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一 期中 2023-11-12 2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主要还是由社会和技术要素引起的,“处境”一词似乎可以包括这意思。

对于变迁的概念,我也想作一注脚。变迁是一个替易或发展的过程,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若要描写这过程,方便的是比较这两种状态的差别。但这是须在后起的局面多少已成形的时候才能有此方便。中国社会未来一定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没有人敢说,所以我只能先说明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关于新兴的方式则除了可以观察者外,只能参考所采取的新的要素在其他社会里所引起的变迁了,我并不愿承认中国从西洋传入了新工具必然会变成和西洋社会相同的生活方式。我不过是借镜西洋指出这可能的趋向。

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简单的说法是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替易。这个说法固然需要更精细的解释,不能单从字面上做文章,但是大体上指出了中国是在逐渐脱离原有孕育于农业处境的生活方式,进入从工业革命之后在西洋所发生的那一种方式。让我以这一句笼统的说法为出发点,进而说明农业处境的特性和在这处境里所发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处境的“丰裕经济”相对照。我所说的匮乏和丰裕,并不单指生活程度的高下,而是偏重于经济结构的本质。匮乏经济不但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丰裕是指不断的累积和扩展,机会多,事业众。这两种经济所养成的基本态度是不同的,价值体系也是不同的。匮乏经济主要的态度是“知足”,知足是欲望的自限。丰裕经济所维持的精神是“无餍求得”。关于西洋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餍求得”精神的关系,我不必在这里详述。我在这里想用同样方法来分析的是匮乏经济和知足观念的关系。

传统匮乏经济的形成有着许多条件。首先,中国是个农业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少是直接用人力取给于土地的。土地经济中的报酬递减原则限制了中国资源的供给。其次,我们可耕地的面积受着地理的限制。北方有着戈壁的沙漠,而且日渐南移,黄沙覆盖了农业发祥地的黄河平原。西方有着高山。东方和南方是海洋,农夫们缺乏航海的冒险性。中华腹地,年复一年地滋长着人口,可耕的可说都耕了。悠久的历史固然是我们的骄傲,但这骄傲并不该迷眩了我们为此所担负的代价。这个旧世界是一个匮乏的世界,多的是人,少的是资源。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似乎适合于中国的情势了。但是我却常觉得并不够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口会这样多,使他们生活程度不能不降得这样低。人究竟不是普通的动物,依着生物原性去增加他们后裔的。中国人口的庞大实在是农业经济所造成的,在利用人力和简单的工具去经营农业的时代,这也许是不能避免的现象。农作活动是富于季候性的。在农忙时节,很短的时间中,必须做完某项工作,不能提早,也不能延迟。若是要保证在农忙时节不缺乏劳力,在每一个区域之内,必须储备着大量人口,农忙一过,农田上用不着这些劳力了,但是这批人口还得养着。生产是季候性的,消费却是终年的事。农田不但得报酬所费的劳力本身,而且还要担负培养和储备这些劳力的费用。农业和工业性质的不同也分出了担负的轻重,表现出来的是人多资源少的现象。

我这种分析并不想把价值观念只视作客观经济处境的心理反映。观念是文化中不能分的一部分,是一种帮助社会位育处境的力量。在资源有限的匮乏经济里有不知足不安分的人,而且对于物质享受的爱好,本是人性之常,但是这种精神并不能使人在这处境中获得满足,于是有知足安分的观念发生了。这观念把人安定在这种处境里。我并不是在批评这种观念,我不过想了解这观念。

从这个角度去看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对它的领会。我常觉得我们这位“万世师表”所企图的是规划出一个社会结构,在这结构中有着各种身份(君臣父子之类),每个人在某种身份中应当怎样想,怎样做。社会结构本是人造的,人造的东西都可以是一种艺术。社会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身份安排定当,大家安分地生活下去,人生的兴趣就在其中——“吾与点也”。人生的鹄的若在“游于艺”的话,我们似乎必须有一套社会结构。这结构的创立固然需要合于艺术的原则,大同之境,而人也需要安分的精神。这精神就是“礼”,我很想翻译成英国人民所熟习的sportsmanshipSportsmanship是承认自己所处的地位,自动地服从于这地位的应有的行为,也就是“克己”。在北平街上,有些门上还可以看到“知足常乐”四字。快乐是人生的至境,知足是达到境界的手段。

我并不知道传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否快乐,但是知足的态度使他们并不能欣赏进步的价值,尤其是一种不说明目的地的“进步”。唯一对于技术有兴趣的是墨家,在中国思想上所占的地位远不如儒家,这也可以说明在一个劳力充斥的农业处境中去讲节省劳力的技术,是件劳而无功的事。我在这里并不能对中国传统思想多作介绍,我想指出的是知足、安分、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与传统的匮乏经济是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摘编自费孝通《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文化结症》,有删改)

文本二: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的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本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社会的变迁,大体而言是用现代西方工业处境生活方式代替传统农业处境生活方式的过程。
B.在中国传统处境中,虽然生活水平低下,缺少发展的机会,发展希望渺茫,但人们却能知足。
C.农业社会中,生产力落后,有大量劳力才能不误农时,这是导致中国人多资源少的根本原因。
D.不安分不知足,追求物质享受,乃人之常情,但资源有限的匮乏经济中,这种愿望却没法得到满足。
2.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中国传统处境与工业处境的特性作对比,作者侧重分析了前者“匮乏经济”的本质特征。
B.作者主要从学术上客观分析了中国人知足安分的传统观念,而涉及情感的成分则比较少。
C.作者认为,我们可以描述和说明中国传统社会的样子,但不能预测中国社会未来的样子。
D.通过儒墨比较与现实考察,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局面由匮乏经济和其滋生观念共同维持。
3.下列各项,能作为论据证明文本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对于生产技术是没有兴趣的,他只是一个在农业社会里不甚懂农事的人。
B.孔子视稼穑为“小人”之事,而孟子也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庄子主张限制欲望、让人知足,认为以“有限”去追求“无限”,无聊且危险。
D.商鞅提出“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对耕战之士必须按“任其力不任其德”。
4.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礼”是如何形成的?请根据两则文本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劈 破 玉(有删节)

张一弓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亲所在的H大学流亡到了豫西一个名叫潭头的村寨。我家住进了紧靠寨门的一个农家小院。夜深人静时,我经常听到父亲低语:“劈破玉,劈破玉……”

父亲着魔了,定要寻到劈破玉。每当学校放假,他都要挎着一把雨伞,手执一根手杖——农民说那是可以防鬼驱虫的“降魔杖”,冒着山野上的风雪或是顶着晴空的骄阳,翻山越岭、风餐露宿。

父亲一次次地空手而归,却一次次地带回了使家人一惊一乍的故事。

父亲说,一天傍晚,他路过一座山神庙。庙门里跳出几个“刀客”,刀客瞅着他的长衫说:“你这件大褂上插着钢笔,想必是那个大学堂里的人了,你来这荒山野岭上窜啥?”父亲说:“我去找宝!”刀客问:“啥宝?”父亲说:“是古人留下的‘劈破玉’。”刀客们说:“‘破玉’是个啥东西?”父亲说:“不能吃,不能用,是明朝留下的!”刀客嗤笑道:“你们大学堂里的人都有神经病,看在孔圣人的面上,去找你明朝的玉吧!”

父亲对母亲说:“可见,刀客也是有良知的!” 母亲问:“‘劈破玉’呢?”

父亲说:“不要紧的,我会找到的!”

寒假,父亲去南阳石桥找玉,在山沟里他遇到一只狼。狼盯着他,他盯着狼。狼霍地跳到他的背后。他急转身,抡着“降魔杖”,倒退着对狼说:“你看见了吗?我是有备而来的!”狼却不买账,脑袋随着手杖画圈,好像要瞅个空子。父亲急忙取出雨伞,不停地一张一合。狼连连打了几个支棱,不知是何种怪物,弹簧般纵身一跳,隐入丛林。

母亲吓得面如土色,又问:“‘玉’呢?”父亲又说:“不要急,我总会找到的!”

H大学剧社要在潭头的小戏台上推出一场戏曲演出,请父亲担任艺术顾问。

汽灯高高挂起时,戏台前广场挤满了人。我八岁了,已经是H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亲要我学习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学会了爬树,高高骑在树杈上。

我记得,演旦角的“大腕儿”是外语系的一位男生。他善于打乱时空,大打出手。那一晚演的是《樊梨花征西》。他饰演樊梨花,同一员黑脸战将激战,大刀不幸脱手,只好用西洋拳法,又久战不胜,只得求和。村民们望着戏台发愣,知识阶层却哄然大笑。父亲也欢畅大笑。我只会在树上跟着傻笑,奋勇鼓掌。

紧接着,出来一位国文系“笑星”。他总是在节目中间穿插上场,头戴尖顶红毡帽,挂白胡子,有点像圣诞老人,穿的却是打满补丁的长衫,腰束草绳,作苦不堪言状,只念不唱:

“初八、十八、二十八,老两口商量种黄瓜。

锅台角上掩个籽儿,案板底下发个芽。

擀面杖上拖个秧,影门墙外结个瓜。

看着是个大西瓜,劈开是个老南瓜。

吃到嘴里泥鳅味儿,吐出来是个癞蛤蟆。”

又是一场哄笑,我又跟着傻笑。

父亲大为赞赏说:“谁说西方才有‘荒诞派’?”

我听不出深奥的哲理。后来我年岁渐长,屡次看到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的现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谬。

皇天有眼,让父亲在这个小戏台上发现了“劈破玉”的线索。

一个“草台班子”从南阳来潭头演出。一位旦角主演的一出《胡二姐开店》,博得了H大学知识阶层与潭头民众的一致好评。父亲大喜过望说:“这个戏班不得了,一出戏就唱了七八个鼓子曲牌,还保留着明、清古韵呢!”

接下来,我发现,一位盲琴师成了台上台下的主宰。他前俯后仰地拉着板胡。坐在他身后的琴手、鼓手都随着他前俯后仰。盲琴师猛操弓弦,如夜鸟声声啼叫。盲琴师又轻拉弦索,众乐手也随之息声敛气,只剩下板胡声细如游丝。观众意犹未尽,叫好声经久不息。我看见父亲向后台走去。

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他兴高采烈对母亲说:“找到线索了!你能想得到吗?一个小戏班盲琴师身怀绝技呀!我向他请教《劈破玉》。他说,只有他的师父柳二胡琴,师从南阳李秀才,幸得此曲。我问柳二胡琴现在何处。他说,洛阳保安处长请他当家庭琴师。”

父亲多方查阅古籍,认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荆襄、又由荆襄入南阳,吸收了中原和长江两岸的清曲古韵,进入民国后而不知所终。

父亲唯恐再生《广陵散》不可复得之叹,就要奔赴洛阳。这时传来惊人消息:鬼子占领洛阳,正向潭头逼近。

父母正打点逃难行李,忽听一声叫喊:“鬼子进寨了!”父母赶忙领着我逃出潭头,钻进山洼。寨内响起枪声时,父亲才猛地想起,搜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丢到了寨子里,又不顾母亲阻拦,只身掂着打狼的手杖,折回枪声大作的潭头去了。

父亲说,他躲在寨外的山包上,望见第一批鬼子劫掠了潭头而后西去,第二批鬼子正向潭头进发。他抓紧短暂的空隙潜入潭头,带出了全部文稿。一个溃逃的国军军官随着父亲逃了出来,喘息稍定,就挖苦父亲说:“你为了这堆字纸,命也不要了啊!”父亲发火说:“你说什么?你知不知道,保卫国土是你的职责,保卫这堆字纸就是我的职责了。”军官惊悚无语,急忙换了便衣,惶惶离去。

次日,我们爬上了老界岭,父亲望着脚下的云海,说:“嗨,劈破玉!”

【注】①蒺藜:多生道上及墙上,叶布地,子有刺,状如菱而小。古谚有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云:“种蒺藜者得刺。”文中却是:“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父亲寻找劈破玉为主线,其间叙述了父亲担任戏曲演出艺术顾问和冒险找回曲稿等经历,凸显了父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
B.H大学在战乱中推出的戏曲演出,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这表现了戏曲艺术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暗示了父亲寻找劈破玉的意义。
C.溃逃军官与父亲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挖苦父亲,却被父亲怒斥而惊悚,他没有想到一个读书人竟然能如此勇敢无畏,因而不免自惭形秽。
D.父亲出外苦寻劈破玉而不得,后来在小戏班盲琴师身上得到线索,又因鬼子进犯,不得不暂时放弃寻找,情节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6.关于H大学国文系“笑星”表演的念词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笑星”接连念出一系列不可能出现的状况,让人发笑,体现出荒诞派的风格。
B.念词折射出人的命运带有不可预料性,父亲寻找“劈破玉”的过程可与之呼应。
C.“笑星”荒诞的念词与滑稽的穿着配合,表达了“笑星”于离乱中生发的感慨。
D.观众听了“笑星”的念词一场哄笑,反映出他们深刻理解到念词所蕴含的哲理。
7.叙述视角是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请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及其艺术效果。
8.假如你将来从事某项研究工作,从文中“父亲”身上得到哪些启示?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改)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三日而去。

(《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9.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H之存也。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正: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范文正公即范仲淹,谥号“文正”。
B.斋:斋戒,指古人祭祀前整洁身心等。范仲淹去世后,羌族首领斋戒三日,表示崇敬与怀念。
C.为:意为“成为”,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为”字,意思不同。
D.堪:意为“经得起、忍受”,与李清照《声声慢》“如今有谁堪摘”的“堪”字,意思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时,遗体没有好衣服装殓,儿子也没有钱办好丧事。数百人像失去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俸禄,可族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这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画上他的像并建立祠堂祭祀他。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13.范仲淹身上有哪些高尚品质?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赏山园牡丹有感

陆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

周汉故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注】①鄜畤:诗中借指长安一带。②箠:鞭子。

14.以下对诗歌的赏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实写眼前所见,小园里来自洛阳、长安的牡丹开放盛况,并为后文蓄势。
B.“世间尤物”总结上文,“恨我”则直抒胸臆,写出诗人内心的遗憾和向往。
C.末二句写周、汉覆灭尚不久远,教训值得记取,促使仁人志士燃起恢复之志。
D.诗歌紧紧围绕题目中“有感”二字生发开去,前四句为写景,后四句重议论。
15.在古代诗歌选修课上,有同学指出本诗颈联和尾联在语意上有断裂之嫌,请你予以反驳。要求:结合诗歌,写一则文学短评,100字以上。
2023-11-12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