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9-23 1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行星科学起步较晚但起点高,依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建立的地外天体“绕落巡返”能力,迎来了加速发展,我国空间科技已成为科技强国进展的重要标志。

首先,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建立并取得重要进展。

2011年,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下称“专项一期”)启动,目标是通过自主和国际合作的科学卫星计划,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创新,带动相关高技术跨越式发展。

专项一期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以及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慧眼”4颗科学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卫星系列。

2016年8月,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入选《“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空间科学的发展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继续推动中国空间科学发展,中科院实施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二期),部署的科学卫星工程包括“爱因斯坦探针”、“夸父一号”、中国科学院一欧洲空间局联合研制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微笑计划”、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怀柔一号”等4个新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目前,专项二期的科学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已全部进入工程研制或发射运行阶段。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建立的科学卫星系列为开展建制化空间科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先进平台,使中国空间科学的发展第一次有了系统性的支持计划,助力中国空间科学家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中央,提升了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的空间科学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载人飞船阶段(1992~2006)和空间实验室阶段(2007~2017)完成了80余项科学实验。202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开启,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空间实验室取得了一批科学前沿成果和关键技术突破,例如国际首台空间冷原子微波钟完成原子激光冷却和操控,取得迄今最高频率稳定度的实验结果。2022年全面建成并运营的中国空间站为开展大规模系统性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与空间站同轨飞行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预计2024年发射,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部署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有望使中国空间光学天文巡天、空间暗物质搜寻和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探月工程与“天问一号”任务成功实施,为中国行星科学研究快速追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重要平台。“嫦娥五号”的首批科学成果已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使中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此外,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大学自主设置行星科学一级交叉学科,对中国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和行星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中国正在加快建设空间科学强国。《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实施探月工程四期,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采样返回等任务,力争在2049年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

(摘编自《瞭望》2023年3月《逐梦星辰追根问源·中国空间科学10年跨越》)

材料二:

只要一想起宇宙,我们就难以平静——我们心情激动,感叹不已,如同回忆起许久以前的一次悬崖失足那样令人晕眩战栗。我们知道我们在探索最深奥的秘密。

宇宙的大小和年龄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我们的小小行星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几千年来,我们对宇宙及我们在宇宙中所处的地位作出了最惊人的和出乎意料的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回想起来是很令人兴奋的。这些探索活动提醒我们: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晨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们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

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怀疑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还可以检验我们的推测。宇宙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

地球的表面就是宇宙汪洋之滨。我们现有的知识大部分是从地球上获得的。近来,我们已经开始向大海涉足,当然,海水才刚刚没及我们的脚趾,充其量也只不过溅湿我们的踝节。海水是迷人的,大海在向我们召唤。本能告诉我们,我们是在这个大海里诞生的。我们还乡心切。虽然我们的夙望可能会冒犯“天神”,但是我相信我们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行星科学起步晚、起点高,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工程加速了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这标志着我国已成为空间科技领域的科技强国。
B.2011年启动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一期,在“十二五”期间开展了多项工作,正式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科学卫星系列。
C.巡天空间望远镜的发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的部署,将使中国空间光学天文巡天、空间暗物质搜寻和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D.中国空间站为开展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研究提供历史性机遇,“嫦娥五号”提供的首批科学成果作为关键科学证据,完善了月球演化历史。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只不过是无限永恒的时空中的一个有限世界,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B.因为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所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C.宇宙神秘非常,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前者可以使我们摆脱幻想,后者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
D.虽然人类探索宇宙的夙望会冒犯“天神”,但是作者相信,探索宇宙的奥秘并不是在做无谓的空想,而是有实际意义的。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样是关于宇宙探索话题,材料一介绍了中国空间科学近年来取得的进展,材料二侧重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方法。
B.材料一中所介绍的我国在空间科学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是材料二所说的“向大海涉足”的一些具体表现。
C.材料一提到的空间暗物质搜寻、高能宇宙辐射探测等科学活动,体现了材料二中所讲述的人类对神秘宇宙的探索。
D.材料二说我们人类“朝气蓬勃,勇敢好学,前途无量”,材料一我国行星科学发展也可以说是“朝气蓬勃,前途无量”。
4.同为科普类文章,材料二在语言表达上与材料一有明显区别,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班级在中国航天日(4月24日)举行“逐梦星辰”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列出几条关于中国空间科学建设意义的发言要点。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夫妇两口

杜鹏程

吕有怀奉命到铁路工地上的一个工程处,担任党委书记。到工地的头一天,工程处的负责同志都不在。

他放下行李,出去转悠。工程处前后山上都是工点,旁边有职工宿舍、汽车库和一排仓库。仓库前边有个停车场,五六个工人站在车场边的汽车上,搬卸水泥。一边卸一边喊:“四百号水泥二千五百袋!”“二百号水泥六千七百袋!”……

有位老头,指挥大伙把水泥卸完以后,坐在仓库门口。他的脸,又黑又长。微微翘起的下巴上,长着毛蓬蓬的胡子,像是用火燎过似的又卷又黄。蓝制服上尽是油渍和铁锈。最惹人注意的是他穿的那双布鞋,足有二斤重。膝盖上放片纸,很吃力地记录着数字。

工人们喊:“老主任!不要把数字划错了!”

那位被称为“老主任”的人,把小旱烟锅拿下来在鞋帮上磕一磕,算是回答。

吕有怀思量:这位“老主任”,看守各种材料也许丢不了一个螺丝钉,叫他当材料主任嘛,恐怕不合适。

“似乎有点用人不当!”吕有怀点起一支烟,一边想一边信步走去。

“同志!你摇摇摆摆是赶集上庙吗?”一个女人在喊。

吕有怀仔细一看,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盘着腿坐在材料仓库旁边的土窑洞门口纳鞋底。

吕有怀笑了笑,走到老太太跟前。

“你没长眼?”她用鞋底指着对面的墙壁。

吕有怀一看墙上有四个大字:“严禁吸烟!”连忙用指头把烟头捻灭。

老太太绷着脸,纳着鞋底,把麻绳拉得吡吡响。看来,她满肚子的火气还没有消!

吕有怀说:“老大娘!听口音,你像延安人。说不定咱们还是乡亲哩!”

她说:“乡亲能当饭吃?你看悬不悬,就敢在汽油库跟前抽烟!”她虽然还在责备吕有怀,可是口气缓和多了,还打量吕有怀的模样,看他像不像延安人。

这工夫,十几辆拉材料的汽车,开到仓库门前的停车场里。汽车吼叫,灰尘飞扬。百十名搬运工人又跑来搬卸材料,一时喊声四起。

老主任黑成威,转眼之间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猛然站起来,把小旱烟锅往衣服领子里头一插,大声喊:“小黑妈!来!扶我一把!”

老太太,像是听到了紧急命令。丢下鞋底,把袄襟上的土和线头拍了拍,向停车场急急走去。

“来!扶我一把!”这句话,别人听起来也许不在意,这位老太太每次听到这句话,就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早先,材料主任黑成威的老父亲用二斗包谷,从一个逃荒人手里给儿子换来一个童养媳。自从他俩当着刘志丹的面,在红旗下面举手宣誓以后,不平常的生活开始了。此后二十多年,“来!扶我一把!”这句话,一从黑成威口里说出来,这女人就豁出一条命去干。或者装个讨饭的女人,到白军巢穴中去侦察敌情;或者通过九死一生的境地去给刘志丹率领的红军主力部队送鸡毛信;或者拿上梭镖去放哨,让她的丈夫带上红色游击队员,趁黑夜去袭击熟睡的敌人。

老太太一走到停车场,搬运工人们都互相丢眼色,仿佛说:“小心!老太太上阵了!”

这时光,汽车司机打开引擎盖,收拾车子。搬运工人来回飞跑,材料员们呐喊着。材料主任黑成威,精神抖擞,虎彪彪地像个年轻后生。手里拿个记录本,耳朵后面别半截铅笔,跳上汽车,好像指挥着几十路人马似的吼喊:“小伙子!不要把机器零件往下扔!”“四百号洋灰不要和二百号洋灰放到一块儿!”“嗨!灰小子!不听指挥小心我拧你的耳朵!”他的声音像炸雷似的,压住了汽车吼声和百十名工人的喊声。而且,他随时把他健壮而又利索的老婆指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去:“小黑妈!掌握搬运洋灰的工人!”

老太太像能征惯战的士兵似的,立刻顺着丈夫的手指跑到搬运水泥的工人们跟前,三下五除二就把那里混乱的情况扭转了。没有一个年轻工人,敢调皮捣蛋不听老太太指挥。

吕有怀暗暗叫好。他从南到北在各个建设工地跑了五六年,还没有见过老夫妻两口配合得这么得心应手!

老太太刚刚帮助丈夫卸完了材料,一帮家属妇女叫嚷开了:“老党员,快去!二百零三号报到啦!”“好热闹的日月啊!”老太太急急地走过去,把鞋底、麻绳收拾了一下,转身回到窑洞,头上包了一块黑帕子,出来,咔嚓一声,锁了门。

“把我捎到‘四十公里’!”老太太过了水渠,到了公路上,手一抬,一辆拉材料的汽车就猛然停住了。“快上来,老党员!”司机喜眉笑眼地让老太太坐在驾驶室里,好像她能坐这辆车,对司机来说,是挺大的光荣。

汽车呼地飞走了!一阵尘土遮住了吕有怀的视线。他用拳头打了一下手掌,喊:“好一个能干的老太太!”赞叹、尊敬和兴奋的心情控制了他,过往汽车带起的尘土扑在他脸上、身上,也没觉着。

随后,他向站在窑洞旁边的妇女们打问老太太的情况。她们告诉他,材料主任的老婆虽然是职工家属,在这建设工地里却是一位十分重要的入物,身兼十几职:职工家属支部的支部书记、家属主任、工会委员、节约队队长、义务接生员……哪个工人的老婆要生孩子,老太太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又卫生又安全,还不要报酬!“二百零三号报到”,这就是说,她现在出发去接第二百零三个孩子了。在上下百十里的铁路工地上,她是资格最老的党员之一,因而被人称作“老党员”。时间长了,大伙儿反而忘记了她的真实姓名,连选工会委员的时候,在候选名单上,也写着“老党员”。

这一切,使吕有怀想起了陕北的千山万岭,想起了延安的宝塔和古城,想起了那山沟里的小小村落。那里,是他出生和战斗过的地方,一草一木他都十分熟悉,十分喜爱。现在是古历七月,大概延安一带的谷子和糜子长了半人高;庄稼林里不时地送出高昂而优美的山歌。

(节选自《延安人》,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地、宿舍和仓库,工人们忙碌着搬运水泥,社会大建设时期的繁忙气息扑面而来。
B.“油渍和铁锈”和鲁迅《祝福》中祥林嫂“我真傻”都在细节之中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C.“头上包了一块黑帕子,出来,咔嚓一声,锁了门”一连串动作说明人物做事风风火火。
D.大伙儿忘了她真实姓名而称呼其为“老党员”,这其中蕴含着群众对她高尚品德的赞美。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主要人物放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这两个典型的环境中进行刻画,突出人物的本质特征。
B.小说中吕有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全文随着他的心理变化,抑扬结合,更立体全面展现老两口的形象。
C.这篇小说中多处使用了短句,在助力于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加快了小说的节奏,彰显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D.小说补充交代“老两口”的往事,补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强化了人物的英雄色彩。
8.小说是如何叙述老两口的故事的?请结合内容简要概括。
9.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这篇小说却极具真实感。这篇小说是如何增强其真实性?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唐天宝后,历肃、代,藩镇不复制。太祖即位罢藩镇权择文臣使治州郡至今百余年,生民受赐。每一诏下,虽拥重兵,临大众,莫不即时听命。建隆二年,太祖谓宰臣曰:五代以来,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朝廷置而不问,刑部之职几废。且人命之至重,姑息藩镇,当若是耶?令诸州决大辟讫,录案闻奏,委刑部视之。奏案自此始。

太祖尝读《虞书》,叹曰:尧舜时,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网之密耶盖有意于措也。故自开宝以来,犯大辟,非情理深害者,多贷其死。

上尝御便坐,录京城系囚,至日旰,近臣或以劳苦过甚为言。上曰:不然,倘惠及无辜,使狱讼平允不致枉挠,朕意深以为适,何劳之有。”因谓宰相曰:国家设官分职,本为治人。如受任外官悉能尽公决断,焉有不治之事?古人宰一邑,治一郡,致飞蝗避境,虎渡凤集。臣下为政尚能致兹感应,若帝王用意惠民,申理冤滞,岂不感召和气?朕孜孜求治,今得天下安泰,亦其效也。”宋琪曰:天下乱,系在一人。陛下临御十年,勤劳致治,寰海宁谧。每日前殿所谈,止在刑政;退朝惟观古史,究历代兴亡善恶之事,以法古成宪。上资神圣,中外幸甚。

灵州河外寨主李琼以城降贼,有司将其家属。上曰: 穷边孤垒,又无援兵,缘坐之法,朕不忍行也。”二年,契丹入边,边将言文安、大成二县监军弃城遁走,请以军法论,上遣中使诛之。既行,谓之曰:此奏尚有疑,得无所部召之耶?当详而后决。”使至,讯之,果乾宁军令部送民入城,非擅离所部,遽释之。上之明察如此。

(节选自《宋朝事实·兵刑》)

10.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句读,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的方框内。
太祖A即位B罢藩C镇D权E择文臣F使治州郡G至今且百余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指又,与《六国论》中“至于颠覆”中的“覆”字含义相同。
B.刑,指刑罚,与《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的“刑”字含义不同。
C.治,指天下安定,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的“治”字含义不同。
D.“有司将坐其家属”中“坐”指因受牵连而受罚,和现代汉语中“连坐”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看到了五代以来法纪松弛造成的弊端,认为姑息养奸就是对人的生命的不尊重,朝廷应该强化刑部的作用。
B.宋太祖翻阅书籍,借鉴历史上的做法,亲自参与很多案件的复核审理,从而宽免了开宝年间以来的一些死刑犯。
C.宋太祖认为只要能纠正冤屈,自己的辛苦也是值得的;他也认识到如果官员都能够尽心断案,哪里有不能治理的事情。
D.宋太祖处理事情时考虑较为全面没有被表面现象迷惑,他对于监军弃城遁走这件事的分析,充分体现了他明察秋毫的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尧舜时,四凶之罪止从投窜,何近代宪网之密耶。
(2)退朝惟观古史,究历代兴亡善恶之事,以法古成宪。
14.太祖在刑罚上做了哪些改变?请简要概括。
2023-09-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今荆州市)、公安等地,写下了这首诗。湖北江陵、公安一带,地处长江和汉水之间,所以诗称“江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首联对自我进行了定位,“思归客”写出了诗人晚年漂泊之苦、思归之切;“一腐儒”是诗人的自嘲,虽满腹经纶,但仍未摆脱穷困。
B.颔联用到了“片云”“孤月”等经典意象,用“共”“同”等词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情、孤单之思。
C.颈联中“落日”为虚写,比喻诗人年老,表达了诗人虽已年老,但仍怀雄心壮志;“秋风”为实写,秋风飒飒而至,诗人的病情渐渐好转。
D.尾联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不必取长途”意为不必使用老马走长途,诗人借老马为喻,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的郁闷之情。
16.必修下册选入的杜甫的《登岳阳楼》同样写于大历三年,请比较《登岳阳楼》与《江汉》两首诗所表达情感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