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4 1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如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却不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

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C.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玉石之国”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D.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发扬和传承
B.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C.自中国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
D.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文明不断传承和发扬,玉石深得国人喜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4. 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qiú)        漫溯(sù)             粗犷(kuàng)        万户候
B.木讷(nè)               罅隙(xià)       寥廓(liáo)        张皇失措
C.瞋目(chēn)             强劲(jìn)            阻遏(è)             文采
D.怯懦(nuò)               炽热(chì)        百舸(gě)争流        苍桑
2023-11-09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根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 长沙》属于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它揭示了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层林尽染”是说山上一层层的枫树叶经霜变红,像是染过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是说一切生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是说读书人最讲意气,非常豪爽,挥洒自如,一点都不吝惜。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说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①,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②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①收保,进入营垒坚守。②毂者,善于射箭的人。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击数牛        飨:用酒食慰劳
B.赵王李牧            让:责备
C.匈奴小入,佯不胜       北:失败
D.失亡多,边不得        田:在野外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然匈奴李牧为怯          是人多以书假余
B.赵王怒,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C.王必用臣,臣如前,敢奉令          断其喉,尽其肉,
D.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居庙堂之高则忧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B.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C.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D.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
10.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李牧守边时,对地方的军政事务有极大的权力,甚至不听赵王向敌人进攻的命令,因此招致赵王极大的不满,曾经一度被撤职。
B.李牧为赵国防守北部边防,因为害怕匈奴的凶猛而一直采取以防守为主的方针,但总的来看,李牧守边是有成绩的。
C.赵国守边士卒对匈奴的屡次入侵忍无可忍,一致向李牧请战,李牧迫不得已,才只好下达了作战的命令。
D.赵国对匈奴作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匈奴轻敌, 二是赵军斗志昂扬,三是李牧指挥得当。
11.翻译下列句子。
(1)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2)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