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扬州慢》随堂练习B
全国 高二 随堂练习 2023-11-11 7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对姜夔《扬州慢》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句,将扬州城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伤感。
B.上阕“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句,以有声衬无声,清越的号角声反衬出“空城”的寂静,使人更觉凄凉寂静。
C.下阕“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委婉议论,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抒发了作者对名城荒废、国家衰败的感伤之情。
D.全词着力描写扬州战败后的破败萧条,揭露金人南侵的罪恶及统治者偏安一隅的错误政策,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赏析词句: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3. 赏析词句: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各题

扬 州 慢

姜 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4.下列对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马窥江”二句写金兵的劫掠虽然成为过去,而“废池乔木”犹以谈论战事为厌,可知当年带来的战祸兵燹有多么酷烈。
B.“年年知为谁生”,作者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碎的哀思。
C.作品实写了昔日扬州的繁华富庶,虚写战争的创痛。两相比照,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D.全词抒情写景,都不执着于具体细致的刻画描绘,写得空灵、疏淡,这样更能激起读者联想创造,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5.这首词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体现“黍离之悲”?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2023-09-10更新 | 27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海潮

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①金谷:西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②铜驼巷陌:古洛阳宫门南四会道口,有二铜驼夹着相对,后称铜驼陌。③西园:宋时洛阳的董氏西园为著名的园林,后世泛指风景优美的园林。④笳:胡笳,古代传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⑤兰苑:美丽的园林,也可指西园。

6.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起头三句,写暮春景物: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然而至。
B.“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C.“乱分春色到人家”中“乱”字用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至,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D.此词的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
7.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找出两种相同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2023-03-26更新 | 5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滕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小阅读
3
古代诗歌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小阅读
1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课内
2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炼句课内
30.65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鉴赏诗词语言  炼句课内
二、古代诗歌阅读
4-50.65姜夔(1155-1221)  咏史怀古
6-70.65秦观(1049-1100)  咏史怀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