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1-01 4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亭前垂柳待春风

胡烟

往年临近小寒时节,总躲着寒冷,兀自在暖烘烘的房间里捧一杯红茶翻看闲书,又或者,邀几位好友吃火锅,围炉夜话。赏雪的兴致,是不大有的。谁知今年,格外想看雪景,却左右等不来雪。今日没有风,午后游陶然亭公园,见水面上,不,应该是冰面上,凉亭一座座,疏落有致,想象着,雪中亭子,该是绝有一番看头的。如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所言:“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地间的禅意,就那样从杭州的湖心亭发散开来,成为经典。

上一次游陶然亭公园,还是五月,月季满园香扑鼻,赏月季的人也满园。如今,草木尽枯,只剩下一丛丛竹还留有翠色。亭,便是绝对的主角。建筑之美,匠心之美,浓缩为一方方亭,浓郁的人文情怀,就在寒冬里,流淌于园林之中。

从陶然亭北门进入,正对着的是一座土山,拾级而上有亭,亭上有匾,黄苗子先生手书篆体“窑台”二字。“窑台”之名有来历。据记载,明朝皇帝朱棣迁都到北京,设立了五个工厂,分别是方砖厂、亮瓦厂、细瓦厂、琉璃厂和黑窑厂,当初这片区域便是黑窑厂所在地。明朝末年,在高处修建了窑庙供奉窑神,所以称窑台。

窑台茶馆古色古香,正在营业,这是一个四方形的院落。院内有茶座,登高饮茶,可俯瞰湖面景色,别有风致。可惜这个时节,窑台茶馆的户外茶座冷清着,大约只能等到来年春夏才会热闹起来。想起某年冬,我与友人在杭州西湖边的咏柳阁赏景喝茶,也是高处,满眼江南风韵,树木是湿漉漉的浓绿,与眼前这北方冬季的爽阔截然不同。茶楼门口拉二胡唱京戏的大爷,精气神儿十足,便是给这番京城气象定了调门的。

下了窑台,便开始亲近偌大的湖和次第出现的亭。

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有深意,被称作园林之眼。山水之间,有了亭,便意味着有了人迹,有了自然与人文相交汇的神气。亭,又象征漫漫羁旅中的停顿、休憩。途中一亭,可歇脚,可眺远,宽慰人心。诗词歌赋中,有关亭的意象太多了。尤其文人画,山水雅集,少不了亭。想起“扬州八怪”的金农,他有一幅画,耐人寻味又振奋人心,画满塘碧绿的莲叶,中央一茅草亭,亭中有一榻,一人高卧其上酣然大睡,题曰:“风来四面卧当中。”真是把“亭”的清凉之意画绝了。

陶然亭公园中的华夏名亭园,顾名思义,集中了全国最有特色的亭。大部分亭的原型,我是见过的。行走其间,像是穿梭于时空的隧道,穿起了往日行走的记忆。兰亭让我想起绍兴,那个春雨飘洒的日子,我在鹅池边默诵《兰亭序》,畅想曲水流觞的画面,归来后又在唐伯虎的《兰亭雅集图卷》、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和傅抱石的《兰亭图》中,对照自己的想象。百坡亭让我想起眉山,与一群文友同游三苏祠,竹林幽幽,亭小水阔,在百坡亭中静观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像,对苏东坡的人格和才学默默顶礼。二泉亭将我的记忆引向惠山。三年前游览无锡惠山,半路下起瓢泼大雨,我和朋友狼狈不已,还没来得及领略被茶圣陆羽称作“天下第二泉”的魅力,便匆匆跑出来避雨。坐在景区门前的茶馆里吃阳春面,喝绿茶。等了两个小时,雨仍不停。只好作罢。如今,站在二泉亭旁,恍兮惚兮,格外觉得亲切。

纪念欧阳修的醉翁亭,纪念屈原的独醒亭……一座亭即是一个人。历史上那么多伟大的人格,竟然通过一个叫做“亭”的建筑,在天地间散发魅力,含蓄地讲述世道沧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高妙的中国智慧。

说回赏雪,陶然亭公园中最适合在雪景中远观的亭子,该是灵巧的吹台亭。吹台亭的原型在扬州瘦西湖的小金山西麓,有一堤通入湖中,堤端一方亭,名“吹台”。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在这里钓过鱼,因而又叫钓鱼台。吹台亭为重檐四方亭,斗角黄墙,临湖三面皆开圆月门。站在亭中远望,一面荷塘假山,一面水波涟漪,一面与兰亭对望。下雪的时候,登临南面的清音阁,向吹台亭远望,雪白浑然,唯露四角像是淡淡墨痕,衬以残荷雪意,一定有雅趣。吹台亭本身很擅长借景,但殊不知自己本身成为别人眼中绝佳的风景。

除了各种风格的亭,湖岸的柳树也让我动容。柔美的垂柳,此时只余干干的枝条,在寒风中微微摆动。但它柔中带韧,不是能轻易扯得断的,蕴藏着生机勃发的力量,像是书法和绘画中的线条。这样的线条,最考验笔力。记得齐白石老人在《一白高天下》中,画雪中柳,仿佛可以感受到雪压在枝条上的重量。而在《牧牛图》中,绵绵长长的柳枝,质朴生动,又传递了深深的乡愁,堪称神来之笔。我猜,白石老人一定对柳树作过细致的观察。陶然亭的柳,也让我想到颜真卿的书法代表作——《祭侄文稿》,线条柔中带韧,深沉的质感,传递凝涩的情绪和沧桑的痛,直击人的心灵。

冬至之后,开始数九,从一九数到九九。从天寒地冻,数到春意满庭。陶然亭公园归来,我觉得,天地那么广阔,每一个时节都不可辜负。冬天里,不仅需要蜗居,也需要出门走走,就在身边不远处,便可以与古人相会,领略古诗词中的意象之美,与历史上闪光的人格对话。何乐而不为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作者畅想有雪的陶然亭,回忆花香满园的陶然亭,各有一番景致,但都不及冬日无雪的陶然亭更有魅力。
B.文章说茶楼门口拉二胡唱京戏的大爷给这番京城气象定了调门,“调门”指的是此地所具有的文化底蕴和特色等。
C.漫步华夏名亭园,作者想起了绍兴,想起了眉山,想起了惠山,意在表达对往昔美好的怀念和恍若隔世的感叹。
D.陶然亭湖岸的垂柳,枝条虽然是干干的,但是柔中带韧,蕴藏着生机勃勃的力量和浓郁深沉的情愫。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冬天的“窑台茶馆”冷冷清清,与作者在西湖边喝茶的情境形成对比,客观地写出了南北方冬天的不同特点。
B.文章语言富有特色,多处使用叠词,如“湿漉漉”“竹林幽幽”等,写出了物象的特点,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C.文章说行走在华夏名亭园“穿起了往日行走的记忆”,与李白的诗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都运用了化动为静的手法。
D.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具有和谐自然的整体美感,体现出精巧的艺术构思。
3.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有深意,被称作园林之眼。
(2)这是一种高妙的中国智慧。
4.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用了大量篇幅写作者的联想与感受,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选项中,不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离骚”者,犹离忧也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B.非及乡时之士也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C.屈平既绌                                 赢粮而景从
D.乃令张仪详去秦                       齐与楚从亲
2023-11-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争宠而心其能(伤害)                 智勇多困于所(沉湎)
B.故业,因遗策(继承)                 梁君臣之首(用匣子装)
C.秦无矢遗镞之费(丢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欢)
D.不世之滋垢(获得)                    长策而御宇内(举起)
2023-11-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大破楚师丹、淅                       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B.上官大夫与同列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
C.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系燕父子
D.其称文小其指极大                    信而见疑,忠被谤
2023-1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8. 下列句子中,与“陈陈相因”的“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利乘便B.河为池
C.蒙故业,遗策D.如楚,又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2023-11-0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②屈平正道直行 ③出则接遇宾客 ④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⑤以致天下之士 ⑥与其所以失之者 ⑦屈平属草稿未定 ⑧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⑨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⑩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A.①③④⑧⑩B.①②⑨④⑥C.①③④⑦⑨D.①③④⑦⑨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惑于郑袖,欺于张仪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③其国,而欲反复之 ④谗谄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道德之广崇   ⑦其后楚以削   ⑧天下应 ⑨抑其成败之迹   ⑩吞二周而诸侯   ⑪因乘便   ⑫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⑬以天下之民   下沾襟
A.①⑦⑧/②⑨/③⑩/④/⑤/⑥
B.①⑦⑧/②⑨/⑩/③/④⑤/⑥/
C.①⑦⑧/②⑨/③⑥⑫/④⑪⑭/⑤/⑩⑬
D.①⑦/②⑥⑫/③⑬/④⑪⑭/⑤⑧⑩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11.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蝉蜕于浊秽②莫不欲求忠以自为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④离骚者,犹离忧也⑤遂绝齐⑥故内惑于郑袖⑦而告以成功⑧此不知人之祸也⑨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⑩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A.①⑥⑨/②⑦/③/④⑧/⑤⑩B.①⑦/②/③/④⑧/⑤⑨/⑥⑩
C.①⑥⑨/②③/④⑧/⑤⑨/⑩D.①⑦/②③/④⑧/⑤⑩/⑥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