国情调"这个词,更别说认知和剖析这样的心境,能做的仅是从感官上肤浅地体会这一切。

但每日沉浸其中,我也终于模模糊糊地开始感受到由外国文化所唤起的别样情怀。我曾遇见锣鼓喧天、浩浩荡荡的道台队伍;也曾目睹暮色时分,哭声震天的奔丧女眷。这些奇异的风俗令我惊奇不已。此外,田园林间,美丽妇人头戴桂花、乘坐马车的情景;萧条徐园,回廊上所挂的对联,以及昏暗中庭里,默默盛开在秋日的寂寞野花,还有连接剧院和茶馆的繁华街道。这一切都让我愈发感到异国色彩的夺目绚烂。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二次革命之后,中国人改掉了清朝二百余年的旧风俗,开始和我们一样接纳欧美文明。因此,三十年前我所目睹的缤纷色彩想必现已在新上海的街头销声匿迹了。

和江户时代一样,清朝的历法也是阴历。某日,我和父母乘马车到郊外一座名为龙华寺的古刹游玩。坐在马车上,父亲说到上海市中心既无可登高之处,又无能望远之景,唯有站在郊外龙华寺的塔顶上,才可眺望到云雾渺渺间,低伏于远处的群山。上海远郊的平原上,杨柳影疏,蒹葭萋萋,桑枝低垂,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而龙华寺便隐没其中。现在回想起来,那天好像是九月初九重阳节。喜好汉诗的日本文人自江户时代便热衷于这个节日。重阳佳节,登高望远,赏秋菊、摘茱萸,赋诗言情。

到了昭和时代,日本人都将秋高气爽游山一事称为远足。这是从美国传来的新词。但在我这样顽固不化的人看来,仅自古以来所用的登高一词便足够了。

我不记得那年的阴历九月十三是阳历的哪一天,只记得那天吃过晚饭,父亲与我在书房闲聊时,说到今天是九月十三,便即兴作诗一首。

芦花如雪雁声寒,

把酒南楼夜欲残。

四口一家固是客,

天涯俱见月团乐。

我本想在上海找个合适的大学,这样便可长居于此。因为若是回到东京,便得接受征兵体检。不过让我最不可忍受的是即便上了大学,也得学习柔道等无聊的东西。然而,事不遂我愿,那年冬天,我便和母亲乘船回到东京。我离开上海时,已是初冬时节。

如今回首,这一切仿佛是自己三十六七年前做的一场黄粱美梦。如潺潺流水般,匆匆逝去的岁月不曾为何人停下脚步,正如东坡居士诗中所言:④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写于甲戍年(一九三四)十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由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引出对十九岁那年秋天到达上海的回忆,继而感慨良多。
B.父亲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及自己年岁虽高却能脱口说出诗句,足见作者一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C.中国原有让年轻的作者好奇的绚烂夺目的“异国情调”,但在欧美文明的冲击下早就销声匿迹。
D.作者对于把中日有登高望远,赏秋菊、摘茱萸,赋诗言情习俗的重阳节改为“远足”颇有微词。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淡漠”一词,准确写出对第一次在京都大阪旅行未能留下印象,与后文形成对比。
B.句子②中两个“舢板”连用,生动再现了来登船拜访父亲的中国友人内心的无比急切和激动。
C.句子③将上海的马与日本的马对照着写,突出了两者的不同,体现了作者当时真实的感受。
D.句子④的诗句引用,与前文相照应,更增强了中国文化韵味,体现了作者的中国文化情结。
8.中日两国都有重阳节“赋诗言情”的习俗,请你为文中作者默写出一句相关诗句并揣摩作者此时的心理感受。
9.这篇散文流露出伤感的感情基调,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件来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简要概括。
2023-09-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攻管而不下。安陵人缩高,其子为管守。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仕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安陵君曰:“安陵,小国也,不能必使其民。使者自往,请使道使者至缩高之所,复信陵君之命。”缩高曰:“君之幸高也将使高攻管也夫以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也。再拜辞。”

使者以信陵君,信陵君大怒,遣大使之安陵曰:“安陵之地,亦犹魏也。今吾攻管而不下,则秦兵及我,社稷必危矣。愿君之生束缩高而致之。若君弗致也,无忌将发十万之师以造安陵之城。”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手受大府之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今缩高谨辞大位,以全父子之义,而君曰‘必生致之’,是使我负襄王诏而废大府之宪也,虽死终不敢行。”

缩高闻之曰:“信陵君为人,悍而自用也。此辞反,必为国祸。吾已全己,无违人臣之义矣,岂可使吾君有魏患也?”乃之使者之舍,刎颈而死。

信陵君闻缩高死,素服缟素辟舍,使使者谢安陵君曰:“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

(节选自《战国策》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材料二: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受教。”

(选自《战国策》)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之幸A高也B将C使高攻D管也E夫以父攻F子G守H人大笑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敢,谦辞,表示客气地请求,与李密《陈情表》中“岂敢盘桓”的“敢”意思不同。
B.报,报告、回复,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的“报”意思一样。
C.辟舍,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不敢宁居,与成语“退避三舍”表达的意思不同。
D.谨,谦辞,表恭敬,和《孟子·梁惠王上》中“谨庠序之教”的“谨”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国未能攻下秦国管城,信陵君任命缩高为五大夫并担任持节尉,让他前去攻下城池。
B.使者把出使安陵的情况回报信陵君,信陵君非常生气,认为缩高不能顾全魏国的利益。
C.缩高在父子之义、君臣之职二者难以取舍的情况下,只好自刎于使者住地,以死明志。
D.因信陵君杀死晋鄙,拯救了邯郸,大败秦兵,保住赵国,赵孝成王对他非常感激敬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忌小人也,困于思虑,失言于君,敢再拜释罪。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之忘之也。   
14.唐雎和使者对信陵君进言的效果迥异,这对我们跟人交流有哪些启迪?请结合材料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赋虞书歌

贾躭

众书之中虞书巧,体法自然归大道。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形势素,筋骨老,父子君臣相揖抱。

孤青似竹更飕飗,阔白如波长浩渺。

能方正,不隳倒,功夫未至难寻奥

须知孔子庙堂碑,便是青箱中至宝。


【注】①虞书:唐代书法家虞世南的书法。怀素、颠(张颠即张旭)均书法大家。②奥: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高深的境界。③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横文并正书,记叙孔德伦重修孔庙经过。④青箱:指世传家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即对虞世南的书法不吝赞美,称其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B.虞氏书法,外形素朴,筋骨苍劲,就好像父子君臣一样紧紧相拥。
C.诗人通过想象手法,从用笔的粗细、笔画之间的疏阔写独特享受。
D.全诗表达方式多样,纵横自如,议论深刻而精准,描写生动传神。
16.诗的首联即赞扬“虞书巧”,请简要概括“虞书”的精巧之处。   
2023-09-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来进行批评。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告诉我们,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3)煎茶、煮茶、品茶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就形象地写出了宋人的这种生活。
2023-09-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洱杜鹃湖,因四周长满了品种丰富、的杜鹃花而得名,简直就是深嵌于哀牢山崇山峻岭中的一颗绿色明珠!普洱杜鹃湖的湖水澄碧如玉,湖边的树木枝丛垂吊进水中,(      ),它们就像是在水上跳舞,婀娜多姿,令人着迷。沿着湖岸漫步,没走几步才发现湖边竟然,无数的杜鹃花环绕着杜鹃湖生长。当这些形态和颜色各异的杜鹃花同时绽放时,整个杜鹃湖就会变成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阳春白雪在它们面前也要逊色三分。杜鹃湖的美景不只有花海,湖水微波荡漾,晨昏日暮间,猿啸鸟鸣,鹿鹿子常在湖边饮水嬉戏,俨然一幅和谐自然的山水鸟兽图。

普洱杜鹃湖不仅仅是个风景名胜,(   乙 )。这里蕴藏着近1500种高等植物,800多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稳定的生态系统。这里也是许多生物的乐园,很多地方至今还是,这样的原生态森林,可是难得一见的哦!

说起来,这个地方也有一个诙谐的名字——哀牢山,(   丙 ),是不是因为这里山势陡峭、气势磅礴,让人走起来感到有些困难呢?难道是因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会地发出哀哉,牢牢,真是太美了!的感叹吗?

18.请根据文意,在文中画横线处填上成语。
19.请在文中(     )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3-09-02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六儿,这孩子生了几个月,你的肺病就重起来了。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你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哪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瞧着他硬朗点儿你就乐,干枯的笑容在黄蜡般的脸上,我只有暗中叹气而已。

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得只剩皮包着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后来说送你回家,你想着可以看见迈儿和转子,也愿意;你万不想到会一走不返的。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可怜,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

前年夏天回家,上你坟上去了。你睡在祖父母的下首,想来还不孤单。只是当年祖父母的坟太小了,你正睡在圹底下。这叫做抗圹,在生人看来是不安心的;等着想办法哪。那时圹上圹下密密地长着青草,朝露浸湿了我的布鞋。你刚埋了半年多,只有圹下多出一块土,别的全然看不出新坟的样子。我和隐今夏回去,本想到你的坟上来;因为她病了没来成。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你。

(原题《给亡妇》,19321011日作)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好好儿”,说说它们语意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21.有人觉得“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应该改为“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你!”请谈谈你的看法。   
22.请你对“你成天儿忙着,汤呀,药呀,冷呀,暖呀”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0个字,句子简洁流畅。
2023-09-0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章念驰先生捐赠了祖父章太炎先生手书的大字——子其艰贞。暗夜之中,君子的立身之道是在忧患中坚守正道,坚定而无悔;明亮之时,君子的立身之道该如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时评论述类文本
6-90.65记叙性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题画类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情境补写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0-220.65谈观点,写评论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词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责任 担当  引语式材料  品德修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