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齐桓晋文之事》随堂练习B
全国 高一 随堂练习 2023-09-13 2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孟子善于诱导、善于论辩的一组是(    )
①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②无以,则王乎?
③然则废衅钟与?
④不识有诸?
⑤是心足以王矣。
⑥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A.①④⑤B.②③⑥C.①③④D.②⑤⑥
2020-03-18更新 | 584次组卷 | 6卷引用: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同步训练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对文本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桓公、晋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会不知道他们的事,但孟子意在劝说齐宣王行仁政称“王”,而不是靠武力称“霸”,所以推说不知而转换了话题。
B.当齐宣王问“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时,盂子回答得简短肯定,不容置疑,这样就一下子激起了齐宣王探究“王道”的兴趣,为下面的进一步劝说打开了局面。
C.孟子引用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故事,是为了说明齐宣王不忍杀生,有恻隐之心,而这正是“仁”的开端。但这故事是孟子临时虚构的,所以他委婉地说“闻之胡龁曰”。
D.孟子在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实质上就是他一贯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先后用“不忍”“推恩”“反其本”等说法对此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2020-03-18更新 | 921次组卷 | 11卷引用:统编版高中语文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同步训练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说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4. 请赏析以下内容:“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他的仁政主张有哪些内容?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齐桓晋文之事》
2021-03-20更新 | 17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堂帮帮帮(统编版必修下册)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B.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C.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则小不可以敌大   固:本来
B.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
C.然后从而   刑:处罚
D.焉有仁人在位,民而可为也   罔:欺骗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弟子著有《孟子》。
B.从节选文段中可以看出,孟子循循善诱,从“王之所大欲”入手,指出齐宣王的做法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招致祸端,引起了齐宣王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一步步达到了自己的谈话目的。
C.孟子在谈话中善于运用论证方法:比如举了邹与楚作战的例子,通过举例论证指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事实,引导齐宣王思考使用武力、以一敌八的霸道之路行不通;比如运用类比论证,指出齐宣王施行霸道的做法如同缘木求鱼,无法达到称王天下的目的。
D.文段最后,齐宣王主动要求夫子“明以教我”,孟子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自己的王道主张,由此可见,孟子在这次谈话中达到了预期目标。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孟子王道思想的核心内容。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7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6
文言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课内
2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课内
30.65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40.65理解句段含义及作用课内
5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60.65分析信息,归纳要点  分析理解文章内容课内
二、文言文阅读
7-110.65孟子(前372-前289)  诸子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