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0-27 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名句名篇默写、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2)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4)海客谈瀛洲,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___
(6)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8)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9)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10)《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露水为喻,感叹中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11)《短歌行》中表现自己会像周公一样殷勤地接待贤才来使他们归顺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仙人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浩浩荡荡而来的画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10-2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幸福是相对的

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收入高的人,并不一定比收入低的人幸福;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并不一定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幸福;生活中积极事件多的人,并不一定比消极事件多的人幸福……

②那么幸福究竟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似乎不存在那么一把尺子,可以帮我们确定怎样才算幸福。当我们谈论幸福时,总在有意无意进行比较,是的,幸福来自比较。

③比较的标准是主观构建的。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哪个社会机构曾经给出过一个统一的关于幸福的标准,但人们的心里似乎总有一个自己的标准,并凭借这个标准判断自己的生活幸福与否。

④比较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这种标准会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提高;如果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那么比较的标准也会下降。

⑤由此看来,比较的标准不具有客观性、稳定性。同时,比较的标准是复杂的,按与谁比比什么可以分为比较的对象标准和内容标准。比较的对象标准有哪些呢?

⑥一种是自己以往的生活。很多时候,人追求的就是比过去生活得更好。以往的生活常常是最直接的比较对象,如果个体现在的状况要明显优于过去的自己,则感觉更幸福。

⑦自己的理想及期待的生活,是另一种比较对象。一般而言,个体总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对生活的期待。即使个体达到了一种看上去比较完美的生活状态,还是有可能不会感到幸福,因为尚未达到自己的目标。即使暂时达到了某个目标,但他的理想和期待还可能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便会继续追求理想,追求更大的幸福。

⑧第三种常见的比较对象,是他人的状况。个体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感受到幸福或不幸福。比较时,可能会先选择同一社会群体或同年龄层次的人进行比较。个体可以通过与自己以往或理想生活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幸福,但个体的幸福更多更广泛地还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

⑨除了对象标准之外,还有内容标准。有这样两个家庭:一个家庭看上去过得比较潦倒,一家三口挤在一个五六平方米的房间里,房间的一半被床占据着,但父母常常陪孩子在床上做游戏,孩子在父母身边爬来爬去,玩得非常开心;另一个家庭看上去很幸福,住在宽敞的房子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父母却忙于事业,孩子在冷清的房间里孤独地玩着。那么,哪个家庭更幸福呢?这个例子涉及比较的内容标准。

⑩比较的内容标准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在与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人们会首先考虑物质的内容。就像《小王子》里所描述的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看见一幢有玫瑰色砖墙的房子,窗前长满了天竺葵,屋顶栖息着鸽子……’,他们却始终无法想象这幢房子。你必须对他们这么说:‘我看见一幢十万法郎的房子。’于是他们就会惊呼:‘多美啊!’。不过,当社会的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便会越来越重视精神内容。就个体而言,认知能力越强,越会更多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即使拥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他还是会因为精神内容的缺失而感觉不够幸福。

⑪究竟怎样才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幸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们生活在不断拥有,失去和追逐幸福的过程中。正是因为有了不懈的追求,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

(节选自《儿童的幸福感》,有删改)

2.第②段加点词语“一把尺子”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放到第②段结尾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当自己的生活更加符合某种标准,人们就会感觉更幸福。
②人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是将自己的生活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
③有来自个体期望的,也有来自社会他人的,还有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
④那么这种标准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①④②③
4.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难以判断幸福与否是因为人们没有标准。
B.幸福和看上去完美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
C.一个人生活得比过去更好仍可能感到不幸福。
D.人们更多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比较就会感到更幸福。
5.第十段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释】张炎(1248—1319),宋末词人。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这首词写于元兵南掠,春日游西湖,人迹杳杳之时。
7.“清平乐”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一写客观环境,一写主观感受。
B.“顿觉游情少”的原因就是因为已经到了众芳凋零的春末。
C.“草草”说明春末未能仔细观察和欣赏,显然带有一点悔意。
D.整首词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感情真切。
9.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丰富的情感?试作赏析。
2023-10-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